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安装的电连接系统和方法

文档序号:720780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表面安装的电连接系统和方法
表面安装的电连接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连接至电缆或电子设备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当信号传至电 路板/从电路板传送信号时,该信号通过连接器的导体进行传播。当信号线密度较低时,不 难形成电互连。此外,当设计用于慢信号速度和/或慢数据速率应用的连接器时,对信号完 整性的关注非常少。然而,设备制造商和消费者总是不断要求更高的信号线密度和更快的 数据速率。可用的高速度互连方案通常是复杂的,其利用即使对小的制造变型也敏感的精确 加工的元件设计,从而是昂贵的并且难以制造。希望以一种适合于满足最终使用者的不断进展的需求的方式,提供电连接器和电 路板、电缆或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并且使其具有改进的性价比、高的电路切换速度、具有 受控电气特性的增大的信号线密度以及改进的/受控的信号完整性。

发明内容
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系统,包括载体组件和接头。载体组件包括多个屏蔽 连接器和端接于每个屏蔽连接器的同轴电缆。接头包括相对的接地板,每个接地板具有焊 片和多个引脚,焊片构造为用于附接至电路板,多个引脚设置在相对的板之间。当载体组件 连接至接头时,载体组件的同轴电缆通过接头中的带线构造与电路板电连通。


本文所包括的附图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结合并构成说明书的 一部分。附图示出了实施例,并连同所述实施例的说明一起用于解释实施例的原理。由于 通过参照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其他实施例以及实施例的多个预期优点将变得更好理解,因 此将易于认识到所述其他实施例以及实施例的多个预期优点。附图中的元件不一定相对于 彼此按比例绘制。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对应的类似部件。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的透视图,该电连接器系统包括能够附接 到接头上的载体组件。图2为图1中载体组件的前透视图。图3为图2中载体组件的前视图。图4为图1中所示的接头的分解透视图。图5为图4中所示的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接头的电介质支撑件的透视图。图6为图4中所示的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接头的顶板的透视图。图7为图4中所示的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接头的底板的透视图。图8为图4中所示的接头组装后的透视图。图9为图8中所示的接头的侧视图。图IOA为图8中所示的接头的仰视图。图IOB为图IOA中所示的接头的一个屏蔽信号引脚的放大图。
图11为图1中所示的载体组件附接到图1中所示的接头上的剖视图。图12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到电路板上的受控阻抗带线接头以及连接到接头 上的载体组件的透视图。图13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接头的剖视图,该接头具有底板并且被构造成接收 载体组件,该底板被加工为印刷电路板上的特征。图14为图13中所示的印刷电路板的俯视图。图15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的透视图,该电连接器系统包括定位 成附接到接头上的载体组件。图16为图15中所示的载体组件的壳体的前透视图。图17为图15中所示的载体组件的前视图。图18为图15中所示的接头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具有插在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连接 器的引脚上的屏蔽连接器。图19为与图15中所示的接头配合的图15中所示的载体组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中,将参照构成本文一部分的附图,这些附图以举例说明本 发明可能实施的具体实施例的方式示出。