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输出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539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输出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输出口,诸如用于LAN(局域网)的信息模块化插口以及TV(电 视)输出口。
背景技术
过去,提出了各种类型的信息输出口(例如,信息模块化插口、TV输出口等)。例 如,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 2000-48897公开了嵌入到墙体中以暴露出其前表面的信息输 出口。注意,使用了固定框架将信息输出口嵌入到墙体中。上述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中公开的信息输出口包括被成型为大致为矩形盒体的 壳体。壳体在其前表面上提供有用于使模块化插头插入到其中的插头插入槽。进一步地, 壳体内安置了多个接触部(端子接纳组件)。接触部被配置成电连接到从插头插入槽被插 入到壳体中的模块化插头的端子。上述信息输出口用于各种数据信号(例如,LAN的数据信号以及TV的视频信号) 的传输。近来,提出了不仅能够传输数据信号而且能够供应DC (直流)电力的信息输出口。 这些种类的信息输出口被配置成在DC电压上叠加数据信号,以将用于数据信号传输的信 号线路用作用于DC电力的电力线路。在上述信息输出口中,通常壳体具有由标准所规定的形状。因此,能够供应DC电 力的信息输出口的壳体可能具有与不能供应DC电力的信息输出口的壳体一样的外观。因此,参考信息输出口的外观,难以判断是否向端子接纳组件供应了 DC电力。因 此,当用户想要将设备连接到具有接收DC电力的端子接纳组件的信息输出口时,用户可能 将设备错误地连接到具有不接收DC电力的端子接纳组件的信息输出口。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判断出是否正在供应 DC电力的信息输出口。按照本发明的信息输出口包括壳体、以及为壳体提供的并且用于以可分离方式 连接到插头的插头连接单元。插头连接单元被配置成向插头发送数据信号并且向其供应DC 电力。壳体被提供有被配置成指示如下这种状态的显示单元DC电力是可用的。根据本发明,通过查看为壳体提供的显示单元,用户能够容易地判断出是否正在 供应DC电力。在优选实施例中,显示单元包括电连接到插头连接单元的发光体。发光体被配置 成通过使用向插头连接单元供应的DC电力来发出光。根据此实施例,发光体在向插头连接 单元供应DC电力时发出光,而在不向插头连接单元供应DC电力时不发光。因此,通过查看 发光体,用户能够容易地判断出是否正在供应DC电力。进一步地,发光体通过使用向插头 连接单元供应的DC电力来发出光。简言之,无需提供被配置成点亮发光体的电源。可以抑制生产成本的升高。


图1是示例了按照第一实施例的信息输出口的透视图,图2A是示例了上述信息输出口的前视图,图2B是示例了另一实施例的上述信息输出口的前视图,图3是示例了上述信息输出口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示例了上述信息输出口的电路图,图5是示例了按照第二实施例的信息输出口的透视图,图6A是示例了上述信息输出口的前视图,图6B是示例了另一实施例的上述信息输出口的前视图,图7是示例了连接到上述信息输出口的双绞线线缆的管脚分配的图,图8是示例了上述信息输出口的插头连接单元的电路图,并且图9是示例了包括按照本发明的信息输出口的家庭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以下实施例中,示例了单个家庭居住的房屋H作为应用按照本发明的信息 输出口的建筑物。然而,按照本发明的信息输出口也可以应用于居住综合体(housing complex)。被配置成输出DC电力的DC供电单元101以及DC设备102放置在房屋H中。DC 设备102是通过DC电力启动的负载。经由连接到DC供电单元101输出端子的DC供应线 路Wdc向DC设备102供应DC电力。在DC供电单元101与DC设备102之间设置DC断路 器114。DC断路器114被配置成检测流过DC供应线路Wdc的电流并且在检测到异常状态 后限制或终止经由DC供应线路Wdc从DC供电单元101到DC设备102的供电。采用DC供应线路Wdc作为DC电力的电力线路以及通信线路。