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6997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尤其一种用以与线缆相连的电源连接器。背景技术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阅1992年6月16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5,122,081 号,该专利揭示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压接于导电端子末端的线缆。导电端子的末端设有具有开口的压接部。组装时,先将线缆的导电层预定位于压接部的开口内,然后再通过特殊的压接设备及制具冲压压接部,最终使线缆的导电层与导电端子的压接部实现固定连接。但是,这种组装方式需要设置额外的压接设备,成本较高且不易组装;另外,一旦导电端子与线缆完成压接,就难以将两者分离, 重复使用性低。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改进结构的电源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组装的电源连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电源端子及连接于电源端子上的若干线缆,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面、与对接面相对的后端面、自对接面凹设的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空间、及自后端面凹设的安装空间,所述对接空间与安装空间贯通;每一个电源端子均包括位于安装空间内的安装部、自安装部的一端延伸且突伸入对接空间的接触部、及自安装部的另一端延伸的连接部;所述线缆包括外包层及突出外包层的导电层;连接部包括与线缆的导电层相接触的尾端,所述尾端设有贴合导电层的弧形内表面;所述电源连接器还设有固定电源端子与线缆的夹线器,所述夹线器包括套接于线缆的尾端上以使导电层与尾端可靠接触的第一套环。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电源端子沿垂直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的纵长方向上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电源端子组成一个端子对,其中,所述端子对中的其中一个电源端子的尾端与另一个电源端子的尾端共同夹持线缆的导电层。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对中的其中一个电源端子的尾端与另一个电源端子的尾端被间隙隔开而不接触,以方便收容线缆的导电层。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对中的其中一个电源端子的尾端与另一个电源端子的尾端对称设置,以形成收容线缆导电层的圆筒状收容空间。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线器包括套接于线缆外包层上的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直径大于第一套环的直径。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连接器设有固定于电源端子的安装部上的固定件,进而使组成该端子对的两个电源端子能够被同时安装于绝缘本体上,所述固定件收容于安装空间内,并且所述绝缘本体与固定件设有相互卡扣的定位块及定位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设有限定安装空间的顶壁及底壁,所述定位孔设置于顶壁及底壁上且向后未贯穿后端面;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于安装部顶端的第一固定条及固定于安装部底端的第二固定条,所述定位块设置于第一固定条及第二固定条上。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相互分离且相互平行。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与电源端子分开设置并相互固定在一起, 所述固定件为绝缘体或导体。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突出的且位于对接空间与安装空间之间的止挡条,所述止挡条与固定件相抵靠。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设置夹线器以实现线缆与电源端子的结合,不必使用特殊的夹线设备,大大降低了线缆与电源端子的组装难度及装配成本。

图1是本发明电源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源连接器于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源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发明电源连接器的端子对、固定件、线缆及夹线器于组装前的立体图。图5是图4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发明电源连接器的电源端子的立体图。图7是本发明电源连接器被切去一部分后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电源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若干电源端子2、固定于电源端子2上且用以将电源端子2安装于绝缘本体1内的固定件3、连接于电源端子2 上的若干线缆4、及用以固定线缆4的夹线器5。所述电源端子2大致为平板状,以能够承载较大的电流。请参图1、图2及图7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对接面11、与对接面11相对的后端面12、自对接面11凹设的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对接空间110、及自后端面 12凹设的安装空间120,所述对接空间110与安装空间120相互贯通以形成收容电源端子 2及固定件3的收容通道。另外,所述绝缘本体1还设有在上、下方向上限定对接空间110 与安装空间120的顶壁13及底壁14。所述顶壁13及底壁14在靠近后端面12的位置处设有间隔设置的若干定位孔15,所述定位孔15并未向后贯穿后端面12。所述顶壁13及底壁 14均设有突出的且位于对接空间110与安装空间120之间的止挡条16 (参图7所示),所述止挡条16用以与固定件3相抵靠,以定位固定件3。所述绝缘本体1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突缘17,所述突缘17设有贯穿的安装孔171。请参图1及图4至图6所示,所述电源端子2沿垂直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的纵长方向D-D上左右并排设置,其中每一个电源端子2的结构均相同。如此设置,这些电源端子 2可以通过相同的设备及方法制造出来,量产性佳且效率高。每一个电源端子2包括位于安装空间120内的平板状安装部21、自安装部21的一端收缩延伸且突伸入对接空间110的接触部22、及自安装部21的另一端收缩延伸的连接部23。所述接触部22具备弹性且相对于安装部21呈收缩状。所述安装部21包括突出接触部22的顶端211及底端212。请参图6 所示,所述连接部23包括向后延伸的过渡部M及自过渡部M水平延伸的尾端25。所述线缆4设有圆柱状外包层41及位于外包层41内且突出外包层41的圆柱状导电层42。所述尾端25设有贴合线缆4导电层42的弧形内表面26。所述相邻的两个电源端子2组成一个端子对20,通过两片式端子对20的设计,可以简化组成端子对20的每一个电源端子2的结构,以方便制造。在本发明电源连接器100 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每一个电源端子2的结构均相同,在组装时,只需要将任意一个电源端子2向外翻转180度,即可与另外的电源端子2相互组合,以形成端子对20。