就这一点而言,诸如“顶部”、“底部”、“前”、“后”、 “前部”和“尾部”等定向术语应结合图示所描述的取向使用。因为实施例的元件可被设置 为多个不同取向,所以使用定向术语的目的是为了举例说明而非限制。应当理解,在不脱离 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结构性或逻辑性的修改。因此, 并不局限于采取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且本发明的涵盖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应当理解,除非另作具体地标注,否则本文所述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可彼 此结合。在本说明书中,短语“包括一种”和“包含一种”均意味着包括一个或多个的集合。在本说明书中,带线意思是通过空气或通过绝缘体(例如电介质)在相对的接地 板之间间隔开的导电元件。带线构造是通过电介质维持与两个相对的接地板隔开一段距离 的一个或多个导电元件(例如一个或多个引脚)。实施例提供受控阻抗同轴电缆与带线的互连,包括与载体组件配合的接头。载体 组件的同轴电缆中心导体与带线接头的信号引脚连接。载体组件的同轴电缆屏蔽部与带线 接头的接地板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接地板都安装到电路板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接头的一个接地板一体地形成为印刷电路板的一部分,并且电缆屏蔽部经由连接器屏蔽体 的接地触头连接到该接地板上。接头的实施例提供了对电磁干涉(EMI)的屏蔽。载体的实施例通过使用设置在载 体组件中的屏蔽受控阻抗连接器提供改善的信号完整性性能。接头的一个实施例提供带线构造,该带线构造被构造成提高传统的直角表面安装 接头上的带宽。接头的一个实施例消除了使用昂贵的施加到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片上的镀金 层。本文所述的接头设置成总重量比传统接头紧凑大约百分之五十的包装。接头/载体组 件的其他实施例利用改善的阻抗控制将带宽提高到比传统互连高大约百分之三十。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头提供与印刷电路板的直角表面安装互连,而没有配合到直角高速硬质公制连接器的花费。接头的实施例提供结构化的板,该板连接在一起以提供外 壳,该外壳消除了常规接头采用的昂贵和精确的钻孔和电镀通孔支撑交界部。通过消除电 镀通孔,增大了板的迹线走线区域。电镀通孔的减少或消除降低了与孔相关的电容,该电容 通常在常规互连中引起阻抗控制变化。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20的部分分解透视图。电连接器系统20 包括载体组件22,该载体组件22构造成与受控阻抗带线接头24配合。载体组件22包括保 持在壳体28中的多个屏蔽连接器26,其中每个屏蔽连接器26都端接于同轴电缆30。具体 地,每个屏蔽连接器26包括连接到电缆30的中心导体31上的触头32和连接到电缆30的 屏蔽部33上的屏蔽体34,其中屏蔽体34设置在绝缘体35周围,绝缘体35设置在触头32 周围。电介质37将中心导体31与屏蔽部33分开。电缆30是同轴电缆,被构造成端接于触头32和屏蔽体34处。在2007年1月25 日提交的美国公开No. 20070197095中,例如在W041]至W044]段和图6至9F中,公开了 合适的屏蔽连接器,该说明并入本文中。屏蔽体34包括闩锁36和接地梁38。屏蔽体34通常在电缆30的端接处提供环形 外壳。屏蔽体34包括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圆柱形外壳、具有方形截面形状的外壳或者具 有矩形截面形状的外壳。在一个实施例中,闩锁36形成在与形成有接地梁38的表面分开 的表面上。闩锁36被构造为将屏蔽体34固定在壳体28中。一个或多个接地梁38从屏蔽 体34的表面突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屏蔽体34包括两个相对的接地梁38,例如,一个从屏 蔽体34的上表面突出,一个从屏蔽体34的下表面突出,如图1中的定向所示。接头24包括第一板40,该第一板40与第二板42连接,以限定外壳44,外壳44将 一组信号引脚(见图4)保持为对准的构造,以与触头32配合。第一板40被构造成与屏蔽 体34的第一侧面上的接地梁38连接并且包括多个焊片46,该焊片46被构造成用于附接 至印刷电路板。