一种通信仪器用盲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639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通信仪器用盲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产品配件,是一种用于通信仪器上的一种盲插头,具体地说是 一种通信仪器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信仪器的线路板一般都会装很多个插头,线路板与线路板之间的连接都采用盲插的形 式,如果插头的结构是整体式的就会硬碰硬,使线路板与线路板很难连接起来,而且对接头 安装精度非常高,会很容易损坏线路板和接头。

实用新型内容
1、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通信仪器线路板连接不方便,导致经常在插拔过f呈中损坏 连接器与线路板的问题,设计出来的一种分体式、内部加弹簧缓冲的连接器。
2、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接触头l、插孔2、衬套3、内导体4、绝缘子5、外壳,其特^E在于 还包括弹簧9、内齿垫圈10、垫圈11,所述的外壳包括第一外壳6、第二外壳7、第三外壳8, 插孔2压入绝缘子5中,绝缘子5和插孔2压入第一外壳6中,第三外壳8放入第一外壳6 中,垫圈11放入第三外壳8中,弹簧9套在第一外壳6上,第二外壳7穿过弹簧9压入到第 一外壳6中,内齿垫圈10放入第二外壳7中,接触头1压入第二外壳7至台阶,衬套3压入 第二外壳7至台阶。
3、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增加一个弹簧9和一个垫圈11的紧配合,使该产品能防震动,能在盲插的时 候起到缓冲的作用,其性能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接触头1的结构,使该产品在连续工作的情况下都不会变形。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l,其中l为接触头,2为插孔,3为衬套,4为内导体,5为绝缘子,6为第一外壳,7 为第二外壳,8为第三外壳,9为弹簧,IO为内齿垫圈,ll为垫圈。
一种通信仪器用盲插头,包括接触头l、插孔2、衬套3、内导体4、绝缘子5、第一外 壳6、第二外壳7、第三外壳8、弹簧9、内齿垫圈IO、垫圈ll。插孔2压入绝缘子5中,绝 缘子5和插孔2压入第一外壳6中,第三外壳8放入第一外壳6中,垫圈11放入第三外壳8 中,弹簧9套在第一外壳6上,第二外壳7穿过弹簧9压入到第一外壳6中,通过弹簧的特 性使产品在静态的情况下能保证产品原始状态,不影响产品性能,内齿垫圈IO放入第二外壳 7中,接触头1压入第二外壳7至台阶,衬套3压入第二外壳7至台阶。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增加一个弹簧和一个垫圈的工序,把原先的整体式的产品改成通过弹 簧和垫圈的紧配合,使产品能够又不影响产品性能,起到缓冲的作用又能增加使用寿命。如 图1所示。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它们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 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自当可作各种变化或润饰,因此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通信仪器用盲插头,包括接触头(1)、插孔(2)、衬套(3)、内导体(4)、绝缘子(5)、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9)、内齿垫圈(10)、垫圈(11),所述的外壳包括第一外壳(6)、第二外壳(7)、第三外壳(8),插孔(2)压入绝缘子(5)中,绝缘子(5)和插孔(2)压入第一外壳(6)中,第三外壳(8)放入第一外壳(6)中,垫圈(11)放入第三外壳(8)中,弹簧(9)套在第一外壳(6)上,第二外壳(7)穿过弹簧(9)压入到第一外壳(6)中,内齿垫圈(10)放入第二外壳(7)中,接触头(1)压入第二外壳(7)至台阶,衬套(3)压入第二外壳(7)至台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仪器用盲插头,包括接触头(1)、插孔(2)、衬套(3)、内导体(4)、绝缘子(5)、外壳、弹簧(9)、内齿垫圈(10)、垫圈(11),所述的外壳包括第一外壳(6)、第二外壳(7)、第三外壳(8),插孔(2)压入绝缘子(5)中,绝缘子(5)和插孔(2)压入第一外壳(6)中,第三外壳(8)放入第一外壳(6)中,垫圈(11)放入第三外壳(8)中,弹簧(9)套在第一外壳(6)上,第二外壳(7)穿过弹簧(9)压入到第一外壳(6)中,内齿垫圈(10)放入第二外壳(7)中,接触头(1)压入第二外壳(7)至台阶,衬套(3)压入第二外壳(7)至台阶。本实用新型能防震动,盲插时起到缓冲作用。
文档编号H01R13/22GK201315371SQ20082016182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4日
发明者燕 徐, 李渠塘, 邢红兵 申请人:邢红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