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166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巻针,应用于巻绕材料。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容巻绕机的巻针结构,如中国台湾省专利公告第494914号自动巻绕机 所揭示,如图1所示具有一第一巻针固定组61,及一第二巻针固定组62,该第一巻针固定 组61具有一轴穿在该外巻针固定架611,及一轴穿在该内巻针固定架612,该外巻针固定架 611朝向内侧固装有一呈半圆形外巻针613,内巻针固定架612则朝向外侧固装有一呈半圆 形内巻针614,该内、外巻针614、613可组配夹固该巻绕材料411进行转动巻绕作业;该内、 外巻针614、613藉由巻针推出机构110推出巻针组配供巻绕,以及巻针拉回机构120拉回 巻针分离供取出巻绕成品以形成电容素子。 但上述中该内、外巻针614、613是一长柱,于组配时,需有一定的准度,否则些许 的晃动容易造成碰撞,影响巻绕品质,且于该内、外巻针614、613的组配时两针间为便于分 离而需具有适当间隙,巻绕材料于内、外巻针614、613间隙时易因缺乏支撑形成张力不均 而变形,且巻绕材料夹于内、外巻针614、613间,于内、外巻针614、613自巻绕成形的电容素 子中心抽出,则使夹于内、外巻针614、613间的巻绕材料形成变形弯曲,而电容素子的中空 内径变形呈太极形状(请参阅图2所示),进而影响巻绕成形的电容素子产品的电气特性, 而无法达成特殊要求的电容器的品质要求。

发明内容有鉴于现有的电容巻绕机的巻针结构的种种缺失,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巻针,包含 一主巻针组、一副巻针组,该主巻针组,包含一巻针及第一位移机构,该巻针是呈中空的圆 柱体,其一端形成一开口端,并自该开口端向内延设多个剖沟,该第一位移机构一端则固设 于该巻针的底端;该副巻针组,包含一撑开元件及第二位移机构,该撑开元件具有一凸轴相 对应于该巻针的开口端,而撑开元件的底端则固设于该第二位移机构的一端;藉由该第一、 第二位移机构作动,使撑开元件的凸轴进出巻针的开口端,因巻针上设有至少两道剖沟,于 凸轴退出巻针的开口端使巻针开口端外径自然向内縮小,而可易于卸下巻绕物;又该巻针 于撑开时增加巻绕的强度,且提供巻绕物的相对承受力,而可有较平均的巻绕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巻针,包含 —主巻针组,包括一巻针及第一位移机构,该巻针是呈中空的圆柱体,其一端形 成一开口端,并自该开口端向内延设多个剖沟,该第一位移机构一端则固设于该巻针的底
丄山
顺; —副巻针组,包括一撑开元件及第二位移机构,该撑开元件具有一凸轴相对应于 该巻针的开口端,该撑开元件的底端固设于该第二位移机构的一端; 通过该第一位移机构、该第二位移机构的相互移动,使该撑开元件的凸轴恰能进 出该巻针的开口端用以改变外径大小,以便于该巻针上所巻绕的成巻材料易于卸下。具有一轴套,于该轴套内轴设第一轴杆,该第一轴杆一端 固设于该巻针,该第一轴杆另一端固设有一伸縮元件。 实施时,该伸縮元件是一气压缸。 实施时,该第二位移机构具有一轴套,于该轴套内轴设第二轴杆,该第二轴杆一端 固设于该撑开元件,该第二轴杆另一端固设有一伸縮元件。 实施时,该伸縮元件是一气压缸。 实施时,该巻针的中空内径自开口端向内呈渐次縮小。 实施时,该凸轴上设一挡环。 实施时,该凸轴与该挡环间形成一凹槽供定位该巻针开口端。 实施时,该巻针的中空内径自开口端向内呈渐次縮小。 实施时,该凸轴上设一挡环。 实施时,该凸轴与该挡环间形成一凹槽供定位该巻针开口端。 实施时,该开口端内侧设有倒角,该凸轴设有倒角。 实施时,该开口端内侧设有倒角,该凸轴设有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巻针,于撑开时增加巻绕的强度,且提供巻绕 物的相对承受力,而可有较平均的巻绕压力。

图1是现有巻针的组立图; 图2是现有巻针巻绕而成的电容器素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巻针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巻针的作动示意图之一 ;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巻针的作动示意图之二 ;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巻针的作动示意图之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巻针另一实施例图。 附图标记说明l-主巻针组;11-巻针;110_巻针推出机构;111-开口端;112-剖 沟;12-第一位移机构;120-巻针拉回机构;121-轴套;122_第一轴杆;123_伸縮元件;
2_副巻针组;21-撑开元件;211-凸轴;212-挡环;213-凹槽;22-第二位移机构;221-轴
套;222-第二轴杆;223-伸縮元件;3_材料;61-第一巻针固定组;611_外巻针固定架;
612-内巻针固定架;613-外巻针;614-内巻针;62-第二巻针固定组。
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巻针,请参阅图3所示,包含一主巻针组1、一副巻针组 2 ;该主巻针组l,包含一巻针11及第一位移机构12,该巻针11是呈中空的圆柱体,其一端
形成一开口端lll,其内侧设有倒角,并自该开口端lll向内延设至少两道呈曲线状的剖沟
