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和电乐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0948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插座和电乐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和电乐器。对于插入针式插头的插座,不改变外形尺寸即可有效地抑制断音。该插座具备供针式插头(2)插入的有底的筒部(3)和与插入于筒部(3)的针式插头(2)接触而向针式插头(2)传递音响信号的信号用触点部件(4),信号用触点部件(4)具备配置于筒部(3)的底部的基部(41)和从基部(41)沿筒部(3)的内周面朝向筒部(3)的开口部延伸的多个片簧部(42),多个片簧部(42)以从针式插头(2)的径向将针式插头(2)夹住的方式在筒部(3)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各片簧部(42)具备进入针式插头(2)的缩颈部(24)并与该缩颈部(24)弹性接触的触点部(44)。
【专利说明】插座和电乐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及具备插座的电乐器。
[0002]本申请主张2012年10月29日于日本提出的特愿2012 — 237814号申请的优先权,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0003]一般而言,如电吉他、原声电吉他等,对应于演奏者对操作件(弦/键等)的操作来生成音响信号的各种电乐器具有用于通过插入针式插头而将音响信号传递给外部设备(例如放大器、扬声器等)的插座。
[0004]针式插头具备形成为圆柱状的套筒和设置在套筒的前端部并具有向径向内侧缩颈的缩颈部的触头。另一方面,插座具备插入针式插头的筒部和以弹力压附在插入于筒部的针式插头的周面上的金属制片簧。上述的音响信号通过使片簧的触点部与针式插头的触头接触而被从插座传递给针式插头。
[0005]以往,插座的片簧例如专利文献I所示地配置成其一端部固定于筒部、另一端部(触点部)通过弹力而进入针式插头的缩颈部并与该缩颈部抵接。由此,插座的片簧与针式插头的触头电连接。另外,片簧的触点部进入触头的缩颈部而以针式插头不会意外地从插座脱离的方式卡定。
[0006]以往,插座的片簧仅设置一个。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 - 241798号公报
[0008]但是,上述以往的插座存在如下问题:针式插头容易从片簧离开而容易使音响信号的传递中断,即容易发生断音。
[0009]具体说明的话,由于在以往的插座上仅设置一个片簧,所以例如针式插头像在插座的筒部内进行撬动一样地发生移动,会导致针式插头的触头从片簧离开。另外,如电吉他、原声电吉他等那样,在演奏时佩戴于演奏者的身上的电乐器中,演奏者一边演奏电乐器一边到处移动,所以特别容易发生针式插头像在插座的筒部内进行撬动一样地发生移动的现象。
[0010]另外,片簧仅有一个的情况下,伴随相对于插座插拔针式插头而使片簧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大,所以反复多次插拔针式插头时,压附在缩颈部上的片簧的弹力容易变弱。其结果为,针式插头的触头容易从片簧离开。即,还存在片簧的耐久性差的问题。
[0011]另外,存在如下问题:为了抑制上述的断音,也可考虑由多个片簧夹住针式插头,但是由于设于插座的筒部的片簧部的固定部分增加,所以导致插座的外径尺寸变大。特别是,将插座设置在原声电吉他等电乐器上的情况下,因受到空间等的制约,难以将插座的外形尺寸设定得较大,因此难以设置多个片簧。
[0012]另外,为了由多个片簧部夹住针式插头,需要进行多个片簧部的相对定位,以使所有片簧部的另一端部(触点部)进入缩颈部。但是,如以往那样,在将各个片簧部固定于插座的筒部的情况下,多个片簧部的相对定位是麻烦的。另外,反复插拔针式插头,也会造成多个片簧部的另一端部(触点部)之间相对错位。
[0013]另外,在多个片簧部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下,不能充分获得将针式插头在插座内卡定的力,针式插头在插座内会沿轴向移动或者针式插头容易从插座脱落。

【发明内容】

[0014]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改变外形尺寸即可抑制断音的插座及具备该插座的电乐器。
[001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具备:供针式插头插入的有底的筒部;与插入于该筒部的针式插头接触而向针式插头传递音响信号的信号用触点部件,所述信号用触点部件具备:配置于所述筒部的底部的基部;及从该基部沿所述筒部的内周面朝向该筒部的开口部延伸的多个片簧部,多个所述片簧部以从所述针式插头的径向将该针式插头夹住的方式在所述筒部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各片簧部具备进入所述针式插头的缩颈部并与该缩颈部弹性接触的触点部。
