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256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
背景技术
电源插座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电器接插器件,普通的电源插座只是起到使用电器与电源连接的作用,使用过程中由于拔插用电器的电源插头不慎或插座损坏经常出现触电现象,特别是儿童触及插座后,其手指很容易触及插座内的金属插片,造成人身伤害或受到电击的事故发生。目前市面上的电源插座种类繁多,但大部分考虑了用电安全的插座也仅仅是设置了保险丝,这种加装了保险丝的插座只能限制用电器电流过大的保护,而对触电现象起不到保护作用;还有一种有一定认知度的带有漏电保护装置的插座,虽然也是用于解决触电问题的,但是漏电保护是以事后补救的方式来解决触电了怎么办的问题,不能通过事前预防触电的方式来解决如何防止触电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使用安全,能够有效地预防触电,实现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包括插座体、设置在插座体上供插头插入的插孔和设置在插孔中的金属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体内腔中设置有安全保护电路,所述安全保护电路包括控制电路、供电电路和与控制电路相接且用于检测插入插孔的物体与插座体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的传感器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用于检测插头是否插入插孔的按键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用于通断交流输入端与交流输出端的继电器电路和用于指示该防触电安全插座工作状态的指示灯电路,所述按键电路与金属插片相接;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依次相接的防雷电路、交直流转换电路和稳压电路,所述防雷电路的输入端接交流电源,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与继电器电路相接,所述稳压电路与控制电路、按键电路和传感器电路相接。上述的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电路由热敏电阻RH1, 压敏电阻7D561,整流二极管Dl、D2、D7和D8,极性电容Cl和C2,以及电感L2构成;所述热敏电阻RHl的一端与交流电源的零线AC-N相接,所述热敏电阻RHl的另一端与压敏电阻 7D561的一端、整流二极管Dl的正极和整流二极管D8的负极相接,所述整流二极管Dl的负极与整流二极管D7的负极、极性电容Cl的正极和电感L2的一端相接,所述压敏电阻7D561 的另一端、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和整流二极管D7的正极均与交流电源的火线AC-L相接, 所述整流二极管D8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极性电容Cl的负极和极性电容C2的负极均接地,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接且为防雷电路的输出端0UT1。上述的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由芯片LNK304DN,整流二极管D3和D4,电阻Rl、R2和R15,无极性电容C3,极性电容C4和ClO以及电感Ll构成;所述芯片LNK304DN的引脚4与防雷电路的输出端OUTl相接,所述芯片 LNK304DN的引脚1与无极性电容C3的一端相接,所述芯片LNK304DN的引脚2与电阻Rl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相接,所述无极性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阻Rl的另一端、极性电容C4 的负极、电感Ll的一端和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以及芯片LNK304DN的引脚5、引脚6、引脚 7和引脚8相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5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和整流二极管D4的负极相接,所述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与电感Ll的另一端和极性电容ClO的正极相接且为交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VCCl,所述整流二极管D3 的正极和极性电容ClO的负极均接地。上述的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由三端稳压器 78L05,无极性电容Cll和C13,以及极性电容C12构成;所述三端稳压器78L05的引脚3和无极性电容Cll的一端均与交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VCCl相接,所述三端稳压器78L05的引脚1与极性电容C12的正极和无极性电容C13的一端相接且为稳压电路的输出端VCC2, 所述无极性电容Cll的另一端、三端稳压器78L05的引脚2、极性电容C12的负极和无极性电容C13的另一端均接地。上述的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由单片机 STM8S103F2P6,无极性电容C5、C6和C7,以及电阻R7构成;所述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4与无极性电容C5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相接,所述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8与无极性电容C6的一端相接,所述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9与无极性电容C7的一端相接,所述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9和电阻R7的另一端均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VCC2相接,所述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7、无极性电容C5的另一端、无极性电容C6的另一端和无极性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上述的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电路由按键开关Kl和 K2,电阻R9和R10,以及无极性电容C8和C9构成,所述按键开关Kl和K2均与金属插片相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lO的一端均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VCC2相接,所述电阻R9 的另一端与按键开关Kl的一端和无极性电容C8的一端相接且为按键电路的输出端0UT2, 所述按键开关Kl的另一端和无极性电容C8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lO的另一端与按键开关K2的一端和无极性电容C9的一端相接且为按键电路的输出端0UT3,所述按键开关K2的另一端和无极性电容C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按键电路的输出端0UT2与单片机 STM8S103F2P6的引脚1相接,所述按键电路的输出端0UT3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 2相接。