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622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压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局压电容器
背景技术
多层陶瓷电容器一般具有陶瓷介电材料和导电电极的交替层。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电介质材料,并且已经使用过各种物理配置。使用“串联设计”生产用于高压性能的电容器已有多年。在串联设计中,电荷存储在浮置电极以及在任一侧连接到端子的电极之间,如针对图1中的单个浮置电极所示。这与图2中所示的标准电容器设计形成对比,其中电极交替连接到不同端子,电荷存储在这些电极之间。这些设计的电容由下式给出C = ε 0 ε rAN/T其中C=电容,单位Fε ^ =自由空间的电容率=8. 854xlO_12Fm_1ε r =陶瓷材料的电容率,取决于材料的无量纲常数A =电极的有效重叠面积m2N =电极数量-1T =分隔各层的烧结的有效陶瓷厚度然而,对于串联设计而言,有效重叠区域显著减小了。串联设计的优点是作用于电极上的内部电压对单个浮置电极而言被平分。还可以进一步分隔浮置电极,以给每层超过一个浮置电极,以降低内部电压,但这也降低了有效重叠区域,减小了电容。除了这些MLCC经受内部电压的能力之外,同样重要的是这些部件能抑制(be resistant to)来自电容器端子的电弧放电。McLarney的美国专利No. 4731697公开了一种表面电极,边缘的一些部分被另一电介质层覆盖,以防止电弧放电,这需要激光微调。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暴露的电极会受到侵蚀。而且暴露电极的性质受到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例如湿度,限制了可以使用这些电容器的应用。Duva的美国专利No. 6627509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能抑制表面飞弧的电容器,方式是向多层陶瓷电容器的表面涂布对-聚-苯二甲基涂层,之后从端子修剪过剩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与电容器的涂层关联着很大成本。此外,涂层可能不和电路板装配工艺兼容, 在一些电子应用中,例如卫星中,因为渗气问题,有机涂层的存在受到限制。因此,尽管做出各种努力来减少制造具有高击穿电压的电容器并使电弧放电的发生最少化,但问题仍然存在。需要一种改进的高压电容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首要目的、特征或优点在于对现有技术水平有所改进。本发明的另一目的、特征或优点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电弧放电的多层陶瓷电容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特征或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在空气中具有高击穿电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特征或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持高电容的设计的多层陶瓷电容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特征或优点在于使将电容器并入电子电路中时由于电弧放电导致的不希望的破裂的发生最少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特征或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压承受能力的电容器,其具有更小的外壳尺寸,允许电路的小型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特征或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容器,这种电容器可以方便而经济地制造。根据下述说明书和权利要求,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目的、特征或优点中的一项或多项将变得显而易见。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该电容器包括陶瓷电容器主体,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具有相对的端并包括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有附着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之内有多个内部有源电极,所述多个内部有源电极以交替方式配置,使得所述多个内部有源电极中的第一个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一端向内延伸,下一个内部有源电极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相对端向内延伸。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之内也有多个内部电极侧屏蔽件,由此辅助提供对电弧放电的抑制。所述内部有源电极中的每个处于对应内部电极侧屏蔽件之间并与所述对应内部电极侧屏蔽件间隔开一间隙。所述内部有源电极中的每个具有在所述内部电极侧屏蔽件附近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部分以及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的第二部分,由此增大重叠面积并实现更高电容而不减小所述内部有源电极之间的分隔程度。所述多个内部电极侧屏蔽件被配置成屏蔽所述内部有源电极,由此进一步抑制所述内部有源电极和所述端子之间的电弧放电。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提供改进的高压特性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该电容器包括陶瓷电容器主体以及附着于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 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具有相对的端并包括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多个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交替末端向内延伸的有源电极的交替层。多个有源电极交替层之内设置有多个侧屏蔽件以提供屏蔽。所述有源电极交替层具有图案,所述图案增大重叠面积,以提供更高的电容而不减小所述有源电极交替层之间的分隔程度。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提供改进的高压特性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该电容器包括陶瓷电容器主体,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具有相对的端并包括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有附着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多个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交替末端向内延伸的有源电极的交替层。所述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在空气中具有至少3500伏DC的击穿电压。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用于提供改进的高压特性。该电容器包括陶瓷电容器主体,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具有相对的端并包括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有附着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多个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交替末端向内延伸的有源电极的交替层。所述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在空气中具有至少2500伏DC的击穿电压。确定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尺寸以匹配在外壳尺寸0603封装之内。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用于提供改进的高压特性。该电容器包括陶瓷电容器主体以及附着于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具有相对的端并包括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多个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交替末端向内延伸的有源电极的交替层。所述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在空气中具有基本为空气击穿电压的击穿电压。