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8876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天线的便携式终端。
背景技术
通信终端可以是便携式或固定式的。便携式终端可以分为手持终端和车载终端。 多功能便携式终端可以拍摄静态图像或运动图像、播放音乐或视频文件、接收广播媒体或 为进行游戏提供平台。内嵌在便携式终端中的各种功能可以按照硬件或软件的形式实现。例如,提供用户界面环境以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和方便地在移动终端上获得或选择 这些可用功能。另外,许多用户使用他们的便携式终端来表现他们自己的个性,因此,为便 携式终端提供各种设计。这些设计可以包括结构性修改和改进,以使得用户能够更方便地 使用便携式终端。作为结构性修改和改进的一个示例,可以考虑天线。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便携式终端包括移动通 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壳体。该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形成在 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层,该第一层包括用于使得能够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进行镀 覆的导体;形成在所述第一层上的第二层,该第二层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与一个或更多个 频带相对应的无线电信号的天线图案;形成在所述第二层上的第三层,用于保护所述壳体; 电路板,该电路板被设置为处理与所述无线电信号一致的信号,其中,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 述壳体的内表面内;以及形成为穿过所述壳体的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被设置为将所述第 二层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层是印刷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的层,并通过使用墨水而印刷,其中,所 述墨水包括导体并且所述印刷限定了所述导体的形成图案。所述第一层还包括粘合树脂, 该粘合树脂将所述导体粘附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层镀覆在第一层上,并包括 金属。在所述第二层上形成保护层,以保护所述第二层。所述第三层的颜色与所述第二层 的颜色相类似。所述第三层形成在所述第二层上,以形成所述壳体的外部表面从而保护所 述壳体。通过辐照来硬化形成在所述第二层上的第三层。所述第三层的涂覆材料按照第一 颜色覆盖所述壳体的外部表面和所述第二层。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凹陷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中的凹陷部,所述第二层形成在凹 陷表面上;由导电材料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连接销,所述连接销插入到形成为穿过所述凹 陷表面的孔中,其中,至少一个连接销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层,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电路 板。所述第二层从所述凹陷表面延伸到限定了所述形成为穿过所述凹陷表面的孔的内周 面。所述连接销被设置为至少部分地接触位于所述连接销两端之间的所述内周面上的所述 第二层。将所述连接销形成为使得该连接销的一端端接在所述凹陷表面处,其另一端弹性 地挤压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销具有端接在所述凹陷表面处的第一端 和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突起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电路 设置有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被设置为挤压所述连接销的第二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设置多个连接销,以限定与所述电路板的接地通路和馈电通 路。可以配置盖子,以覆盖所述第二层和容纳腔,该容纳腔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处,使 得能够在该容纳腔中安装电池。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括限定了所述容纳腔的主表面和形成 在与所述主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的侧表面,其中,所述第二层的图案形成在所述主表面和所 述侧表面的至少一个上。可将一个或更多个天线设置为接收和发送同与所述无线电信号的 频带不同的频带相对应的无线电信号,并且其中,所述天线安装在终端主体中。结合附图根据下面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描述,该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前述和其它 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清楚。