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公接插件配合的母接插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858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与公接插件配合的母接插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公接插件配合的母接插件。
背景技术
接插件是电气连接领域很常用的一种部件,接插件一般包括母接插件和与母接插件配合的公接插件,使用时,公接插件插入母接插件中并与母接插件接触,以实现公母接插件的电连接。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接插件,它们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母接插件30内设有一个弹性支脚31,公接插件40插入到母接插件30中,公接插件40与弹性支脚31及与弹性支脚31相对的侧壁弹性抵接。上述结构中,公母接插件之间主要靠弹性支脚31实现弹性抵接,以保证公母接插件之间的良好接触,但是,当这种公母接插件用在移动的物体(比如说汽车)上时,在移动中产生震动或颠簸时,公接插件40与所述侧壁之间可能脱离接触,公接插件40只与弹性支脚31接触,导致公母接插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影响公母接插件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另外,一旦弹性支脚31失去弹性,则公母接插件之间不再能保证良好的接触,在震动或颠簸时,公母接插件之间很容易脱离接触,造成电连接的断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的公母接插件之间在震动或颠簸时电连接不稳定或断开的问题,提供一种与公接插件配合的母接插件,该母接插件可与公接插件之间实现稳定的接触,保证良好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与公接插件配合的母接插件,包括供公接插件插入的接插孔,所述接插孔内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支脚,所述弹性支脚位于插入的公接插件的两侧,各弹性支脚均与插入的公接插件弹性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脚为三个,分别是第一弹性支脚、第二弹性支脚和第三弹性支脚,第一弹性支脚位于插入的公接插件的一侧,第二弹性支脚和第三弹性支脚位于插入的公接插件另一相对侧。进一步地,沿公接插件的插入方向,第一弹性支脚与公接插件的接触位置在第二弹性支脚与公接插件的接触位置和第三弹性支脚与公接插件的接触位置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接插孔为方形孔,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底壁和顶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第一弹性支脚的一端悬空,另一端与第一侧壁相连,第二弹性支脚的一端悬空,另一端与第二侧壁相连,第三弹性支脚的一端悬空,另一端与第二侧壁相连,第二弹性支脚与第三弹性支脚的悬空端相对。进一步地,第二弹性支脚与第二侧壁的一端相连,第三弹性支脚与第二侧壁的另一端相连,第一弹性支脚与第一侧壁的靠近第二弹性支脚的端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接插孔为方形孔,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底壁和顶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第一弹性支脚的一端悬空,另一端与第一侧壁相连,第二弹性支脚的一端悬空,另一端与第二侧壁相连,第三弹性支脚的一端悬空,另一端设有第一平板部,所述第一平板部与第二侧壁贴合,第一平板部与第二侧壁或顶壁固定连接,第二弹性支脚与第三弹性支脚的悬空端相对。进一步地,所述顶壁包括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的四个第二平板部,四个第二平板部成田字形分布,所述母接插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靠近第一平板部的一个第二平板部平行设置,连接板的一个侧边与靠近第一平板部的一个第二平板部的侧边相连,连接板的另一个相对侧边与第一平板部的侧边相连,第一弹性支脚与第一侧壁的远离连接板的端部相连,第二弹性支脚与第二侧壁的远离连接板的端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母接插件包括接插部和与接插部相连且用于包裹导线的第一包裹部,接插孔位于接插部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母接插件中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支脚,至少两个弹性支脚均与插入的公接插件弹性抵接,保证了公母接插件之间的良好接触,在震动或颠簸时,至少两个弹性支脚均可随着公接插件的移动而跟随移动,因此公母接插件之间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另外,即使其中一个弹性支脚失去弹性而与公接插件之间的接触不良,其它弹性支脚仍然与公接插件实现良好的接触,延长了母接插件的使用寿命。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公母接插件的内部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公接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母接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母接插件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显示内部结构,本图中将底壁和第一包裹部隐藏);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公母接插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显示内部结构,本图中将顶壁隐藏);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母接插件的接插部的下料示意图(图中的虚线是表示折弯位置的参考线,不是实际的轮廓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与公接插件2配合的母接插件1,包括供公接插件2插入的接插孔101,所述接插孔101内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支脚,所述弹性支脚位于插入的公接插件2的两侧,各弹性支脚均与插入的公接插件2弹性抵接。优选地,所述弹性支脚为三个,分别是第一弹性支脚102、第二弹性支脚103和第三弹性支脚104,第一弹性支脚102位于插入的公接插件2的一侧,第二弹性支脚103和第三弹性支脚104位于插入的公接插件2另一相对侧。优选地,沿公接插件2的插入方向,第一弹性支脚102与公接插件2的接触位置在第二弹性支脚103与公接插件2的接触位置和第三弹性支脚104与公接插件2的接触位置之间。这样可以使插入的公接插件2的受力更均勻,使公母接插件之间的接触更稳固。本实施方式的母接插件1,包括接插部105和与接插部105相连的第一包裹部 106,所述第一包裹部106用于包裹固定导线,以实现母接插件1与导线的连接。接插部105 与第一包裹部106 —体成型。接插孔101位于接插部105中,接插孔101为方形孔,包括第一侧壁107、第二侧壁108、底壁109和顶壁110,第一侧壁107和第二侧壁108相对。第一弹性支脚102的一端与第一侧壁107的远离第一包裹部106的端部相连,另一端悬空。