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式倾斜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147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夹层式倾斜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倾斜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角度变化达到开、关作用的夹层式倾斜开关。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及图2,以中国台湾专利第M409517号案的倾斜开关I为例,主要包含一个绝缘本体11、与该绝缘本体11对合且界定出一个容室10的一个顶盖12、四端子13,及容置在该容室10内的一个滚珠14。该绝缘本体11具有形成在顶面的数个凸柱111,及形成在底壁且连通外界与该容室10的数个收容槽112与数个销孔113。该顶盖12具有与前述凸柱111对合的数个开口 121。前述端子13分别具有穿经该收容槽112且显露在该容室10内的一个接触部131,及显露在该绝缘本体11外的一个焊接部132。借此,使该滚珠14在同时接触任两个接触部131的一个通路位置与不同时接触任两个接触部131的一个断路位置间滚动,达到开、关的目的。前述倾斜开关I在组装时,必须在射出成型时形成分别供一个定位销15穿经的数个销孔113,借此,在射出成型前,先以前述定位销15抵顶前述端子13,使前述端子13能够平稳放置,利于该绝缘本体11注塑成型。然而,前述销孔113与嵌卡前述端子13的收容槽112会形成水气渗入的孔隙,且前述定位销15只能抵顶端子13,却不能限位端子13,前述端子13在注塑成型时,容易因为塑胶射出时而偏移,影响组装时的精密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定位效果与稳固性的夹层式倾斜开关。本实用新型的夹层式倾斜开关,包含一个绝缘体、数个导电端子,及一个导体。该绝缘体具有沿一条轴线相互对合且界定出一个容室的两个壳座,及数个凹槽,其中一个壳座具有面向另一个壳座的一个端面,前述凹槽形成在该端面且环绕该轴线配置。前述导电端子被夹置在前述壳座间,并分别具有限位在该凹槽内的一个板件、形成在该板件且显露在该容室内的一个触接部,及显露在该绝缘体外的一个导接部,该板件具有一个本体,及形成在该本体不同侧面的两个接脚,且其中一个接脚邻接该导接部。该导体容置在该容室内,且在接触任两个触接部的一个通路位置与不接触任两个触接部的一个断路位置间移动。本实用新型的夹层式倾斜开关,该夹层式倾斜开关还包含数个凸部,及数个凹部,前述凸部形成在该绝缘体的端面、前述导电端子的板件两者其中一者,前述凹部形成在该绝缘体的端面、前述导电端子的板件两者另外一者,且分别与该凸部对合。本实用新型的夹层式倾斜开关,该凹部可以是孔、缺口、凹槽至少其中一种,该凸部可以是柱、肋、凸块至少其中一种。本实用新型的夹层式倾斜开关,该凹部、该凸部形成在对应该凹槽的区域。本实用新型的夹层式倾斜开关,该凹部、该凸部分别为多边形。本实用新型的夹层式倾斜开关,前述面对该壳座端面的另一个壳座也具有一个端面,该夹层式倾斜开关还包含数个形成在该壳座的端面,且与前述形成于壳座端面的凹部、凸部对合的凸部及凹部,所述壳座通过前述凸部与前述凹部对合而结合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夹层式倾斜开关,该板件具有一个本体,及形成在该本体不同侧面的两个接脚,且其中一个接脚邻接该导接部,前述凹槽分别具有形成在该壳座一侧且连通外界的一个缺口,供每一个导电端子邻接该导接部的接脚显露。本实用新型的夹层式倾斜开关,前述凹槽分别还具有形成在该壳座另一侧且连通外界的另一个缺口,供每一个导电端子的另一个接脚显露。本实用新型的夹层式倾斜开关,该绝缘体还具有形成在其中一个壳座的一个内表面且位于该轴线位置上的一个凹穴,该导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陷落在凹穴内,而稳定于该断路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夹层式倾斜开关,该绝缘体还具有形成在其中一个壳座的一个内表面且位于该轴线位置上的一个突起部,该导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受该突起部推顶,而稳定于该通路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夹层式倾斜开关,该绝缘体还具有形成在任一个壳座的一个外表面且限位前述导电端子导接部的数个嵌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前述凹槽限位前述导电端子,加强前述导电端子在组装前的定位效果,及组装后的稳固性,进而提升组装时的方便性,及组装精密度。

图1是中国台湾专利第M409517号案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前述中国台湾专利的一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层式倾斜开关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数个导电端子受限于一壳座上的数个凹槽;图5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6是沿图5剖切线VI —VI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一导体与任二个触接部接触的状态;图8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夹层式倾斜开关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图9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夹层式倾斜开关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及图10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数导电端子受限于一壳座上的数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3、图4,及图5,本实用新型夹层式倾斜开关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绝缘体2、数个导电端子3,及一个导体4。