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并被并入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 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中示出的便携式终端的后视立体图;图3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从背面观察的图2的第二主体的分解图;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从正面观察的图3的后壳体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沿着图2的线V-V截取的第二主体的剖面图;图6A和图6B是分别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5的剖面A和剖面B的放大图;图7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在壳体上镀覆天线图案的流程图;图8A至图8D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镀覆工艺的每个步骤的状态的概念图;图9A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5的部分A处的连接单元的变型例的放大图;图9B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5的部分B处的镀覆层的变型例的放大图;图10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以及图1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该说明书针 对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采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而与不同的实施方式无关。在该说明书 中单数形式的表述与多数形式的表述可互换,除非上下文另行明显地作出相反指示。这里公开的便携式终端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数字广播终 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仪等。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的立体图。便携式终端100的主机体(以 下称为“主体”)可以包括第一主体110和可在至少一个方向在第一主体110上滑动的第二 主体120。值得注意的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图1的设置,相反,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 的便携式终端,诸如直板式(bar type)、折叠式(folder-type)、旋盖式(swing-type)、旋 动式(swivel type)等。可将第一主体110定位在在第二主体120之上的状态称为“关闭结构”。并且如图 1所示,可将按照露出第二主体120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来定位第一主体110的状态称为
5“打开结构”。另外,便携式终端当处于关闭结构时可以工作在待机(空闲)模式中,但是可 以通过用户的操作释放该模式。另外,便携式终端在打开结构中可以工作在活动(电话呼 叫)模式中。根据用户的操作或经过特定时段后,该模式也可改变为空闲模式。形成第一主体110的外部的壳体(外壳、外套、盖子等)可以包括前壳体111和后 壳体112。另外,可将各种电子部件设置在前壳体111与后壳体112之间的空间中。可以另 外在前壳体111与后壳体11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中间壳体。此外,可以由树脂通过注射成 形来形成这些壳体,或者由诸如不锈钢(STS)和钛(Ti)的金属材料来形成这些壳体。可以将显示器113、音频输出单元114、第一视频输入单元115或第一操作单元116 设置在第一主体110上、具体地说设置在前壳体111上。可将显示器113设置为显示按照图 形方式生成的信息。显示器113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模块、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模块、通明OLED (TOLED)等。显示器113还可以包括触摸屏,以允许用户能够执行触摸输入。可将显示器113 设置为生成用户在触摸输入时可以感觉到的各种触觉效果。可以通过采用与显示器113协 作的触觉模块来实现这种功能。触觉模块可以生成诸如振动的触觉效果。可以根据便携式 终端100的构造以及显示器113的构造来实现这种触觉模块。可将音频输出单元114设置为接收机或扬声器。第一视频输入单元115可以是用 于使得用户能够拍摄图像或视频的相机模块。第一操作单元116可以接收用于控制便携式 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输入。可将第一操作单元116与显示器113 —起形成为触摸屏。第二主体120可以包括前壳体121和后壳体122。可将第二操作单元123设置在 第二主体处、更具体地说设置在前壳体121的正面。可将第三操作单元124、第一音频输入 单元125和接口 126设置在前壳体121或后壳体122中的至少一个上。可将第一操作单元116、第二操作单元123和第三操作单元124称为操作部,可以 按照用户能够进行触摸输入的任何触觉方式来操纵该操作部。例如,可将操作部实现为可 以接收用户按照推动或触摸方式所输入的信息或命令的薄膜开关(dome switch)或触摸 板,或者,可按照使用转轮(wheel)、拨动件(jog)或操纵杆的方式来实现操作部、以旋转按 键。从各个功能上看,第一操作单元116可以用于输入诸如START (开始)、END (结束) 或SCROLL(Sa)等的命令,第二操作单元123可以用于输入数字、字符、符号等。而且,第 三操作单元124可以用作用于激活特定功能(诸如激活第一视频输入单元115)的热键。可 将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5被设置为麦克风,以接收用户语音、其它声音等。可以使用接口 126来连接便携式终端100和外部设备,以允许在这两者之间进行 数据交换等。例如,接口 126可以是用于耳机的有线/无线接入端子、短距离通信端口(例 如,IrDA端口、蓝牙端口、无线LAN端口等)和用于向便携式终端供电的电源端子中的至少 一个。接口 126可以是卡槽,用于容纳诸如用户识别模块(SIM)、用户身份模块(UIM)、用于 存储信息的存储器卡等的外部卡。图2是图1中示出的便携式终端的后视立体图。如图2所示,可将第二视频输入 单元128另外设置在第二主体120的后壳体122上。第二视频输入单元128所朝方向基本 上与第一视频输入单元115所朝方向相反(参照图1)。此外,第二视频输入单元128可以 是具有与第一视频输入单元115的像素不同的像素的相机。
