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避免开关机冲击电流的电力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281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避免开关机冲击电流的电力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避免开关机冲击电流的电力开关。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当闭合电力开关将设备接入供电回路时,由于设备内置的电容器在瞬间会吸入很大的充电电流,常常造成供电设备瞬间异常,比如输出电压跌落,空气开关跳闸,发电机转速异常、损坏等。目前,在各电力系统中,针对设备接入瞬间冲击电流较大的问题一般采用以下三种处置措施方法一、提高供电电源的输出能力在供电电源的选取上直接选用输出能量较大的供电电源,可以保证在设备接入的瞬间供电源能够抗住冲击,正常供电。但由于只有在设备开机瞬间才需要大能量,所以这样 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特别是很多设备需要同时开机的情况,则需要选择冗余非常大的供电源。方法二、增加电阻和继电器组合抑制冲击电流的缓输出电路在电力开关之后,设备之前增加一个抑制冲击电流的缓输出电路,如图1所示,用以降低冲击电流的影响。在空气开关闭合,设备接入时,由辅助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Kl触点处于断开状态,供电源通过功率电阻Rl给设备上的电容充电。此时由于Rl的限流作用,回路中电流较小。延时一段时间后,辅助控制电路动作,Kl继电器触点闭合,供电源给设备正常供电。此时由于设备上的电容已经经过了充电,所以回路中没有冲击电流。但该电路复杂,必须有一个专门进行延时和控制继电器的辅助控制电路。且其空间占用大,继电器和功率电阻都会占用较大的空间。方法三、增加负温度效应的热敏电阻来抑制冲击电流在电力开关之后,设备之前增加一个具有负温度效应的电阻,如图2所示,用以降低冲击电流的影响。在空气开关闭合,设备接入时,供电源通过负温度效应电阻Rl给设备上的电容充电。此时由于Rl的限流作用,回路中电流较小。一段时间后Rl因热效应温度不断升高,阻值持续下降,最终接近零阻值。此时供电源进入给设备正常供电状态。由于设备上的电容已经经过了充电,所以回路中没有冲击电流。但如果在工作过程中断开空气开关然后马上再闭合空气开关,由于Rl仍然处于高温零阻的状态,将不能起到抑制冲击电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可避免开关机冲击电流的电力开关,以降低开关机冲击电流对供电源和用电设备的影响。(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避免开关机冲击电流的电力开关,包括壳体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供电机构、进线端子、出线端子、旋转导电杆和驱动装置,所述进线端子与所述供电机构连接,所述出线端子与所述旋转导电杆连接;所述供电机构位于所述旋转导电杆的一侧,所述旋转导电杆靠近所述供电机构的一侧的上、下部分别设有限位电阻和主触点;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旋转导电杆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旋转导电杆摆动使得限位电阻先与供电机构接触,旋转导电杆继续摆动以致限位电阻和主触点均与供电机构接触。其中,所述供电机构包括固定导电杆、Q形弹片和导向杆,所述固定导电杆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Q形弹片安装在固定导电杆的上部与所述限位电阻相对的位置,所述导向杆分别穿过Q形弹片和固定导电杆,所述固定导电杆的下部与所述主触点相对的位置设有导电触点,所述进线端子与所述固定导电杆连接。其中,所述固定导电杆为曲杆状,其上、下部分别为朝向所述旋转导电杆的凹面和凸面。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凸轮、手柄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供电机构的上方,其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导电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凸轮与手柄连接并位于所述旋转导电杆的另一侧,所述手柄的端部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扳动手柄可使得凸轮转动进而带动旋转导电杆摆动;凸轮转动过程中首先促使旋转导电杆的上部向所述供电机构摆动以使得限位电阻先与供电机构接触,然后旋转导电杆继续摆动以使得旋转导电杆上、下部的限位电阻和主触点均与供电机构接触。其中,所述限位电阻包括导电体和绝缘面,所述绝缘面包覆在所述导电体的外沿周向上。(三)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可避免开关机冲击电流的电力开关,在旋转导电杆的上、下部分别设有限位电阻和主触点,使得限位电阻先与供电机构接触通电,在限位电阻的限流作用下,使得电路中受到的冲击电流较小,从而降低了开关机冲击电流对供电源和用电设备的影响。

图1是现有技术中方法二的电路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方法三的电路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关断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开关闭合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开关闭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等效电路图。其中,1、壳体;2、进线端子;3、出线端子;4、旋转导电杆;41、限位电阻;42、主触点;51、固定导电杆;52、Q形弹片;53、导向杆;54、导电触点;61、凸轮;62、手柄;6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29]如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避免开关机冲击电流的电力开关,包括壳体I以及分别安装在该壳体内的供电机构、进线端子2、出线端子3、旋转导电杆4和驱动装置,进线端子 2与供电机构连接,出线端子3与旋转导电杆连接;供电机构位于旋转导电杆的一侧,旋转导电杆4靠近供电机构的一侧的上、下部分别设有限位电阻41和主触点42 ;驱动装置与旋转导电杆4连接,驱动装置控制旋转导电杆4摆动使得限位电阻41先与供电机构接触,旋转导电杆4继续摆动以致限位电阻41和主触点42均与供电机构接触。