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电瓶充电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3659阅读:40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车电瓶充电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动车电瓶与充电器的充电连接线。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电瓶充电连接线具有充电接口和第一、二导线,第一、二导线的一端分别与充电接口的正、负接线端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电瓶的正、负接线端子连接,充电接口固定在电动车上,充电时,将充电器上的插头与充电接口相连,即可对电瓶进行充电。充好电后,将充电器的插头拔出,此时充电接口的正、负接线端子处于暴露状态,由于小孩都好动,有时会不慎将硬币、金属丝等导电金属与正、负接线端子接触,接通电路形成短路,使小孩受伤,因此现有的充电连接线的安全性不高,急需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的电动车电瓶充电连接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电瓶充电连接线,包括充电接口和第一、二导线,充电接口包括正、负接线端子及其外部的绝缘壳,第一、二导线的一端分别与充电接口的正、负接线端子连接, 另一端分别与电瓶的正、负接线端子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导线上串联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口的正接线端子相连,输出端与电瓶的正接线端子相连。本实用新型电动车电瓶充电连接线结构简单,采用在第一导线上串联二极管的设计,使二极管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口的正接线端子相连,输出端与电瓶的正接线端子相连,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特性,因此当小孩不慎将硬币、金属丝等导电金属与正、负接线端子接触时,无法形成回路,从而不会发生短路,保证了孩子的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电瓶充电连接线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车电瓶充电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车电瓶充电连接线充电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动车电瓶充电连接线包括充电接口和第一、二导线1、 2,充电接口包括正、负接线端子3、4及其外部的绝缘壳5,第一、二导线1、2的一端分别与充电接口的正、负接线端子3、4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电瓶6的正、负接线端子7、8连接,第一导线1上串联二极管9,二极管9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口的正接线端子3相连,输出端与电瓶6 的正接线端子7相连。[0011]本实用新型电动车电瓶充电连接线中,充电接口固定在电动车上,如图2所示,充电时,将与电源10相连的充电器上的插头与充电接口的正、负接线端子3、4相连,即可对电瓶6进行充电。充好电后,将充电器的插头拔出,此时充电接口的正、负接线端子3、4处于暴露状态,当小孩不慎将硬币、金属丝等导电金属与正、负接线端子3、4接触时,由于第一导线1上串联有二极管9,二极管9具有单向导通特性,因此无法形成回路,从而不会发生短路,保证了孩子的安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电动车电瓶充电连接线,包括充电接口和第一、二导线,充电接口包括正、负接线端子及其外部的绝缘壳,第一、二导线的一端分别与充电接口的正、负接线端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电瓶的正、负接线端子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上串联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口的正接线端子相连,输出端与电瓶的正接线端子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电瓶充电连接线,包括充电接口和第一、二导线,充电接口包括正、负接线端子及其外部的绝缘壳,第一、二导线的一端分别与充电接口的正、负接线端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电瓶的正、负接线端子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导线上串联二极管,二极管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口的正接线端子相连,输出端与电瓶的正接线端子相连。本实用新型电动车电瓶充电连接线结构简单,采用在第一导线上串联二极管的设计,使二极管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口的正接线端子相连,输出端与电瓶的正接线端子相连,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特性,因此当小孩不慎将硬币、金属丝等导电金属与正、负接线端子接触时,无法形成回路,从而不会发生短路,保证了孩子的安全。
文档编号H01R13/66GK202259995SQ20112039720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李爱学 申请人:凤台县爱创电动车科技发展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