例如,第一视频输入单元115可以按照较低像素(低分辨率)来工作。因此,第一 视频输入单元115可以用于当用户在视频呼叫等过程中拍摄自己的面部并将其发送到另 一方时。另一方面,第二视频输入单元128可以按照较高像素(高分辨率)来工作,以使得 它可以用于为用户获得较高质量图片,以备未来使用。可将闪光灯129和反光镜130设置在第二视频输入单元128的附近。当使用第二 视频输入单元128拍摄图片时,闪光灯129与第二视频输入单元128 —起工作。反光镜130 可以与第二视频输入单元128协作,以允许用户能够按照自拍模式拍摄自己。如上所述,将第二视频输入单元128设置在第二主体120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构造。另外可能的是,可在第一主体110上、具体地说在后壳体 112上实现诸如第二视频输入单元128的、被描述为在后壳体122上所实现的一个或更多 个这些部件(例如128至132)。在该构造中,在便携式终端的闭合状态下可以由第二主体 120来保护设置在后壳体112上的(多个)部件。另外,在没有第二视频输入单元128的情 况下,可将第一视频输入单元115实现为可旋转,以最多旋转到第二视频输入单元128所朝 方向。可将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31另外设置在后壳体122处。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31可 以与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14(参照图1)协作,以提供立体声输出。另外,可将第二音频输出 单元131设置为作为免提(speakerphone)工作。可将用于蓝牙通信、GPS通信等的天线设 置在终端主体处。可在后壳体122处设置广播信号接收天线以及用于呼叫通信等的天线。 天线可以缩入终端主体110。可将滑动模块133 (用于按照滑动方式将第一主体110接合到第二主体120)的一 部分设置在第一主体110的后壳体112处。可将滑动模块133的另一部分设置在第二主体 120的前壳体121处,以不会暴露于外部,如图2所示。可将用于向便携式终端100的至少 一个部件供电的电源单元127设置在后壳体122处。电源单元127可以是例如可充电电池, 其可附接或分离,以进行充电。图3是示出从背面观察的图2的第二主体120的分解图,图4是从正面观察的图3 的后壳体122的立体图。参照图3和图4,通过使后壳体122凹陷而可以形成容纳腔134。 可以按照适合于电池135的外形的尺寸来形成容纳腔134,以使得电池135可以安装在其 中。连接到电池135的连接端子可以安装在容纳腔134处。容纳腔134和电池135可以实 现电源单元127 (参照图11)。如图所示,可将用于可分离地覆盖容纳腔134的盖子136安装在第二主体120处、 具体地说设置在后壳体122处。可将盖子136形成为平板形,以覆盖容纳腔134和电池135。 仍参照图3和图4,例如可在后壳体122的外表面处形成具有特定图案的天线图案140。以 下,将给出对在后壳体122的外表面上形成的天线图案140的描述,但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 不限于该示例性位置。根据实际实现,可以在盖子136、前壳体121、第一主体110的前壳体 111和后壳体112等上形成天线图案140。天线图案140可以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收发器。图3示出天线图案 140位于覆盖有盖子136的位置处;但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示例位置。例如,天 线图案140可以位于后壳体122的外表面上不覆盖有盖子136的部分处。可将电路板118安装在第二主体120的前壳体121或后壳体122中。可将电路板118设置为由后壳体122的内表面(更具体地说,与后壳体122的外表面相对的表面)所覆 盖。可将电路板118设置作为用于控制该终端来执行其各种功能的控制器180 (参照图1) 的示例。电路板118可以处理与通过天线图案140发送或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相对应的信号。例如,可以按照多种形式设置天线图案140,以发送和接收与不同频带相对应的无 线电信号。参照图3,可以在邻近后壳体122的边缘定位天线图案140a、140b和140c,以保 证它们之间间隔的距离。经由天线图案140a、140b和140c所发送和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 频带例如可以是与全球定位系统(GPS)、蓝牙、仅媒体前向链路(MediaFLO)、无线通信等相 对应的频带。仍参照图3和图4,后壳体122的外表面可以包括主表面和侧表面,其中,“主表面” 表示形成容纳腔所处的表面,“侧表面”表示在与主表面交叉的方向上所形成的多个表面。 可以在主表面和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天线图案140。可以在主表面和侧表面上形成 与频带相对应的天线图案140b,由此实现三维天线。下面,将参照图5、图6A和图6B详细地描述天线图案140的结构。图5是沿着图 2的线V-V截取的第二主体120的剖面图,图6A和图6B是分别示出图5的部分A和部分B 的放大图。参照图5、图6A和图6B,便携式终端可以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第一层 可以是印刷在壳体的外表面上的印刷层141。第二层可以是镀覆在第一层上的镀覆层142, 第三层可以是涂覆在壳体的外表面上的涂覆层143,以保护壳体。可将印刷层141印刷在后壳体122的外表面上。