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513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电池化成分容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化成和分容是电池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程序。简单的说,电池化成是将电池激活,通过充放电将电池转变为荷电状态,用以清除杂质,改善其活性物质电化学活性的化学和电化学反应过程;实践中,电池化成设备需要用5、6个小时将电池进行三次充电、 放电,全程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和监控。分容是按客户的容量要求,分出合格品;实践中,分容设备检测出电池的容量并发出提示,工作人员根据提示将不同容量的电池分拣并归类。由于电池的化成和分容都是先有技术,在此对其原理不作详细说明。现有电池化、成分容装置一般由电池化成分容柜来完成。以深圳市新成尔电池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威BTOS-8512电池化成分容柜为例,该电池化成分容柜上设有若干电池安装槽,工作人员将所述电池放入电池安装槽中,所述电池化成分容柜按照设定的程序对电池进行化成和分容工作。为了优化电路结构,上述电池化成分容柜将四个电池安装槽设为一组,所述四个电池安装槽接一个地线。当化成分容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将电池从电池安装槽取下,并根据电池的实际容量将电池整理归类。上述电池化成分容柜虽然具有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但是电池安装、 取下和监控工作全部由工作人员完成,工作效率较低。由于工作人员熟练程度、技术水平不尽相同,在实践中,经常出现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导致废品的出现以及对分容后的电池处置不当导致的归类错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旨在现有电池化成分容柜中存在的依赖人工操作且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包括电源、运送电池的电池运送单元、控制电池化成和分容的电池控制单元,所述电池控制单元与电源和电池连接,所述电池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其中,所述电池运送单元包括齿形皮带、皮带轮和为皮带轮提供动力的动力单元, 所述齿形皮带两侧面分别设有若干运送齿条和传输齿条,所述动力单元与皮带轮连接,所述皮带轮与传输齿条连接,所述电池位于两运送齿条之间。其中,所述电池控制单元安装于电池运送单元上,该电池控制单元包括主控CPU 和电池控制模块,所述电池控制模块与电池连接,该电池控制模块包括双向开关、电压升压部件、电压计量部件和通信部件,所述通信部件与主控CPU无线连接。其中,还包括电池分拣单元,所述电池分拣单元包括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电池分拣通道,所述电池分拣通道分别与电池运送单元连接。其中,所述齿形皮带有两条,所述电池位于两齿形皮带之间。[0011]其中,还包括电力调节单元,所述电力调节单元包括电力利用单元、电力补充单元和用于控制电力输入和输出的电源调节器,所述电力利用单元和电力补充单元分别与电源调节器连接,所述电源调节器与电源连接。其中,所述电力补充单元为市电,所述电力利用单元包括充电设备和储电设备。其中,还包括电池运送平台,所述电池运送单元安装在电池运送平台上。其中,所述电池运送单元呈S形。其中,包括电池运送支架,所述电池运送平台安装在运送支架上,各电池运送单元依次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将电池放置于电池运送单元上,所述运送单元运送电池缓慢前行,所述电池的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为电池化成分容提供电力保障,所述电池控制单元用以控制电池化成分容并对电池的容量进行检测和归类。上述电池在运送单元上缓慢前行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化成分容、检测归类,整个过程由电池控制单元控制,极大地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的电路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的电池运送单元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的分拣单元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运送单元安装在电池运送平台上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运送平台安装到电池运送支架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包括电源1、电池运送单元5、电池控制单元,所述电源包括火线11(电源正极)和地线12(电源负极),所述电池2 放置于电池运送单元5之内,所述电池运送单元5运送电池2缓慢前行,与之同时,所述电池2的一端与火线11连接,另一端与地线12连接,所述电池控制单元与电池2和电源1连接,该电池控制单元3用以控制电池2化成分容并对电池2的容量进行检测和归类。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所述电池2在电池运送单元5上缓慢前行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化成分容、检测归类,整个过程由电池控制单元控制,极大地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请参阅图2,所述电池运送单元5包括齿形皮带51、皮带轮M和为皮带轮M提供动力的动力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齿形皮带51两侧面分别设有若干运送齿条53和传输齿条52,所述运送齿条53和传输齿条52均布于齿形皮带51的正反两面。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动力单元为一电机(图中未示出),该电机与皮带轮M连接,带动皮带轮M运转,所述皮带轮M与齿形皮带51 —侧的传输齿条52连接,所述电池位于两运送齿条53之间。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当要运送电池2前行时,开动电机,电机带动皮带轮M运动,所述皮带轮M带动齿形皮带51运动,所述齿形皮带上的运送齿条53推动电池2缓慢向前运动。以上只是电池运送单元5的实施例而已,现有的其他能带动运动电池缓慢移动的机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所述电池控制单元安装于电池运送单元5上,该电池控制单元包括主控CPU3和电池控制模块31,所述电池控制模块31与电池2电连接,该电池控制模块31包括双向开关(图中未示出)、电压升压部件(图中未示出)、电压计量部件(图中未示出)和通信部件(图中未示出),所述通信部件与主控CPU3无线连接。上述电池控制模块31中的双向开关用于控制电池与电源之间的连接,电压升压部件为电池充电的电源升压,电压计量部件用于计量电压,通信部件用于将电池控制模块31工作数据传送给主控CPU3并接受主控CPU3的工作指令,主控CPU3根据设定好的程序控制电池的化成和分容整个流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部件和主控CPU3之间采用蓝牙技术通信。