上述的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电路由光电传感器 ST178、三极管Q3以及电阻R11、R12、R13和R14构成,所述光电传感器ST178安装在插座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光电传感器ST178的引脚1和引脚4均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VCC2相接, 所述光电传感器ST178的引脚2与电阻Rll的一端和电阻R14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ll 的另一端和电阻R14的另一端均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 R13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为传感器电路的输入端IR,所述光电传感器ST178 的引脚3与电阻R12的一端相接且为传感器电路的输出端ADC1,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电阻R1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传感器电路的输入端顶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20相接,所述传感器电路的输出端ADCl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19相接。上述的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电路由LED灯LEDl 和电阻R4构成,所述LED灯LEDl安装在插座体的外表面上;所述LED灯LEDl的正极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14相接,所述LED灯LEDl的负极与电阻R4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上述的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电路由型号为 HF115F-1H的常开型继电器Sl和S2,三极管Ql和Q2,电阻R5和R6,高速开关二极管D5 和D6,以及保险丝FUSE构成,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为继电器电路的输入端CTRl且与单片机 STM8S103F2P6的引脚15相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为继电器电路的输入端CTR2与单片机 STM8S103F2P6的引脚13相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l 的基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高速开关二极管D5的正极和继电器Sl的引脚2相接,所述高速开关二极管D5的负极和继电器Sl的引脚1均与交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VCCl相接,所述继电器Sl的引脚4和引脚5均通过保险丝FUSE与安全插座的零线输出端AC-OUT-N相接,所述继电器Sl的引脚3和引脚6均与交流电源的零线AC-N相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高速开关二极管D6的正极和继电器S2的引脚2相接,所述高速开关二极管D6的负极和继电器S2的引脚1均与交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VCCl相接,所述继电器S2的引脚4和引脚 5均与安全插座的火线输出端AC-OUT-L相接,所述继电器S2的引脚3和引脚6均与交流电源的火线AC-L相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普通插座的插座体内腔中设置安全保护电路,使得该安全插座具有了事前预防触电的功能,较普通插座,安全插座的体积不会增大,安装方式不会改变,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2、本实用新型在通电状态下,每一个插孔在未插入电器插头前是没电的,它能智能识别插入物是否是电插头,儿童用金属物插入任何一个孔或同时插入任何两个孔都不会触电,只有当电器插头的L、N极同时插入插孔,且传感器电路检测到电器插头与插座体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时,插孔才会通电,使得该实用新型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防触电保护功能,使用安全。3、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金属插片采用高弹性磷铜,插拔10000万次不疲劳, 接触良好不易打火,承载功率大,确保电线承载2500W时不发热,阻燃性好,使用寿命长,无
需经常更换。4、本实用新型适合有顽皮儿童的家庭或预防意识强的家庭以及有儿童活动的公共场所使用,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使用安全,能够有效地预防触电,实现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安全性差,不能事前预防触电的缺陷和不足,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保护电路的电路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雷电路的原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交直流转换电路的原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稳压电路的原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电路的原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电路的原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指示灯电路的原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电路的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防雷电路;2-交直流转换电路;3-稳压电路;4-控制电路;5-按键电路;6-传感器电路;7-指示灯电路;8-继电器电路;9-交流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插座体、设置在插座体上供插头插入的插孔和设置在插孔中的金属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体内腔中设置有安全保护电路,所述安全保护电路包括控制电路4、供电电路和与控制电路4相接且用于检测插入插孔的物体与插座体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的传感器电路6,所述控制电路4的输入端接用于检测插头是否插入插孔的按键电路5,所述控制电路4的输出端接用于通断交流输入端与交流输出端的继电器电路8和用于指示该防触电安全插座工作状态的指示灯电路7,所述按键电路5与金属插片相接;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依次相接的防雷电路1、交直流转换电路2和稳压电路3,所述防雷电路1的输入端接交流电源9,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2与继电器电路8相接,所述稳压电路 3与控制电路4、按键电路5和传感器电路6相接。