印刷层141可以包括用于使得能 够在后壳体122的外表面上进行镀覆的导体141a(参照图8A)。后壳体122可以由诸如合 成树脂的非导电材料形成,因此,导体141a使得能够将印刷层141镀覆在非导电材料上。印 刷印刷层141,以通过包含导体141a的墨水在后壳体122的外表面上限定预设图案。导体 141a例如可以是铜(Cu)、银(Ag)等。该预设图案可以通过测试、仿真等来设计。参照图5、图6A、图6B和图8D,形成镀覆层142以将其层叠在印刷层141上。可将 镀覆层142镀覆在印刷层141上,以对用于发送和接收与频带相对应的无线电信号的预置 天线图案进行限定。可以通过非电镀覆(electroless plating)形成镀覆层142,并沿着印 刷层141的图案进行镀覆以得到预设图案。镀覆层142可以由单一金属(例如铜(Cu))形 成。也就是说,镀覆层142可以是镀铜的单层。可将用于保护后壳体122的涂覆层143形成在后壳体122的外表面上。可以由通 过辐照而硬化的涂覆材料来形成涂覆层143。这种辐照可以包括紫外线,因此涂覆层143可 以是UV涂覆层。可以在后壳体122的全部外表面上涂覆该涂覆材料,并且还可以在镀覆层 142上涂覆该涂覆材料。涂覆材料可以具有颜色,以使用同一颜色将涂覆材料涂覆在镀覆 层142和后壳体122的外表面上。因此,后壳体122的外表面和天线图案140还可以彼此 形成为一体,这使得用户不太容易将天线图案140与后壳体122的外表面区分出来。此外,镀铜层易受腐蚀等影响,因此,一般在镀铜层上执行镀镍。但是,涂覆层143 可以使得将镀覆层142限定为镀铜单层,并且同时可以保护后壳体122的外表面。因此,可 以改善天线的发送和接收性能,并例如可以为该壳体提供玻璃(glossy)效果。如图所示, 镀覆层142和电路板118可以经由连接单元150彼此电连接,连接单元150经由后壳体122 将它们彼此连接。
连接单元150可以包括凹陷部151和连接销156。凹陷部151可以凹陷到后壳体 122的外表面中,并且,可将镀覆层142形成在凹陷表面152上。镀覆层142可以从该预设 图案延伸到凹陷表面152。为此,可将印刷层142形成在凹陷表面152上。仍参照图5、图6A和图6B,凹陷表面152可以具有通孔,各个通孔分别在后壳体 122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处形成开口,以将该终端的内部空间连通到其外部空间。镀覆层142 可以从凹陷表面152延伸到限定了通孔的内周面,可以针对通孔而在内周面上形成印刷层 141。参照这些附图,可将各个通孔在贯通方向上阶梯化(st印ped)。阶梯部可以产生第 一内周面153a和第二内周面153b。在第一内周面153a和第二内周面153b中,第一内周 面153a邻近后壳体122的外表面,并且,第一内周面153a的宽度比第二内周面153b的宽 度小。可将印刷层141向下形成到第一内周面153a。可将由导电材料形成的连接销156插入到各个通孔中。连接销156的一端连接到 镀覆层142,另一端连接到电路板118。连接销156的该一端的宽度可以比该通孔的宽度大, 并被形成为钩住在凹陷表面152。将连接销156形成为使得连接销156的至少一部分可以 与形成在内周面上的镀覆层142相接触。参照这些附图,形成在第一内周面153a上的镀覆层142与连接销156的外周面相 接触,由此加强了连接销156与镀覆层142之间的电连接。可将连接销156的另一端设置 为弹性地挤压设置在电路板118上的连接端子181a。连接销156例如可以是一端通过弹性 构件而移动的弹针销(pogo pin)。弹针销是用于在两个印制电路板之间建立连接(通常为 临时连接)的装置。弹针销采用包含由弹簧加载的两个尖锐的销的细柱形。在两个电路挤 压下,该弹针销的各端处的尖点可以固定住与这两个电路的接触,并且由此将它们连接在 一起。由于连接销156挤压电路板118上的连接端子118a,所以在电路板118与镀覆层 142之间形成电连接通路。可以设置多个连接销156,以限定与电路板118的接地通路和馈 电通路。这些电连接通路中的一个可以用作接地通路,而另一个用作馈电通路。因此,天线 图案140可以是辐射器图案,并形成为平面倒F天线(PIFA)。可以经由馈电通路将馈送自电路板118的电流传送到镀覆层142,并且流经镀覆 层142的电流可以经由接地通路流回电路板118,由此限定了在空气中用于发送和接收无 线电信号的传输线路。但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构造;镀覆层142、电连接通路和 电路板118可以形成环形天线、双极天线、单极天线等。这样,通过在后壳体122的外表面上形成镀覆层142,这种方式实现的便携式终端 的发送和接收性能比形成在该壳体的内表面处的天线的发送和接收性能或比安装在该终 端中的天线的发送和接收性能更优异。此外,与壳体一体形成的天线可以实现较薄的天线 构造,以改进该终端的内部空间的灵活设计。下面,将参照图7、图8A至图8D来描述用于形成镀覆层142的过程。图7是在壳 体上镀覆天线图案的流程图,图8A至图8D是示出镀覆工艺的每个步骤的状态的概念图。 参照图7,在壳体上印刷墨水,以形成限定了图案的印刷层(S100)。例如,通过移印(pad printing)、喷印(sprayprinting)等可以实现这种印刷。参照图8A,墨水包含大小可以是2-3 μ m的铜颗粒的导体141a。如图8A所示,可将
9导体141a设置为在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这不同于导电墨水。因此,印刷层141可以在厚 度方向上是导电的,但在纵向方向上是非导电的。此外,可以减小印刷层141与镀覆层142 的无线电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的干扰(参照图8C)。值得注意的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 这里公开的示例性构造。另选的是,可以通过使用导电墨水来形成印刷层141。印刷层141可以包括粘合树脂,粘合树脂将导体141a 粘附到壳体的外表面上。 再参照图7,可对印刷层141进行蚀刻,以向外部暴露出导体141a(S200),接着对印刷层 141执行镀覆工艺,以在图案上形成镀覆层142(S300)。蚀刻例如是碱性蚀刻(alkali etching),并且,形成镀覆层142的过程可以包括在执行蚀刻造后对印刷层141进行中和 (neutralizing)。参照图8B,通过蚀刻而向外部暴露出导体141a的一部分,这可以提高镀 覆性能。可以通过化学镀或电镀(例如,镀铜)实现镀覆。