该绝缘体2具有沿一条轴线X相互对合且界定出一个容室20的两个壳座21、22、四个凹槽23、四个凸部24、分别形成于前述壳座21、22 —个内表面且位于该轴线X位置上的两个凹穴25 (如图6所不),及形成在前述其中一个壳座21外表面两相对侧的四个嵌槽26。该壳座21具有一个面向另一个壳座22的端面211。前述凹槽23形成在该壳座21的端面211且环绕该轴线X配置。前述凸部24形成在该壳座21的端面211且分别位于该凹槽23区域内,前述凸部24可以是柱、肋、凸块其中一种,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前述凸部24为圆柱。前述导电端子3被夹置在前述壳座21、22间,并分别具有限位在该凹槽23内的一个板件31、形成在该板件31且显露在该容室20内的一个触接部32,及显露在该绝缘体2外的一个导接部33。该板件31具有一个本体311,及形成在该本体311的一个凹部312。该本体311嵌置在该凹槽23内。该凹部312可以是孔、缺口、凹槽其中一种,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凹部312为沿平行该轴线X方向贯穿该本体311的圆孔。该导体4容置在该容室20内,且在接触任两个以上触接部32的一个通路位置与不接触任两个触接部32的一个断路位置间移动。组装时,只需将前述导电端子3的板件31压置入该壳座21的凹槽23内,就能够以前述凸部24分别穿经前述导电端子3的凹部312,及以前述凹槽23、嵌槽26限位该板件31、导接部33,使前述导电端子3在无法偏移的情形下,稳定于该壳座21的端面211,然后,再对合该壳座21与该壳座22,使前述壳座21、22套合为一体,达到夹置前述导电端子3,及封闭该容室20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相互对合的凸部与凹部也可对调设置,即壳座21的凹槽23内形成凹部,而对应的导电端子3设置可穿套于凹部的凸部。参阅图4、图6,正常状态时,该导体4会陷落在该凹穴25内,位于不接触任两个触接部32的断路位置,此时,前述导电端子3会形成断路而呈“OFF”状态。参阅图6、图7,当该绝缘体2受到一个外力作用而倾斜时,该导体4会在该容室20内依循外力方向滚动,至与任两个触接部32接触时,前述触接部32会通过该导体4形成通路而呈“0N”状态,借此,达到“0N/0FF”开关控制的效果。参阅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该绝缘体2还具有分别形成在前述壳座21、22内表面且位于该轴线X位置上的一个突起部212、221。借此,该导体4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受该突起部212推顶,而稳定于接触任两个触接部32的通路位置,且在该绝缘体2受外力振动或倾斜时,位于不接触任两个触接部32的断路位置。参阅图9、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该绝缘体2具有沿一条轴线X相互对合且界定出一个容室20的两个壳座27、四个四个为一组共八个凹槽28、两个两个为一组共四个凸部291,及两个两个为一组共四个凹部292。前述壳座27分别具有相互面对的一个端面271。前述凹槽28分别相对形成在该壳座27的端面271且环绕该轴线X配置,并分别具有形成在该壳座27不同侧面且连通外界的两个缺口 281、282。前述凸部291、凹部292为多边形,分别相对形成在该壳座27的端面271且分别位于该凹槽28区域内,前述凸部291可以是柱、肋、凸块其中一种,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前述凸部291为矩形凸块。前述凹部292可以是孔、缺口、凹槽其中一种,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前述凹部292为矩形凹槽。前述导电端子3被夹置在前述壳座27间,并分别具有限位在该凹槽28内的一个板件34、形成在该板件34且显露在该容室20内的一个触接部35,及显露在该绝缘体2外的一个导接部36。该板件34具有一个本体341、形成在该本体341不同侧面的两个接脚342、343,及形成在该本体341的一个凹部344。该本体341嵌置在该凹槽28内,使前述接脚342、343显露在前述缺口 281、282内。该凹部344可以是孔、缺口、凹槽其中一种,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凹部344为沿平行该轴线X方向贯穿该本体341的矩形孔。该导接部36邻接该接脚342。组装时,只需将前述导电端子3的板件34压置入其中一个壳座27的凹槽28内,就能够通过前述凹槽28及其缺口 281、282限位该板件34及其接脚342、343,使前述导电端子3在无法偏移的情形下,稳定于该壳座27的端面271,此时,虽然只有该壳座27上的两个凸部291分别穿经两个导电端子3的凹部344,然而,在对合两个壳座27的过程中,除了能够使前述壳座27通过前述凸部291与前述凹部292对合而结合为一体,且能够以另外的两个凸部291分别穿经另外两个导电端子3的凹部344,达到夹置前述导电端子3,及封闭该容室20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接脚343可形成在串连数个导电端子3的接点,使前述导电端子3串连成一条料片,借此,每一次压置料片时,能够同时完成数个导电端子3与数个壳座27的压置作业,大幅提升组装速度。