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人体工程学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957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采用人体工程学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按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的采用人体工程学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计算机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不管是笔记本电脑还是台式机的应用都离不开计算机按键,现有的笔记本按键和一些台式机如苹果电脑采用的轻薄型按键均采用了剪刀脚的结构,现有的剪刀脚均由内框和外框铰接而成,在安装时,需要在轴孔的上方或下方开通槽便于将转轴卡进轴孔内;在按键帽底面和按键底板上分别有四个对应点对应内框和外框的四个引脚;现有的外框的前后臂为对称结构,使得按键帽的支撑 力度前后一样。然而,在人们手指按压按键过程中,人们发现现有的剪刀脚按键存在以下缺陷其一,现有剪刀脚内框和外框安装时,需要在轴孔的上方或下方开通槽,这固然方便了安装,但却降低了装配强度,在碰到键盘跌落或撞击等情况下,内框和外框有可能会从通槽处脱落;其二,现有的内框结构过于复杂,需要在内框上设有四个引脚,而在按键帽底面和按键底板上也需要分别设有四个对应点,这种结构复杂,不便于大规模生产和节省成本;其三,现有的剪刀脚外框前后臂长度相等、前后结构对称,使得按键帽的支撑力度前后一样,但当手指按压按键时,通常是指尖先接触到按键的前部,然后手指的主要着力点全部落在按键的后部,这就使得外框后臂受力大于外框前臂,使按键在手指按压过程中受力不均易出现晃动,影响舒适度和按键中剪刀脚的强度,不符合人体工程学。有鉴于上述的问题和缺点,发明人凭多年行业设计经验,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提出了一种新的既能提升品质又能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新型的剪刀脚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采用人体工程学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人体工程学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包括有按键帽、剪刀脚、弹性硅胶体、按键底板以及覆盖在按键底板表面上的印刷电路薄膜,弹性硅胶体的顶部穿过剪刀脚通孔后顶设在按键帽底面上,弹性硅胶体的底部位于印刷电路薄膜的按键开关上,所述剪刀脚由外框和铰接在外框内的内框组成,外框与内框组合后内框的外侧面与外框对应的内侧面具有可使内框相对于外框自由旋转的间隙;
所述内框由内框前臂、内框后臂以及连接在内框前臂和内框后臂之间的内框左连接臂和内框右连接臂相连而成的对称框体;并且内框无向外延伸的转轴,在内框左连接臂和内框右连接臂的外侧面中心设有圆心轴孔;
所述外框由相互平行的外框前臂和外框后臂以及连接在外框前臂和外框后臂之间的外框左连接臂和外框右连接臂构成的前后不对称框体,其中,外框前臂和外框后臂相互平行且外框前臂短于外框后臂,外框左连接臂和外框右连接臂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外框前臂和外框后臂的两端;所述外框左连接臂和外框右连接臂的内侧面中心分别向内延伸出与所述圆心轴孔对应的转轴;
所述按键帽底面设有两个固定卡座和一个滑动侧卡勾,在按键底板上设有两个固定卡座和一个滑动侧卡勾;
装配后,通过外框左连接臂和外框右连接臂之间的塑胶弹性使外框上的所述转轴插设进内框对应的所述轴孔内;内框前臂和内框后臂分别与按键帽底面上的滑动侧卡勾和按键底板上的滑动侧卡勾一一对应配合,外框后臂对应卡设在按键帽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外框前臂对应卡设在按键底板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所述外框前臂的两端一体成型有两个卡脚转轴,在外框后臂的两端一体成型有两个卡脚转轴;外框后臂两端的两个卡脚转轴对应卡设在按键帽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外框前臂两端的两个卡脚转轴对应卡设在按键底板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所述外框前臂的两端无卡脚,所述外框后臂的两端一体成型有两个卡脚;外框后臂内侧两端对应卡设在按键帽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外框前臂两端的两个卡脚对应卡设在按键底板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所述外框前臂的两端无卡脚转轴,所述外框后臂的两端无卡脚转轴;外框后臂内侧两端对应卡设在按键帽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外框前臂内侧两端对应卡设在按键底板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所述内框和外框分别为一体成型的塑胶件。所述外框为左右对称的类梯形框体。所述内框前臂、内框后臂为便于和滑动侧卡勾配合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外框前臂和外框后臂上的卡脚成型为凸圆轴柱。所述固定卡座内具有用来卡接外框前臂和外框后臂上卡脚的凹槽。所述按键帽底面和按键底板上的两个滑动侧卡勾均呈勾形开口结构且这两个滑动侧卡勾的开口背向分布。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具有以上优点
其一,本发明中的内框上的圆心轴孔的周边均为实体结构,在圆心轴孔的上下方向均不开用来安装的通槽,而是通过外框的塑料弹性将所述内框上的转轴插设进内框对应的所述圆心轴孔内完成安装,这样,大大加强了内外框的安装强度,保证按键在撞击下剪刀脚的内外框也不会脱落,安装过程可以采用机器自动定位拉伸安装,这样就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不会影响装配效率;