参照图8C,镀覆层142可以通过 镀覆来覆盖印刷层141中所包含的导体141a。再参照图7,在壳体的外表面上涂覆一种涂 覆材料,接着将该涂覆材料硬化(S400)。因此,如图8D所示,壳体122和镀覆层142覆盖有 涂覆层143,以保护其不受外界影响。图9A是示出在图5的部分A处形成的连接单元250的变型例的放大图,图9B是 示出在图5的部分B处形成的镀覆层142的变型例的放大图。参照图9A,连接销256的一 端可以端接在凹陷表面252处,另一端从后壳体222的内表面突起。可将连接销256实现 为单体。可将连接销256压配到通孔中,使得其外周可以通过插入而与该通孔的内周接合。 结果,可以增强与镀覆层242的接触。但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构造,相反,连接销 256在其外周上可以具有螺纹,以通过螺旋而接合到该通孔中。在该情况下,连接销256的 螺纹与形成在镀覆层242处的内螺纹接合,由此镀覆层242与连接销256可以彼此电连接。电路板218可以具有被设置为挤压连接销256的另一端的连接端子218a。连接端 子218a可以弹性变形,例如由C芯片、导电橡胶等形成。参照图9B,可以在镀覆层242与涂 覆层243之间形成涂覆在镀覆层242上的用于保护镀覆层242的保护镀覆层244。保护镀 覆层244例如可以通过镀镍形成。涂覆层243的颜色可以与保护镀覆层244的颜色类似,而不与镀覆层242类似。 例如,镀覆层242可以是镀铜层,保护镀覆层244可以是镀镍层,涂覆层243可以具有银色。 如果镀铜层涂覆有银涂覆层,则由于铜色与银色之间的差别,所以应该更厚地对涂覆层243 进行涂覆,以使用同一颜色来覆盖壳体222的外表面。因此,可将保护镀覆层244设置为更 类似于涂覆层243的颜色,由此使得涂覆层243更薄。图10是示出便携式终端300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便携式终端300可以包 括安装在第一主体310或第二主体320中的天线360。可将天线360设置为发送和接收与 经由镀覆在后壳体322上的天线图案340而配置的天线所发送和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不同频 带的无线电信号。如图10所示,可将天线360安装为邻近第二主体320的一端。天线360 可以包括辐射器361和载架(carrier)362。可以按照能够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图案的形式来形成辐射器361,通过图案, 并且,辐射器361由导电材料形成,例如由金、铜等制成的金属薄板形成。可将载架362形 成在安装辐射器361的位置处。载架362可以包括辐射器361能够插入的孔。各个辐射器 361的一端可以穿过孔而插入,以电连接到电路板318。
因此,便携式终端300可以通过由天线图案340和内部天线360所配置的天线来 发送和接收与多频带相对应的无线电信号。例如,内部天线360使得能够发送和接收对应 于与无线通信相关联的频带的无线电信号,以及能够发送和接收对应于与蓝牙或GPS相关 联的频带的无线电信号。 图11是根据一个或更多个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的框图。如图11所 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1181、操作单元1116、1123和 1124、视频输入单元1115和1128、音频输入单元1125、显示器1113,音频输出单元1114和 1131、感测单元186、接口 1126、广播接收模块1185、存储器1184、电源单元1127和控制器 1180。控制器1180可以控制便携式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180可以执行用于语 音呼叫通信、数据通信、电话通信等的相关控制和处理。此外,除了通常的控制功能之外,控 制器1180还可以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来控制便携式终端的操作。无线通信模块1181经 由天线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并从移动通信基站接收无线电信号。例如,无线 通信模块1181在控制器1180的控制下管理音频数据、文本数据、视频数据和控制数据的发 送和接收。为此,无线通信模块1181可以包括用于调制和发送待发送信号的发送单元182 和用于解调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单元183。如图11所示,可将操作单元1116、1123和1124设置为向控制器1180提供通过用 户输入的按键输入数据,以控制便携式终端的操作。操作单元1116、1123和1124可以包括 薄膜开关、触摸板(例如静压式/电容式)、滚轮(jog wheel)、拨动开关(jog switch)等。 视频输入单元1115和1128处理由图像传感器在视频呼叫模式或拍摄模式中所获得的静态 图像或视频的图像帧。将处理后的图像帧转换为可显示在显示器1113上的图像数据,然后 在显示器1113上输出。可以在控制器1180的控制下将视频输入单元1115和1128处理后的图像帧存储 在存储器1184中,或者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181将其发送到外部。音频输入单元1125可以 当便携式终端处于特定模式(诸如电话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经由麦克 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将该音频信号处理并转换为数字数据。将处理后的数字数据转换为 可在便携式终端处于电话呼叫模式时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18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数据 格式,接着将其输出到无线通信模块1181。可在记录模式中将处理后的数字数据可以存储 在存储器1184中。音频输入单元1125可以包括各种噪声消除算法,以消除在接收外部音频信号过 程中所产生的噪声。显示器1113显示便携式终端中处理后的信息。