例如,可以通过在 DC电压上叠加用于传输数据并且由高频载波形成的通信信号来在连接到DC供应线路Wc 的设备之间通信。此技术与如下这种电力线路通信技术类似将通信信号叠加到在用于供 应AC (交流)电力的电力线路上施加的AC电压上。上述DC供应线路Wdc经由DC供电单元101连接到家庭服务器116。家庭服务器 116是用于构建家庭通信网络(在下文中称为“家庭网络”)的主要设备。家庭服务器116 例如被配置成与家庭网络中由DC设备102构建的子系统通信。在图9中所示的实例中,采用信息系统K101、照明系统K102和K105、入口系统 K103以及家庭报警系统K104作为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是自主的分布式系统,并且自行工 作。子系统不限于上述实例。DC断路器114与子系统相关联。在图9中所示的实例中,信息系统K101、照明系 统K102和入口系统K103的配对、家庭报警系统K104以及照明系统K105中的每个都与一 个DC断路器114相关联。提供了连接盒121以将一个DC断路器114与多个子系统相关联。 连接盒121被配置成为每个子系统对DC供应线路的系统进行划分。在图9中所示的实例 中,在照明系统K102与入口系统K103之间设置连接盒121。
信息系统KlOl包括信息DC设备102,诸如个人计算机、无线接入点、路由器以及 IP电话收发器。此DC设备102例如连接到以墙体输出口或地面输出口的形式为房屋H预 先提供(在建造房屋H时提供)的DC插座131。照明系统K102和K105中的每个照明系统都包括照明DC设备102,诸如照明器材。 在图9中所示的实例中,照明系统K102包括为房屋H预先提供的照明器材(DC设备102)。 可以通过使用红外线远程控制器向照明系统K102的照明器材发送控制指令。进一步地,可 以通过从连接到DC供应线路Wdc的开关141传输通信信号来发送控制指令。简言之,开关 114具有与DC设备102通信的功能。另外,可以通过从家庭服务器116或者从家庭网络的 其它DC设备102传输通信信号来发送控制指令。照明器材的控制指令指示了诸如接通、关 断、调光以及闪烁。同时,照明系统K105包括连接到在天花板上预先提供的吊顶式挂接插 孔132的照明器材(DC设备102)。注意,照明器材在建造房屋H的内部时由承包商附接到 吊顶式挂接插孔132或者由房屋H的住户附接到天花板输出口 132。入口系统K103包括被配置成响应来访者并且监测入侵者的DC设备102。家庭报警系统K104包括报警类型的DC设备102,诸如火警报警器。可以将任何DC设备102连接到上述DC插座131和吊顶式挂接插孔132中的每个。 DC插座131和吊顶式挂接插孔132中的每个都向所连接的DC设备102输出DC电力。因 此,当没有必要进行DC插座131与吊顶式挂接插孔132之间的区分时,DC插座131和吊顶 式挂接插孔132在下文中通称为“DC输出口”。DC输出口的壳体具有用于插入DC设备102 的端子的连接槽(插入式连接槽)。DC输出口的壳体中安置了被配置成与插入连接槽的端 子直接接触的端子接纳组件。简言之,具有上述配置的DC输出口进行接触型供电。具有通 信功能的DC设备能够经由DC供应线路Wdc传输通信信号。不仅为DC设备102而且为DC 输出口提供通信功能。注意,端子被直接附接到DC设备102或者经由连接线附接到DC设 备 102。家庭服务器116不仅连接到家庭网络而且连接到构建互联网的广域网NT。在家庭 服务器116连接到广域网NT时,用户可以享受由连接到广域网的中心服务器(计算机服务 器)200提供的服务。中心服务器200例如提供如下这种服务能够经由广域网NT监测或控制连接到家 庭网络的设备(主要是DC设备102,但也可以是具有通信功能的其它装置)。该服务通过 使用具有浏览功能的通信终端(未示出)(诸如个人计算机、互联网TV以及移动电话装备) 来实现监测或控制连接到家庭网络的设备。家庭服务器116既具有与连接到广域网NT的中心服务器200通信的功能又具有 与连接到家庭网络的设备通信的功能。家庭服务器116进一步具有采集关于家庭网络设备 的标识信息(在此实例中假定为“IP地址”)的功能。家庭服务器116和中心服务器200 搭建了家庭设备与广域网NT中的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因此,可以通过使用通信终端监测 或控制家庭设备。当用户试图通过使用通信终端监测或控制家庭设备时,用户控制通信终端以在中 心服务器200中存储监测请求或控制请求。房屋中放置的设备周期性地建立单向轮询通 信,从而接收来自通信终端的监测请求或控制请求。根据上述操作,可以通过使用通信终端 监测或控制房屋中放置的设备。当出现家庭设备应当将其通知通信终端的事件(诸如火灾
