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容量sc镍氢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5493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容量sc镍氢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低容量SC镍氢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一些便携的移动设备被更广泛的应用,这些移动设备离不开二次电池即充电电池,故现在对二次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闻。目前的SC电池,其外部的钢壳大小已标准化,对高容量的SC电池,这种钢壳大小适中,但是对于低容量的SC电池,由于钢壳内部的极片短且较宽,装配时卷绕针较粗,装配后钢壳内空余空间大,这样正、负极在组装或充、放电过程中极易产生位移,增加了产品的 不良率,且也降低了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可靠,性能稳定的低容量SC镍氢电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低容量SC镍氢电池,包括标准的外钢壳、极组以及密封所述外钢壳的外盖帽,所述极组包括正极、负极以及分别与所述正极、负极连接的正极耳、负极耳,所述极组设置于所述内钢壳中,所述极组的正极耳由所述内钢壳顶部伸出与所述外盖帽连接,所述极组的负极耳由所述内钢壳的底部伸出与所述外钢壳的底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内钢壳的底面设有焊接孔,所述内钢壳的底面与所述外钢壳的底面点焊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内钢壳固定于所述外钢壳的中心。本实用新型中,于外钢壳内设置一内钢壳固定极组,这样通过体积较小的内钢壳来固定极组,保证了极组安装的牢固、可靠性,同时也不影响整个电池的外观尺寸大小,提高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合格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容量SC镍氢电池的剖示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容量SC镍氢电池拆掉盖帽后的爆炸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钢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13]参照图I、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低容量SC镍氢电池,包括标准的外钢壳100、极组200以及密封外钢壳100的外盖帽300,还包括固定于外钢壳100内的内钢壳400,极组200设置于内钢壳400中,极组200包括正极(图中未示出)、负极以及分别与正极、负极连接的正极耳210、负极耳220。正极耳210由内钢壳400顶部伸出与外盖帽300连接,负极耳220由内钢壳400的底部伸出与外钢壳100的底面连接。这样,外盖帽300为电池的正极端,外钢壳100的底面为电池的负极端。目前,低容量SC镍氢电池标准的外钢壳100的高度为42. 0±0· 5mm,直径22. 1±0· 2mm,对于低容量的电池来说,此空间较大,而本实施例中,于外钢壳100内设置一内钢壳400固定极组200,这样通过体积较小的内钢壳400来固定极组200,保证了极组200安装的牢固、可靠性,同时也不影响整个电池的外观尺寸大小,提高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合格率。参照图2、图3,内钢壳400的顶部呈开口状,底部设有焊接孔410,负极耳220由焊接孔410伸入与外钢壳的底部连接,同时通过此焊接孔410,内钢壳400与外钢壳100实现点焊连接。通过焊接连接,有效保证二者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避免内钢壳400发生脱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内钢壳400固定于外钢壳100的中心,保证整个电池的稳定性,当然,也可将内钢壳400紧贴外钢壳100的侧壁设置。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低容量SC镍氢电池,包括标准的外钢壳、极组以及密封所述外钢壳的外盖帽,所述极组包括正极、负极以及分别与所述正极、负极连接的正极耳、负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组设置于所述内钢壳中,所述极组的正极耳由所述内钢壳顶部伸出与所述外盖帽连接,所述极组的负极耳由所述内钢壳的底部伸出与所述外钢壳的底面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容量SC镍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壳的底面设有焊接孔,所述内钢壳的底面与所述外钢壳的底面点焊连接。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低容量SC镍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壳固定于所述外钢壳的中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低容量SC镍氢电池,包括标准的外钢壳、极组以及密封所述外钢壳的外盖帽,所述极组包括正极、负极以及分别与所述正极、负极连接的正极耳、负极耳,所述极组设置于所述内钢壳中,所述极组的正极耳由所述内钢壳顶部伸出与所述外盖帽连接,所述极组的负极耳由所述内钢壳的底部伸出与所述外钢壳的底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于外钢壳内设置一内钢壳固定极组,这样通过体积较小的内钢壳来固定极组,保证了极组安装的牢固、可靠性,同时也不影响整个电池的外观尺寸大小,提高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合格率。
文档编号H01M10/30GK202633464SQ2012201757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3日
发明者龙翔, 叶凯, 张燕刚, 宾建军, 胡善阳, 李晓波 申请人:深圳市倍特力电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