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483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发光键盘,尤指一种可避免遮光层与反射层的黏贴部位开胶,避免光线由导光板侧边溢出,可提高光利用率的发光键盘。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光键盘将逐渐演变成键盘的主流,且发光键盘可在光线较不充裕的场合使用。特别是配置发光键盘的笔记本型电脑,更可让使用者于各种场合均能轻易使用笔记本型电脑。此外,发光键盘亦可配合按键而有不同的色彩,以符合使用者创新求炫的需求。请参阅图I所不一种发光键盘结构,该习知发光键盘10包括导光板11、光源12、 键盘本体13、遮光层14、第一反射片15以及第二反射片16,导光板11具有入光面111、出光面112、底面113与侧面114,光源12配置于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1,键盘本体13配置于导光板11的出光面112,遮光层14配置于导光板11的出光面112与键盘本体13之间,第一反射片15配置于导光板11的底面113,第二反射片16配置于导光板11的侧面114,导光板11设置于第一反射片15与第二反射片16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其特点在于,藉由第二反射片16有效将光源12所产生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11内,可大幅提升发光键盘的发光效率与整体亮度,在维持相同亮度的前提下,亦可有效减少光源的强度或数量,藉以达到省电与降低成本的目标,该习知发光键盘10的结构虽然可大幅改善传统发光键盘能量损耗且发光强度与品质不佳的缺失,但是,由于遮光层14与第二反射片16呈分离状态,导光板 11的光线仍会由遮光层14与第二反射片16之间的缝隙17漏出,影响光利用率。请参阅图2所示,为了解决上述缝隙17存在的问题,部分业者会将遮光层14的尺寸加大,将第二反射片16上缘的反折片161以黏胶贴合于遮光层14底面,此种做法虽然可以避免导光板11光线泄漏,但是当所采用的导光板11的厚度较厚,或是第一反射片15与第二反射片16所形成的容置空间的深度不足时,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开胶,使第二反射片16与遮光层14分离,光线仍会由导光板11边缘溢出,此外,发光键盘于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热,而由于导光板11、遮光层14、第一反射片15及第二反射片16材质不同,膨胀系数也不同,会有潜在性的开胶风险,例如导光板11发热膨胀后,可能会将遮光层14与反折片161 撑开。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习知技术的缺失,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光键盘,可避免遮光层与反射层的黏贴部位开胶,避免光线由导光板侧边溢出,可提高光利用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光键盘,包含导光板、光源、键盘本体、遮光层以及反射层。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底面与侧面,该出光面与该底面相对,该入光面与该侧面分别邻接该出光面与该底面。光源配置于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面。键盘本体配置于该导光板的该出光面。遮光层由第一主体以及第一反折部构成,该第一主体配置于该导光板的该出光面与该键盘本体之间,该第一反折部设置于该第一主体的周缘,且该第一反折部环绕于该导光板外围,由该第一主体及该第一反折部构成第一内部空间。反射层由第二主体以及第二反折部构成,该第二主体配置于该导光板的该底面,该第二反折部设置于该第二主体的周缘,且该第二反折部环绕于该导光板外围,由该第二主体及该第二反折部构成第二内部空间,该反射层与该遮光层藉由该第一反折部或/及该第二反折部相互贴附,且该导光板位于该第一内部空间以及该第二内部空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键盘,该第一反折部由第一侧壁以及第一连接片构成,该第一侧壁具有相对的两个边缘,该第一侧壁其中之一边缘连接于该第一主体,该第一连接片连接于该第一侧壁的另一边缘,该第二反折部由第二侧壁以及第二连接片构成,该第二侧壁具有相对的两个边缘,该第二侧壁其中之一边缘连接于该第二主体,该第二连接片连接于该第二侧壁的另一边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键盘,该第一侧壁具有相对的两个面,该第一主体与该第一连接片分别位于该第一侧壁的该相对两个面;该第二侧壁具有相对的两个面,该第二主体与该第二连接片分别位于该第二侧壁的该相对两个面。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键盘,该第一连接片与该第二连接片的位置相对应, 该第一连接片与该第二连接片相互贴附,该导光板位于该第一内部空间以及该第二内部空间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且该导光板的侧面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之间具有距离。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键盘,该第一连接片的投影位置位于该第二主体,该第一连接片贴附该第二主体,该遮光层位于该第二内部空间内,该导光板容置于该第一内部空间内,该导光板的侧面与该第一侧壁之间具有距离。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键盘,该第二连接片贴附于该键盘本体。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键盘,该第一主体与该第一连接片位于该第一侧壁的同一面,该第一连接片的投影位置位于该第二主体,该第一连接片贴附该第二主体,该遮光层位于该第二内部空间内,该导光板容置于该第一内部空间内,该导光板的侧面与该第一侧壁之间具有距离。