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防雷电路1由热敏电阻RH1,压敏电阻7D561,整流二极管D1、D2、D7和D8,极性电容Cl和C2,以及电感L2构成;所述热敏电阻RHl的一端与交流电源9的零线AC-N相接,所述热敏电阻RHl的另一端与压敏电阻7D561的一端、整流二极管Dl的正极和整流二极管D8的负极相接,所述整流二极管Dl的负极与整流二极管D7 的负极、极性电容Cl的正极和电感L2的一端相接,所述压敏电阻7D561的另一端、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和整流二极管D7的正极均与交流电源9的火线AC-L相接,所述整流二极管 D8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极性电容Cl的负极和极性电容C2的负极均接地,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接且为防雷电路1的输出端0UT1。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有雷击且产生高压导入交流电源9时,防雷电路1对电路进行保护;当加在压敏电阻 7D561两端的电压超过其工作电压时,压敏电阻7D561的阻值降低,使雷击所产生的高压能量消耗在压敏电阻7D561上。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2由芯片LNK304DN,整流二极管D3 和D4,电阻R1、R2和R15,无极性电容C3,极性电容C4和ClO以及电感Ll构成,其作用是将交流电源9所输出的交流电转换成+12V的电压输出,供接在其输出端的稳压电路3使用; 所述芯片LNK304DN的引脚4与防雷电路1的输出端OUTl相接,所述芯片LNK304DN的引脚1与无极性电容C3的一端相接,所述芯片LNK304DN的引脚2与电阻Rl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相接,所述无极性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阻Rl的另一端、极性电容C4的负极、电感Ll 的一端和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以及芯片LNK304DN的引脚5、引脚6、引脚7和引脚8相接, 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5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和整流二极管D4的负极相接,所述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与电感Ll的另一端和极性电容 ClO的正极相接且为交直流转换电路2的输出端VCC1,所述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和极性电容ClO的负极均接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稳压电路3由三端稳压器78L05,无极性电容Cll 和C13,以及极性电容C12构成,其作用是将交直流转换电路2所输出的+12V的电压转换为+5V的电压,供控制电路4、按键电路5和传感器电路6使用;所述三端稳压器78L05的引脚3和无极性电容Cll的一端均与交直流转换电路2的输出端VCCl相接,所述三端稳压器78L05的引脚1与极性电容C12的正极和无极性电容C13的一端相接且为稳压电路3的输出端VCC2,所述无极性电容Cll的另一端、三端稳压器78L05的引脚2、极性电容C12的负极和无极性电容C13的另一端均接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4由单片机STM8S103F2P6,无极性电容 C5、C6和C7,以及电阻R7构成;所述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4与无极性电容C5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相接,所述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8与无极性电容C6的一端相接,所述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9与无极性电容C7的一端相接,所述单片机STM8S103F2P6 的引脚9和电阻R7的另一端均与稳压电路3的输出端VCC2相接,所述单片机STM8S103F2P6 的引脚7、无极性电容C5的另一端、无极性电容C6的另一端和无极性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电路5由按键开关Kl和K2,电阻R9和RlO,以及无极性电容C8和C9构成,所述按键开关Kl和K2均与金属插片相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lO的一端均与稳压电路3的输出端VCC2相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按键开关Kl的一端和无极性电容C8的一端相接且为按键电路5的输出端0UT2,所述按键开关Kl 的另一端和无极性电容C8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lO的另一端与按键开关K2的一端和无极性电容C9的一端相接且为按键电路5的输出端0UT3,所述按键开关K2的另一端和无极性电容C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按键电路5的输出端0UT2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1相接,所述按键电路的输出端0UT3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2相接。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电路6由光电传感器ST178、三极管Q3以及电阻Rll、R12、R13和R14构成,所述光电传感器ST178安装在插座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光电传感器ST178的引脚1和引脚4均与稳压电路3的输出端VCC2相接,所述光电传感器 ST178的引脚2与电阻Rll的一端和电阻R14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ll的另一端和电阻 R14的另一端均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13的一端相接, 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为传感器电路6的输入端IR,所述光电传感器ST178的引脚3与电阻R12的一端相接且为传感器电路6的输出端ADC1,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电阻R1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传感器电路6的输入端顶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20相接,单片机STM8S103F2P6控制三极管Q3处在打开状态,进而控制光电传感器ST178处在工作状态;所述传感器电路6的输出端ADCl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19相接,用于接收光电传感器ST178所检测到的信号。