112,而该巻针11的剖沟112则可如图7所示是由多个剖沟112所构成。另该巻针11的中 空内径自开口端lll向内呈渐次縮小;该第一位移机构12具有一轴套121,于该轴套121内 轴设第一轴杆122,该第一轴杆122—端固设于该巻针ll,该第一轴杆122另一端则固设有一伸縮元件123,该伸縮元件123可为一气压缸; 该副巻针组2,包含一撑开元件21及第二位移机构22,该撑开元件21具有一凸轴 211、一设于凸轴21上的挡环212,该凸轴211与该挡环212间形成一凹槽213以对应于该 巻针ll的开口端111,而该凸轴211设有倒角;该第二位移机构22具有一轴套221,于该轴 套221内轴设第二轴杆222,该第二轴杆222 —端固设于该撑开元件21,该第二轴杆222另 一端则固设有一伸縮元件223,该伸縮元件223可为一气压缸。 藉由上述构见组成的巻针,如图4所示该巻针11、撑开元件21各由第一、第二位移 机构12、22所带动,该巻针11的开口端111由剖沟112提供的张力进而受该撑开元件21 的凸轴211而撑开,进而定位于凹槽213内而连结,于巻针11、撑开元件21相互定位而连结 完成,该巻绕的材料3可于巻针11上稳定的巻绕,如图5所示。当巻绕完成后,则如图6所 示,该巻针11受凸轴211所产生的张力于撑开元件21退出时而回复至原状,该巻绕的材料 3与该巻针11有一间隙产生,便于巻针11退出,如图3所示的主、副巻针组1、2位置,该巻 绕的材料3而可简单取出。因该巻针的剖沟而改变该巻针开口端外径大小,而可易于卸下 巻绕物、巻针和撑开元件容易相互定位、连结;又该巻针于撑开时增加巻绕的强度,且提供 巻绕物的相对承受力,而可有较平均的巻绕压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确属创新,并能较现有物品增进功效,已充分符合新颖 性及进步性的法定专利要件,依法提出申请,恳请贵局核准本专利申请案,以励实用新型, 至感德便。 上述的具体实施例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对于熟悉此 类技艺的人士而言,根据上述说明,可能对该具体实施例作部份变更及修改,其本质未脱离 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畴者,皆应包含在本案的申请专利范围中,宜先陈明。
权利要求一种卷针,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主卷针组,包括一卷针及第一位移机构,该卷针是呈中空的圆柱体,其一端形成一开口端,并自该开口端向内延设多个剖沟,该第一位移机构一端则固设于该卷针的底端;一副卷针组,包括一撑开元件及第二位移机构,该撑开元件具有一凸轴相对应于该卷针的开口端,该撑开元件的底端固设于该第二位移机构的一端;通过该第一位移机构、该第二位移机构的相互移动,使该撑开元件的凸轴恰能进出该卷针的开口端用以改变外径大小,以便于该卷针上所卷绕的成卷材料易于卸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巻针,其特征在于,该剖沟呈曲线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巻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位移机构具有一轴套,于该轴套内轴 设第一轴杆,该第一轴杆一端固设于该巻针,该第一轴杆另一端固设有一伸縮元件。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巻针,其特征在于,该伸縮元件是一气压缸。
5.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巻针,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位移机构具有一轴套,于该轴套 内轴设第二轴杆,该第二轴杆一端固设于该撑开元件,该第二轴杆另一端固设有一伸縮元 件。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巻针,其特征在于,该伸縮元件是一气压缸。
7. 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巻针,其特征在于,该巻针的中空内径自开口端向内呈渐次 縮小。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巻针,其特征在于,该凸轴上设一挡环。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巻针,其特征在于,该凸轴与该挡环间形成一凹槽供定位该巻 针开口端。
10.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巻针,其特征在于,该巻针的中空内径自开口端向内呈渐次縮小。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巻针,其特征在于,该凸轴上设一挡环。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巻针,其特征在于,该凸轴与该挡环间形成一凹槽供定位该 巻针开口端。
13.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巻针,其特征在于,该开口端内侧设有倒角,该凸轴设有倒角。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巻针,其特征在于,该开口端内侧设有倒角,该凸轴设有倒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针,包含一主卷针组、一副卷针组,该主卷针组包括一卷针及固设于该卷针的第一位移机构,该卷针是呈中空的圆柱体,其一端形成一开口端,并自该开口端向内延设多个剖沟;该副卷针组,包含一撑开元件及固设于撑开元件的第二位移机构,该撑开元件具有一凸轴相对应于该卷针的开口端;通过该第一、第二位移机构的相互移动,使该撑开元件的凸轴用以改变该卷针的开口端外径大小,以便于该卷针上的卷绕物易于卸下及有较平均的卷绕压力。
文档编号H01G13/02GK201527910SQ20092027880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0日
发明者邱朝盟 申请人:友煜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