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837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号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信号插座,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长条形的第一信号单元与第二 信号单元相互夹持所组成的信号传输端子的信号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消费电子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因此, 应用于电子产品的信号插座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吃重。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信号插座 的外观分解图。一信号插座1包含一塑料座体11、一接地组件12、多个塑料垫片13与多个信号端 子14。其中,塑料座体11具有多个凸柱111、多个L型容置槽112与多个开孔113,凸柱111 可由塑料座体11的一侧面延伸而出,L型容置槽112则相对于凸柱111可凹设于塑料座体 11的另一侧面,开孔113贯穿凸柱111与L型容置槽112。接地组件12具有多个金属圆柱121、一金属片122、多个穿孔123与至少一个接地 端子124,金属圆柱121由金属片122延伸而出,穿孔123贯穿金属圆柱121与金属片122。 接地端子124设置于接地组件12的一端。接地组件12为金属材质,举例而言,接地组件12 可为铜。塑料垫片13套设于金属圆柱121,藉以提供保护金属圆柱121不受外力挤压而变 形。信号端子14具有一第一接触端141、一第二接触端142与一传输端143,且信号端子14 为一体成型的金属材质,举例而言,信号端子14可为铜。藉由各凸柱111容置于其所对应的穿孔123,可使得塑料座体11与接地组件12互 相卡接。另外,藉由信号端子14可容置于L型容置槽112中,并将第一接触端141与第二 接触端142容置于开孔113中,可使得塑料座体11与信号端子14互相卡接。因此,藉由一 对接插头(图中未示)通过金属圆柱121插接于塑料座体11的开孔113中,将会使得该对 接插头接触于第一接触端141与第二接触端142,进而使得信号进行传递。当对接插头接触于第一接触端141与第二接触端142时,将会使得第一接触端141 与第二接触端142分别沿第一方向Dl与第二方向D2移动。然而,因为信号端子14的弹性 区段E的厚度大于宽度,故具有较低的弯曲强度,因此,当对接插头反复插拔的情况之下, 将容易造成弹性区段E脆化,而使得第一接触端141与第二接触端142容易断裂,减少使用 寿命ο此外由于信号插座需要经过锡炉以于传输端143设置焊锡,因此塑料座体11均需 为一高价位的耐高温绝缘材质,会因此增加生产成本。请参阅图2,图2为现有压模产生信号端子的示意图。利用一模具(图中未示)对 一金属薄板进行压模程序,藉以产生具有F型的金属薄板10,接着利用一折弯设备(图中未 示)对具有F型的金属薄板10进行折弯程序,藉以形成信号端子14。然而,由图2可知,当完成压模程序并取得具有F型的金属薄板10后,将会形成许 多无法进行压模程序的废料面积W进而造成浪费。另外,现有技术中,整个接地组件12的 金属圆柱121以及金属片122皆为金属材质,然由于接地组件12仅作为接地之用,并不需
3使用到如此大量的金属,因此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在此前提下,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的信号插座藉以同时改善上述种种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与目的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压制成形信号端子后将会形成许多废料面积,造成浪费;另 外,由于整个接地组件皆为金属材质,因此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缘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插座,其利用一第一信号单元与 一第二信号单元相互夹持,藉以形成一信号传输端子,其中,该第一信号单元与该第二信号 单元皆为长条形,因此,在压制成形时,将不会造成过多的废料面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 的在于提供一信号插座,其利用一接地端子以导引接地信号,由于使用接地端子,因此,可 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藉此,可有效解决上述的种种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信号插座,包含一绝缘本体、至少 一连结单元、至少一信号传输端子与一限位板。该连结单元设置于该绝缘本体,该连结单元包含一连结本体与一固定座。其中,该 连结本体设有一穿孔,该固定座由该连结本体的一侧边延伸出,且该固定座具有一容置槽。该信号传输端子包含一第一信号单元与一第二信号单元。其中,该第一信号单元 具有一第一信号连接部与一夹持部,该第一信号连接部容置于该穿孔内,并用以电性连接 一对接插头,该夹持部设置于该容置槽内。