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键盘,该第二连接片贴附于该键盘本体。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键盘还包含黏着剂层,设置于反射层与遮光层之间用以使其相互黏贴。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键盘,该键盘本体包括基板以及至少一键帽,于该键帽与该基板之间设有连接结构,该键帽与该基板藉由该连接结构相互连接,于该基板设有至少一透空部,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由该透空部射出该基板。通过本实用新型,由于遮光层与反射层周缘都设有反折部可提供黏贴,因此可避免发光键盘的遮光层与反射层的黏贴部位开胶,避免光线由导光板侧边溢出,可提高发光键盘的光利用率。

图I为习知发光键盘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习知另一发光键盘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分解剖面结构示意图。[0020]图4为图3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光键盘的一实施例,发光键盘20包括导光板21、光源22、键盘本体23、遮光层24及反射层25。导光板21具有入光面211、出光面212、底面213与侧面214,出光面212与底面213相对,入光面211与侧面214分别邻接出光面212与底面213。光源22配置于导光板21的入光面211。键盘本体23配置于导光板21的出光面212,键盘本体23包括基板231以及至少一键帽232,于键帽232设有透光部2321,于键帽232与基板231之间设有连接结构233,键帽232与基板231藉由连接结构233相互连接,于基板231设有至少一透空部2311。遮光层24由第一主体241以及第一反折部242构成,第一反折部242由第一侧壁 2421以及第一连接片2422构成,第一侧壁2421具有相对的顶缘及底缘两个边缘,第一侧壁 2421其中之一边缘(亦即第一侧壁2421的顶缘)连接于第一主体241,第一连接片2422 连接于第一侧壁2421另一边缘(亦即第一侧壁2421的底缘),此外,第一侧壁2421具有相对的左面及右面两个面,第一主体241与第一连接片2422分别位于第一侧壁2421的相对的左、右二面,第一主体241配置于导光板21的出光面212与键盘本体23之间,第一反折部242设置于第一主体241的周缘,且第一反折部242环绕于导光板21外围,由第一主体 241及第一反折部242构成第一内部空间243,于第一主体241设有至少一透空部2411,第一主体241的透空部2411与基板231的透空部2311的位置相互对应。反射层25由第二主体251以及第二反折部252构成,第二反折部252由第二侧壁 2521以及第二连接片2522构成,第二侧壁2521具有相对的顶缘及底缘两个边缘,第二侧壁 2521其中之一边缘(亦即第二侧壁2521的底缘)连接于第二主体251,第二连接片2522 连接于第二侧壁2521另一边缘(亦即第二侧壁2521的顶缘),此外,第二侧壁2521具有相对的左面及右面两个面,第二主体251与第二连接片2522分别位于第二侧壁2521的相对的左、右二面,第二主体251配置于导光板21的底面213,第二反折部252设置于第二主体 251的周缘,且第二反折部252环绕于导光板21外围,由第二主体251及第二反折部252构成第二内部空间253。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由于第一连接片2422与第二连接片2522的位置相对应, 因此第一连接片2422与第二连接片2522可藉由黏着剂相互贴附,使遮光层24与反射层25 相互连接,导光板21位于遮光层24与反射层25的第一内部空间243及第二内部空间253 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且导光板21的侧面214与第一侧壁2421及第二侧壁2521之间具有距离Dl (如图4所示),光源12发出光线射向导光板21,光线经由反射层25反射后,由透空部2411、2311射出基板23,再射向键帽232并使键帽232的透光部2321发光。本实施例的特点在于,由于遮光层24与反射层25分别设有第一反折部242以及第二反折部252,遮光层24与反射层25藉由第一反折部242及第二反折部252相互黏贴构成容置空间,因此, 遮光层24与反射层25可以非常牢固地相互黏合,即使发光键盘20长时间使用而发热时,也不会开胶,且由于导光板21的侧面214与第一侧壁2421及第二侧壁2521之间具有距离 Dl,可提供导光板21热胀冷缩的形变空间,可避免导光板21将遮光层24与反射层25撑开而造成开胶。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光键盘另一实施例,发光键盘30包括导光板31、光源32、键盘本体33、遮光层34及反射层35,遮光层34由第一主体341以及第一反折部342构成,第一反折部342由第一侧壁3421以及第一连接片3422构成,反射层35由第二主体351以及第二反折部352构成,第二反折部352由第二侧壁3521以及第二连接片 3522构成,本实施例的特点在于,第一连接片3422的投影位置位于第二主体351,第一连接片3422贴附第二主体351,遮光层34位于反射层35所具有的第二内部空间353内,导光板