由于上述电池控制模块31 和主控CPU3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2的一端与火线11连接,一端均地线12连接,当电池2 在化成过程中需要充电时,所述主控CPU3指令电池控制模块31利用电源1中的电能为电池2充电;当电池2在化成过程中需要放电时,所述主控CPU3指令电池控制模块31将电池 2中的电能输送大电源1中,从电池2中输送到电源1中的电能可供其他电池2充电使用。 由于所述电池2采用共用火电11和地线12的结构,因此所述电池2在充电过程中可方便的使用其他电池2放电时所输出的电能。与现有电池化成分容柜中将所述电池2放电时所输出的电池白白浪费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化成分容设备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电池2 在放电过程中所输出的电能,在有效降低了电力损耗的同时也有力的降低了生产成本。请参阅图3,所述电池化成分容装置还设有一分拣单元6,所述分拣单元6设置于电池运动单元5的终端,该分拣单元6包括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分拣通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拣单元包括三条分拣通道61、62、63,所述分拣通道61、62、63分别于电池运送单元连接。请参阅图1-3,所述电池控制模块31检测出电池2的电池容量,主控CPU3根据设定的程序将不同电池容量的电池进行归类并指令电池运送单元5将相同类别的电池2运送到一个分拣通道中。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所述分拣单元6可以将容量不同的电池进行归类并将不同类别的电池分别运送到不同的分拣通道中,分拣效率高、分拣错误率基本为零,有效杜绝了人工分拣所带来的分拣效率较低、分拣错误率高的问题。请参阅图1-3,所述电池化成分容装置还包括电力调节单元4,所述电力调节单元 4包括电力利用单元、电力补充单元42和用于控制电力输入和输出的电源调节器41,电力利用单元和电力补充单元42分别与电源调节器41连接,所述电源调节器41与电源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力补充单元42为市电,所述电力利用单元为充电设备43和储电设备 44。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当所述电源1处于缺电状态下时(如大部分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小部分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所述电源调节器41将市电输入到电源1中,用于补充电源1的电能;当所述电源1的电能处于富余状态下时(如大部分电池处于放电状态、小部分电池处于充电状态下时)所述电源调节器41将电源1中的富余的电能输出至充电设备上或储电设备上,极大地节省了宝贵的电力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设备为充电机,所述充电机连接到其他设备为其他设备充电,所述储电设备为储电电池, 所述储电电池能较好的储存电能。
5[0030] 请参阅图4-5,所述电池化成分容装置还包括一电池运送平台7和电池运送支架 8,电池运送单元5安装在电池运送平台7上。在本实施例中,电池运送单元5呈S行。由于所述电池化成分容装置在对电池进行化成分容的时间较长,实践中,一般需要5、6个小时, 所述电池在电池运送单元中在运行很长一段距离,将电池运送单元5设置为S形,可有效增加电池运送单元的长度,增加了电池2在电池运送单元5中的运行时间。 请参阅图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运送平台7安装于电池运送支架8上,各电池运送平台7上的电池运送单元5依次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所述电池运送支架 8上可安装多个电池运送平台7,可大大节省电池运送平台7的占地面积,极大地增加厂房的使用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包括电源、运送电池的电池运送单元、控制电池化成和分容的电池控制单元,所述电池控制单元与电源和电池连接,所述电池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 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运送单元包括齿形皮带、皮带轮和为皮带轮提供动力的动力单元,所述齿形皮带两侧面分别设有若干运送齿条和传输齿条,所述动力单元与皮带轮连接,所述皮带轮与传输齿条连接,所述电池位于两运送齿条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控制单元安装于电池运送单元上,该电池控制单元包括主控CPU和电池控制模块,所述电池控制模块与电池连接,该电池控制模块包括双向开关、电压升压部件、电压计量部件和通信部件,所述通信部件与主控CPU无线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分拣单元,所述电池分拣单元包括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电池分拣通道,所述电池分拣通道分别与电池运送单元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皮带有两条,所述电池位于两齿形皮带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力调节单元,所述电力调节单元包括电力利用单元、电力补充单元和用于控制电力输入和输出的电源调节器,所述电力利用单元和电力补充单元分别与电源调节器连接,所述电源调节器与电源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补充单元为市电,所述电力利用单元包括充电设备和储电设备。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运送平台,所述电池运送单元安装在电池运送平台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运送单元呈S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运送支架,所述电池运送平台安装在运送支架上,各电池运送单元依次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池制造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装置,包括电源、运送电池的电池运送单元、控制电池化成和分容的电池控制单元,所述电池控制单元与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池一端均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另一端均与电源的负极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将电池放置于电池运送单元上,所述运送单元运送电池缓慢前行,所述电池的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为电池化成分容提供电力保障,所述电池控制单元用以控制电池化成分容并对电池的容量进行检测和归类。上述电池在运送单元上缓慢前行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化成分容、检测归类,整个过程由电池控制单元控制,极大地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H01M10/04GK201985211SQ20112007585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1日
发明者李瑶 申请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