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双面压缩的电缆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3000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双面压缩的电缆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双面压缩的电缆密封圈,适用于电缆连接器的尾部电缆密封。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缆连接器采用圆柱体状的密封圈,密封电缆时,通过压线装置使密封圈收缩压紧电缆,从而达到防水防尘的目的,这种密封圈结构的压缩范围较小,且人手压紧操作时比较费力,需要借助于专用工具压紧或松开,造成安装和维修比较麻烦,因此有必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双面压缩的电缆密封圈,将密封圈的头部制成“喇叭”状,同时与其配套的连接器尾部制成倒“喇叭”状,当用压线装置压紧密封圈时,密封圈两端均被挤压变形收缩,从而更好地起到密封电缆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可双面压缩的电缆密封圈,具有本体,所述本体轴向制有通孔,本体外圆周一端呈圆柱状,其另一端呈“喇叭”状,且圆柱状外圆周与喇叭状外圆周连接处平滑过渡。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圆柱状端为尾部,“喇叭”状端为头部。进一步地,所述本体采用橡胶制成。优选地,所述本体采用硅橡胶制成。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密封圈头部制成“喇叭”状,与其配合的连接器尾部内孔制成倒“喇叭”状,将密封圈尾部置入连接器内孔的倒“喇叭”状处,当用压线装置压紧密封圈时,密封圈本体不仅在轴向受力变形压缩,而且径向也变形压缩,从而更好地起到密封电缆的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可双面压缩的电缆密封圈,具有本体1,所述本体I轴向制有通孔2,本体I外圆周一端呈圆柱状3,其另一端呈“喇叭”状4,且圆柱状外圆周与喇叭状外圆周连接处平滑过渡。具体说,本体I的圆柱状端为尾部,“喇叭”状端为头部。本体I通常采用橡胶制成,优选娃橡胶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本体I制成“喇叭”状的头部,尾部保持圆柱状结构。同时,连接器5的尾部内孔也由原来的圆筒状设计成对应的倒“喇叭”状结构,当用压线装置压紧本体I的“喇叭”状一端时,本体I不仅在轴向受力变形压缩,而且径向也变形压缩;当本体I的“喇口八”状端部锥度越大时,压缩时本体I的通孔2变形收缩就越大,通孔2与电缆接触面积就越大,包紧力也越大,从而能更好地包紧密封电缆,起到良好的防尘防水作用。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可双面压缩的电缆密封圈,具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轴向制有通孔(2),本体(I)外圆周一端呈圆柱状(3),其另一端呈“喇叭”状(4),且圆柱状外圆周与喇叭状外圆周连接处平滑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面压缩的电缆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的圆柱状夂而为尾部,“嘲机”状%5为头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双面压缩的电缆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采用橡胶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双面压缩的电缆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采用硅橡胶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双面压缩的电缆密封圈,具有本体,所述本体轴向制有通孔,本体外圆周一端呈圆柱状,其另一端呈“喇叭”状,且圆柱状外圆周与喇叭状外圆周连接处平滑过渡。本实用新型将密封圈头部制成“喇叭”状,与其配合的连接器尾部内孔制成倒“喇叭”状,将密封圈尾部置入连接器内孔的倒“喇叭”状处,当用压线装置压紧密封圈时,密封圈本体不仅在轴向受力变形压缩,而且径向也变形压缩,从而更好地起到密封电缆的作用。
文档编号H01R13/52GK203039174SQ201320017119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1日
发明者廉乐献, 葛庆 申请人:宝鸡友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