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分离式插孔的便携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663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有分离式插孔的便携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分离式插孔的便携插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插座通常是在底座上设置有二孔插孔或三孔插孔,但由于各插孔是 以固定间距排列在底座上且插孔距离较近,有些偏大的电器插头同时出现时会产生相互影 响,产生插孔闲置的现象,降低插孔的使用率;另外现有插座的插孔均固定在底座上,会出 现体积过大、重量过重的弊端,不但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提高,而且不便随身携 带、也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使用。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分离式插孔的便携插 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插孔使用上无干扰、体积小的带有分离式插孔 的便携插座。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分离式插孔的便携插座,包括插座和用于连接电源的插头,其中,所述插 座包括分离式插孔。其中,所述分离式插孔与插头通过束线器相连接。其中,所述分离式插孔包括绝缘外壳I、铜片I和分电线,所述铜片I置于绝缘外 壳I的内部,所述绝缘外壳I的前端呈开口状,所述分电线的一端与铜片I相连接、其另一 端从绝缘外壳I的后端穿出后与束线器相连接。其中,所述绝缘外壳I的后端设有一用于握持的手柄I,所述手柄I的中心处设有 一个供分电线穿过的通孔I。其中,所述插头采用二相插头或三相插头或由分离式插头组成。其中,所述分离式插头包括绝缘外壳II、铜片II和主电线,所述铜片II的一端置 于绝缘外壳II的内部、另一端从绝缘外壳II的前端穿出,所述主电线的一端与铜片II相 连接、其另一端从绝缘外壳II的后端穿出后与束线器相连接。其中,所述绝缘外壳II的后端设有一用于握持的手柄II,所述手柄II的中心处设 有一个供主电线穿过的通孔II。其中,所述分离式插孔分为火线插孔、零线插孔和地线插孔,由火线插孔、零线插 孔和地线插孔构成三孔插座;所述分离式插头分为火线插头、零线插孔和地线插孔,由火线 插孔、零线插孔和地线插孔构成三相插头。其中,所述束线器包括外壳和用于连接主电线与分电线的铜片III,所述铜片III 置于外壳中。其中,所述铜片III与铜片III之间安装有陶瓷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0016]1)由于该插座采用一源多孔的分离式插孔结构,使得插孔使用时的组合方式灵活 多变,多个插座可插接到一起,通过串接可增加线的长度,通过并接也可增加插孔数量,以 适用于各种不同种类的电器插头,应用范围广泛。2)该插座的适应性较强,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分离式插孔的结构,避免了电器插 头过大,插孔闲置的弊端,提高了插孔的使用率。3)本实用新型的插座在体积上比普通插座减少了 90%,极大地节约了原材料,降 低了消耗与生产成本,小巧便携,质地轻巧,造型灵活多变,不但适用于正常生活工作,还可 应用于各种狭小空间内。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座的第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插头是由分离式插头组成);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座的第二种整体结构示意图(插头是普通二相插头);图3是分离式插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分离式插孔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分离式插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分离式插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束线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a和图7b是带有V形铜片III的束线器结 构示意图,图7c是带有矩形铜片III的束线器结构示意图,图7d是带有条形铜片III的束 线器结构示意图;其中,1-分离式插孔,11-绝缘外壳I,12-铜片I,13-分电线,14-手柄I,15-通孔 I,2-分离式插头,21-绝缘外壳II,22-铜片II,23-主电线,24-手柄11,25_通孔 II,3-束线器,31-外壳,32-铜片III,33-陶瓷片,4-火线插孔,5-零线插孔,6-地线插孔,7-火线插头,8_零线插头,9_地线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插座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例所述的带有分离式插孔的便携插座包括插座和用于连接电源的 插头,其中插座由12个分离式插孔1组成,每3个分离式插孔1构成一组插座,连接墙壁电 源的插头由3个分离式插头2组成,该插头也可替换成如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通用的普 通二相插头或现有技术中通用的普通三相插头,分离式插孔1上连接的分电线13与分离式 插头2上连接的主电线23通过束线器3相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分离式插孔1主要包括绝缘外壳111、铜片112和分电线13, 铜片112固定在绝缘外壳I 11的内部,绝缘外壳I 11的前端呈开口状,该开口用于使电器 插头插入铜片I 12中,分电线13的一端与铜片I 12相连接、其另一端从绝缘外壳I 11的 后端穿出,穿出后的分电线13用于连接束线器3。分电线13分为火线、零线和地线,当分电 线13通过束线器3连接主电线23中的火线时,分离式插孔为火线插孔4 ;当分电线13通 过束线器3连接主电线23中的零线时,分离式插孔为零线插孔5 ;当分电线13通过束线器3连接主电线23中的地线时,分离式插孔为地线插孔6。为了便于操作,可在绝缘外壳I 11 的后端设置一呈扁圆柱体、方便握持的手柄I 14,手柄I的中心处带有一个供分电线13穿 过的通孔I 15。