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式换挡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17299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按键式换挡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键式换挡器,属于汽车换挡器;旨在提供一种安装空间小、操作省力方便的换挡器。它包括由点动开关和自锁键位器构成的两个自锁开关、以及由点动开关和互锁键位器构成三个互锁开关,各自锁开关以及各互锁开关通过盖板(2)连为一体,各互锁开关通过联锁机构连接;自锁键位器由设在底座(6)中的弹簧(8)、滑套(7)、按钮(1)、支架(11)和自锁片(9)构成,互锁键位器由设在第二底座(4)中的弹簧(8)、滑套(7)、按钮(1)和锁钉(12)构成;联锁机构由设在各第二底座(4)上的滑片(13)、滑锁片(15)和弹簧片(16)构成。本实用新型既便于夜间操作、又美观现代,而且还能避免误操作。
【专利说明】按键式换挡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换挡器,尤其涉及一种按键式换挡器。
[0002]【背景技术】:众所周知,汽车变速主要通过操纵排挡杆来实现;而排挡杆不仅占据空间大,而且操作费力;不能适应汽车向数字化、舒适性方向发展的要求。
[0003]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安装空间小、操作省力方便的按键式换挡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两个自锁开关和三个互锁开关,所述自锁开关由与点动开关固定连接的自锁键位器构成,所述互锁开关由与点动开关固定连接的互锁键位器构成;各自锁开关以及各互锁开关通过盖板连为一体,各互锁开关通过联锁机构连接;其中:自锁键位器由底座、设在该底座中的弹簧、设在该底座中将该弹簧压紧的滑套、与该滑套固定连接的按钮、固定在底座中的支架、设在该支架上呈L形的自锁片构成,滑套的表面有凸轮槽,自锁片的下端插入该凸轮槽中;互锁键位器由带有窗口的第二底座、设在该第二底座中的弹簧、设在第二底座中将该弹簧压紧的滑套、与该滑套固定连接的按钮、固定在滑套上从窗口伸出的锁钉构成;所述联锁机构由设在各第二底座上呈凹字形的滑片、设在各第二底座上位于该滑片表面的滑锁片、嵌在至少一个第二底座上呈U字形结构的弹簧片构成,滑锁片的底边有至少一个缺口,弹簧片的一端卡在该缺口中;滑锁片上有三个呈倒凹字形的凸轮孔,各锁钉分别伸入对应的凸轮孔中。
[0005]各第二底座上镶嵌均有弹簧片,滑锁片的底边有三个缺口,各弹簧片的一端卡在对应的缺口中;各自锁开关以及各互锁开关固定于接线盒中;在按钮的背面固定有LED。
[0006]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排挡杆改为了操作键盘,因此可够通过电气控制驱动执行机构来实现汽车变速;彻底克服了安装排挡杆需占据驾驶室较大空间的缺陷,具有操作省力方便、便于夜间操作、以及美观现代等优点;不仅如此,由于倒挡键与前进挡键之间具有互锁功能,因此还能避免因误操作而损坏变速装置。
[0007]【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锁键位器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图3的左视图;
[0012]图5是图4中的A向视图;
[001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凸轮槽曲线展开示意图;
[0014]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互锁键位器结构示意图;
[0015]图8是图7的左视图;
[0016]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联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滑锁片结构示意图;
[0018]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滑片结构示意图;
[0019]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联锁机构处于自由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联锁机构按下倒挡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联锁机构按下空挡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联锁机构按下前进挡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点动开关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按钮I 盖板2 接线盒3 第二底座4 开关壳5 底座6 滑套7弹簧8 自锁片9 凸轮槽10 支架11 锁钉12 滑片13 窗口 14 滑锁片15弹簧片16 凸轮孔17 凸轮块18 钩状斜面19 缺口 20 V形缺口 21 连动杆22 电闸扳23 电极24 复位弹簧25
[002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2所示:两个自锁开关和三个互锁开关通过盖板2连为一体,所述三个互锁开关通过联锁机构连接;两个自锁开关分别为E键(代表经济模式)和S键(代表动力模式),各自锁开关由自锁键位器、固定在该自锁键位器底部的点动开关构成。三个互锁开关分别为R键(代表倒车模式)、N键(代表空挡模式)和D键(代表前进模式),各互锁开关由互锁键位器、固定在该互锁键位器底部的点动开关构成。其中:所述的自锁键位器、互锁键位器、联锁机构、以及点动开关的构成如下:
[0027]如图3?6所示,自锁键位器由底座6、设在该底座中的弹簧8、设在底座6中将该弹簧压紧的滑套7、与该滑套固定连接的按钮1、固定在底座6中带有通孔的支架11、上端插在所述通孔中且下端呈L形的自锁片9构成,在该滑套的侧面有凸轮槽10,自锁片9的下端插入该凸轮槽中。当滑套7在底座6中上下滑动时,在凸轮槽10的导向作用下,自锁片9可绕通孔前后摆动(见图4)、自锁片9的下端可沿该凸轮槽按顺时针方向作相对环形运动(见图5?6)。