5检测)时,家庭设备向中心服务器200通知该事件的出现。当家庭设备向中心服务器200 通知该事件的出现时,中心服务器200通过使用电子邮件向通信终端通知该事件的出现。与家庭服务器116的家庭网络通信的功能包括检测和管理构建家庭网络的设备 的重要功能。借助于利用UPnP(通用即插即用),家庭服务器116自动检测连接到家庭网络 的设备。家庭服务器116进一步包括具有浏览功能的显示设备117,并且控制显示设备117 显示检测到的设备的列表。显示设备117包括触摸面板或另一用户接口单元。从而,可以 从显示设备117的屏幕上所显示的选项中选择所期望的选项。因此,家庭服务器116的用 户(承包商或住户)可以通过显示设备117的屏幕检测和控制设备。显示设备117可以与 家庭服务器116分开。家庭服务器116管理与设备的连接相关的信息。例如,家庭服务器116存储连接 到家庭网络的设备的地址和功能或类型。从而,可以在家庭网络的设备之间进行联动操作。 如上所述,自动检测与设备的连接相关的信息。为了在设备之间进行联动操作,通过设备的 属性自动进行设备之间的关联是足够的。可以将诸如个人计算机的信息终端连接到家庭服 务器116。在此情形中,可以通过使用信息终端的浏览功能进行设备之间的关联。每个设备都保存有关于设备之间联动操作的关系。因此,设备无需访问家庭服务 器116即可进行联动操作。在建立关于各设备的联动操作的关联之后,例如通过对作为设 备之一的开关的操控,使得作为设备中另一个设备的照明器材接通和关断。虽然对属于同 一子系统的设备进行了关于联动操作的关联,但也可以对属于不同子系统的设备进行关于 联动操作的关联。DC供电单元101被配置成基本上根据从AC电源(例如,位于外部的商用电 源)“AC”供应的AC电力来生成DC电力。在图9中所示的实例中,AC电源“AC”经由主断 路器111连接到包括开关稳压器的AC/DC转换器112。主断路器111嵌入配电板110中。 从AC/DC转换器112输出的DC电力经由协作控制单元113供应给每个DC断路器114。考虑到其中DC供电单元101无法从AC电源“AC”接收电力的时段(商用电源的 停电时段),为DC供电单元101提供了从属电池162。被配置成生成DC电力的太阳能电池 161和燃料电池163可以与从属电池162 —起使用。对于包括AC/DC转换器112的主电源, 太阳能电池161、从属电池162以及燃料电池163分别是分散电源。在图9中所示的实例 中,太阳能电池161、从属电池162以及燃料电池163分别包括被配置成控制其输出电压的 电路单元。太阳能电池161进一步不仅包括控制放电的电路单元,而且包括控制充电的电 路单元。虽然属于分散电源的太阳能电池161和燃料电池163是可省去的,但优选地提供 从属电池162。在恰当的时候通过主电源或其它分散电源对从属电池162充电。在DC供电 单元101无法从AC电源“AC”接收电力的时段期间使从属电池162放电。另外,根据需要 在恰当的时候使从属电池162放电。协作控制单元113被配置成控制从属电池162的放电 和充电并且在主电源与分散电源之间进行协作。简言之,协作控制单元113充当如下这种 DC电力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控制从用于构成DC供电单元101的主电源和分散电源向DC 设备102分配电力。注意,来自太阳能电池161、从属电池162以及燃料电池163的DC电力 可以通过转换成AC电力输入到AC/DC转换器112中。从分别适合于不同电压需求的各个设备的不同电压中选择DC设备102的驱动电压。为此目的,协作控制单元113优选地包括被配置成将来自主电源和分散电源的DC电压 转换成所期望电压的DC/DC转换器。通常,向一个子系统(或者连接到一个特定DC断路器 114的DC设备102)施加固定电压。然而,可以通过使用三个或更多个线路向一个子系统有 选择地施加不同电压。使用两个有线DC供应线路Wdc可以随时间改变线路之间施加的电 压。DC/DC转换器可以按与DC断路器类似的方式放置在多个点处。在图9中所示的实例中,只提供了一个AC/DC转换器112。然而,多个AC/DC转换 器112可以彼此并联。当提供多个AC/DC转换器112时,优选地按照负载的大小改变启动 的AC/DC转换器112的数量。为上述AC/DC转换器112、协作控制单元113、DC断路器114、太阳能电池161、从 属电池162以及燃料电池163分别提供了通信功能。因此,可以响应于主电源、分散电源以 及包括DC设备102的负载中每个的状态来执行联动操作。