[0030]其中,限位电阻41包括导电体411和绝缘面412,绝缘面412包覆在导电体411的外沿周向上。[0031]供电机构包括固定导电杆51、Ω形弹片52和导向杆53,固定导电杆51固定在壳体I上,Ω形弹片52安装在固定导电杆51的上部与限位电阻4相对的位置,导向杆53分别穿过Ω形弹片和固定导电杆51,固定导电杆51的下部与主触点42相对的位置设有导电触点54,进线端子2与固定导电杆51连接。采用Ω形弹片52可保证触点压合。[0032]优选地,固定导电杆51为曲杆状,其上、下部分别为朝向旋转导电杆4的凹面和凸面。[0033]驱动装置包括凸轮61、手柄62和弹簧63,弹簧63的一端固定在壳体I上并位于供电机构的上方,其另一端与旋转导电杆4的上端连接,凸轮61与手柄62连接并位于旋转导电杆4的另一侧,手柄62的端部设于壳体I的外部,扳动手柄62可使得凸轮61转动进而带动旋转导电杆4摆动;凸轮61转动过程中首先促使旋转导电杆4的上部向供电机构摆动以使得限位电阻41先与供电机构接触,然后旋转导电杆继续摆动以使得旋转导电杆4 上、下部的限位电阻41和主触点42均与供电机构接触。本实施例中,旋转导电杆4位于固定导电杆51的右侧,手柄62向上扳动使得凸轮 61逆时针转动,凸轮61转动先使得旋转导电杆4逆时针摆动。[0035]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可避免开关机冲击电流的电力开关的具体工作过程为未23扳动手柄62时,开关断开,旋转导电杆4不与固定导电杆51接触,如图3所不,此时处于断电的状态;向上扳动手柄62,开关闭合过程中,首先使得限位电阻41与导向杆53 接触,如图4所示;开关闭合后,导向杆53在旋转导电杆4的推动下向前推进并压缩Ω形弹片52,从而使得旋转导电杆4继续逆时针摆动使得旋转导电杆4上、下部的限位电阻41 和主触点42均与供电机构接触,如图5所示。该电力开关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限位电阻先与供电机构接触通电,在限位电阻的限流作用下,使得电路中受到的冲击电流较小,可显著地降低开关机冲击电流对供电源和用电设备的影响。[0036]将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可避免开关机冲击电流的电力开关等效出如图6 中所示的电路图,供电机构与供电设备连接,进线端子2和出线端子3与供电源连接,限位电阻41 (即Rl)与供电机构的接触点相当于辅助触点SI ;向上推动手柄62转动凸轮61的过程中,辅助触点SI首先接通给设备的内置电容充电,由于Rl的限流作用,电路中的冲击电流较小;手柄62继续推动时主触点S2也接通,供电源进入正常供电状态,此时由于电容已经充电完成,所以回路中没有冲击电流。[00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避免开关机冲击电流的电力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供电机构、进线端子、出线端子、旋转导电杆和驱动装置,所述进线端子与所述供电机构连接,所述出线端子与所述旋转导电杆连接;所述供电机构位于所述旋转导电杆的一侧,所述旋转导电杆靠近所述供电机构的一侧的上、下部分别设有限位电阻和主触点;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旋转导电杆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旋转导电杆摆动使得限位电阻先与供电机构接触,旋转导电杆继续摆动以致限位电阻和主触点均与供电机构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避免开关机冲击电流的电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机构包括固定导电杆、Ω形弹片和导向杆,所述固定导电杆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Ω形弹片安装在固定导电杆的上部与所述限位电阻相对的位置,所述导向杆分别穿过Ω形弹片和固定导电杆,所述固定导电杆的下部与所述主触点相对的位置设有导电触点,所述进线端子与所述固定导电杆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避免开关机冲击电流的电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导电杆为曲杆状,其上、下部分别为朝向所述旋转导电杆的凹面和凸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避免开关机冲击电流的电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凸轮、手柄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供电机构的上方, 其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导电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凸轮与手柄连接并位于所述旋转导电杆的另一侧,所述手柄的端部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扳动手柄可使得凸轮转动进而带动旋转导电杆摆动;凸轮转动过程中首先促使旋转导电杆的上部向所述供电机构摆动以使得限位电阻先与供电机构接触,然后旋转导电杆继续摆动以使得旋转导电杆上、下部的限位电阻和主触点均与供电机构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避免开关机冲击电流的电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电阻包括导电体和绝缘面,所述绝缘面包覆在所述导电体的外沿周向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公开了一种可避免开关机冲击电流的电力开关,该电力开关包括壳体以及分别安装在该壳体内的供电机构、进线端子、出线端子、旋转导电杆和驱动装置,进线端子与供电机构连接,出线端子与旋转导电杆连接;供电机构位于旋转导电杆的一侧,旋转导电杆靠近供电机构的一侧的上、下部分别设有限位电阻和主触点;驱动装置与旋转导电杆连接,驱动装置控制所述旋转导电杆摆动使得限位电阻先与供电机构接触,旋转导电杆继续摆动以致限位电阻和主触点均与供电机构接触。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电阻先与供电机构接触通电,在限位电阻的限流作用下,使得电路中受到的冲击电流较小,降低了开关机冲击电流对供电源和用电设备的影响。
文档编号H01H9/00GK202839350SQ20122048859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高连才 申请人:北京市京能电源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