第二板42被构造为与设置在屏蔽体34的相对的第二侧面上的接地梁38 连接并包括多个焊片48,该焊片48被构造成用于附接至印刷电路板。在一个实施例中,焊 片46与焊片48的位置是交替的,使得外壳44的尾端基本上封闭并且包括相互交叉的焊片 46,48ο图2是载体组件22的透视图,图3是载体组件22的前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壳 体28设置在单行的屏蔽连接器26周围并且支撑该单行的屏蔽连接器26。在一个实施例 中,十六个屏蔽连接器26设置成一行,但是由壳体28保持的其他数量的屏蔽连接器26也 是能够接受的。希望精确地定向或组织屏蔽连接器26。在一个实施例中,隔板60在壳体 28的对置的主表面62、64之间延伸,以将相邻的屏蔽连接器26分开。在一个实施例中,隔 板60包括凸块66,该凸块66被构造成与屏蔽连接器26接合,以将屏蔽连接器26定向在基 本固定的对准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28由诸如塑料的电绝缘材料加工而成,并且隔板66由诸如 金属的薄的刚性材料加工而成。壳体28通过例如模制加工而成,从而提供了比机械加工和 /或磨削的壳体更高的性价比。隔板66还被加工成具有提高的性价比,从而能够与壳体28 相容。隔板66是薄而紧凑的,同时为壳体28中的屏蔽连接器26提供高刚度和精确定向。图4是接头24的分解透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头24包括由电介质支撑件72 保持在第一板40与第二板42之间的多个信号引脚70。在一个实施例中,引脚70包括信号引脚,其中每个引脚具有接触部分80和接线端部分86,该接线端部分86包括从接触部 分80延伸的尾部82和从尾部82延伸的焊尾84。接触部分80被构造成用于与触头32电 连接(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引脚70提供直角信号引脚,焊尾84被构造成附接至印 刷电路板,使得尾部82基本上与印刷电路板垂直,并且接触部分80基本上与印刷电路板平 行。电介质支撑件72被构造成将信号引脚70保持为精确对准的构造,用于与精确对准的 屏蔽连接器26(图1)连接。当组装时,电介质支撑件72被构造成使得,通过使相邻的引脚 70之间的介电距离为在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板40、42之一与其中一个引脚70之间的介电厚 度的大约两倍来最小化带线接头24中的每个引脚70的串扰。图5是电介质支撑件72的透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电介质支撑件72包括在臂 92之间延伸的桥接部90。桥接部90限定了多个狭槽94,每个狭槽94都被构造成对准并且 保持一个弓丨脚70 (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桥接部90在上表面98上包括对准柱96并且在 下表面上包括相对的对准柱(未示出)。对准柱96被构造成与第一板40 (图4)连接,以将 电介质支撑件72相对于外壳44固定就位。这样,电介质支撑件72相对于外壳44运动最 小,由电介质支撑件72保持的引脚70同样相对于第一板40和第二板42运动最少。图6是第一板40的透视图。第一板40包括基部100、从基部100延伸,并且端接 于前端104的前端部分102、以及从基部100延伸,并且端接于尾端108的尾端部分106。焊 片46从尾端部分106延伸至尾端108。在一个实施例中,基部100包括对准窗口 110,该对 准窗口 110被构造成接收对准柱96 (图5)。对准柱96和对准窗口 110配合,以将电介质支 撑件72固定或保持就位。在一个实施例中,前端部分102包括多个狭槽120,狭槽120结合以限定从基部 100延伸的多个指状物122。在一个实施例中,狭槽120从前端104延伸至基部100,并且每 个指状物122的前端104的一部分124是渐缩的。换句话讲,渐缩部分124从每个指状物 122的前端104延伸一部分到狭槽120中。第一板40被构造为与第二板42卡扣在一起,以包封电介质支撑件72以及由电介 质支撑件72保持的引脚70,从而形成带线构造的接头2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板140的 每个相对侧面130包括开口 132,该开口 132被构造成使得第一板40能够与第二板42卡扣