类似于用于DC设备102的通信 信号,通过被叠加在DC电压上来传输由通信功能使用的通信信号。在图9中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将从主断路器111输出的AC电力转换成DC电力,将 AC/DC转换器112放置在配电板110中。然而,AC/DC转换器112并非必须放置在配电板 110中。例如,可以将支路断路器(未示出)连接到配电板110中主断路器111的输出侧, 以使得从AC供应线路分支出多个系统,并且可以为这些系统中每个系统的AC供应线路提 供AC/DC转换器。即,可以为每个系统提供被配置成将AC电力转换成DC电力的装置。在 此实例中,可以为每个单元(诸如房屋H的地面或房间)提供DC供电单元101。因此,可以 管理每个系统的DC供电单元101。另外,可以缩短DC供电单元101与被配置成利用DC电 力的DC设备102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减小由DC供应线路Wdc中出现的电压降引起的 电力损耗。可替选地,主断路器111和支路断路器可以安置在配电板110中,而AC/DC转换 器112、协作控制单元113、DC断路器114以及家庭服务器116可以放置在与配电板110不 同的另一板中。按照本发明的信息输出口用于上述家庭系统中(例如,作为DC输出口)。接下来, 对按照本发明的信息输出口进行详细解释。(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信息输出口 1例如是TV输出口。如图9中所示,TV输出口用于将由 放置在房屋H外部的天线3接收的无线电波所对应的电信号传输给放置在房屋H内部的TV 接收机等。在图9中所示的实例中,在天线3与信息输出口 1之间设置被配置成对来自天 线3的电信号进行放大的接收放大器4、以及被配置成将电信号分配给多个信息输出口 1的 分配器(外部设备)5。天线3通过同轴线缆6电连接到接收放大器4,接收放大器4通过 同轴线缆6电连接到分配器5,而分配器5通过同轴线缆6电连接到信息输出口 1。同轴线缆6用于传输音频信号、视频信号等。同轴线缆6包括由诸如具有优良导 电性的电导体(例如,铜)制成的内导体61。内导体61被由诸如聚乙烯树脂制成的绝缘 层62包裹起来。绝缘层62被由通过编织铜细线制造的编织线制成的外导体63包裹起来。 外导体63被护皮(保护套)包裹起来。在同轴线缆6中,在内导体61与外导体63之间施 加电压使诸如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数据信号)的电信号得以传输。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信息输出口 1包括外壳(壳体)10。外壳10安 置有内端子接纳组件14、外端子接纳组件15、屏蔽板16以及介电板19。外壳10进一步安置有发光二极管(发光体)LDl和阻抗器Rl。信息输出口 1以附接到固定框架(未示出) 的方式嵌入到建筑物部分(诸如墙体)中。固定框架由JISCJIS C 8375)等规定。外壳10是合成树脂模塑产品并且被成型为大致为矩形的盒体。使外壳10的尺度 与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JIS C 8304)规定的嵌入布线插孔的单个模块匹配,以使得在 固定框架的开口内可以按以开口纵向方向并排布置的方式容纳三个外壳。外壳10在其对 置的纵向末端中的每个末端处形成有两个锁止凸起部12以用于紧固到固定框架。外壳10 以锁止凸起部12与固定框架的相应锁闩(未示出)相啮合的方式紧固到固定框架。外壳 的整个背面(如图1中所见的下端)敞开。外壳10在其前表面(图1中的上表面)上以整体方式形成有大致为矩形的凸起 部分11。凸起部分11被形成为沿其纵向方向的长度与沿开口窗口横向方向的开口长度大 致相同。凸起部分11在其中部形成有圆柱形凹入部16。用作接触部的内端子接纳组件14和外端子接纳组件15中的每个都被置于凹入部 16内部。将内端子接纳组件14和外端子接纳组件15布置成共用同一中心轴。外端子接纳组件15被成型为大致为圆柱形的形状,并且由金属制成。外端子接纳 组件15在其轴向方向的第一端(图3中的上端)处以整体方式形成有一对引脚15a。外端 子接纳组件15的每个引脚15a都通过在凹入部16的底部中形成的孔16b插入到外壳10 中。内端子接纳组件14由金属制成,并且在其第一端(图3中的下端)处形成有管脚 夹持器14a。管脚夹持器14a被配置成钳住同轴线缆6的插头的内端子(未示出),从而与 之接触并将其夹持住。