其二,本发明将内框设计为无引脚的对称框体,直接利用内框前臂 和内框后臂取代了传动的内框上的四个内引脚结构,简化了内框的结构;另外,将按键帽底面和按键底板上的固定卡座和滑动侧卡勾的数量减少到各为三个,这样,把内框、按键帽、按键底板的结构均得到简化设计,节约了成本,便于规模化生产;
其三,本发明通过外框前臂和外框后臂相互平行且外框前臂短于外框后臂的结构,大大加强了按键后端的支撑力度,使按键的支撑力度呈现前弱后强与人们手指实际按压力度相对应,这样,使按键在手指按压过程中稳定不晃动,提高了舒适度,符合人体工程学。


图1是本发明立体结构装配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剪刀脚内框和外框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采用人体工程学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包括有按键帽10、剪刀脚20、弹性硅胶体30、按键底板40以及覆盖在按键底板10表面上的印刷电路薄膜50,弹性硅胶体30的顶部穿过剪刀脚20通孔后顶设在按键帽10底面上,弹性硅胶体30的底部位于印刷电路薄膜50的按键开关上,所述剪刀脚20由外框22和铰接在外框22内的内框21组成,外框22与内框21组合后内框21的外侧面与外框22对应的内侧面具有可使内框21相对于外框22自由旋转的间隙;
所述内框21由内框前臂21a、内框后臂21b以及连接在内框前臂21a和内框后臂21b 之间的内框左连接臂21c和内框右连接臂21d相连而成的对称框体;并且内框21无向外延伸的转轴,在内框左连接臂21c和内框右连接臂21d的外侧面中心设有圆心轴孔23,所述圆心轴孔23的孔壁均为实体结构;
所述外框22由相互平行的外框前臂22a和外框后臂22b以及连接在外框前臂22a和外框后臂22b之间的外框左连接臂22c和外框右连接臂22d构成的前后不对称框体,其中,夕卜框前臂22a和外框后臂22b相互平行且外框前臂22a短于外框后臂22b,外框左连接臂22c和外框右连接臂22d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外框前臂22a和外框后臂22b的两端;所述外框左连接臂22c和外框右连接臂22d的内侧面中心分别向内延伸出与所述圆心轴孔23对应的转轴24 ;
所述按键帽10底面设有两个固定卡座11和一个滑动侧卡勾12,在按键底板40上设有两个固定卡座41和一个滑动侧卡勾42 ;
装配后,通过外框左连接臂22c和外框右连接臂22d之间的塑胶弹性使外框22上的所述转轴24插设进内框21对应的所述轴孔23内;内框前臂21a和内框后臂21b分别与按键帽10底面上的滑动侧卡勾12和按键底板40上的滑动侧卡勾42 —一对应配合,外框后臂22b对应卡设在按键帽10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11上,外框前臂22a对应卡设在按键底板40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41上。实施例一,所述外框前臂22a的两端一体成型有两个卡脚转轴25,在外框后臂22b的两端一体成型有两个卡脚转轴25 ;外框后臂22b两端的两个卡脚转轴25对应卡设在按键帽10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11上,外框前臂22a两端的两个卡脚转轴25对应卡设在按键底板40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41上。另一实施例,所述外框前臂22a的两端无卡脚,所述外框后臂22b的两端一体成型有两个卡脚25 ;外框后臂22b内侧两端对应卡设在按键帽10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11上,外框前臂22a两端的两个卡脚25对应卡设在按键底板40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41上。再一实施例,所述外框前臂22a的两端无卡脚转轴,所述外框后臂22b的两端无卡脚转轴;外框后臂22b内侧两端对应卡设在按键帽10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11上,外框前臂22a内侧两端对应卡设在按键底板40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41上。所述内框21和外框22分别为一体成型的塑胶件。所述外框22为左右对称的类梯形框体。
所述内框前臂21a、内框后臂21b为便于和滑动侧卡勾配合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外框前臂22a和外框后臂22b上的卡脚转轴25成型为凸圆轴柱。所述固定卡座11、41内具有用来卡接外框前臂22a和外框后臂22b上卡脚转轴25的凹槽。所述按键帽10底面和按键底板40上的两个滑动侧卡勾12、42均呈勾形开口结构且这两个滑动侧卡勾的开口背向分布。使用时,手指下按键盘帽10,按键帽10下压弹性硅胶体30,弹性硅胶体30下压印刷电路板薄膜50的按键开关,接通按键电路工作,松开手指后,在弹性硅胶体30的弹力作用下,按键帽10复位;这里的剪刀脚20起到支撑固定按键帽10的作用,装配后,通过外框左连接臂22c和外框右连接臂22d之间的塑胶弹性使外框22上的所述转轴24插设进内框 21对应的所述轴孔23内;内框前臂21a和内框后臂21b分别与按键帽10底面上的滑动侧卡勾12和按键底板40上的滑动侧卡勾42 —一对应配合,外框后臂22b两端的两个卡脚转轴25对应卡设在按键帽10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11上,外框前臂22a两端的两个卡脚转轴25对应卡设在按键底板40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41上。手指下按键盘帽10时,与固定卡座11、41连接的外框22上的卡脚转轴25均绕着固定卡座11、41上的两个垂直向上的凹槽形成的卡位进行定位旋转;而与滑动侧卡勾12、42活动连接的内框前臂21a和内框后臂21b在勾形开口内进行相反方向平行移动以实现按键上下移动。这样,本发明按键的剪刀脚装配牢靠,不易脱落;结构简单、节约了成本,便于规模化生产;与人们手指实际按压力度相对应,使按键在手指按压过程中稳定不晃动,提高了舒适度,符合人体工程学。