在一起。图7是第二板42的透视图。第二板42包括基部150、从基部150延伸,并且端接 于前端154的前端部分152、以及端接于尾端158的尾端部分15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 板42的基部150限定了对准窗口 160,该对准窗口 160被构造成接收对准柱96 (图5)。对 准柱96和对准窗口 160构造成进行配合以将电介质支撑件72在外壳44内保持在基本上 固定的定向。在一个实施例中,前端部分152限定了多个狭槽170和多个指状物172,其中每个 指状物172设置在相邻的狭槽170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每个指状物172设置有渐 缩部174,其中渐缩部174从前端154延伸一部分到狭槽170中。第二板42的相对侧面限定了从侧面180向外延伸的突起182。突起182被构造成 与开口 132 (图6)接合,使得第一板40与第二板42卡扣配合在一起,并且突起182被开口 132接收。尾端部分156基本上与基部150垂直,并且焊片48基本上与尾端部分156垂直。这样,尾端部分156相对于基部150以大致直角下降,并且焊片48相对于尾端部分156以 大致直角延伸。图8是接头24的透视图,图9是接头24的侧视图。第一板40与第二板42连接, 以保持电介质支撑件72,从而引脚70相对于指状物122、172对准。具体地,对准柱96固定 在对准窗口 110中,引脚70的接触部分80在第一板40的指状物122和第二板42的指状 物172之间对准,并且与第一板40的指状物122和第二板42的指状物172平行。此外,参 考图4,引脚70保持在电介质支撑件72中,使得引脚70的接触部分80从外壳44的前端突 出。这样,接头24提供直角表面安装接头,并且引脚70在接地板40、42之间设置为带线构 造。具体地讲,引脚70的接触部分80以及指状物122、172提供具有带线构造的接头24。引脚70的尾部部分82基本上与接触部分80垂直并且与指状物122、172垂直。每 个引脚70的尾部部分82的两侧通过第二板42的尾端部分156屏蔽,一侧通过第一板40 的尾端部分106屏蔽。这样,引脚70的尾部部分82在至少三个侧面上通过横向地降低第 二板42的尾端部分156以及平行地偏移第一板40的尾端部分106而被屏蔽。应当理解,焊片46、48 (在该视图中焊片46在焊片48后面)相对于焊尾84的定 向可以颠倒。也就是说,焊片46、48可以定向在图9中的右侧,而焊尾84可以定向到左边。 在一个实施例中,焊片46、48和焊尾84的相对定位与图9中所示的顺序是颠倒的,以提供 具有基本上类似的电气性能但是更加容易在视觉上确认焊尾84的焊接连接的接头24。指状物122、172被构造成与屏蔽连接器26(图1)的屏蔽体34对准。引脚70定 位在板40、42之间,而没有当载体组件22(图1)连接到接头24上时可能潜在地提供阻抗 不连续性的居间壁或其他支撑件。这样,接头24被构造成提供用于高速信号的互连,并且 提供具有受控阻抗的带线构造。此外,参考图1和图6-7,当载体组件22被引至接头24时,指状物122之间的相 应的狭槽120与相应的一个隔板60接合,以提供接头24相对于载体组件22的初始横向对 准。载体组件22到接头24中的进一步接合使得指状物122、172与屏蔽体34接合,并且指 状物122、172提升屏蔽体34,以在每个屏蔽连接器26内将触头32与引脚70的接触部分 80精确地对准。当连接时,载体组件22插到接头24上,这使得每个引脚70与载体组件22 中每个对准的触头32接合。接地梁38接触指状物122、172,以在通过引脚70行进的信号 周围形成接地矩阵。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状物122、172的渐缩部分124、174分别被构造成提供和/或 确保屏蔽体34相对于接头24内的每个信号引脚70横向对准。此外,指状物122、172的渐 缩部分124、174提供引入端,该引入端被构造成与载体组件22的隔板60对准,以在接头24 与载体组件22接合时提供接头24的竖直对准(即,在非横向方向上)。图IOA是接头24的仰视图。每个引脚70 (图4)的焊尾84能够用于附接到印刷 电路板上。此外,参考图6和7,焊片46的尾端106屏蔽引脚70的尾部82,并且焊片48的 横向部分中相邻的部分屏蔽引脚70的横向侧面。图IOB是在三个侧面上屏蔽电磁干涉的引脚70的放大图。第一板40上形成的焊 片46的尾端部分106从引脚70的尾部82偏移离开一段距离A。在一个实施例中,距离A 被构造成为信号引脚70提供受控的阻抗,用于接头24的带线构造。相邻焊片48的尾端部 分156屏蔽引脚70的横向侧面不受电磁干涉影响。在一个实施例中,相应的焊片46、48的尾端部分106、156组合成围绕引脚70外周的大约百分之七十五,使得基本上减少了引脚70 中的信号之间的串扰。换言之,每个引脚70具有基本上同轴的结构,其外周的大约75%由 相应的焊片46、48的尾端部分106、156部分地形成的接地件所围绕。图11是系统20的剖视图,其示出了附接到接头24上的载体组件22。