管脚夹持器14a用于连接TV接收机等的同轴线缆6。管脚夹持器 14a通过在凹入部16的底部中形成的通孔16a被置于凹入部16内部。内端子接纳组件14 在其第二端(图3中的上端)处形成有连接部分14d。连接部分14d被配置成接触和夹持 同轴线缆6的内导体61。连接部分14d用于连接到在墙体后面预先布线的同轴线缆6。内端子接纳组件14进一步以整体方式形成有板形连接件14b。连接件14b连接到 发光二极管LDl的阳极端子。进一步地,连接件14b形成有穿过其厚度方向的插入孔14c。 发光二极管LDl的阳极端子插入到插入孔14c中并且接合到连接件14b。从而,发光二极管 LDl的阳极端子电连接到内端子接纳组件14。在本实施例的信息输出口 1中,内端子接纳组件14、外端子接纳组件15、以及凹入 部16构成了如下这种同轴连接单元(插头连接单元)A 其用于以可分离方式连接到TV接 收机等的同轴线缆6的插头(未示出)。在同轴线缆6的插头连接到同轴连接单元A时,插 头的内端子和外端子分别与内端子接纳组件14和外端子接纳组件15相接触。顺带提及,如图1和图2A中所示,凸起部分11在其前表面上形成有透光窗口部分 13。即,在外壳10的如下这种部分中形成透光窗口部分13:其在信息输出口 1嵌入于墙体 之后用户可以看见。透光窗口部分13由可以使从发光二极管LDl发出的光通过的材料制 成。即,从发光二极管LDl发出的光经由透光窗口部分13射向外壳10的外部。屏蔽板17被附接到外壳10的后表面。屏蔽板17由金属制成并且被成型为板状 配置。屏蔽板17具有基本上与外壳10后表面中开口的内缘相一致的外缘。屏蔽板17以 整体方式在其对置的纵向末端处形成有朝向外壳10伸出的压接件17a。为了将屏蔽板17 附接到外壳10,将屏蔽板17配合到外壳10后表面的开口中是足够的,以便朝着外壳10的
8内缘按压每个压接件17a。即,将屏蔽板17按压到外壳10后表面的开口中。屏蔽板17被形成为具有切口 18。切口 18用于使内端子接纳组件14的连接部分 14d朝向外壳10后表面的外侧伸出。屏蔽板17在与外壳10相反的表面上形成有承载件 17b。以屏蔽板17纵向方向在切口 18的相对侧分别形成承载件17b。承载件17b用于以旋 转方式耦合到扣环20。扣环20用于将同轴线缆6紧固到屏蔽板17以防止同轴线缆6受到张力。扣环20 包括被成型为圆弧形状并且被配置成按压同轴线缆6的按压部分20b。将同轴线缆6楔入 按压部分20b与屏蔽板17之间使得将同轴线缆6紧固到屏蔽板17。将同轴线缆6紧固到 屏蔽板17以使得通过除去同轴线缆6的一部分护皮而裸露的外导体63接触到屏蔽板17。 从而,屏蔽板17电连接到外导体63。在按压部分20b的相对端上分别形成支撑件20a。每个支撑件20a的顶端都向外 弯曲。通过将每个支撑件20a的顶端配合到相应承载件17b的切口部分(未示出)中,扣 环20以旋转方式耦合到屏蔽板17。在按压部分20b的一端上以整体方式形成固定件20c。 螺钉21被附接到固定件20c以使得螺钉21不易从固定件20c脱落。通过将螺钉21旋入 到为屏蔽板17提供的螺孔(未示出)中,将扣环20固定到屏蔽板17。简言之,在同轴线缆 6被楔入按压部分20b与屏蔽板17之间的情况下,扣环20被紧固到屏蔽板17。在此情形 中,可以确保将同轴线缆6紧固到屏蔽板17。介电板19被成型为矩形形状并且由介电树脂制成。介电板19被附接到邻近外壳 10的屏蔽板17的表面(图3中的下表面)。介电板19在其横向方向的第一端上以整体方 式形成有接触件19a。接触件19a在介电板19上向屏蔽板17侧的相反侧伸出。接触件19a 的长度使得在介电板19和屏蔽板17被附接到外壳10的情况(附接情况)下,接触件19a 接触凸起部分11的内底部。介电板19形成有连接到屏蔽板17的切口 18的槽19d。介电板19形成有在其厚度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形状的插入孔19b。插入孔19b用 于将外端子接纳组件15的一个引脚15a电连接到屏蔽板17。在屏蔽板17中,在与插入孔 19b相对的部分上形成凹陷部分17d。凹陷部分17d被配置成将该引脚15a配合到其中。因 此,将外端子接纳组件15的一个引脚15a经由插入孔19b配合到凹陷部分17d中,可将外 端子接纳组件15电连接到屏蔽板17。介电板19进一步形成有在其厚度方向上延伸的圆形形状的插入孔19c。插入孔 19c用于将发光二极管LDl的阴极端子连接到屏蔽板17。屏蔽板17具有在其厚度方向上 延伸的插入孔17c。插入孔17c连接到插入孔19c。在本实施例的信息输出口 1中,穿过插 入孔19c和17c的阻抗器Rl的一个端子被接合到屏蔽板17。阻抗器Rl的另一端子连接到 发光二极管LDl的阴极端子。如上所述,外端子接纳组件15电连接到屏蔽板17。从而,如 图4中所示,发光二极管LDl的阴极经由阻抗器Rl电连接到外端子接纳组件15。阻抗器 Rl用于适当地限制流过发光二极管LDl的电流。在本实施例的上述信息输出口 1中,在内端子接纳组件14与外端子接纳组件15 之间设置发光二极管LDl。分配器5包括AC/DC转换器(未示出)。此AC/DC转换器被配置成将从如图9中 所示连接到分配器5的商用电源AC接收的AC电力转换成DC电力。简言之,分配器5充当 DC电源。分配器5经由同轴线缆6向接收放大器4供应DC电力。即,分配器5用作用于接
