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座及使用该安装座的激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3519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装座及使用该安装座的激光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安装座及使用该安装座的激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座,尤其涉及一种非线性晶体安装座及使用该安装座的激光器。
背景技术
目前,非线性晶体在激光器中应用时,安置于安装座中。图1所示是传统安装座结构剖视图。传统非线性晶体的安装座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座10、半导体制冷器20 (即TEC)、下座30以及上盖40。其中,底座10下座30以及上盖40 为安装座的机械组件。非线性晶体50安装在由下座30和上盖40围成的安装槽31中,并被上盖40压盖。非线性晶体50为长方体或立方体结构,具有激光入射面、激光出射面以及四个相连侧面。传统安装座,非线性晶体50安装在晶体安装槽31中时,侧面中只有上、下相对两个侧面分别与晶体安装槽31的上下两个槽壁接触,其余两侧面与晶体安装槽31的槽壁之间具有空气间隔,不接触。这样使得非线性晶体只有两个面贴铟膜,安装操作不方便;晶体与安装座有两个槽壁没有接触,有空气间隔不利于热交换;安装座达到热平衡所需的时间较长;激光源断电重开后,重新达到预设温度时,激光输出功率漂移较大,即不能恢复到断电前的功率值。同时,传统安装座,半导体制冷器20与底座10和下座30的连接是靠接触面之间加铟膜,再用螺丝加隔热垫固定的方法来连接的。这种连接方法不能保障各个连接面之间充分接触,对热量的传递有影响;在温度差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固定螺丝有一定的应力出现,会对半导体制冷器20造成损伤,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便捷、利于热交换的安装座。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安装座的激光器。一种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具有用于安装非线性晶体的晶体安装槽,所述晶体安装槽的槽壁与所述非线性晶体侧面均接触。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座、半导体制冷器、下座以及上盖;所述上盖和下座共同围成所述晶体安装槽。优选的,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座适配拼合。 优选的,所述上盖表面内陷形成上盖缺口,所述下座表面内陷形成与所述上盖缺口匹配对接的下座缺口,所述晶体安装槽由所述上盖缺口和下座缺口共同围成。优选的,所述上盖缺口和所述下座缺口为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缺口。优选的,所述上盖具有与所述底座平行的底壁以及与所述底壁构成钝角的侧壁。优选的,所述上盖的底壁和侧壁均与所述下座拼合。优选的,所述上盖缺口开设在所述上盖的侧壁上。[0016]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与所述底座和下座两者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导热胶连接。一种激光器,包括非线性晶体及安装所述非线性晶体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为上述的安装座。上述固定架及使用该固定架的激光器,非线性晶体安装在晶体安装槽内时四面均与槽壁接触,从而使得非线性晶体便于包铟膜,安装容易、操作便捷,有利于非线性晶体与安装座之间的热交换,非线性晶体与安装座作为一个系统,能够较快的达到热平衡,激光输出功率稳定,断电后重新开机,能够恢复到断电前的功率输出值。同时,半导体制冷器与底座和下座均通过导热胶进行连接,使得各个连接面之间能够充分紧密的接触,利于热量的传递,同时没有固定螺钉,半导体制冷器上不会有应力作用,降低其损伤风险,延长了使用寿命。
图1所示是传统安装座结构剖视图;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结构剖视图;图3是一个实施例安装座安装非线性晶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该安装座上具有用于安装非线性晶体的晶体安装槽,且晶体安装槽的槽壁与非线性晶体四个侧面均接触。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结构剖视图。图3是一个实施例安装座安装晶体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该安装座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座100、半导体制冷器200、下座300以及上盖400。半导体制冷器200与底座100和下座300均通过导热胶500进行连接。上盖400 与下座300共同围成安装非线性晶体700且使非线性晶体700四面分别与上盖400和下座 300接触的晶体安装槽600。该实施例中,上盖400与下座300适配拼合。晶体安装槽600由上盖400外壁内陷形成的上盖缺口 410和下座300外壁内陷形成的与上盖缺口 410匹配对接的下座缺口 310 拼合而成。