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用的超薄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374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用的超薄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制器件,特别涉及一种通信用的超薄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继电器一般有两股电路,为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由于继电器内部的部件相对较多,安装起来不方便,特别是通信用的超薄小型的继电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小继电器的部件数量,使安装更方便、快捷,提供一种通信用的超薄继电器。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通信用的超薄继电器,包括围绕有线圈的铁芯、增强电磁线圈吸合力的轭铁、可与所述轭铁组成闭合磁路并可作轴向移动的衔铁以及簧片;所述线圈、 铁芯、轭铁、衔铁和簧片构成一个电磁系统,在所述衔铁与所述簧片之间设置有一衔铁推片,衔铁推片将衔铁和簧片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推杆式结构;所述衔铁推片与所述铁芯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衔铁推片与所述铁芯连接,一体化成型制造。对于小型超薄的继电器而言,内部空间很狭小,要求的精准度又很高,对其在组装上的难度加大了很多,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的衔铁推片与所述铁芯一体化成型制造,比原来的分开制造简化了一道生产步骤,而且安装时只需安装衔铁推片与铁芯的整体,不需分开安装,对组装工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信用的超薄继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10]参照图1,提出本实用新型通信用的超薄继电器的一实施例,该继电器包括围绕有线圈的铁芯1、增强电磁线圈吸合力的轭铁、可与所述轭铁组成闭合磁路并可作轴向移动的衔铁2、簧片6、与簧片6连接的动触点3以及与动触点3对应的静触点4 ;所述线圈、铁芯 1、轭铁、衔铁2和簧片6构成一个电磁系统,电磁系统中在所述衔铁2与所述簧片6之间设置有一衔铁推片5,该衔铁推片5将衔铁2和簧片6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推杆式结构,通电时电磁的吸合力推动衔铁2运动,衔铁2推动衔铁推片5,使衔铁推片5给簧片6 —个向上的力,簧片6与动触点3连接,使动触点3与静触点4接触,继电器开始工作;对于小型超薄的继电器而言,内部空间很狭小,要求的精准度又很高,对其在组装上的难度加大了很多,而本实用新型通信用的超薄继电器的衔铁推片5与所述铁芯1连接、固定,一体化成型制造, 这样就比原来的分开制造简化了一道生产步骤,而且安装时只需安装衔铁推片5与铁芯1 的整体,不需分开安装,对组装工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通信用的超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围绕有线圈的铁芯、增强电磁线圈吸合力的轭铁、可与所述轭铁组成闭合磁路并可作轴向移动的衔铁以及簧片,在所述衔铁与所述簧片之间设置有一衔铁推片,所述衔铁推片与所述铁芯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用的超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推片与所述铁芯为一体化成型制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通信用的超薄继电器,包括围绕有线圈的铁芯、增强电磁线圈吸合力的轭铁、可与所述轭铁组成闭合磁路并可作轴向移动的衔铁以及簧片,在所述衔铁与所述簧片之间设置有一衔铁推片,所述衔铁推片与所述铁芯连接、固定,一体化成型制造,比原来的分开制造简化了一道生产步骤,而且安装时只需安装衔铁推片与铁芯的整体,不需分开安装,对组装工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文档编号H01H50/64GK202196714SQ20112029412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2日
发明者周佳文, 岳秀峰, 陈飞勇 申请人:深圳高登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