9收放大器4的电源。分配器5进一步经由同轴线缆6向信息输出口 1供应DC电力。因而, 分配器5在同轴线缆6的内导体61与外导体63之间施加预定的DC电压。分配器5在DC 电压上叠加诸如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的数据信号,从而将音频信号或视频信号传输给TV 接收机等。在同轴线缆6中,使用内导体61作为高电势侧(DC电源“DC”的正极),而使用外 导体63作为低电势侧(DC电源“DC”的负极)。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信息输出口 1中,连接 到内导体61的内端子接纳组件14充当高电势侧,而连接到外导体63的外端子接纳组件15 充当低电势侧。因此,在分配器5向信息输出口 1供应DC电力时,在发光二极管LDl的阳极端子 与阴极端子之间施加来自分配器5的DC电压。从而,接通了发光二极管LDl (发光二极管 LDl发出光)。从发光二极管LDl发出的光经由透光窗口部分13透射到外壳10的外部。相 反,在分配器5不向信息输出口 1供应DC电力时,在发光二极管LDl的阳极端子与阴极端子 之间不施加来自分配器5的DC电压。从而,不接通发光二极管LDl。注意,发光二极管LDl 的阈值电压高于由分配器5传输的数据信号的电压并且低于由分配器5施加的DC电压。如前面所讨论的,本实施例的信息输出口 1包括外壳(壳体)10、以及为外壳10提 供的并且用于以可分离方式连接到插头的同轴连接单元(插头连接单元)A。同轴连接单元 A被配置成将从分配器5传输的数据信号发送给所连接的插头并且向其供应从分配器5供 应的DC电力。在从分配器5向同轴连接单元A供应DC电力时发光二极管LDl发出光,并且从发 光二极管LDl发出的光经由透光窗口部分13透射到外壳10的外部。因此,在本实施例的 信息输出口 1中,发光二极管LDl和透光窗口部分13构成了被配置成指示如下这种状态的 显示单元DC电力是可用的。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输出口 1,通过查看为外壳10提供的上述显示单 元,用户能够容易地判断出是否正在供应DC电力。特别地,显示单元包括设置在同轴连接单元A的内端子接纳组件14与外端子接纳 组件15之间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体)LD1。发光二极管LDl由于向同轴连接单元A供应的 DC电力(即,在内端子接纳组件14与外端子接纳组件15之间施加的DC电压)而发出光。因而,在向同轴连接单元A供应DC电力时发光二极管LDl发出光,而在不向同轴 连接单元A供应DC电力时发光二极管LDl不发光。因此,通过查看透光窗口部分13,用户 能够容易地判断出是否正在供应DC电力。进一步地,采用被配置成向信息输出口 1供应DC 电力的分配器5作为用于向发光二极管LDl供应DC电力的电源。简言之,信息输出口 1无 需包括用于接通发光二极管LDl的电源。结果,可以抑制生产成本的升高。虽然在上述实例中发光二极管LDl和透光窗口部分13构成了显示单元,但显示单 元也可以是用于显示诸如“DC供电”等文字的文字显示单元13’,如图2B中所示。文字显 示单元13’的文字不限于“DC供电”,并且文字显示单元13’可以是用户能够识别DC电力 可用的文字。显示单元13还可以是用户能够识别DC电力可用的符号。(第二实施例)按照第二实施例的信息输出口 7是用于LAN的信息模块化插口 7,如图5和图6中 所示。信息输出口 7包括外壳(壳体)10。外壳10被配置成安置有用于构成图8中所示插头连接单元8的部分、三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体)LD2至LD4、以及三个限流阻抗器R2至 R4。外壳10是合成树脂模塑产品并且被成型为大致为矩形的盒体。使外壳10的尺度 符合上述单个单元模块。外壳10在对置的纵向末端处分别形成有两个锁止凸起部12以用 于将外壳10附接到固定框架。通过将锁止凸起部12配合到固定框架的相应锁止部分(未
