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基站直流负载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175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讯基站直流负载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开关,特别涉及一种通讯基站直流负载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通讯基站一般建设在野外,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目前使用的通讯基站直流负载控制开关防水性能较差,如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极易产生故障,影响通讯基站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水、防潮功能的通讯基站直流负载控制开关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通讯基站直流负载控制开关, 包括机壳,外接接线端子、控制电流接线柱以及设于机壳底部的安装架,所述接线端子下部注塑嵌入机壳的壳体内,控制电流接线柱过盈压入机壳底板,在机壳上还设有控制电流防水插头腔槽,该腔槽为筒状结构,其筒状内腔与防水插头的外轮廓相适配,该腔槽下端与机壳底板固定联接,控制电流接线柱置于腔槽内。在所述腔槽的内腔底部还设有环形垫圈。在所述机壳底板与安装架之间还设有绝缘防水垫片。所述安装架的横截面为门形结构,门形结构的边框底端分别向外侧延伸有安装支脚。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效果是由于采用将接线端子下部注塑嵌入机壳的壳体内,控制电流接线柱过盈压入机壳底板,在机壳底板与安装架之间设有绝缘防水垫片,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内部电子元器件的密封防水性;在机壳上设置了控制电流防水插头腔槽,实现了外接防水插头后的密封防水性;安装架针对基站安装情况的结构设计,保障了本实用新型的合理安装使用。另外,其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简便,使用寿命长。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3所示,通讯基站直流负载控制开关,包括一体成型的机壳1,外接接线端子2、控制电流接线柱3以及设于机壳底部的安装架4,所述接线端子2下部注塑嵌入机壳1的壳体内,控制电流接线柱3过盈压入机壳1底板,在机壳1上还设有控制电流防水插头腔槽5,该腔槽5为筒状结构,其筒状内腔与防水插头6的外轮廓相适配,该腔槽5下端与机壳1底板固定联接,控制电流接线柱3置于腔槽5内。在所述腔槽5的内腔底部还设有环形垫圈7。在所述机壳1底板与安装架4之间还设有绝缘防水垫片8。所述安装架4为门形结构,门形结构的边框底端分别向外侧延伸有安装支脚9。
权利要求1.通讯基站直流负载控制开关,包括机壳(1),外接接线端子(2)、控制电流接线柱(3) 以及设于机壳底部的安装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2)下部注塑嵌入机壳(1)的壳体内,控制电流接线柱(3 )过盈压入机壳(1)底板,在机壳(1)上还设有控制电流防水插头腔槽(5),该腔槽(5)为筒状结构,其筒状内腔与防水插头(6)的外轮廓相适配,该腔槽(5) 下端与机壳(1)底板固定联接,控制电流接线柱(3)置于腔槽(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基站直流负载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槽(5)的内腔底部还设有环形垫圈(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基站直流负载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壳(1)底板与安装架(4)之间还设有绝缘防水垫片(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基站直流负载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为门形结构,门形结构的边框底端分别向外侧延伸有安装支脚(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讯基站直流负载控制开关。该开关包括机壳,外接接线端子、控制电流接线柱以及设于机壳底部的安装架,所述接线端子下部注塑嵌入机壳的壳体内,控制电流接线柱过盈压入机壳底板,在机壳上还设有控制电流防水插头腔槽,该腔槽为筒状结构,其筒状内腔与防水插头的外轮廓相适配,该腔槽下端与机壳底板固定联接,控制电流接线柱置于腔槽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简便,使用寿命长,密封防水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通讯基站直流负载控制开关。
文档编号H01H9/04GK201936773SQ201120018269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0日
发明者吴明 申请人:吴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