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提供改进的高压特性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包括具有相对的端且包括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的陶瓷电容器主体以及附着于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多个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交替末端向内延伸的有源电极的交替层。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外表面上有涂层。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提供改进的高压特性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该电容器包括陶瓷电容器主体以及附着于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 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具有相对的端并包括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多个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交替末端向内延伸的有源电极的交替层。所述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具有至少为90V/y m的击穿电压。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多层陶瓷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形成陶瓷电容器主体并在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相对的端上附着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多个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之内的内部有源电极,所述多个内部有源电极以交替方式配置,使得所述多个内部有源电极中的第一个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一端向内延伸,而下一个内部有源电极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另一端向内延伸。 所述多个电极层还包括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之内的多个内部电极侧屏蔽件,由此辅助提供对电弧放电的抑制。所述内部有源电极中的每个位于对应内部电极侧屏蔽件之间并与所述对应内部电极侧屏蔽件间隔开一间隙。所述内部有源电极中的每个具有在所述内部电极侧屏蔽件附近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部分以及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的第二部分, 由此增大重叠面积并实现更高电容而不减小所述内部有源电极之间的分隔程度。所述多个内部电极侧屏蔽件被配置成屏蔽所述内部有源电极,由此进一步抑制所述内部有源电极和所述端子之间的电弧放电。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多层陶瓷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形成陶瓷电容器主体并在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相对的端上附着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多个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交替末端向内延伸的有源电极的交替层。该方法还包括利用涂层材料涂布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外表面以将空气中的击穿电压增大400伏DC或更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多层陶瓷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形成陶瓷电容器主体并在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相对的端上附着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多个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交替末端向内延伸的有源电极交替层。该方法还包括利用聚酰亚胺涂布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外表面以提高空气中的击穿电压。


图1是通过具有单浮置电极的串联电容器设计的截面图。图2是通过标准电容器设计的截面图。图3A是电容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截面图。
图;3B是图3A的电容器的端视截面图。图4A是电容器的实施例的侧视截面图。图4B是图4A的电容器的端视截面图。图4C例示了四侧屏蔽电极图案。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优化图案,其中使用两个侧屏蔽件来屏蔽电极。图6是示出了电容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平均击穿电压与间隙宽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图7是示出了电容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平均击穿电压与间隙宽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图8是针对封装成0603外壳尺寸,电容值为IOOOpF的电容器的击穿电压直方图。图9是示出了针对FLU0RINERT中不同电容器的平均击穿电压的图示。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电容器设计。在图1中,电容器10被图示为具有第一端子12 和电容器主体16的相对端上的相对的第二端子14。图中示出了浮置电极18。图2示出了另一种现有技术电容器设计。在图2中,并非是浮置电极,而是电极交替设置。图3A是具有顶部和底部屏蔽件的电容器的侧视截面,而图;3B是图3A所示电容器截面的端视图。在图3A中,示出了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50。注意,陶瓷电容器主体之内存在内部电极屏蔽件,这有助于对端子和内部电极之间的电弧放电提供抑制。图示的内部电极屏蔽件包括顶内部电极屏蔽件32和相对的底内部电极屏蔽件38。顶内部电极屏蔽件32 和相对的底内部电极屏蔽件38在多层陶瓷电容器主体16的相对侧上。每个内部电极屏蔽件32、38向内延伸到或超过对应端子12、14,由此提供屏蔽。提供额外结构34和36,但不是必需的,因为由于端子的极性原因,它们不会提供实际的屏蔽。包括它们是为了制造过程中方便。图4A是具有顶部和底部屏蔽件以及侧屏蔽件的电容器的侧视截面,而图4B是图 4A所示电容器的截面的端视图。图4A的多层陶瓷电容器60不仅包括顶部屏蔽件32和相对的底部屏蔽件38,而且包括侧屏蔽件。在图4B中最好地示出了侧屏蔽件,图4B绘示了通过电容器的截面。在美国专利No. 7336475中一般性公开了图3A、3B、4A和4B中所示的电容器结构,在此通过引用将其全文并入。图3A和图;3B中的电容器50和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电容器60还可以包括任选的涂层17,本文稍后将进一步论述该涂层。图4C例示了电容器60的电极22。电极22具有从电容器的相对两端延伸的侧屏蔽件40、42。还要注意,在图示的构造中,总共有四个侧屏蔽件与电极22相关联。每个侧屏蔽件40、42和电极之间都有间隙108。间隙是用于在未处理(green)陶瓷铸件层上印刷电极图案的丝网设计中将每个侧屏蔽件与相对的有效电极分开的距离。可以改变间隙。由于存在侧屏蔽件,因此减小了电极的有效重叠面积(A),从而导致电容减小。不过,图5示出了改进的具有优化重叠面积的图案100,能够实现更高电容。在图5中,电极 104被示为仅有两个侧屏蔽件102A、102B,它们位于电极104上方和下方,延伸到器件的同一侧。间隙108将电极104与侧屏蔽件102A、102B中的每个间隔开。电极104具有接近两个侧屏蔽件并与每个侧屏蔽件102隔开间隙108的第一部分106。第一部分106包括电极 104的浮置端。在点110,电极104的宽度增大,形成向上的突起112和向下的突起118。向上的突起112延伸到侧屏蔽件102A的顶部,而向下的突起114延伸到侧屏蔽件102B的底部。电极的更厚部分120延伸到点116和118,与突起112、114相接。电极的更厚部分120 延伸到电极104的末端。图案100的几何形状每个电极104仅使用两个侧屏蔽件,能够增大电极的重叠面积。例如,在2225外壳尺寸中可以实现电极面积4. 94%的增大,而在0805外壳尺寸中可以实现电极面积的8. 23%的增大,由此增大电容。在更小外壳尺寸中或在使用更宽间隙的情况下,增大的百分比更显著。如果间隙增大,空气中的击穿电压提高。图6针对184批1812封装尺寸的X7R电容器示出了间隙宽度和空气中的击穿电压之间的关系。注意,随着间隙尺寸增大,平均击穿电压也增大。图7针对109批0805封装尺寸的NPO电容器示出了间隙宽度和空气中的击穿电压之间的关系。