[0016]根据本发明的插座,由于由多个触点部夹住针式插头的缩颈部,所以例如即使针式插头像在插座的筒部内进行撬动一样地发生移动,也至少有一个触点部能够保持与针式插头的缩颈部弹性接触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以触点部与缩颈部接触的状态在信号用触点部件与针式插头之间传递音响信号时发生断音。
[0017]另外,通过设置多个片簧部,与片簧部设置一个的情况相比较,伴随相对于插座插拔针式插头而使各片簧部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小。因此,即使反复多次插拔针式插头,片簧部的弹力也不易变弱,能够抑制上述断音的发生。即,能够提供各片簧部的耐久性提高、可靠性高的插座。
[0018]而且,由于多个片簧部经由基部一体形成,所以能够容易进行多个触点部的相对定位。另外,即使反复插拔针式插头,也能够防止在多个触点部之间发生相对错位。由此,能够使所有触点部切实地进入针式插头的缩颈部,能够充分获得将针式插头在插座内卡定的力。因此,能够防止针式插头在插座内沿轴向移动或针式插头从插座脱落。
[0019]另外,由于仅通过使基部抵接于筒部的底部就能够使片簧部相对于筒部进行定位,所以不需要如以往那样在筒部设置片簧部用的固定部分。即,即使将多个片簧部配置于筒部内,也能够防止插座的外形尺寸变大。因此,也能够将具备多个片簧部的插座容易地设置在对于设置插座的空间存在制约的原声电吉他等电乐器上。
[0020]并且,在上述插座中,优选为,各片簧部具备:立起板部,在延伸方向基端部向所述筒部的径向内侧折弯而相对于所述内周面向所述径向内侧倾斜地延伸;及折回板部,通过相对于该立起板部的前端折弯而向所述筒部的径向外侧倾斜地延伸,所述触点部由所述立起板部与所述折回板部的折弯部分构成,所述折回板部的前端抵接于所述内周面。
[0021]相对于筒部插拔针式插头时触点部被向针式插头的径向外侧按压,从而使片簧部发生弹性变形,在片簧部上产生应力。此处,如上述结构所示,若折回板部的前端与筒部的内周面抵接,则片簧部产生的应力分散在立起板部的基端上的折弯部分及立起板部与折回板部的折弯部分这两个部位。因此,片簧部的弹力更加难以变弱,能够进一步提高片簧部的耐久性。
[0022]本发明的电乐器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插座。[0023]发明效果
[0024]根据本发明,不改变插座的外径尺寸即可抑制断音的发生。另外,能够通过提高片簧部的耐久性来提供可靠性高的插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表不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插座的分解立体图。
[0026]图2是表示图1的插座和插入该插座的针式插头的剖视图。
[0027]图3是表示将针式插头向图2的插座插入的途中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8]图4是表示将针式插头插入到图2的插座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插座
[0031]2…针式插头
[0032]24…缩颈部
[0033]3…筒状单元(筒部)
[0034]33…固定板
[0035]4…信号用触点部件
[0036]41…基部
[0037]42…片簧部
[0038]44…触点部
[0039]45…基端板部
[0040]46…立起板部
[0041]47...折回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参照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0043]如图1、图2所示,该实施方式的插座I例如设置于具备将弦的振动转换为电信号(音响信号)的拾音装置、包含音调控制器等的预放大器、向预放大器供给电力的电源(干电池)的原声电吉他(电弦乐器、电乐器)上,将从预放大器输出的音响信号传递给外部设备。
[0044]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插座I中插入的针式插头2具备从插头保持部21突出的圆柱状的套筒22和设于套筒22的突出方向前端侧的触头23。触头23的前端部形成为前端渐细的圆锥形状。另一方面,触头23的基端部形成为具有向径向内侧缩颈的缩颈部24的形状。
[0045]另外,套筒22与触头23之间形成绝缘环25,由此,套筒22和触头23电绝缘。触头23通过与插座I电连接而构成用于向外部设备传递音响信号的信号用电极。另一方面,套筒22构成接地用电极。