31容置于遮光层34所具有的第一内部空间343内,导光板31的侧面314与第一侧壁3421 之间具有距离D2,第二连接片3522贴附于键盘本体33的基板331的底面,本实施例的特点在于,遮光层34与反射层35分别设有第一反折部342以及第二反折部352,遮光层34藉由第一反折部342黏贴于反射层35,反射层35藉由第二反折部352黏贴于键盘本体33,形成双重黏贴结构,即使发光键盘30长时间使用而发热时,也不会开胶,且由于导光板31的侧面314与第一侧壁3421之间具有距离D2,可提供导光板31热胀冷缩的形变空间,可避免导光板31将遮光层34与反射层35撑开而造成开胶。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光键盘又一实施例,发光键盘40包括导光板41、光源42、键盘本体43、遮光层44及反射层45,遮光层44由第一主体441以及第一反折部442构成,第一反折部442由第一侧壁4421以及第一连接片4422构成,反射层45由第二主体451以及第二反折部452构成,第二反折部452由第二侧壁4521以及第二连接片 4522构成,本实施例的特点在于,第一主体441与第一连接片4422位于第一侧壁4421的同一面,且第一连接片4422的投影位置位于第二主体451,第一连接片4422位于导光板41 的底面413且第一连接片4422贴附第二主体451,遮光层44位于反射层45所具有的第二内部空间453内,导光板41容置于遮光层44所具有的第一内部空间443内,导光板41的侧面414与第一侧壁4421之间具有距离D3,第二连接片4522贴附于键盘本体43的基板 431的底面,本实施例的特点在于,遮光层44与反射层45分别设有第一反折部442以及第二反折部452,遮光层44藉由第一反折部442包覆于导光板41侧边及底面且黏贴于反射层45,反射层45藉由第二反折部452黏贴于键盘本体43,形成双重黏贴结构,即使发光键盘40长时间使用而发热时,也不会开胶,且由于导光板41的侧面414与第一侧壁4421之间具有距离D3,可提供导光板41热胀冷缩的形变空间,可避免导光板41将遮光层44与反射层45撑开而造成开胶。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光键盘,由于遮光层与反射层周缘都设有反折部可提供黏贴,因此可避免遮光层与反射层的黏贴部位开胶,避免光线由导光板侧边溢出, 确实可提高发光键盘的光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底面与侧面,该出光面与该底面相对,该入光面与该侧面分别邻接该出光面与该底面;光源,配置于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面;键盘本体,配置于该导光板的该出光面;遮光层,由第一主体以及第一反折部构成,该第一主体配置于该导光板的该出光面与该键盘本体之间,该第一反折部设置于该第一主体的周缘,且该第一反折部环绕于该导光板外围,由该第一主体及该第一反折部构成第一内部空间;以及反射层,由第二主体以及第二反折部构成,该第二主体配置于该导光板的该底面,该第二反折部设置于该第二主体的周缘,且该第二反折部环绕于该导光板外围,由该第二主体及该第二反折部构成第二内部空间,该反射层与该遮光层藉由该第一反折部或/及该第二反折部相互贴附,且该导光板位于该第一内部空间以及该第二内部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折部由第一侧壁以及第一连接片构成,该第一侧壁具有相对的两个边缘,该第一侧壁其中之一边缘连接于该第一主体, 该第一连接片连接于该第一侧壁的另一边缘,该第二反折部由第二侧壁以及第二连接片构成,该第二侧壁具有相对的两个边缘,该第二侧壁其中之一边缘连接于该第二主体,该第二连接片连接于该第二侧壁的另一边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具有相对的两个面,该第一主体与该第一连接片分别位于该第一侧壁的该相对两个面;该第二侧壁具有相对的两个面,该第二主体与该第二连接片分别位于该第二侧壁的该相对两个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片与该第二连接片的位置相对应,该第一连接片与该第二连接片相互贴附,该导光板位于该第一内部空间以及该第二内部空间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且该导光板的侧面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之间具有距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片的投影位置位于该第二主体,该第一连接片贴附该第二主体,该遮光层位于该第二内部空间内,该导光板容置于该第一内部空间内,该导光板的侧面与该第一侧壁之间具有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片贴附于该键盘本体。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体与该第一连接片位于该第一侧壁的同一面,该第一连接片的投影位置位于该第二主体,该第一连接片贴附该第二主体, 该遮光层位于该第二内部空间内,该导光板容置于该第一内部空间内,该导光板的侧面与该第一侧壁之间具有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片贴附于该键盘本体。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还包含黏着剂层,设置于该反射层与该遮光层之间用以使其相互黏贴。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键盘本体包括基板以及至少一键帽, 于该键帽与该基板之间设有连接结构,该键帽与该基板藉由该连接结构相互连接,于该基板设有至少一透空部,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由该透空部射出该基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发光键盘,包含导光板、光源、键盘本体、遮光层及反射层,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底面与侧面,遮光层包括第一主体及第一反折部,第一主体配置于导光板出光面与键盘本体间,第一反折部设置于第一主体周缘且环绕导光板外围,第一主体及第一反折部构成第一内部空间,反射层包括第二主体及第二反折部,第二主体配置于导光板底面,第二反折部设置于第二主体周缘且环绕导光板外围,第二主体及第二反折部构成第二内部空间,反射层与遮光层由第一反折部或/及第二反折部相互贴附,且导光板位于第一及第二内部空间内。本实用新型通过避免遮光层与反射层的黏贴部位开胶,从而提高发光键盘的光利用率。
文档编号H01H13/83GK202307643SQ20112039865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9日
发明者何信政, 何宣纬, 姚良瑜 申请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