相对的接地 板40、42的前部部分分别限定了多个指状物122、172,其中每个指状物122、172被构造成 捕获在屏蔽体34中的一个和载体组件22的壳体28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地梁38折 曲离开屏蔽体34并且靠在接头24的指状物122、172上,接头24向外压指状物122、172, 或者将指状物122、172压远离屏蔽体34并靠着壳体28。壳体28的壁防止指状物122、172 偏转,从而确保接地梁38与接地板40、42接触。图12是连接到印刷电路板200上的电连接器系统20的透视图。接头24至少在 焊片46、48处焊接到印刷电路板20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头24在焊片46、48和焊接翼 部210处焊接到印刷电路板200上。焊接翼部210提供将接头24固定到电路板200上的 额外固定特征,使得在形成互连时能够最小化/减小组件22弯曲的风险,或者损坏组件22/ 接头24的风险。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缆30是同轴电缆,并且连接器26固定在载体组件22 中且连接到接头24内的信号引脚的带线构造上。这样,电连接器系统20使得同轴电缆30 通过接头24内的带线构造与印刷电路板200电连接。此外,参考图8,当载体组件22与接头24配合时,载体组件22的隔板60插入到相 对板40、42的狭槽120中,以将屏蔽连接器26中的触头32与接头24中的引脚70横向地 对准。在进一步插入之后,相对板40、42的指状物122捕获屏蔽连接器26,从而将屏蔽连接 器26中的触头32与接头24中的引脚70竖直地对准。每个指状物122上的每个渐缩部分 124被构造成帮助指状物122相对于隔板60的定位(或调节指状物122的布置)。常规互连组件采用形成在支撑结构中的对准壁或承窝来确保电缆与电路板的互 连。相反,连接器26直接与附接到印刷电路板200上的接头24连通。接头24在插入期间 与连接器26对准,而不需要采用居间壁或其他这种阻抗非连续性。这种直接形式的互连以 受控的阻抗方式构造了用于高速信号传输的电连接器系统20。图13是电连接器系统220的剖视图,该电连接器系统220包括连接到印刷电路板 225上的载体组件222,图14是印刷电路板225的加工特征的俯视图。载体组件222包括 一排连接到接头224上的屏蔽连接器226。每个屏蔽连接器226在由接头224提供的接地 板252与设置成印刷电路板225的加工特征的接地板254 (或接地片254)之间接地。这样, 接头224与印刷电路板225组合,从而提供用于与印刷电路板225电连通的电缆/连接器 的带线构造。接头224的信号引脚230与印刷电路板225连通并且被构造成接收载体组件 222的连接器226。在一个实施例中,载体组件222在壳体228内支撑单排屏蔽连接器226,但是其他 的构造也是可以接受的。为了容易说明,剖视图中没有示出壳体228。屏蔽连接器226基本 上与上述图1中所示的屏蔽连接器26类似,电缆30是与上述电缆30类似的同轴电缆。在一个实施例中,屏蔽连接器226包括屏蔽体240,该屏蔽体240具有与接头224 的接地板252接触的第一接地电刷242以及与印刷电路板225的接地板254接触的第二接 地电刷244。接地电刷242、244是弹性的/挠性的接地梁。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地电刷244 与接地电刷242不同并且被构造成具有较宽范围的离开屏蔽体240的弹性挠曲,如下所述。
接头224包括支撑一排引脚230的电绝缘体250,该引脚230与接地板252和接地 片254分开,以提供用于接头224的带线构造。下板254被加工成与印刷电路板225的上 表面形成为一体,或者被提供为该上表面。板252通过焊脚256焊接到印刷电路板225上, 该焊脚256潜在地将板252和引脚230升高而离开电路板225。接地电刷244被构造成具 有足够范围的弹性挠曲,以确保接地电刷244将完全延伸离开屏蔽体240并且与印刷电路 板225上的板254连接。板252被构造成跟随引脚230的形状。板252包括前部260、从前部260延伸的尾 部262、从尾部262延伸的尾端264、以及焊片266。引脚230成形为使得引脚230的位于 绝缘体250内的尾端270比引脚230的与连接器226连接的前端更靠近板254。利用这种 构造,在引脚230与印刷电路板225之间以及在引脚230与板252之间实现了期望的和在 电气方面适合的介电间距。在一个实施例中,绝缘体250构造成对引脚230保持这种上述 的期望间距,从而提供几乎对称的或平衡的电容性连接,并且接头224具有带线构造。具体 地,带线构造由与接头224的接地板252接触的第一接地电刷242和与印刷电路板225的 接地板254接触的第二接地电刷244限定。