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电路7由LED灯LEDl和电阻R4构成,所述 LED灯LEDl安装在插座体的外表面上;所述LED灯LEDl的正极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14相接,所述LED灯LEDl的负极与电阻R4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电路8由型号为HF115F-1H的常开型继电器 Sl和S2,三极管Ql和Q2,电阻R5和R6,高速开关二极管D5和D6,以及保险丝FUSE构成, 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为继电器电路8的输入端CTRl且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15相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为继电器电路8的输入端CTR2且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13 相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l的基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高速开关二极管D5的正极和继电器Sl的引脚2相接,所述高速开关二极管D5的负极和继电器Sl的引脚1均与交直流转换电路2的输出端VCCl相接,所述继电器Sl的引脚4和引脚5均通过保险丝FUSE与安全插座的零线输出端AC-OUT-N相接,所述继电器Sl的引脚3 和引脚6均与交流电源9的零线AC-N相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高速开关二极管D6 的正极和继电器S2的引脚2相接,所述高速开关二极管D6的负极和继电器S2的引脚1均与交直流转换电路2的输出端VCCl相接,所述继电器S2的引脚4和引脚5均与安全插座的火线输出端AC-OUT-L相接,所述继电器S2的引脚3和引脚6均与交流电源9的火线AC-L 相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当插孔中没有插入电器插头时,安全插座中的继电器Sl和S2处于断开状态,安全插座内没有通电;当电器插头的L极和N极同时插入L极的插孔和N极的插孔时,L极插孔内的金属插片和N极插孔内的金属插片被按下,金属插片触动按键开关Kl和K2闭合,同时,传感器电路6中的光电传感器ST178检测电器插头与插座体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当光电传感器ST178检测到电器插头与插座体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时,控制电路4输出控制信号给继电器电路8,使继电器Sl和S2闭合,交流输入端与交流输出端接通,即交流电源9的火线AC-L与安全插座的火线输出端AC-OUT-L 接通,交流电源9的零线AC-N与安全插座的零线输出端AC-OUT-N接通,安全插座通电,同时控制电路4控制安装在插座体外表面上的LED灯LEDl亮起,表示安全插座进入工作状态。其他情况下,当插孔内插入其他物体使按键开关Kl和K2闭合而插入物体距离插座体外表面的距离大于5mm时,光电传感器ST178不响应导通信号,安全插座不通电;当有物体接近光电传感器ST178不大于5mm时,光电传感器ST178向应导通信号,而插孔中没有插入物体使按键开关Kl和K2闭合时,安全插座也不通电。总之,安全插座工作有三个条件按键开关Kl和K2同时闭合,插入物体距离光电传感器ST178的距离不大于5mm ;所以儿童用金属物插入任何一个孔或同时插入任何两个孔都不会触电,只有当电器插头的L、N极同时插入插孔,且传感器电路检测到电器插头与插座体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时,插孔才会通电,使得该实用新型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防触电保护功能,使用安全。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金属插片采用高弹性磷铜,插拔10000万次不疲劳,接触良好不易打火;承载功率大,确保电线承载2500W时不发热;阻燃性好,750°C灼热不燃烧;使用寿命长,无需经常更换。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包括插座体、设置在插座体上供插头插入的插孔和设置在插孔中的金属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体内腔中设置有安全保护电路,所述安全保护电路包括控制电路G)、供电电路和与控制电路(4)相接且用于检测插入插孔的物体与插座体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的传感器电路(6),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用于检测插头是否插入插孔的按键电路(5),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用于通断交流输入端与交流输出端的继电器电路(8)和用于指示该防触电安全插座工作状态的指示灯电路(7),所述按键电路( 与金属插片相接;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依次相接的防雷电路(1)、交直流转换电路( 和稳压电路(3),所述防雷电路(1)的输入端接交流电源(9),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 ⑵与继电器电路⑶相接,所述稳压电路⑶与控制电路G)、按键电路(5)和传感器电路(6)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电路(1) 由热敏电阻RHl,压敏电阻7D561,整流二极管D1、D2、D7和D8,极性电容Cl和C2,以及电感 L2构成;所述热敏电阻RHl的一端与交流电源(9)的零线AC-N相接,所述热敏电阻RHl的另一端与压敏电阻7D561的一端、整流二极管Dl的正极和整流二极管D8的负极相接,所述整流二极管Dl的负极与整流二极管D7的负极、极性电容Cl的正极和电感L2的一端相接, 所述压敏电阻7D561的另一端、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和整流二极管D7的正极均与交流电源(9)的火线AC-L相接,所述整流二极管D8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极性电容Cl 的负极和极性电容C2的负极均接地,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接且为防雷电路(1)的输出端0UT1。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2)由芯片LNK304DN,整流二极管D3和D4,电阻R1、R2和Rl5,无极性电容C3,极性电容C4和ClO以及电感Ll构成;所述芯片LNK304DN的引脚4与防雷电路(1)的输出端OUTl 相接,所述芯片LNK304DN的引脚1与无极性电容C3的一端相接,所述芯片LNK304DN的引脚2与电阻Rl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相接,所述无极性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阻Rl的另一端、极性电容C4的负极、电感Ll的一端和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以及芯片LNK304DN的引脚5、引脚6、引脚7和引脚8相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5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 R15的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和整流二极管D4的负极相接,所述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与电感Ll的另一端和极性电容ClO的正极相接且为交直流转换电路(2)的输出端VCC1, 所述整流二极管D 3的正极和极性电容ClO的负极均接地。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 (3)由三端稳压器78L05,无极性电容Cll和C13,以及极性电容C12构成;所述三端稳压器 78L05的引脚3和无极性电容Cll的一端均与交直流转换电路(2)的输出端VCCl相接,所述三端稳压器78L05的引脚1与极性电容C12的正极和无极性电容C13的一端相接且为稳压电路(3)的输出端VCC2,所述无极性电容Cll的另一端、三端稳压器78L05的引脚2、极性电容C12的负极和无极性电容C13的另一端均接地。