该第二信号单元具有一第二信号连接部与一焊 接部,该第二信号连接部夹持于该夹持部,该焊接部用以焊接于一电路板上。该限位板由耐高温绝缘材质所构成,用以组合于该绝缘本体,当该信号插座具有 多个信号传输端子时,该限位板用以限定该等焊接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功效相较于现有信号插座,压制出一体成型的信号端子会形成许多废料面积以及接地 组件使用大量的金属材质,所造成的材料浪费与成本增加。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信号插 座中,藉由该第一信号单元与该第二信号单元相互夹持,藉以形成该信号传输端子,由于该 第一信号单元与该第二信号单元皆属于长条形,因此压制出该第一信号单元与该第二信号 单元不会形成许多废料面积;此外,本实用新型利用小面积金属材质的接地端子以导引接 地信号,并不需如现有技术般使用大量的金属材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本体可选择较 为廉价的非耐高温塑料材质,可相对于现有技术均为耐高温的塑料座体节省成本。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藉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信号插座的外观分解图;图2为现有压模产生信号端子的金属板的示意图;图3A与图3B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插座的外观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结单元与信号传输端子的外观分解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压模产生第一信号单元的第一金属板的示意图图;及[0027]图5B为本实用新型压模产生第二二信号单元的第二金属板的示意图[0028]其中,附图标记[0029]信号插座1塑料座体11[0030]凸柱111L型容置槽112[0031]开孔113接地组件12[0032]金属圆柱121金属片122[0033]穿孔123接地端子124[0034]塑料垫片13信号端子14[0035]第一接触端141第二接触端142[0036]传输端143具有F型的金属薄板10[0037]废料面积W第一方向Dl[0038]第二方向D2弹性区段E[0039]信号插座2绝缘本体21[0040]开孔211容置槽212[0041]第一固定端213第二固定端214[0042]连结单元22连结本体221[0043]第一穿孔2211固定座222[0044]容置槽2221卡接槽2222[0045]凸柱223第二穿孔2231[0046]夹持槽224第一侧面225[0047]第二侧面226金属套筒23[0048]信号传输端子24第一信号单元241[0049]夹持部2411第一夹持组件24111[0050]第二夹持组件24112第一卡制凸块24113[0051]第二卡制凸块24114弹性臂2412[0052]第一信号连接部2413第二信号单元242[0053]第二信号连接部2421本体2422[0054]焊接部2423限位板25[0055]限位孔251连接端子26[0056]第一夹持部261第二夹持部262[0057]第三夹持部263第四夹持部264[0058]接地端子27第一夹持部271[0059]第二夹持部272接地端273[0060]第一金属板20[0061]第一金属薄片20a[0062]第二金属板30[0063]第二金属薄片30a[0064]第三方向D3[0065]第四方向D4[0066]第五方向D5第六方向D6接触范围T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兹列举一个较佳实施例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且相关的组合实施方式更是不 胜枚举,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皆知此仅为举例,而并非用以限定实用新 型本身。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内容详述如下。请参阅图3A、图3B与图4,图3A与图3B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插座的外观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结单元与信号传输端子的外观分解图。信号插座2可包含一绝缘本体 21、多个连结单元22、多个金属套筒23、多个信号传输端子24、一限位板25、多个连接端子 26与多个接地端子27。其中,绝缘本体21可具有对应于上述连结单元22的多个开孔211、多个容置槽 212、一第一固定端213与一第二固定端214。容置槽212可用以容置其所对应的连结单元 22,第一固定端213与第二固定端214可使得绝缘本体21固定于一电路板(图中未示)。 绝缘本体21可为一塑料材质。连结单元22可容置于绝缘本体21上所对应的容置槽212,并由容置槽212所对 应的开孔211穿透而出,连结单元22可包含一连结本体221、一固定座222、一凸柱223与 至少一夹持槽224。连结本体221可容置于容置槽212中,于连结本体221的第一侧面225 可凹设有一第一穿孔2211,并使第一穿孔2211贯穿连结本体221,使第一穿孔2211贯通于 连结本体221的第一侧面225与第二侧面226。