[0046]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插座I具备:供针式插头2插入的有底的筒状单元(筒部)3 ;及多个触点部件4~6,与插入于筒状单元3的针式插头2的触头23、套筒22接触而与针式插头2电连接。
[0047]筒状单元3具备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圆筒状的外筒部31、由绝缘性材料构成的圆筒状的内筒部32及圆板状的固定板33。
[0048]在外筒部31的内周部形成有朝向筒状单元3的底部侧的台阶面34。位置比该台阶面34靠筒状单元3的开口部侧的外筒部31的一端部侧的内径尺寸与针式插头2的套筒22的外径尺寸相同或略大于套筒22的外径尺寸。另一方面,位置比台阶面34靠筒状单元3的底部侧的外筒部31的另一端部侧的内径尺寸被设定成大于一端部侧的内径尺寸,以能够将内筒部32收纳在外筒部31内。
[0049]在外筒部31的一端部,一体地形成有突缘部35及带件保持部36。
[0050]突缘部35形成为从外筒部31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圆盘状。该突缘部35以将外筒部31埋入到原声电吉他主体中的状态配置在主体的外面。并且,突缘部35起到通过螺纹固定等将插座I固定于原声电吉他主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带件保持部36形成为外周面具有缩颈形状的筒状,是卡定原声电吉他用的带件(未图示)的部分。即,本实施方式的插座I也起到作为原声电吉他的尾销的作用。
[0051]内筒部32的外径尺寸与上述的外筒部31的另一端部侧的内径尺寸相同或略小于该内径尺寸、且大于外筒部31的一端部的内径尺寸。由此,内筒部32能够从外筒部31的另一端部侧插入外筒部31内。
[0052]另外,通过使插入到外筒部31的内筒部32与外筒部31的台阶面34抵接,能够使内筒部32相对于外筒部31进行定位。
[0053]并且,在位于筒状单元3的开口部侧的内筒部32的轴向端部形成有从内筒部32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限制突起部37。该限制突起部37起到如下作用:在后述的信号用触点部件4安装于内筒部32的状态下限制筒状单元3向开口部侧移动。
[0054]另外,在限制突起部37的前端以在与内筒部32的内周面之间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朝向筒状单元3的底部延伸的伸出部38。
[0055]如以上所述构成的内筒部32构成用于安装多个触点部件4?6的壳体。
[0056]固定板33将内筒部32的一方的开口封闭而构成筒状单元3的底部,通过粘接剂等固定于内筒部32。因此,固定板33的外形尺寸设定为与内筒部32的外径尺寸相等。
[0057]在该固定板33的中央部形成有贯通其厚度方向的狭缝39(39 A、39 B)。该狭缝39使后述的信号用触点部件4及开关用触点部件5的端子部43、53插通,且配置于筒状单元3的外侧。
[0058]各触点部件4?6是对具有导电性且能够弹性变形的板材实施折弯加工而形成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触点部件4?6是信号用触点部件4、开关用触点部件5及接地用触点部件6。
[0059]信号用触点部件4具备基部41、多个片簧部42及信号端子部43。基部41形成为没有折弯部分的平坦的板状,配置在由固定板33构成的筒状单元3的底部。本实施方式的基部41形成为带板状。
[0060]各片簧部42与基部41的周缘一体地形成。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片簧部42形成于基部4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0061]另外,各片簧部42以从基部41的一方的主面向其厚度方向突出的方式相对于基部41折弯。由此,各片簧部42从基部41沿内筒部32的内周面朝向筒状单元3的开口部延伸。[0062]另外,两个片簧部42以将插入于筒状单元3的针式插头2从其径方向夹住的方式配置。
[0063]并且,各片簧部42具备进入到插入于筒状单元3的针式插头2的缩颈部24并与该缩颈部弹性接触的触点部44。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触点部44设置在片簧部42的延在方向的中间部分。
[0064]以下,关于包括触点部44的本实施方式的片簧部42进行详细说明。
[0065]各片簧部42从基部41侧朝向延伸方向前端地将平板状的基端板部45、立起板部46及折回板部47依次排列而构成。
[0066]基端板部45与筒状单元3的轴向平行地延伸,配置在内筒部32的内周面。立起板部46相对于基端板部45而向筒状单元3的径向内侧折弯。由此,立起板部46相对于内筒部32的内周面向筒状单元3的径向内侧倾斜地延伸。