当需要使用该插座的电器插头是二相插头时,分离式插孔1只需使用其中的火线 插孔4和零线插孔5 ;当电器插头是三相插头时,分离式插孔1需使用三个火线插孔4、零线 插孔5和地线插孔6。如图5和图6所示,分离式插头2主要包括绝缘外壳II 21、铜片II 22和主电线 23,铜片II 22固定在绝缘外壳II 21的内部,铜片II的一端置于绝缘外壳II的内部、另 一端从绝缘外壳II的前端穿出用于插入墙壁电源的插孔中,所述主电线的一端与铜片II 相连接、其另一端从绝缘外壳II的后端穿出后与束线器3相连接。当分离式插头2插入电 源的火线插孔时,该分离式插头即为火线插头7,主电线23为火线;当分离式插头2插入电 源的零线插孔时,该分离式插头即为零线插头8,主电线23为零线;当分离式插头2插入电 源的地线插孔时,该分离式插头即为地线插头9,主电线23为地线。为了便于操作,可在绝 缘外壳II 21的后端设置一呈扁圆柱体、方便握持的手柄II 24,手柄II的中心处带有一个 供主电线23穿过的通孔II 25。当电源插座为二孔时,分离式插头只需使用其中的两个火线插头7和零线插头8, 当电源插头为三孔时,分离式插头需使用全部的三个火线插头7、零线插头8和地线插头9。如图7所示,束线器3包括外壳31和铜片III 32,外壳32采用绝缘外壳,可制成 矩形、心形等多种造型;铜片III 32可制成V形、矩形或条形结构,图7a是图1所示插座中 束线器3的结构示意图,本例的外壳中设有三个V形铜片32,用来连接相匹配的分电线13 和主电线23,即火线连接火线,零线连接零线,地线连接地线。束线器3的左右两侧分别连 接6个分离式插孔1,每三个分离式插孔为一组插座,这三个分离式插孔中包括火线插孔4、 零线插孔5和地线插孔6。另外,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插座的稳定性,可在铜片III 32 与铜片III32之间安装有陶瓷片33,陶瓷片具有硬度大、绝缘强度高以及导热性能佳的效 果,可有效避免束线器3中火线、零线及地线的相互干扰。束线器3还可以采用如图7b、图 7c或图7d所示的结构,图7b的铜片III 32呈V形;图7c的铜片III 32呈矩形,束线器 的四周分别连接6个分离式插孔1,共8组插座;图7d的铜片III 32呈条形。在使用时,只需将插头(可选用上述的分离式插头、普通二相插头或普通三相插 头)与墙壁电源接通,然后将电器的插头直接从分离式插孔1的前端开口处插入,使电器插 头的每个铜片均被分离式插孔中的铜片I 12夹紧即可,操作简单,小巧便携,使用范围广 泛。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 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 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一种带有分离式插孔的便携插座,包括插座和用于连接电源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分离式插孔(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插孔(1)与插头通过束 线器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插孔(1)包括绝缘 外壳I (11)、铜片1(12)和分电线(13),所述铜片I置于绝缘外壳I的内部,所述绝缘外壳 I的前端呈开口状,所述分电线的一端与铜片I相连接、其另一端从绝缘外壳I的后端穿出 后与束线器(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I(11)的后端设有一 用于握持的手柄I (14),所述手柄I的中心处设有一个供分电线(13)穿过的通孔I (1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采用二相插头或三相 插头或由分离式插头(2)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插头(2)包括绝缘外壳 II (21)、铜片II (22)和主电线(23),所述铜片II的一端置于绝缘外壳II的内部、另一端从 绝缘外壳II的前端穿出,所述主电线的一端与铜片II相连接、其另一端从绝缘外壳II的 后端穿出后与束线器(3)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II(21)的后端设 有一用于握持的手柄II (24),所述手柄II的中心处设有一个供主电线(23)穿过的通孔 11(25)。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便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插孔(1)分为火线 插孔(4)、零线插孔(5)和地线插孔(6),由火线插孔、零线插孔和地线插孔构成三孔插座; 所述分离式插头(2)分为火线插头(7)、零线插孔(8)和地线插孔(9),由火线插孔、零线插 孔和地线插孔构成三相插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器(3)包括外壳(31)和用 于连接主电线(23)与分电线(13)的铜片III (32),所述铜片III置于外壳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111(32)与铜片111(32) 之间安装有陶瓷片(3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分离式插孔的便携插座,包括插座和用于连接电源的插头,插座包括分离式插孔。首先,该插座采用分离式插孔结构,使得插孔使用时的组合方式灵活多变,适用于各种不同种类的电器插头,应用范围广泛;其次,该插座的适应性较强,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分离式插孔的结构,避免了电器插头过大,插孔闲置的弊端,提高了插孔的使用率;再次,本实用新型的插座在体积上比普通插座减少了90%,极大地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消耗与生产成本,小巧便携,质地轻巧,造型灵活多变,不但适用于正常生活工作,还可应用于各种狭小空间内。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1708413SQ20102017622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0日
发明者张春蓉, 朱永锋, 王丹花 申请人:朱永锋;王丹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