固定座222可由连结本体221的第一侧面225延伸而出,固定座222可具有一容 置槽2221与一卡接槽2222,其中,容置槽2221可具有一第一卡扣凸块(图中未示)与一第 二卡扣凸块(图中未示),且容置槽2221可和第一穿孔2211相互连通。卡接槽2222可设 置于容置槽2221的侧边,并使得卡接槽2222与容置槽2221相互连通。凸柱223可由连结本体221位于第二侧面226的第一穿孔2211的一侧边延伸而 出,凸柱223可穿设有一第二穿孔2231,且第二穿孔2231可贯通于第一穿孔2211。于连结 本体221的第一侧面225可凹设有夹持槽224,并使夹持槽224贯穿连结本体221至第二侧 面226。金属套筒23可套设于其所对应的凸柱223上。信号传输端子24可包含一第一信号单元241与一第二信号单元242,其中,第一信 号单元241可具有一夹持部2411、一弹性臂2412与一第一信号连接部2413。其中该弹性 臂2412可用以连接夹持部2411与第一信号连接部2413。第一信号单元241可沿第三方向D3滑动,使得夹持部2411容置于容置槽2221, 并通过弹性臂2412的延伸穿过第一穿孔2211,使得第一信号连接部2413可容置于第一穿 孔2211内,并用以电性连接一对接插头(图中未示)。夹持部2411可具有一第一夹持组件 24111、一第二夹持组件24112、一第一卡制凸块24113与一第二卡制凸块24114。当夹持部 2411沿第三方向D3移动,并容置于容置槽2221时,第一卡制凸块24113与第二卡制凸块 24114分别可卡扣于该第一卡扣凸块与该第二卡扣凸块,藉以使得夹持部2411可卡扣于容 置槽2221。[0077]弹性臂2412可用以连接夹持部2411与第一信号连接部2413,且弹性臂2412可 沿第四方向D4延伸,因此当夹持部2411卡扣于容置槽2221时,弹性臂2412沿第四方向 D4由容置槽2221延伸至第一穿孔2211,藉以使得第一信号连接部2413可容置于第一穿孔 2211,并使得当第一信号连接部2413受到该对接插头挤压时,即对接插头可沿第五方向D5 形成一挤压力,然而,由于第一信号连接部2413可利用大接触面与对接插头接触,可提高 信号稳定度,此外弹性臂2412的横截面的宽度大于厚度(该宽度系垂直于该第四方向D4 与该挤压力的方向,该厚度平行于该挤压力的方向),可提高弹性力,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 不易断裂,可增加使用寿命。第二信号单元242可具有一第二信号连接部2421、一本体2422与一焊接部2423, 其中,第二信号连接部2421可于本体2422的一端沿第六方向D6延伸而出。第二信号单元 242可沿第三方向D3移动,使得本体2422可卡接于卡接槽2222中,由于第二信号连接部 2421沿第六方向D6延伸,因此,当本体2422卡接于卡接槽2222时,第二信号连接部2421 可被第一夹持组件24111与第二夹持组件24112所紧密夹持,通过第二信号连接部2421与 夹持部2411的紧密夹持,可形成低阻抗的连接,藉以提供较佳信号传输效能。焊接部2423 可用以焊接于一电路板(图中未示)。限位板25可具有多个限位孔251,限位孔251可用以限定焊接部2423的位置,限 位板25可为一耐高温绝缘材质所构成,以使得限位板25经过锡炉时,能承受锡炉的高温, 于本实施中限位板25以组合的方式组合于绝缘本体21,因此绝缘本体21可选择较为廉价 的非耐高温塑料材质,可相对于现有技术均为耐高温的塑料座体11,节省成本。连接端子26可具有一第一夹持部261、一第二夹持部262、一第三夹持部263与一 第四夹持部264,连接端子26可藉由第一夹持部261与第二夹持部262夹设于夹持槽224, 使得连接端子26固接于连结单元22,而第三夹持部263与第四夹持部264夹设于另一连结 单元的夹持槽,使得连接端子26可用以连接分别套接于上述连结单元22的两个金属套筒 23。接地端子27可具有一第一夹持部271、一第二夹持部272与一接地端273,接地端 子27可藉由第一夹持部271与第二夹持部272夹设于上述利用连接端子26连接的连结单 元22中之一者的该另一夹持槽,并使得接地端子27可用以连接于经由连接端子26所连接 的两个金属套筒23中之一者,藉以形成一接地回路并导引接地信号。接地端子27可藉由 接地端273穿设于限位孔251中,藉以限定接地端子27的位置。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藉 由少量的连接端子26与接地端子27以导引接地信号,并不需如现有技术的接地组件使用 大量的金属材质,因此较为节省生产成本。请参阅图5A与图5B,图5A为本实用新型压模产生第一信号单元的第一金属板的 示意图,与图5B为本实用新型压模产生第二信号单元的第二金属板的示意图。于制作第一 信号单元241 (请参阅图3A)与第二信号单元242(请参阅图3A),可利用压模设备(图中未 示)对金属板进行压模程序,藉以分别产生一第一金属板20与一第二金属板30,接着可利 用一折弯设备(图未示)分别对第一金属板20上相似于第一信号单元241的第一金属薄 片20a与第二金属板30上相似于第二信号单元242的第二金属薄片30a进行折弯程序,藉 以形成第一信号单元241与第二信号单元242。接着,则可利用一自动化组装器械(图中未示)将第一信号单元241组合于连结