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盖400与非线性晶体700的激光入射面(图未示,与非线性晶体截面710平行)平行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具有与底座100平行的底壁以及与底壁构成钝角的侧壁。该底壁和侧壁相邻且均与下座300拼合,且侧壁与非线性晶体700激光入射面或者激光出射面(图未示,与非线性晶体截面平行)上与底壁构成钝角的对角线720 平行。上盖缺口 410设置在上盖400的侧壁上。上盖缺口 410和下座缺口 310为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缺口,沿晶体安装槽600的对角线拼合组成晶体安装槽600。非线性晶体700安装在晶体安装槽600中时,下座缺口 310与非线性晶体700相邻两侧面接触,上盖缺口 410 与非线性晶体700其余相邻两侧面接触。上盖缺口 410和下座缺口 310均只与非线性晶体 700的两个侧面接触,安装非线性晶体700时不会因为晶体安装槽600尺寸与非线性晶体 700相同而很难将非线性晶体700安装在晶体安装槽600中,容易便捷,操作简单,只需先将非线性晶体700安装在下座缺口 310中,再将上盖400与下座300拼合即可使非线性晶体700的四侧面与安装座接触。非线性晶体700的四个侧面均与安装座接触,从而使得非线性晶体700便于包铟膜,安装操作便捷,有利于非线性晶体700与安装座之间的热交换, 非线性晶体700与安装座作为一个系统,能够较快的达到热平衡,激光输出功率稳定,断电后重新开机,能够恢复到断电前的功率输出值。半导体制冷器200与底座100和下座300均通过导热胶500进行连接,使得各个连接面之间能够充分紧密的接触,利于热量的传递,同时没有固定螺钉,半导体制冷器200 上不会有应力作用,降低其损伤风险,延长了使用寿命。在其他实施例中,上盖400和下座300还可通过扣合或者塞合等方式连接,晶体安装槽600单独由下座300表面内陷形成。半导体制冷器200与底座100或者与下座300采用导热胶500连接。此外,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固定架的激光器。该激光器为一种微激光器。上述固定架及使用该固定架的激光器,非线性晶体安装在晶体安装槽内时四侧面均与槽壁接触,从而使得非线性晶体便于包铟膜,安装容易、操作便捷,有利于非线性晶体与安装座之间的热交换,非线性晶体与安装座作为一个系统,能够较快的达到热平衡,激光输出功率稳定,断电后重新开机,能够恢复到断电前的功率输出值。同时,半导体制冷器与底座和下座均通过导热胶进行连接,使得各个连接面之间能够充分紧密的接触,利于热量的传递,同时没有固定螺钉,半导体制冷器上不会有应力作用,降低其损伤风险,延长了使用寿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具有用于安装非线性晶体的晶体安装槽,所述晶体安装槽的槽壁与所述非线性晶体侧面均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座、半导体制冷器、下座以及上盖;所述上盖和下座共同围成所述晶体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座适配拼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表面内陷形成上盖缺口,所述下座表面内陷形成与所述上盖缺口匹配对接的下座缺口,所述晶体安装槽由所述上盖缺口和下座缺口共同围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缺口和所述下座缺口为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具有与所述底座平行的底壁以及与所述底壁构成钝角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底壁和侧壁均与所述下座拼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缺口开设在所述上盖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与所述底座和下座两者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导热胶连接。
10.一种激光器,包括非线性晶体及安装所述非线性晶体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安装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座及使用该安装座的激光器,该安装座上具有用于安装非线性晶体的晶体安装槽,所述晶体安装槽的槽壁与所述非线性晶体侧面均接触。本实用新型非线性晶体安装在晶体安装槽内时四面均与槽壁接触,从而使得非线性晶体便于包铟膜,安装容易、操作便捷,有利于非线性晶体与安装座之间的热交换,非线性晶体与安装座作为一个系统,能够较快的达到热平衡,激光输出功率稳定,断电后重新开机,能够恢复到断电前的功率输出值。同时,半导体制冷器与底座和下座均通过导热胶进行连接,使得各个连接面之间能够充分紧密的接触,利于热量的传递,同时没有固定螺钉,半导体制冷器上不会有应力作用,降低其损伤风险,延长了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1S3/02GK201994553SQ20102065796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
发明者吕启涛, 王杰, 马淑贞, 高云峰 申请人: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