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琴键式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4634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琴键式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ー种开关,具体是应用在小家电等行业领域的琴键式开关。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开关的使用很普遍,可以应用在各个领域。现有技术中的开关实现断开、闭合状态往往是通过触头实现的,触头在开关中的作用很大。拆开那些完成三万次左右的正常操作的开关,会发现它们的触头及触头边缘已经发黑。有些耐久性差的触头,腐蚀更加严重,甚至还会发生烧损的情况,严重影响到生命安全。因此,需要技术上的进步,改变开关的设计结构,使开关具有抗疲劳的特点、延长其使用寿命,使用更加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ー种使用安全、使用寿命长的琴键式开关。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推板、按杆支耳、盖板,其中推板上设置有扣板,推板的端头设置有推头,推板的下面通过弹簧连接有辅助动片。所述的辅助动片呈U型,辅助动片的材料是由磷铜带制成。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动片设置有动触点、动触片;辅助动片还可以通过卡线簧与静触片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按杆支耳配套连接有按杆;扣板与按杆支耳之间连接有联锁片。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通孔,配合塔簧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ー种琴键式开关,其内部呈U型的辅助动片可以顺畅的实现开关的断开、闭合状态。U型辅助动片的材料是由磷铜带制成,保证了其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制作成本不高,本产品适合在同类产品中推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盖板;3、按杆;4、按杆支耳;5、塔簧;6、动触片;7、联锁片;8、扣板;9、扣黃;10、浄触片;11、卡线黃;12、推板;13、推头;14、辅助动片;15、动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特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在此,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推板12、按杆支耳4、盖板2,其中推板12上设置有扣板8,推板12的端头设置有推头13,推板12的下面通过扣簧9连接有辅助动片14。所述的辅助动片14呈U型,辅助动片14的材料是由磷铜带制成,抗疲劳度极好,延长了开关的使用寿命,操作开关时手感顺畅,无不良导通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动片14设置有动触点15、动触片6 ;辅助动片14还可以通过卡线簧11与静触片10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按杆支耳4配套连接有按杆3 ;扣板8与按杆支耳4之间连接有联锁片7。所述的盖板2上设置有通孔,配合塔簧5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按下开关键,通过按杆3作用于推板12的45度斜面后,推板12往后运动一定的行程,推头13推动U型辅助动片14,使U型辅助动片14与静触片10接触形成导通,实现接通电源的任务。当按杆3不往下按时,扣板8前端的扣簧9将拉住推板12,即推头13与U型辅助动片14松开,U型辅助 动片14通过自身具有的弾性张开,即可切断电源,实现断开电源的任务。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1.一种琴键式开关,包括底座、推板、按杆支耳、盖板,其特征在于推板上设置有扣板,推板的端头设置有推头,推板的下面通过扣簧连接有辅助动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琴键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动片呈U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琴键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动片设置有动触点、动触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琴键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动片还可以通过卡线簧与静触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琴键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动片材料是磷铜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琴键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杆支耳配套连接有按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琴键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板与按杆支耳之间连接有联锁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琴键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通孔,配合塔簧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开关,具体是应用在小家电等行业领域的琴键式开关。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推板、按杆支耳、盖板,其中推板上设置有扣板,推板的端头设置有推头,推板的下面通过弹簧连接有辅助动片。所述的辅助动片呈U型,辅助动片的材料是由磷铜带制成。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动片设置有动触点、动触片;辅助动片还可以通过卡线簧与静触片连接。本实用新型内部的U型辅助动片可以顺畅的实现开关的断开、闭合状态。U型辅助动片的材料是由磷铜带制成,保证了其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制作成本不高,本产品适合在同类产品中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H01H13/70GK202871644SQ201220519919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薛仕郎 申请人:薛仕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