[0067]折回板部47相对于立起板部46而向筒状单元3的径向外侧折弯。由此,折回板部47以从相对于立起板部46的折弯部分接近内筒部32的内周面的方式向筒状单元3的径向外侧倾斜地延伸。
[0068]另外,折回板部47的前端与内筒部32的内周面抵接。另外,折回板部47的前端插入于内筒部32的内周面与伸出部38之间。S卩,伸出部38构成防止折回板部47的前端从内筒部32的内周面浮起的前端保持部。
[0069]本实施方式中的各片簧部42的触点部44由上述的立起板部46与折回板部47的折弯部分构成。另外,两个触点部44的轴向位置彼此一致。另外,两个触点部44的间隔比缩颈部24的针式插头2的外径尺寸小。
[0070]信号用触点部件4的信号端子部43以从基部41的另一方的主面向其厚度方向突出的方式相对于基部41折弯。即,信号端子部43与上述的多个片簧部42反向突出。该信号端子部43插通形成在固定板33上的狭缝39 A,且配置于筒状单元3的外侧。由此,能够通过配线等将信号端子部43与原声电吉他的拾音装置、预放大器电连接。
[0071]如上构成的信号用触点部件4通过使其触点部44与针式插头2的触头23接触而起到向针式插头2传递从拾音装置、预放大器输出的音响信号的作用。
[0072]开关用触点部件5通过对带状的板材实施折弯加工而与上述的信号用触点部件4同样地具备基部51、一个片簧部52及开关端子部53。开关用触点部件5的基部51与信号用触点部件4的基部41同样地配置于筒状单元3的底部。另外,开关用触点部件5的片簧部52与信号用触点部件4的片簧部42同样地折弯、且具有与插入于筒状单元3的针式插头2的套筒22弹性接触的触点部54。该片簧部52配置在内筒部32的内周面中、相对于信号用触点部件4的片簧部42沿筒状单元3的周向错开90度的位置。
[0073]另外,开关端子部53相对于基部51与片簧部52反向地折弯,插通形成于固定板33的狭缝39 B,从而配置于筒状单元3的外侧。该开关用触点部件5通过例如配线等与原声电吉他的预放大器电连接,起到对应于针式插头2的插拔而切换预放大器的电源的通/断的作用。
[0074]接地用触点部件6以将带状的板材在中途部折回的方式折弯而形成。接地用触点部件6以其一端部配置于内筒部32的内周面、且其另一端部配置于内筒部32的外周面的方式安装于内筒部32的位于筒状单元3的开口部侧的轴向端部。另外,接地用触点部件6的一端部配置于内筒部32的内周面中、与开关用触点部件5的片簧部42相向的位置。
[0075]该接地用触点部件6的一端部与插入于筒状单元3的针式插头2的套筒22弹性接触。另一方面,接地用触点部件6的另一端部与外筒部31的内周面抵接。S卩,接地用触点部件6起到将针式插头2的套筒22与外筒部31电连接的作用。
[0076]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插座I还具备具有导电性的接地用端子部件7。接地用端子部件7通过对具有导电性的板材实施折弯加工而形成,且具备环状板部71和带状板部72。环状板部71以与信号用触点部件4的基部41 一起夹住固定板33的方式配置于筒状单元3的外侧。另外,环状板部71与外筒部31的位于筒状单元3的底部侧的轴向端部接触。由此,接地用端子部件7与外筒部31电连接。
[0077]另一方面,带状板部72相对于环状板部71折弯,以从筒状单元3离开的方式沿插座I的轴向延伸。该带状板部72是通过配线等而与原声电吉他的拾音装置、预放大器电连接的部分。
[0078]在将针式插头2插入到如上所述构成的插座I时,首先,触头23的前端部与两个折回板部47接触。之后,如图3所示,触头23前端部中外径尺寸最大的部分到达两个触点部44之间之前,以两个触点部44的间隔扩大的方式而使各片簧部42发生弹性变形,在片簧部42上产生应力。本实施方式中,折回板部47的前端与内筒部32的内周面抵接,因此片簧部42产生的应力分散在基端板部45与立起板部46的折弯部分及立起板部46与折回板部47的折弯部分这两个部位。
[0079]最后,如图4所示,触头23的缩颈部24到达两个触点部44之间,从而各触点部44进入缩颈部24。另外,通过各片簧部42的弹力而使各触点部44与缩颈部24弹性接触,针式插头2由两个片簧部42夹住。在该状态下,插座I的信号用触点部件4与针式插头2的触头23电连接,能够将音响信号从插座I传递给针式插头2。另外,能够将针式插头2卡定在插座I内。
[0080]另一方面,将针式插头2从插座I拔出的情况下,只要以比片簧部42的弹力大的力拔出针式插头2即可。由此,触头23的缩颈部24压附在立起板部46上,与插入时的情况同样地,以两个触点部44的间隔扩大的方式使各片簧部42发生弹性变形。
[0081]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插座I,针式插头2的缩颈部24由多个触点部44夹住,因此,例如即使针式插头2像在筒状单元3内进行撬动一样发生移动,也至少有一个触点部44保持与针式插头2的缩颈部24弹性接触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以触点部44与缩颈部24接触的状态在信号用触点部件4与针式插头2之间传递音响信号时发生断音。