第二弹性支脚103的一端与第二侧壁108的远离第一包裹部106的端部相连,另一端悬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三弹性支脚104的一端悬空,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08相连,第三弹性支脚104与第二侧壁108通过焊接或其它方式相连。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三弹性支脚104的一端悬空,另一端设有第一平板部115,所述第一平板部115与第二侧壁108贴合。第二弹性支脚103与第三弹性支脚104 的悬空端相对。所述顶壁110包括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的四个第二平板部112,四个第二平板部112成田字形分布。所述接插部105还包括连接板113,所述连接板113与靠近第一包裹部106的一个第二平板部112平行设置,连接板113的一个侧边与靠近第一包裹部106的一个第二平板部112的侧边相连,连接板113的另一个相对侧边与第一平板部115的侧边相连。公接插件2包括主体部201、位于主体部201 —端的插入部202和位于主体部201 另一端的第二包裹部203。插入部202和第二包裹部203均与主体部201相连,三者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包裹部203用于包裹固定导线,以实现公接插件2与导线的连接。所述插入部202用于插入接插孔101中并与母接插件1接触。本实施方式的母接插件1的加工方法如下首先通过裁切或其它技术手段加工出如图6所示的平板,然后将各弹性支脚的悬空端通过折弯加工出来,将第一弹性支脚102和第二弹性支脚103沿虚线E向下折弯到适当的位置,然后沿虚线A将虚线A右边的部分向左折弯180度,接下来沿虚线Bl将虚线Bl右边的部分向左折弯90度,沿虚线B2将虚线B2 左边的部分向右折弯90度,然后沿虚线Cl将虚线Cl上边的部分向下折弯90度,沿虚线C2 将虚线C2上边的部分向下折弯90度,到此为止接插部105加工完成,接下来可将第一包裹部106加工成型,当然,由于第一包裹部106与接插部105相对独立,第一包裹部106也可在其它的工序中加工完成。图中虚线D在经过沿虚线A的折弯后将与虚线Cl重合,因此在沿虚线Cl折弯时虚线D所在的位置也被折弯。本实施方式的母接插件1中设有三个弹性支脚,三个弹性支脚均与插入的公接插件2弹性抵接,保证了公母接插件之间的良好接触,在震动或颠簸时,三个弹性支脚均可随着公接插件2的移动而跟随移动,因此公母接插件之间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另外,即使其中一个弹性支脚失去弹性而与公接插件2之间的接触不良,另外两个弹性支脚仍然与公接插件2实现良好的接触,延长了母接插件1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与公接插件配合的母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公接插件(2)插入的接插孔 (101),所述接插孔(101)内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支脚,所述弹性支脚位于插入的公接插件 (2)的两侧,各弹性支脚均与插入的公接插件( 弹性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脚为三个,分别是第一弹性支脚(102)、第二弹性支脚(10 和第三弹性支脚(104),第一弹性支脚(10 位于插入的公接插件(2)的一侧,第二弹性支脚(103)和第三弹性支脚(104)位于插入的公接插件(2) 另一相对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母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沿公接插件O)的插入方向,第一弹性支脚(102)与公接插件(2)的接触位置在第二弹性支脚(103)与公接插件(2)的接触位置和第三弹性支脚(104)与公接插件O)的接触位置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母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孔(101)为方形孔,包括第一侧壁(107)、第二侧壁(108)、底壁(109)和顶壁(110),第一侧壁(107)和第二侧壁(108) 相对,第一弹性支脚(10 的一端悬空,另一端与第一侧壁(107)相连,第二弹性支脚(103) 的一端悬空,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08)相连,第三弹性支脚(104)的一端悬空,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08)相连,第二弹性支脚(10 与第三弹性支脚(104)的悬空端相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母接插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弹性支脚(10 与第二侧壁(108) 的一端相连,第三弹性支脚(104)与第二侧壁(108)的另一端相连,第一弹性支脚(102)与第一侧壁(107)的靠近第二弹性支脚(10 的端部相连。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母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孔(101)为方形孔,包括第一侧壁(107)、第二侧壁(108)、底壁(109)和顶壁(110),第一侧壁(107)和第二侧壁(108) 相对,第一弹性支脚(10 的一端悬空,另一端与第一侧壁(107)相连,第二弹性支脚(103) 的一端悬空,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08)相连,第三弹性支脚(104)的一端悬空,另一端设有第一平板部(115),所述第一平板部(11 与第二侧壁(108)贴合,第一平板部(11 与第二侧壁(108)或顶壁(110)固定连接,第二弹性支脚(10 与第三弹性支脚(104)的悬空端相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母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110)包括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的四个第二平板部(112),四个第二平板部(11 成田字形分布,所述母接插件还包括连接板(113),所述连接板(11 与靠近第一平板部(115)的一个第二平板部(11 平行设置, 连接板(113)的一个侧边与靠近第一平板部(11 的一个第二平板部(112)的侧边相连, 连接板(11 的另一个相对侧边与第一平板部(11 的侧边相连,第一弹性支脚(102)与第一侧壁(107)的远离连接板(113)的端部相连,第二弹性支脚(103)与第二侧壁(108) 的远离连接板(113)的端部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接插件包括接插部(105)和与接插部(105)相连且用于包裹导线的第一包裹部(106),接插孔(101)位于接插部(105)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公接插件配合的母接插件,包括供公接插件插入的接插孔,所述接插孔内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支脚,所述弹性支脚位于插入的公接插件的两侧,各弹性支脚均与插入的公接插件弹性抵接。该母接插件可与公接插件之间实现稳定的接触,保证良好的电连接。
文档编号H01R13/11GK202067951SQ20112013357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
发明者曾葵, 柯林, 白术明, 苏玲玲, 郭雷雨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