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由单片机STM8S103F2P6,无极性电容C5、C6和C7,以及电阻R7构成;所述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4与无极性电容C5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相接,所述单片机 STM8S103F2P6的引脚8与无极性电容C6的一端相接,所述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9与无极性电容C7的一端相接,所述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9和电阻R7的另一端均与稳压电路(3)的输出端VCC2相接,所述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7、无极性电容C5的另一端、无极性电容C6的另一端和无极性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电路(5) 由按键开关Kl和K2,电阻R9和RlO,以及无极性电容C8和C9构成,所述按键开关Kl和K2 均与金属插片相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lO的一端均与稳压电路(3)的输出端VCC2 相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按键开关Kl的一端和无极性电容C8的一端相接且为按键电路(5)的输出端0UT2,所述按键开关Kl的另一端和无极性电容C8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lO的另一端与按键开关K2的一端和无极性电容C9的一端相接且为按键电路(5)的输出端0UT3,所述按键开关K2的另一端和无极性电容C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按键电路(5)的输出端0UT2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1相接,所述按键电路的输出端0UT3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2相接。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电路(6)由光电传感器ST178、三极管Q3以及电阻Rll、R12、R13和R14构成,所述光电传感器 ST178安装在插座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光电传感器ST178的引脚1和引脚4均与稳压电路 ⑶的输出端VCC2相接,所述光电传感器ST178的引脚2与电阻Rll的一端和电阻R14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ll的另一端和电阻R14的另一端均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13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为传感器电路(6)的输入端顶,所述光电传感器ST178的引脚3与电阻R12的一端相接且为传感器电路(6)的输出端ADC1,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电阻R1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传感器电路(6)的输入端顶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20相接,所述传感器电路(6)的输出端ADCl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19相接。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电路(7)由LED灯LEDl和电阻R4构成,所述LED灯LEDl安装在插座体的外表面上;所述LED灯 LEDl的正极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14相接,所述LED灯LEDl的负极与电阻R4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9.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电路(8)由型号为HF115F-1H的常开型继电器Sl和S2,三极管Ql和Q2,电阻R5和R6,高速开关二极管D5和D6,以及保险丝FUSE构成,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为继电器电路⑶的输入端 CTRl且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15相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为继电器电路(8)的输入端CTR2与单片机STM8S103F2P6的引脚13相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l的基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2 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高速开关二极管D5的正极和继电器Sl的引脚 2相接,所述高速开关二极管D5的负极和继电器Sl的引脚1均与交直流转换电路O)的输出端VCCl相接,所述继电器Sl的引脚4和引脚5均通过保险丝FUSE与安全插座的零线输出端AC-OUT-N相接,所述继电器Sl的引脚3和引脚6均与交流电源(9)的零线AC-N相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高速开关二极管D6的正极和继电器S2的引脚2相接,所述高速开关二极管D6的负极和继电器S2的引脚1均与交直流转换电路O)的输出端VCCl 相接,所述继电器S2的引脚4和引脚5均与安全插座的火线输出端AC-OUT-L相接,所述继电器S2的引脚3和引脚6均与交流电源(9)的火线AC-L相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型防触电安全插座,包括插座体、插孔和金属插片,插座体内腔中设置有安全保护电路,安全保护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和供电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检测插头是否插入插孔的按键电路和检测插入插孔的物体与插座体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的传感器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指示灯电路和通断交流输入端与交流输出端的继电器电路,按键电路与金属插片相接;供电电路包括依次相接的防雷电路、交直流转换电路和稳压电路,防雷电路的输入端接交流电源,交直流转换电路与继电器电路相接,稳压电路与按键电路和传感器电路相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使用安全,能够有效地预防触电,实现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便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H01R13/66GK202094430SQ20112021029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7日
发明者林松 申请人:林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