例如,当便携式终端处 于电话呼叫模式时,显示器1113在控制器1180的控制下显示与呼叫有关的用户界面(UI) 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如果显示器1113包括触摸屏,则它可以用作输入设备以及输出设备。当便携式终端处于呼叫接收模式、电话呼叫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或广播 接收模式时,音频输出单元1114和1131可以在控制器1180的控制下对从无线通信模块 1181接收到的音频数据或存储在存储器1184中的音频数据进行转换。然后将转换后的音 频数据输出到外部。音频输出单元1114和1131还输出与便携式终端中所执行的功能有关 的音频信号(例如,输出呼叫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这种音频输出单元1114和1131可以包括扬声器、接收机、蜂鸣器等 感测单元1186可以提供对便携式终端的各种方面的状态测量。例如,感测单元 1186可以检测便携式终端的打开/关闭状态、便携式终端或便携式终端的部件的位置变 化、用户是否与便携式终端接触等,由此生成用于控制便携式终端的操作的感测信号。例 如,感测单元1186感测滑动型的便携式终端的打开或关闭状态,并向控制器1180输出感测 结果,以使得可以控制便携式终端的操作。其它示例包括感测单元1186感测是否存在电源 单元1127提供的电力、是否存在接口 1126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接合或其它连接。接口 1126通常实现为将便携式终端与外部设备接合。典型的外部设备包括有线/ 无线耳机、外部充电器、有线/无线数据端口、卡槽(例如,存储卡、SIM/UIM卡等)等。接口 1126允许便携式终端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或电力,并向便携式终端内的各个部件传送数据 或电力,或者将便携式终端的内部数据发送到外部设备。存储器1184可以存储用于控制器 1180的控制和处理的程序,或临时存储输入/输出数据(例如,电话本数据、消息、静态图 像、视频等)。此外,存储器1184可以存储用于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来控制便携式终端的操 作的程序。存储器1184可以包括通常已知的硬盘、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XD存储器)、 闪存、RAM、ROM等。广播接收模块1185可以接收经由卫星或地面波所发送的广播信号,并 将这种广播信号转换为能够输出到音频输出单元1114和1131以及显示器1113的广播数 据格式,以将转换后的信号输出到控制器1180。广播接收模块1185也可以接收与广播相关 联的其它数据(例如,电子节目指南(EPG)、频道列表等)。可将在广播接收模块1185中转 换后的广播数据和其它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184中。电源单元1127(即,电池)提供便携式 终端的各个部件所需要的电力。所提供的电力可以是内部电力、外部电力或它们的组合。通过在壳体的外表面上形成镀覆层,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具体实现为具有优异的发 送和接收性能的便携式终端。因此,可以获得较薄的天线构造,并可以改进该终端的内部空 间的设计灵活性。由于将天线镀覆在印刷层上,所以所公开的实施方式通过利用壳体的侧 壁等可以配置三维天线。此外,该壳体的外表面和镀覆层涂覆有涂覆材料,由此该壳体的外 表面和天线彼此可以更加一体化。不应将针对移动终端的前述结构和方法解释为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目的是示例 性的,而不是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各种替代、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明显 的。可以按照各种方式来组合这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结构、方法和其它特性, 以获取附加和/或替代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由于这里的特征可以在不偏离其特性的情况下以多种形式实施,所以还应当理解 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上述实施方式不受以上说明的任何细节的限制,相反,应当在所 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作宽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的界限和范围或者这样的 界限和范围的等同物内的全部改变和修改都应当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中。
权利要求
一种包括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壳体的移动通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层,该第一层包括用于使得能够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进行镀覆的导体;形成在所述第一层上的第二层,该第二层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与一个或更多个频带相对应的无线电信号的天线图案;形成在所述第二层上的第三层,用于保护所述壳体;电路板,该电路板被设置为处理与所述无线电信号一致的信号,其中,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内;以及形成为穿过所述壳体的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被设置为将所述第二层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层是印刷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的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层通过使用墨水而印刷,其中,所述墨 