借此,该导体4同样能够位于不接触任两个触接部32的断路位置,使前述导电端子3形成断路而呈“OFF”状态,且该导体4滚动至与任两个触接部35接触时,同样会通过该导体4形成通路而呈“0N”状态,借此,达到“0N/0FF”开关控制的效果。据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夹层式倾斜开关具有下列优点及功效: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以前述壳座21、22(27)夹置前述导电端子3,因此,该绝缘体2上不需要开设额外的孔洞,也不需要设置如图2所示的定位销,本实用新型只需利用前述凹槽23、28、凸部24、291限位前述导电端子3,就能够加强前述导电端子3在组装前的定位效果,及组装后的稳固性,进而提升组装时的方便性,及组装精密度。
权利要求1.一种夹层式倾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夹层式倾斜开关包含: 一个绝缘体,具有沿一条轴线相互对合且界定出一个容室的两个壳座,及数个凹槽,其中一个壳座具有面向另一个壳座的一个端面,前述凹槽形成在该端面且环绕该轴线配置;数个导电端子,被夹置在前述壳座间,并分别具有限位在该凹槽内的一个板件、形成在该板件且显露在该容室内的一个触接部,及显露在该绝缘体外的一个导接部;及 一个导体,容置在该容室内,且在接触任两个触接部的一个通路位置与不接触任两个触接部的一个断路位置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式倾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夹层式倾斜开关还包含数个凸部,及数个凹部,前述凸部形成在该绝缘体的端面、前述导电端子的板件两者其中一者,前述凹部形成在该绝缘体的端面、前述导电端子的板件两者另外一者,且分别与该凸部对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层式倾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凹部可以是孔、缺口、凹槽至少其中一种,该凸部可以是柱、肋、凸块至少其中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层式倾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凹部、该凸部形成在对应该凹槽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层式倾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凹部、该凸部分别为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层式倾斜开关,其特征在于:前述面对该壳座端面的另一个壳座也具有一个端面,该夹层式倾斜开关还包含数个形成在该端面,且与前述形成于壳座端面的凹部、凸部对合的凸部及凹部,所述壳座通过前述凸部与前述凹部对合而结合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层式倾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板件具有一个本体,及形成在该本体不同侧面的两个接脚,且其中一个接脚邻接该导接部,前述凹槽分别具有形成在该壳座一侧且连通外界的一个缺口,供每一个导电端子邻接该导接部的接脚显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层式倾斜开关,其特征在于:前述凹槽分别还具有形成在该壳座另一侧且连通外界的另一个缺口,供每一个导电端子的另一个接脚显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式倾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绝缘体还具有形成在其中一个壳座的内表面且位于该轴线位置上的一个凹穴,该导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陷落在凹穴内,而稳定于该断路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式倾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绝缘体还具有形成在其中一个壳座的内表面且位于该轴线位置上的一个突起部,该导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受该突起部推顶,而稳定于该通路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式倾斜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绝缘体还具有形成在任一个壳座的外表面且限位前述导电端子导接部的数个嵌槽。
专利摘要一种夹层式倾斜开关,包含一个绝缘体、夹置在该绝缘体两壳座间的数个导电端子,及容置在该绝缘体一个容室内的一个导体。该绝缘体具有形成于至少一个壳座的数个凹槽。前述导电端子分别具有限位在该凹槽内的一个板件、形成在该板件且显露在该容室内的一个触接部,及显露在该绝缘体外的一个导接部。该导体容置在该容室内,且在接触任两个触接部的一个通路位置与不接触任两个触接部的一个断路位置间移动。借此,利用前述凹槽限位前述导电端子,加强前述导电端子在组装前的定位效果,及组装后的稳固性,进而提升组装时的方便性,及组装精密度。
文档编号H01H35/02GK202977296SQ20122066149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4日
发明者周添铭 申请人:大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