[0082]另外,通过设置多个片簧部42,与设置一个片簧部42的情况相比,伴随相对插座I插拔针式插头2而使各片簧部42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小。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插座I中,由于在相对于筒状单元3插拔针式插头2时片簧部42产生的应力分散在两个折弯部分,所以即使反复多次插拔针式插头2,片簧部42的弹力也不易变弱。即,能够提供各片簧部42的耐久性提高、可靠性高的插座I。
[0083]另外,多个片簧部42经由基部41 一体地形成,因此能够容易进行多个触点部44的相对定位。另外,即使反复插拔针式插头2,也能够防止多个触点部44之间发生相对错位。由此,能够使所有触点部44切实地进入针式插头2的缩颈部24,能够充分获得将针式插头2在插座I内卡定的力。因此,能够防止针式插头2在插座I内沿轴方向移动或针式插头2从插座I脱落。
[0084]另外,由于仅通过使基部41与筒状单元3的底部抵接就能够使片簧部42相对于筒状单元3进行定位,所以不需要如以往那样在筒状单元3 (内筒部32)设置片簧部42用的固定部分。即,即使多个片簧部42配置在筒状单元3内,也能够防止插座I的外形尺寸变大。因此,也能够将具备多个片簧部42的插座I容易地设置在对于设置插座I的空间存在制约的原声电吉他上。
[0085]以上,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0086]例如,构成片簧部42的折回板部47的前端不限于始终与内筒部32的内周面抵接,也可以与针式插头2的插拔无关地将该折回板部47的前端配置在从内筒部32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浮起的位置。另外,折回板部47的前端例如也可以仅在插拔针式插头2时、或仅在插拔针式插头2时及插入了针式插头2的状态下与内筒部32的内周面抵接。
[0087]另外,各片簧部42只要至少具备进入针式插头2的缩颈部24并与该缩颈部24弹性接触的触点部44即可。因此,各片簧部42例如可以仅具备立起板部46,或者仅具备基端板部45及立起板部46。这种情况下,只要将立起板部46的前端部作为触点部44即可。
[0088]另外,片簧部42不限于设置两个,也可以设置多个、例如三个以上,只要至少将针式插头2从其径方向夹住即可。
[0089]因此,多个片簧部42只要彼此在筒状单元3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即可,例如,可以在筒状单元3的周向上以等间隔排列。
[0090]另外,本发明的插座I所具备的多个触点部件也可以不是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包含开关用触点部件5,只要至少包含信号用触点部件4及接地用触点部件6即可。S卩,本发明的插座I也能够适用于不具备预放大器、预放大器用的电源的电乐器。
[0091]另外,本发明的插座I也可以不具备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带件保持部36。
[0092]并且,本发明的插座不限于原声电吉他,至少能够设于对应于演奏者对操作件(弦/键等)的操作来生产音响信号的各种电乐器。其中,本发明的插座特别适用于电吉他、电提琴等那样的演奏时佩戴于演奏者的身上等由演奏者支撑的电乐器。
【权利要求】
1.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具备:供针式插头插入的有底的筒部;与插入于该筒部的针式插头接触而向针式插头传递音响信号的信号用触点部件, 所述信号用触点部件具备:配置于所述筒部的底部的基部;及从该基部沿所述筒部的内周面朝向该筒部的开口部延伸的多个片簧部, 多个所述片簧部以从所述针式插头的径向将该针式插头夹住的方式在所述筒部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 各片簧部具备进入所述针式插头的缩颈部并与该缩颈部弹性接触的触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各片簧部具备:立起板部,在延伸方向基端部向所述筒部的径向内侧折弯而相对于所述内周面向所述径向内侧倾斜地延伸;及折回板部,通过相对于该立起板部的前端折弯而向所述筒部的径向外侧倾斜地延伸, 所述触点部由所述立起板部与所述折回板部的折弯部分构成, 所述折回板部的前端抵接于所述内周面。
3.一种电乐器,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
【文档编号】H01R13/20GK103794914SQ201310512304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鹤桥启之 申请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