水包括导体并且所述印刷限定了所述导体的形成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层还包括粘合树脂,该粘合树脂将所述 导体粘附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二层镀覆在所述第一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二层包括金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该终端还包括保护层,该保护层形成在所述第二层上 以保护所述第二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三层的颜色与所述第二层的颜色相类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三层形成在所述第二层上,以形成所述壳 体的外部表面从而保护所述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三层形成在所述第二层上,并通过辐照 而硬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三层的涂覆材料按照第一颜色覆盖所 述壳体的外部表面和所述第二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凹陷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中的凹陷部,所述第二层形成在所述凹陷表面上;以及由导电材料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连接销,所述连接销插入到形成为穿过所述凹陷表面 的孔中,其中,至少一个连接销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层,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电路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二层从所述凹陷表面延伸到限定了所 述形成为穿过所述凹陷表面的孔的内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连接销被设置为至少部分地接触位于所 述连接销两端之间的所述内周面上的所述第二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中,将所述连接销形成为使得该连接销的一端端 接在所述凹陷表面处,其另一端弹性地挤压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子。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连接销具有端接在所述凹陷表面处的第 一端和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突起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电路板设置有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 被设置为挤压所述连接销的第二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中,设置多个连接销,以限定与所述电路板的接地 通路和馈电通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该终端还包括盖子,该盖子被设置为覆盖所述第二层 和容纳腔,该容纳腔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处,使得能够在该容纳腔中安装电池。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括限定了所述容纳腔的 主表面和形成在与所述主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的侧表面,其中,所述第二层的图案形成在所 述主表面和所述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该终端还包括天线,该天线被设置为接收和发送同与 所述无线电信号的频带不同的频带相对应的无线电信号,并且其中,所述天线安装在终端 主体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终端。一种移动通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壳体。该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层,该第一层包括用于使得能够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进行镀覆的导体;形成在所述第一层上的第二层,该第二层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与一个或更多个频带相对应的无线电信号的天线图案;形成在所述第二层上的第三层,用于保护所述壳体;电路板,该电路板被设置为处理与所述无线电信号一致的信号,其中,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壳体的内表面内;以及形成为穿过所述壳体的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被设置为将所述第二层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
文档编号H01Q1/24GK101964446SQ20101023353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1日
发明者蔡韩锡, 金基勋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