请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固定件3包括固定于每一个端子对20的安装部21顶端211的第一固定条31及固定于安装部21底端212的第二固定条32。第一固定条31与第二固定条32均为长条状。所述第一固定条31与第二固定条32相互分离且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固定条31与第二固定条32对应设有向上与向下突出的定位块33。所述定位块 33向后超出安装部21且位于连接部23的上方及下方。所述定位块33包括倾斜的导引面 331及竖直的抵压面332。由于绝缘本体1的定位孔15并未向后贯穿后端面12,当定位块 33突伸入定位孔15内时,所述抵压面332与绝缘本体1相抵靠,以防止端子对20向后被顶退。所述固定件3与电源端子2分开设置并相互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件3可包覆成型于电源端子2的顶端211及底端212上,以实现固定件3与电源端子2的相互固定。当然,也可以在固定件3上设置凹槽,在组装时,用以卡扣电源端子2的顶端211及底端212, 同样可以实现固定件3与电源端子2的相互固定。所述固定件3可以为绝缘体或导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个端子对20均被第一固定条31与第二固定条32从上、下方向固定以形成一个整体。如此设置,组成端子对20的两个电源端子2就能够被同时安装于绝缘本体 1上。请参图3及图4所示,所述夹线器5包括套接于电源端子2的尾端25上,以实现线缆4的导电层42与尾端25可靠接触的第一套环51、及套接于线缆4外包层41上的第二套环52。所述第二套环52的直径大于第一套环51的直径。组装时,首先将相邻的两个电源端子2面对面对称设置。然后将固定件3的第一固定条31与第二固定条32对应固定于每一个端子对20的顶端211及底端212。所述端子对20中的其中一个电源端子2的尾端25与另一个电源端子2的尾端25被间隙27隔开而不接触,以形成收容线缆4导电层42的圆筒状收容空间28 (参图5所示)。线缆4的导电层42被共同夹持在端子对20的两个尾端25之间。当夹线器5的第一套环51套接于端子对20的尾端25上时,两个尾端25被收紧,进而实现稳定夹持线缆4导电层42的目的。然后,将电源端子2、固定件3连同线缆4由后向前插入安装空间120与对接空间110内,这种装配方式可以省去制具,手工即可完成,降低了装配难度。请参图7所示,固定件3被完全收容于安装空间120内,所述止挡条16与固定件3相抵靠,以定位固定件3。所述定位块33在导引面331的导引下,最终弹入定位孔15内,实现固定件3与绝缘本体1的相互卡扣。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孔15也可以设置于固定件3上,而将定位块33设置于绝缘本体1的顶壁13及底壁14上,同样可以实现两者相互卡扣的目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并非直接将电源端子2以硬干涉的方式安装于绝缘本体 1上,而是通过固定件3将电源端子2安装于绝缘本体1上。并且,固定件3与绝缘本体1 设置相互卡扣的定位块33与定位孔15,实现两者的弹性连接。如此设置,一旦发生端子对 20装配错误或元件损坏,只需要将其从绝缘本体1内抽出,更换即可。由于绝缘本体不会被损坏,这种设计很容易实现对装配错误或元件损坏的修复,进而提高了元件的重复使用性, 降低了生产成本。优选地,所述固定件3与电源端子2可不被破坏地相互分离,进而保护每一个元件。另外,通过夹线器5实现电源端子2与线缆4的连接,不需要额外的夹线设备, 进而提升了装配效率。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电源端子及连接于电源端子上的若干线缆,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面、与对接面相对的后端面、自对接面凹设的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空间、及自后端面凹设的安装空间,所述对接空间与安装空间贯通;每一个电源端子均包括位于安装空间内的安装部、自安装部的一端延伸且突伸入对接空间的接触部、及自安装部的另一端延伸的连接部;所述线缆包括外包层及突出外包层的导电层;其特征在于连接部包括与线缆的导电层相接触的尾端,所述尾端设有贴合导电层的弧形内表面;所述电源连接器还设有固定电源端子与线缆的夹线器,所述夹线器包括套接于线缆的尾端上以使导电层与尾端可靠接触的第一套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电源端子沿垂直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的纵长方向上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电源端子组成一个端子对,其中,所述端子对中的其中一个电源端子的尾端与另一个电源端子的尾端共同夹持线缆的导电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对中的其中一个电源端子的尾端与另一个电源端子的尾端被间隙隔开而不接触,以方便收容线缆的导电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对中的其中一个电源端子的尾端与另一个电源端子的尾端对称设置,以形成收容线缆导电层的圆筒状收容空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器包括套接于线缆外包层上的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直径大于第一套环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设有固定于电源端子的安装部上的固定件,进而使组成该端子对的两个电源端子能够被同时安装于绝缘本体上,所述固定件收容于安装空间内,并且所述绝缘本体与固定件设有相互卡扣的定位块及定位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限定安装空间的顶壁及底壁,所述定位孔设置于顶壁及底壁上且向后未贯穿后端面;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于安装部顶端的第一固定条及固定于安装部底端的第二固定条,所述定位块设置于第一固定条及第二固定条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相互分离且相互平行。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与电源端子分开设置并相互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件为绝缘体或导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突出的且位于对接空间与安装空间之间的止挡条,所述止挡条与固定件相抵靠。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电源端子及连接于电源端子上的若干线缆,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空间及与对接空间连通的安装空间;每一个电源端子均包括位于安装空间内的安装部、突伸入对接空间的接触部及自安装部延伸的连接部;所述线缆包括外包层及突出外包层的导电层;连接部包括与线缆的导电层相接触的尾端,所述尾端设有贴合导电层的弧形内表面;所述电源连接器还设有固定电源端子与线缆的夹线器,所述夹线器包括套接于线缆的尾端上以使导电层与尾端可靠接触的第一套环。如此设置,在实现线缆与电源端子的结合时不必使用特殊的夹线设备,只需装上夹线器即可,大大降低了装配难度。
文档编号H01R13/639GK102299449SQ201010205618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2日
发明者戴宏骐 申请人: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