注意,随着间隙尺寸增大,平均击穿电压也增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适应更小外壳尺寸的能力。利用0. 0007英寸的间隙制造IOOOpF的电容器。测量出0603电容器的端子平均分开0. 038英寸(0. 965mm),如下表所不。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包括陶瓷电容器主体,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具有相对的端并包括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附着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位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之内的多个内部有源电极,所述多个内部有源电极以交替方式配置,使得所述多个内部有源电极中的第一个内部有源电极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一端向内延伸,下一个内部有源电极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相对一端向内延伸;位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之内的多个内部电极侧屏蔽件,由此辅助提供对电弧放电的抑制;其中所述内部有源电极中的每个内部有源电极在对应的内部电极侧屏蔽件之间并与所述对应的内部电极侧屏蔽件间隔开一间隙;其中所述内部有源电极中的每个内部有源电极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内部电极侧屏蔽件附近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由此增大重叠面积并实现更高的电容而不减小所述内部有源电极之间的分隔程度;所述多个内部电极侧屏蔽件被配置成屏蔽所述内部有源电极,由此进一步抑制所述内部有源电极和端子之间的电弧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内部有源电极中的每个内部有源电极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向上延伸的突起和相反地向下延伸的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还包括顶内部电极屏蔽件和相对的底内部电极,其中所述顶内部电极屏蔽件和所述底内部电极屏蔽件位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的相对的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间隙以充分大尺寸开始,以提供至少3500伏的空气中的击穿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确定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尺寸以匹配在外壳尺寸0603封装之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具有至少2500伏的击穿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具有基本为空气击穿电压的空气中的击穿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还包括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上的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涂层包括聚酰亚胺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聚酰亚胺涂层足以使击穿电压增大400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浸没在全氟化碳流体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击穿电压大于90V/ym。
13.一种用于提供改善的高压特性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包括陶瓷电容器主体,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具有相对的端并包括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 附着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其中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交替末端向内延伸的多个有源电极的交替层;设置于所述多个有源电极的交替层之内以提供屏蔽的多个侧屏蔽件;并且其中所述有源电极的交替层具有图案,以增大重叠面积,从而提供更高的电容而不减小所述有源电极的交替层之间的分隔程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图案在对应的侧屏蔽件附近具有减小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间隙的尺寸充分大,以提供至少3500伏的空气中的击穿电压。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确定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尺寸以匹配在外壳尺寸0603封装之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具有至少2500伏的击穿电压。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具有基本为空气击穿电压的空气中的击穿电压。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还包括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上的涂层。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涂层包括聚酰亚胺涂层。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聚酰亚胺涂层足以使空气中的击穿电压增大400伏。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浸没在全氟化碳流体中。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击穿电压大于90V/ym。
24.一种用于提供改善的高压特性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包括陶瓷电容器主体,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具有相对的端并包括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 附着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其中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交替末端向内延伸的多个有源电极的交替层;所述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具有至少3500伏DC的空气中的击穿电压。
25.根据权利要求M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还包括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外表面上的涂层。
26.根据权利要求M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多个有源电极的交替层之内以提供屏蔽的多个侧屏蔽件。
27.根据权利要求沈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有源电极的交替层具有图案,以增大重叠面积,从而提供更高的电容而不减小所述有源电极的交替层之间的分隔程度。
28.一种用于提供改善的高压特性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包括陶瓷电容器主体,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具有相对的端并包括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 附着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其中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交替末端向内延伸的多个有源电极的交替层;所述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具有至少2500伏DC的空气中的击穿电压;并且其中确定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尺寸以匹配在外壳尺寸0603封装之内。
29.根据权利要求观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还包括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外表面上的涂层。