印刷电路板225包括接地片254,该接地片254限定了一系列间隔开的接地段280 和一系列交替布置的信号片282。每个信号片282设置在相邻的一对接地段280之间。信 号片282之间的间距以及接地段280之间的间距均选择成当接头224附接到印刷电路板 225时为接头224提供受控阻抗。当接头224附接到印刷电路板225上时,板252的每个尾端264焊接到或用其他 方式连接到相应的一个接地段280上,并且每个引脚230的每个尾端270焊接到或用其他 方式连接到相应的一个信号片282上。第一接地电刷242接触接头224的板252,第二接地 电刷244从屏蔽体240延伸,并且接触印刷电路板225的接地板254。尾端264提供一系列 间隔开的区段264,该区段264交叉设置以屏蔽信号引脚230免受外部干扰。采用与上述 图9-10中类似的方式,焊片266在引脚230的尾端270旁边延伸,并且连接至印刷电路板 225,以屏蔽信号引脚230的横向侧面并且使得系统220中的信号的串扰最小化。图15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300的透视图。系统300包括载体组 件302,该载体组件302被构造成与受控阻抗带线接头304配合。载体组件302包括将一排 屏蔽连接器308对齐的壳体306,该屏蔽连接器308用于与接头304电连接。接头304包括外壳310,外壳310具有与第二接地板314隔开的第一接地板312。 接头304与接头24(图1)的类似之处在于,第一接地板312和第二接地板314沿着外壳 310的前端316终止,以分别限定交替的或交叉的焊片326、328。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 第二板312、314的前部315提供基本上在可表面安装的接头304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延 伸的连续板。电介质或绝缘插件(未示出)保持在外壳310中,并且一排引脚(未示出)设置 在接地板312、314之间。电介质或绝缘插件被构造成,通过使相邻的引脚370之间的介电 距离为在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板312、314之一与其中一个引脚370之间的介电厚度的大约两 倍,而最小化带线接头304中每个引脚370(如图18中最佳地示出)的串扰。当载体组件 302插入到接头304中时,接头304中的引脚370与连接器308电连接。图16是壳体306的透视图。壳体306设置成不具有隔板,而是采用壁336,与压印的或以其他方式加工的金属板相比,壁336的模制成本低廉。壁336被构造成以适当精 确的方式对准壳体306内的连接器308,该方式的成本比具有隔板的壳体的成本相对低廉。 壳体306包括与第二壁332相对的第一壁330以及相对的端壁334 (示出了一个)。在一个 实施例中,多个间隔开的直立壁336 —体地形成在壁330、332之间,以将壳体306隔离成离 散的壳体端口 350。每个间隔开的直立壁336包括支承表面338,该支承表面338被构造成 与屏蔽连接器308的闩锁356 (图18)接合,以将屏蔽连接器308保持在端口 350中。每个 壳体端口 350的尺寸设置为接收屏蔽连接器308 (图15)并且以适合于与接头304 (图15) 配合的期望的和精确的对准方式保持屏蔽连接器308。图17是载体组件302的前视图。一个屏蔽连接器308插入且保持在每个壳体端口 350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屏蔽连接器308包括第一接地梁352、第二接地梁354和闩 锁356。当组装时,第一接地梁352与第一壁330相邻,第二接地梁354与第二壁332相邻, 并且闩锁356与直立壁336的支承表面338 (图16)接合,以将连接器308固定在端口 350 内。相对的横向壁330、332与直立壁336结合以形成壳体端口 350,该壳体端口 350以用于 与接头304(图15)内的信号引脚配合的期望的和精确的对准方式保持屏蔽连接器308。图18是接头304的透视图,其中去除了第一板312以较好地示出与接头304的信 号引脚370连接的屏蔽连接器308。当载体组件302 (图17)配合到接头304上时,屏蔽连 接器308与信号引脚370接合。下接地梁354(图17)接触第二接地板314,并且上接地梁 352定位成接触或接地抵靠第一接地板312 (图15)。闩锁356通常接合在壳体306 (图17) 中,以将屏蔽连接器308固定在载体组件302中。屏蔽连接器308与屏蔽连接器26(图1) 类似并且包括端接于屏蔽体384内的触头(未示出)的同轴电缆380。