示出)中,外壳10被附接到固定框架。外壳10在其整个后表面(图1的下端)提供有开□。外壳10在其前表面(图1中的上表面)上以整体方式形成有大致为矩形的凸起 部分11。凸起部分11被形成为沿其纵向方向的长度与沿开口窗口横向方向的开口长度大 致相同。凸起部分11在其中部形成有开孔窗口 23。遮板24位于开孔窗口 23内部。遮板 24被配置成在其中遮板24打开开孔窗口 23的开口位置与其中遮板24关闭开孔窗口 23的 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图示出的实例中,遮板24由两个挡板24a和24b构成。由于遮板24 是公知的,所以略去了遮板24的详细解释。如图5和图6A中所示,凸起部分11在其前表面中形成有透光窗口部分13。透光 窗口部分13由可以使从每个发光二极管LD2至LD4发出的光通过的材料制成。即,从每个 发光二极管LD2至LD4发出的光经由透光窗口部分13射向外壳10的外部。如图9中所示,信息输出口 7经由双绞线线缆(例如,增强型5类线)32连接到位 于外壳中的集线器30。连接到信息输出口 7的设备可以经由集线器(外部设备)30彼此通集线器30包括AC/DC转换器(未示出)。此AC/DC转换器被配置成将从如图9中 所示连接到集线器30的商用电源AC接收的AC电力转换成DC电力。简言之,集线器30具 有作为DC电源的功能。集线器30经由双绞线线缆32向信息输出口 7供应DC电力。艮口, 集线器30用作用于信息输出口 7的电源。通过称作“PoE(以太网供电(注册商标))”的技术,经由双绞线线缆32向信息 输出口 7供应从集线器30的AC/DC转换器输出的DC电力。PoE定义了如下这种技术 以等于或高于以太网(注册商标)中使用的5类线的性能经由双绞线线缆供电。PoE是 符合诸如10BASE-T和100BASE-TX (IEEE 802. 3u)的标准的网络系统中所使用的标准 (IEEE802. 3af)。图7示例了 10BASE-T或100BASE-TX中使用的双绞线线缆的管脚分配。在双绞线 线缆中,第1管脚、第2管脚、第3管脚以及第6管脚用于数据信号的传输。供电分为A型 和B型。在A型中,被分配用于数据信号传输的第1管脚、第2管脚、第3管脚以及第6管脚 是用于电力馈送的。即,在A型中,在DC电压上叠加数据信号。同时,在B型中,未被分配 用于数据信号传输的第4管脚、第5管脚、第7管脚以及第8管脚是用于电力馈送的。根据 DC电压的极性将A型分类成两个类型。在以下解释中,将“A型(MDI) ”定义成其中第1和 第2管脚用于接收高电势并且第3和第6管脚用于接收低电势的A型,而将“A型(MDI-X),, 定义成第3和第6管脚用于接收高电势并且第1和第2管脚用于接收低电势的A型。在诸如IObase-T和IOObase-TX中所使用的具有8根线的双绞线线缆的末端提供 模块化连接器。本实施例的信息输出口 7是连接到上述模块化连接器的所谓RJ45插口。为信息
11输出口 7的外壳10提供用于以可分离方式连接到上述模块化连接器(插头)的插头连接 单元8(见图8)。如图8中所示,插头连接单元8包括多个输入端子PIn(n = 1、2.....8)以及多个
输出端子Ρ0η(η= 1、2.....8)。输入端子一一对应地连接到输出端子POn(输入端子Pin
连接到具有相同后缀的输出端子POn)。在插头连接单元8中,输出端子POn是被配置成与 作为上述模块化连接器的端子的管脚相接触的端子接纳组件。输出端子POl至P08分别对 应于上述模块化连接器的第1至第8管脚。信息输出口 7的外壳10中安置有三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体)LD2至LD4以及三个 限流阻抗器R2至R4。如图5和图6A中所示,凸起部分11在其前表面上形成有透光窗口 部分13。透光窗口部分13由可以使从每个发光二极管LD2至LD4发出的光通过的材料制 成。即,从每个发光二极管LD2至LD4发出的光经由透光窗口部分13射向外壳10的外部。在本实施例的信息输出口 7中,发光二极管LD2将其阳极端子连接到输出端子P02 并且经由阻抗器R2将其阴极端子连接到输出端子P03。发光二极管LD3将其阳极端子连 接到输出端子P03并且经由阻抗器R3将其阴极端子连接到输出端子P02。发光二极管LD4 将其阳极端子连接到输出端子P05并且经由阻抗器R4将其阴极端子连接到输出端子P07。因此,在根据A型(MDI)从集线器30供应DC电力时,发光二极管LD2保持其阳极 端子在电势上高于其阴极端子。