7单元22,之后再将第一信号单元241与第二信号单元242相互卡扣,以形成信号传输端子 24,将可以节省大幅人力与时间。另外,由图3A可知,由于第一信号单元241与第二信号单元242皆为相似于长条 形,因此,当完成压模程序以形成第一金属薄片20a与第二金属薄片30a后,仅会产生少量 的金属废料,可减少制作成本与减少资源浪费。由图2、图4与图5A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信号传输端子24的第一信号单元241与 该对接插头的接触面可为接触范围T,而现有技术中信号端子14与该对接插头的接触面仅 为金属片122的厚度,由于接触面T大于金属片122的厚度,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做法 更可以增加信号传输的稳定度。相较于现有信号插座,压制出一体成型的信号端子会形成许多废料面积以及接地 组件使用大量的金属材质,所造成的材料浪费与成本增加。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信号插 座中,藉由该第一信号单元与该第二信号单元相互夹持,藉以形成该信号传输端子,由于该 第一信号单元与该第二信号单元皆属于长条形,因此压制出该第一信号单元与该第二信号 单元不会形成许多废料面积;此外,本实用新型利用小面积金属材质的接地端子以导引接 地信号,并不需如现有技术般使用大量的金属材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本体可选择较 为廉价的非耐高温塑料材质,可相对于现有技术均为耐高温的塑料座体节省成本。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精 神,而并非以上述所公开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 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所欲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8
权利要求一种信号插座,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绝缘本体;至少一连结单元,设置于该绝缘本体,该连结单元包含一连结本体,设有一穿孔;以及一固定座,由该连结本体的一侧边延伸出,该固定座具有一容置槽;以及至少一信号传输端子,包含一第一信号单元,具有一用于电性连接一对接插头的第一信号连接部与一夹持部,该第一信号连接部容置于该穿孔内,该夹持部设置于该容置槽内;以及一第二信号单元,具有一第二信号连接部与一用以焊接于一电路板上的焊接部,该第二信号连接部夹持于该夹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插座,其特征在于,该夹持部还具有一第一夹持组件与一 第二夹持组件,该第一夹持组件与该第二夹持组件夹持该第二信号连接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插座,其特征在于,该夹持部还具有一第一卡制凸块与一 第二卡制凸块,该第一卡制凸块与该第二卡制凸块卡制该夹持部于该容置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插座,其特征在于,该容置槽还具有一第一卡扣凸块与一 第二卡扣凸块,分别卡扣该第一卡制凸块与该第二卡制凸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插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单元还具有一当该第一信 号连接部受到该对接插头挤压时吸收一挤压力的弹性臂,该弹性臂的横截面的宽度大于横 截面的厚度,该弹性臂连接该第一信号连接部与该夹持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插座,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还具有卡接槽,该第二信号单 元卡接于该卡接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插座,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含一用以限定该焊接部的 位置的限位板,该限位板组合于该绝缘本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插座,其特征在于,该限位板为一耐高温绝缘材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对应于该连结单元的金属套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插座,其特征在于,该信号插座具有多个金属套筒,该插 座结构还具有一连接端子与一接地端子,该连接端子电性连接于两个金属套筒,该接地端 子电性连接于任一金属套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信号插座,用以电性连接一对接插头。该信号插座包含一绝缘本体、至少一连结单元与至少一信号传输端子。其中,该信号传输端子由一第一信号单元与一第二信号单元相互夹持所组成,且第一信号单元与第二信号单元皆为长条形,因此,可通过压模程序充分利用金属薄片的材料面积以产生第一信号单元与第二信号单元,藉以节省成本。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01699194SQ20102020219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8日
发明者李国基, 林景皇 申请人:康而富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