[0028]如图7?8所示,互锁键位器由带有窗口 14的第二底座4、设在该第二底座中的弹簧8、设在该第二底座中将该弹簧压紧的滑套7、与该滑套固定连接的按钮1、固定在滑套7上且端头从窗口 14中伸出的锁钉12构成。
[0029]如图8?11所示,所述联锁机构由设在各第二底座4上呈凹字形结构的滑片13、设在各第二底座4上位于该滑片表面的滑锁片15、嵌在任意一个第二底座4上呈U字形结构的弹簧片16构成,滑锁片15的底边有缺口 20,弹簧片16的一端卡在该缺口中;滑锁片15上有三个呈倒凹字形的凸轮孔17,各凸轮孔17的左侧有凸轮块18,各锁钉12分别伸入对应的凸轮孔17中。
[0030]如图16所示,所述点动开关由开关壳5、固定在该开关壳中的三对电极24、设在开关壳5中的连动杆22、固定在该连动杆上的三块电闸扳23、设在开关壳5底部将连动杆22顶起的复位弹簧25构成。点动开关通过开关壳5固定在底座6的底部而构成自锁开关,点动开关通过开关壳5固定在二底座4的底部而构成互锁开关。
[0031]为了确保滑锁片15能够正常复位,各第二底座4上镶嵌均有弹簧片16 ;相应地,滑锁片15的底边有三个缺口 20,各弹簧片16的一端卡在对应的缺口 20中。
[0032]为了美观,同时也为了便于安装,各自锁开关以及各互锁开关固定于接线盒3中;为了便于夜间操作,在按钮I的背面固定有LED (图中未示出)。
[0033]为了减少零件规格,同时也为了提高零件的互换性,自锁开关的底座6可以采用与互锁开关的第二底座4相同的结构(即在底座上开设窗口 14);同理,自锁开关的滑套7与互锁开关的滑套7也可以采用相同结构(即在自锁开关的滑套7上固定锁钉12,在互锁开关的滑套7上设置凸轮槽10)。
[0034]工作原理如下:
[0035]当按下E键或S键时(见图2),按钮I带动滑套7向下运动,此时自锁片9的下端面沿凸轮槽10的a面经b滑向c面;外力消失后,滑套7在弹簧8的作用下向上复位,自锁片9的下端面从所述c面相对运动至凸轮槽10的d面凹弧区域,从而限制了轮槽10继续向上运动,于是实现该键自锁。当再次按压该键时,滑套7继续向下运动,此时自锁片9的下端面沿凸轮槽10的d面相对滑向e面;外力消失后,滑套7在弹簧8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使自锁片9的下端面回到原始位置a面,于是实现该键解锁(见图5?6)。
[0036]如图13所示,当按下R键时,该键的滑套7带动锁钉12向下运动,当该锁钉碰到该位置的凸轮块18时便会推动滑锁片15向左运动,弹簧片16被压缩;当锁钉12继续向下运动时又会碰到滑片13的左侧而将其向右推动,于是锁钉12可继续向下运动到凸轮块18下方;此时由于外力消失,弹簧片16便会推动滑锁片15向右运动而复位,R键的锁钉12便会与该凸轮块18下方的钩状斜面19相扣,从而使R键不能向上运动而实现锁定。与此同时,由于滑片13的右侧运动至D键锁钉12的位置,因此能够阻挡D键的按下操作,从而实现了 R键与D键的互锁。
[0037]同理,如图15所示,当按下D键而锁定时,R键的锁钉12由于受到滑片13的左侧的阻碍也不能进行按下操作。
[0038]若要在R键与D键之间进行切换,则必须先按下N键进行解锁。如图14所示,当按下N键时,N键的锁钉12向下运动碰到位于中间位置的凸轮块18时便会推动滑锁片15向左运动,于是R键或D键的锁钉12便会与各自对应的凸轮块18实现扣合脱离,从而使R键或D键在弹簧8的作用下被顶起而复位解锁;与此同时,当N键的锁钉12继续向下运动并碰到位于滑片13中央的V形缺口 21时,即可推动滑片13向左或向右运动而复位,从而实现联锁机构恢复到图12的自由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按键式换挡器,包括两个自锁开关和三个互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开关由与点动开关固定连接的自锁键位器构成,所述互锁开关由与点动开关固定连接的互锁键位器构成;各自锁开关以及各互锁开关通过盖板(2)连为一体,各互锁开关通过联锁机构连接;其中: 自锁键位器由底座(6)、设在该底座中的弹簧(8)、设在该底座中将该弹簧压紧的滑套(7)、与该滑套固定连接的按钮(I)、固定在底座(6)中的支架(11)、设在该支架上呈L形的自锁片(9)构成,滑套(7)的表面有凸轮槽(10),自锁片(9)的下端插入该凸轮槽中; 互锁键位器由带有窗口( 14)的第二底座(4)、设在该第二底座中的弹簧(8 )、设在该第二底座中将该弹簧压紧的滑套(7)、与该滑套固定连接的按钮(I)、固定在滑套(7)上从窗口(14)伸出的锁钉(12)构成; 所述联锁机构由设在各第二底座(4)上呈凹字形的滑片(13)、设在各第二底座(4)上位于该滑片表面的滑锁片(15)、嵌在至少一个第二底座(4)上呈U字形结构的弹簧片(16)构成,滑锁片(15)的底边有至少一个缺口(20),弹簧片(16)的一端卡在该缺口中;滑锁片(15)上有三个呈倒凹字形的凸轮孔(17),各锁钉(12)分别伸入对应的凸轮孔(17)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式换挡器,其特征在于:各第二底座(4)上镶嵌均有弹簧片(16),滑锁片(15)的底边有三个缺口(20),各弹簧片(16)的一端卡在对应的缺口(20)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键式换挡器,其特征在于:各自锁开关以及各互锁开关固定于接线盒(3)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键式换挡器,其特征在于:在按钮(I)的背面固定有LED。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式换挡器,其特征在于:在按钮(I)的背面固定有LED。
【文档编号】H01H13/70GK203415462SQ201320330764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8日
【发明者】袁文峰, 杨华, 谭钦, 罗旭霞 申请人: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