30.根据权利要求观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多个有源电极的交替层之内以提供屏蔽的多个侧屏蔽件。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有源电极的交替层具有图案,以增大重叠面积,从而提供更高的电容而不减小所述有源电极的交替层之间的分隔程度。
32.一种用于提供改善的高压特性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包括陶瓷电容器主体,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具有相对的端并包括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 附着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其中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交替末端向内延伸的多个有源电极的交替层;其中所述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具有基本为空气击穿电压的空气中的击穿电压。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还包括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外表面上的涂层。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多个有源电极的交替层之内以提供屏蔽的多个侧屏蔽件。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有源电极的交替层具有图案,以增大重叠面积,从而提供更高的电容而不减小所述有源电极的交替层之间的分隔程度。
36.一种用于提供改善的高压特性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包括陶瓷电容器主体,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具有相对的端并包括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 附着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其中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交替末端向内延伸的多个有源电极的交替层;以及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外表面上的涂层。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涂层包括聚酰亚胺。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涂层足以使空气中的击穿电压增大400伏DC或更高。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多个有源电极的交替层之内以提供屏蔽的多个侧屏蔽件。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有源电极的交替层具有图案,以增大重叠面积,从而提供更高的电容而不减小所述有源电极的交替层之间的分隔程
41.一种用于提供改善的高压特性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包括陶瓷电容器主体,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具有相对的端并包括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 附着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其中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交替末端向内延伸的多个有源电极的交替层;其中所述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具有至少为90V/y m的击穿电压。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还包括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外表面上的涂层。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多个有源电极的交替层之内以提供屏蔽的多个侧屏蔽件。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有源电极的交替层具有图案,以增大重叠面积,从而提供更高的电容而不减小所述有源电极的交替层之间的分隔程度。
45.一种制造多层陶瓷部件的方法,包括由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形成陶瓷电容器主体; 在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相对的端上附着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 其中所述电极层包括位于多个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之内的多个内部有源电极,所述多个内部有源电极以交替方式配置,使得所述多个内部有源电极中的第一个内部有源电极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一端向内延伸,而下一个内部有源电极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相对一端向内延伸;其中所述多个电极层还包括位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之内的多个内部电极侧屏蔽件, 由此辅助提供对电弧放电的抑制;其中所述内部有源电极中的每个内部有源电极处于对应的内部电极侧屏蔽件之间并与所述对应的内部电极侧屏蔽件间隔开一间隙;其中所述内部有源电极中的每个内部有源电极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内部电极侧屏蔽件附近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由此增大重叠面积并实现更高的电容而不减小所述内部有源电极之间的分隔程度;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内部电极侧屏蔽件被配置成屏蔽所述内部有源电极,由此进一步抑制所述内部有源电极和所述端子之间的电弧放电。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部有源电极中的每个内部有源电极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向上延伸的突起和相反地向下延伸的突起。
47.一种制造多层陶瓷部件的方法,包括由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形成陶瓷电容器主体; 在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相对的端上附着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 其中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交替末端向内延伸的多个有源电极的交替层;以及利用涂层材料涂布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外表面,以将空气中的击穿电压增大400伏 DC或更高。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其中所述涂层材料包括聚酰亚胺。
49.一种制造多层陶瓷部件的方法,包括由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形成陶瓷电容器主体; 在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相对的端上附着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 其中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交替末端向内延伸的多个有源电极的交替层;以及利用聚酰亚胺涂布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外表面,以提高空气中的击穿电压。
全文摘要
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部件,包括具有相对的端且包括多个电极层和电介质层的陶瓷电容器主体以及附着于陶瓷电容器主体的第一和第二外部端子。所述多个电极层包括多个从所述陶瓷电容器主体的交替末端向内延伸的有源电极的交替层。该电容器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多个有源电极的交替层之内以提供屏蔽的多个侧屏蔽件,有源电极的交替层具有图案,以增大重叠面积,从而提供更高电容而不会减小有源电极的交替层之间的分隔程度。该电容器在空气中可以具有3500伏DC或更高的击穿电压。该电容器可以具有涂层。该电容器提供了对电弧放电的改进的抑制能力、空气中的高击穿电压,并允许小的外壳尺寸。
文档编号H01G2/20GK102177560SQ200880131493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1日
发明者J·巴尔蒂图德, J·江, J·罗杰斯 申请人:维莎斯普拉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