在一个实施例中,接 地梁352、354从屏蔽体384的相对外表面突出并且闩锁356从与屏蔽体384的相对外表面 中任一个均不相同的表面突出。图19是系统300的透视图,系统300包括与接头304配合的载体组件302。载体 组件302的壳体306与接头304接合,使得第一和第二接地板312、314(图15)被壳体306 捕获(即滑入壳体306)。此外参考图17,第一接地板312接触上接地梁352,并且第二接地 板314接触下接地梁354。屏蔽连接器308稳固地保持在壳体306中并且对准成与信号引 脚370 (图18)配合,使得载体组件302的同轴电缆380通过接头304提供的带线构造电连通。尽管本文图示并描述了具体的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在 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可以使用多种替代和/或等效的实施方式来取代图示及描述 的具体实施例。本申请意图覆盖本文所述的电连接器和系统以及电连接方法的任何变化和 变型。因此,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系统,包括载体组件,包括多个屏蔽连接器和端接于所述屏蔽连接器中的每个的同轴电缆;以及接头,包括相对的接地板,每个接地板具有焊片和多个引脚,所述焊片构造为用于附接 至电路板,所述多个引脚设置在相对的板之间;其中,当所述载体组件连接到所述接头时,所述载体组件的所述同轴电缆通过所述接 头中的带线构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系统,其中所述相对的接地板包括上接地板和下接 地板,并且每个引脚包括接线端部分和触头部分,所述接线端部分设置在所述接地板的所 述焊片中的两个之间,所述触头部分从所述接线端部分延伸,并且构造成与所述屏蔽连接 器中的一个的触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系统,其中所述多个屏蔽连接器包括单排屏蔽连接 器,所述单排屏蔽连接器设置在由所述单排屏蔽连接器限定的平面中,每个屏蔽连接器包 括具有接地梁的屏蔽体,所述接地梁从所述屏蔽体的外表面凸出到由所述单排屏蔽连接器 限定的所述平面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系统,其中所述接头的相对的接地板中的至少一个 构造成与至少一个所述屏蔽体的至少一个接地梁接触,并且使所述相对的板之间的所述屏 蔽体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系统,其中所述载体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间隔开的隔板,以限定多个端口,每个端口构造成接收所述屏蔽连接器中的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系统,其中所述相对的接地板的前部限定多个狭槽 以及位于相邻的狭槽之间的指状物,每个狭槽构造成接收一个隔板,并且每个指状物构造 成被捕获在所述屏蔽体中的一个和所述载体组件的壳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系统,其中所述载体组件的隔板插入到所述接头的 所述相对的接地板的狭槽中,以使所述屏蔽连接器中的触头与所述接头中的引脚横向地对 准,并且所述相对的板的指状物捕获所述屏蔽连接器,以使所述屏蔽连接器中的触头与所 述接头中的引脚竖直地对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系统,其中所述指状物的每一个包括渐缩前端,所 述渐缩前端构造成捕获所述屏蔽连接器中的每个的屏蔽体并且提供引入端,所述引入端构 造成接收所述载体组件的隔板中的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系统,其中所述相对的接地板包括上接地板和下接 地板,所述上接地板包括第一焊片,所述下接地板包括第二焊片,所述第二焊片与所述第一 焊片交叉以沿着所述接头的尾端限定基本上连续的接地屏蔽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系统,其中所述接头包括支撑单排引脚的电绝缘 体,通过使相邻的引脚之间的介电距离为在相对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一个与所述引脚中 的一个之间延伸的介电厚度的大约两倍,使得每个引脚的串扰最小化。