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人体工程学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包括有按键帽、剪刀脚、弹性硅胶体、按键底板以及覆盖在按键底板表面上的印刷电路薄膜,弹性硅胶体的顶部穿过剪刀脚通孔后顶设在按键帽底面上,弹性硅胶体的底部位于印刷电路薄膜的按键开关上,所述剪刀脚由外框和铰接在外框内的内框组成,外框与内框组合后内框的外侧面与外框对应的内侧面具有可使内框相对于外框自由旋转的间隙;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由内框前臂、内框后臂以及连接在内框前臂和内框后臂之间的内框左连接臂和内框右连接臂相连而成的对称框体;并且内框无向外延伸的转轴,在内框左连接臂和内框右连接臂的外侧面中心设有圆心轴孔; 所述外框由相互平行的外框前臂和外框后臂以及连接在外框前臂和外框后臂之间的外框左连接臂和外框右连接臂构成的前后不对称框体,其中,外框前臂和外框后臂相互平行且外框前臂短于外框后臂,外框左连接臂和外框右连接臂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外框前臂和外框后臂的两端;所述外框左连接臂和外框右连接臂的内侧面中心分别向内延伸出与所述圆心轴孔对应的转轴; 所述按键帽底面设有两个固定卡座和一个滑动侧卡勾,在按键底板上设有两个固定卡座和一个滑动侧卡勾; 装配后,通过外框左连接臂和外框右连接臂之间的塑胶弹性使外框上的所述转轴插设进内框对应的所述轴孔内;内框前臂和内框后臂分别与按键帽底面上的滑动侧卡勾和按键底板上的滑动侧卡勾一一对应配合,外框后臂对应卡设在按键帽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外框前臂对应卡设在按键底板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人体工程学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前臂的两端一体成型有两个卡脚转轴,在外框后臂的两端一体成型有两个卡脚转轴;外框后臂两端的两个卡脚转轴对应卡设在按键帽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外框前臂两端的两个卡脚转轴对应卡设在按键底板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人体工程学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前臂的两端无卡脚,所述外框后臂的两端一体成型有两个卡脚;外框后臂内侧两端对应卡设在按键帽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外框前臂两端的两个卡脚对应卡设在按键底板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人体工程学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前臂的两端无卡脚转轴,所述外框后臂的两端无卡脚转轴;外框后臂内侧两端对应卡设在按键帽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外框前臂内侧两端对应卡设在按键底板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采用人体工程学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和外框分别为一体成型的塑胶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采用人体工程学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为左右对称的类梯形框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采用人体工程学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前臂、内框后臂为便于和滑动侧卡勾配合的圆柱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采用人体工程学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前臂和外框后臂上的卡脚成型为凸圆轴柱。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采用人体工程学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座内具有用来卡接外框前臂和外框后臂上卡脚的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采用人体工程学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底面和按键底板上的两个滑动侧卡勾均呈勾形开口结构且这两个滑动侧卡勾的开口背向分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人体工程学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它包括有由外框和铰接在外框内的内框组成的剪刀脚,所述内框由内框前臂、内框后臂以及连接在内框前臂和内框后臂之间的内框左连接臂和内框右连接臂相连而成的对称框体;所述外框由相互平行的外框前臂和外框后臂以及连接在外框前臂和外框后臂之间的外框左连接臂和外框右连接臂构成的前后不对称框体,装配后,内框前臂和内框后臂分别与按键帽底面上的滑动侧卡勾和按键底板上的滑动侧卡勾一一对应配合,外框后臂对应卡设在按键帽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外框前臂对应卡设在按键底板上对应的两个固定卡座上。这样,本发明使按键在手指按压过程中稳定不晃动,提高了舒适度,符合人体工程学。
文档编号H01H13/705GK103021713SQ2012105889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发明者江海波 申请人:江海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