从而,发光二极管LD2发出光。从发光二极管LD2发出的光 通过透光窗口部分13透射到外壳10的外部。在根据A型(MDI-X)从集线器30供应DC电 力时,发光二极管LD3保持其阳极端子在电势上高于其阴极端子。从而,发光二极管LD3发 出光。从发光二极管LD3发出的光通过透光窗口部分13透射到外壳10的外部。在根据B 型从集线器30供应DC电力时,发光二极管LD4保持其阳极端子在电势上高于其阴极端子。 从而,发光二极管LD4发出光。从发光二极管LD4发出的光通过透光窗口部分13透射到外 壳10的外部。在不从集线器30供应DC电力时,在每个发光二极管LD2至LD4的阳极端子 与阴极端子之间都不施加DC电压。因此,每个发光二极管LD2至LD4都不发光。注意,每 个发光二极管LD2至LD4的阈值电压都高于由集线器30传输的数据信号的电压并且低于 由集线器30施加的DC电压。S卩,在插头连接单元8接收到DC电力时,按照供电类型任意一个发光二极管LD2 至LD4发出光。如前面所讨论的,本实施例的信息输出口 7包括外壳(壳体)10、以及为外壳10提 供的并且用于以可分离方式连接到插头的插头连接单元8。插头连接单元8被配置成将从 集线器30传输的数据信号发送给插头并且向其供应从集线器30供应的DC电力。在信息输出口 7中,在从集线器30向插头连接单元8供应DC电力时任意一个发 光二极管LD2至LD4发出光,并且从任意一个发光二极管LD2至LD4发出的光经由透光窗 口部分13透射到外壳10的外部。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信息输出口 7中,发光二极管LD2至 LD4和透光窗口部分13构成了被配置成指示如下这种状态的显示单元DC电力是可用的。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输出口 7,通过查看为外壳10提供的上述显示单 元,用户能够容易地判断出是否正在供应DC电力。特别地,发光二极管LD2至LD4由于从集线器30供应的DC电力而发出光。因而, 任意一个发光二极管LD2至LD4在从集线器30供应DC电力时发出光,而在未从集线器30供应DC电力时不发光。因此,通过查看透光窗口部分13,用户能够容易地判断出是否正在 供应DC电力。进一步地,采用被配置成向信息输出口 7供应DC电力的集线器30作为用于 向发光二极管LD2至LD4供应DC电力的电源。简言之,信息输出口 7无需包括用于接通发 光二极管LD2至LD4的电源。结果,可以抑制生产成本的升高。 虽然在上述实例中发光二极管LD2至LD4和透光窗口部分13构成了显示单元,但 显示单元也可以是用于显示诸如“DC供电”等文字的文字显示单元13’,如图6B中所示。文 字显示单元13’的文字不限于“DC供电”,文字显示单元13’可以是用户能够识别DC电力 可用的文字。显示单元13还可以是用户能够识别DC电力可用的符号。
权利要求
一种信息输出口,包括壳体;为所述壳体提供的并且用于以可分离方式连接到插头的插头连接单元,其中,所述插头连接单元被配置成向插头发送数据信号并且向其供应直流DC电力,所述壳体被提供有被配置成指示如下这种状态的显示单元直流DC电力是可用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输出口,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电连接到所述插头连接单元的发光体,所述发光体被配置成通过使用向所述插头连接单元供应的直流DC电力来发出光。
全文摘要
信息输出口(1)包括被成形为矩形盒体的外壳(10)。外壳(10)在其前表面上以整体方式形成有矩形凸起部分(11)。凸起部分11在其中部形成有圆柱形凹入部(16)。内端子接纳组件(14)和外端子接纳组件(15)被置于凹入部(16)内部。在内端子接纳组件(14)与外端子接纳组件(15)之间施加叠加了视频信号的DC电压。而且,在内端子接纳组件(14)与外端子接纳组件(15)之间设置由于该DC电压而发出光的发光二极管。从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经由凸起部分(11)中的透光窗口部分(13)透射到外壳(10)的外部。
文档编号H01R13/717GK101904057SQ20088012147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8日
发明者上野哲, 稻毛敏明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