11.一种连接器,构造成将载体组件电连接至电路板,所述连接器包括电绝缘体,支撑一排引脚,每个引脚包括触头部分和接线端部分,所述触头部分构造成 用于与所述载体组件的同轴电缆连接,所述接线端部分从所述触头部分延伸,并且构造成 连接至所述电路板;以及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设置在所述电绝缘体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板设置在所述 电绝缘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每一个包括与所述引脚的触头部分平行的前 部,所述前部结合以形成带线连接器,所述带线连接器构造成在所述载体组件的同轴电缆 与所述电路板之间传送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第二板包括所述电路板的加工特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前 部包括基本上在所述连接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延伸的连续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每个包括与所述前 端相对的尾端部分,所述第一板的尾端部分包括多个间隔开的第一焊片,并且所述第二板 的尾端部分包括多个间隔开的第二焊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每个的尾端部分与 所述引脚的接线端部分平行,并且构造成在至少两侧上对所述引脚的接线端部分进行接地 屏蔽。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每个引脚的所述接线端部分从所述第一焊片 中的一个偏移,并且每个引脚的所述接线端部分的横向侧面设置在相邻的第二焊片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焊片中的每一个包括相对于所述第 一板成直角设置的区段,并且所述第二焊片中的每一个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板成直角设置 的区段,使得每个引脚的所述接线端部分在至少三个侧面上被所述第一焊片和第二焊片的 所述区段电屏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每一个相对于所述 电绝缘体固定,使得每个引脚的所述接线端部分与由所述第一焊片和第二焊片的所述区段 限定的接地部保持固定距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带线连接器包括受控阻抗带线构造。
20.一种载体组件,构造成用于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载体组件包括壳体,包括第一壁,所述第一壁相对于第二壁偏移以限定多个壳体端口 ;以及单排屏蔽连接器,每个屏蔽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端口的一个中,并且包括同轴电缆, 所述同轴电缆端接于触头和设置在所述触头周围的屏蔽体;其中每个屏蔽体包括接地电刷,所述接地电刷从所述屏蔽体的外部朝向所述壳体的第 一壁和第二壁中的一个延伸,并且构造成用于连接到受控阻抗接头上,以及任选地其中所述壳体的第一壁包括多个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第一壁的内表面上的分隔 开的第一档板,并且所述壳体的第二壁包括多个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第二壁的内表面上的分 隔开的第二档板,每个壳体端口形成在相对的第一档板和第二档板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电连接器系统,包括载体组件和接头。所述载体组件包括多个屏蔽连接器和端接于所述屏蔽连接器中的每个的同轴电缆。所述接头包括相对的接地板,每个所述接地板具有接地片和多个引脚,所述接地片构造成用于附接到电路板上,所述多个引脚以带线构造设置在所述相对的板之间。所述载体组件的同轴电缆通过所述接头中的引脚的带线构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通。
文档编号H01R12/71GK102106041SQ200980129503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0日
发明者亚历山大·W·巴尔, 京特·普勒恩, 史蒂文·费尔德曼, 哈拉尔德·韦斯特坎普, 格拉尔杜斯·A·C·A·努伊滕, 约瑟夫·N·卡斯蒂廖内 申请人:3M创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