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磁芯组装包胶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499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变压器磁芯组装包胶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变压器磁芯组装包胶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接并配合实现变压器组装的磁芯组装机构及包胶检测机构,包胶检测机构包括缠胶带组件、测试组件、拨叉组件、翻转组件、摆盘组件、过渡输送带、料盘及机架;所述机架与前述机架高度一致,所述缠胶带组件、测试组件、拨叉组件、翻转组件、摆盘组件、过渡输送带依次固定于机架大板上。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完成骨架线包的整型、磁芯的自动上料、磁芯的组装及磁芯骨架的包胶、变压器校脚、变压器测试及变压器自动摆盘(骨架线包也可自动上料),可大大减少人力,提高组装效率,并降低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专利说明】变压器磁芯组装包胶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磁芯组装包胶检测装置,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变压器生产装配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变压器包括骨架、绕置于骨架上的线包和左、右磁芯,其中绕置有线包的骨架通常被简称为骨架线包,将左、右磁芯组装于骨架的中孔内形成磁芯骨架,磁芯骨架完成包胶带(即在左、右磁芯的外周上绕置预设圈数的胶带)完成变压器的组装。其中,变压器的骨架包括绕线体和两个连接体,绕线体通常为“工”字型,该绕线体包括位于中间的用于绕置线包的绕线槽和位于绕线槽两端的粘接部,绕线体内具有贯通的供磁芯穿入的中孔。两个连接体分别连接在绕线体的粘接部上,连接体的底面上连接有与其垂直的针脚;磁芯包括U型体(即两个外柱)和连接于U型体底面上的中柱,即共形成三个连接柱,组装时,左、右磁芯的中柱分别从绕线体的左、右侧插入中孔内,使得U型体的底面紧贴骨架的粘接部;左磁芯的两个外柱从粘接部的两侧穿过,并分别和右磁芯的与各自相对的外柱牢固地粘接在一起,使左、右磁芯围接成“日”字型,在此,有关磁芯的点胶目前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在左、右磁芯插入中孔之前完成对中柱的点胶,另一种是在插入并对完成插入的磁芯完成包胶之后对两个外柱的对接缝处进行点胶。
[0003]目前,主要通过人工完成上述组装步骤,在组装过程中,需要人工先对骨架线包进行整型,以使骨架的绕线体保持规则的形状,以便于磁芯的插入,之后将骨架线包与磁芯组装在一起,再将组装好的磁芯骨架放在胶带机上包好胶带,测试工位的人员对组装好的变压器进行测试,含浸前工位的人员进行排序摆盘。整个过程需要大量人员进行操作,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产品也会由于很多人为因素,例如磁芯的清洁不到位、胶带松紧不适等,出现电感不良的问题,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变压器自动组装的方法及可以实现该方法的组装生产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快捷、生产效率较高及成本低的变压器磁芯组装包胶检测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变压器磁芯组装包胶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相互连接并配合实现变压器组装的磁芯组装机构及包胶检测机构,其中:
[0007]磁芯组装机构::其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上的磁芯组装组件,所述磁芯组装组件包括骨架线包输入传动带、骨架线包抓入组件、磁芯料盘、磁芯进料组件、磁芯输入传动带、磁芯抓入组件、转盘组件及装磁芯组件。所述骨架线包输入传动带及磁芯输入传动带均固定于机架大板上,该骨架线包输入传动带及磁芯输入传动带一端侧边分别设置有骨架线包抓入组件及磁芯抓入组件且位于转盘上方,形成(骨架线包、磁芯)自动上料结构。而磁芯输入传动带另一端上设有磁芯进料组件(由架设于磁芯料盘上的同步传送带抓料机构组成)。骨架线包、磁芯由前述相关组件上料于转盘工装上并精确定位后由装磁芯组件完成组装。
[0008]包胶检测机构:其包括缠胶带组件(2组)、测试组件、拨叉组件、翻转组件、进料组件、摆盘组件、过渡输送带、料盘及机架。所述机架与前机架高度一致,所述缠胶带组件、测试组件、拨叉组件、翻转组件、进料组件、摆盘组件、过渡输送带依次固定于机架大板上。
[0009]进一步,所述骨架线包抓入组件及磁芯抓入组件为相同结构,任意一个均包括支架、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及夹持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及纵向移动机构均设置于支架上,而该支架固定在机架大板上;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向滑台及与横向滑台配合的横向滑块,形成横向调节机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纵向滑块及与纵向滑块配合滑动的纵向滑槽;所述纵向滑块设置于横向滑块一侧,且前述夹持机构固定于横向滑块及纵向滑块上,形成移动式夹持结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相同的手指夹块及连接板,所述两手指夹块分别设置于连接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横向滑块及纵向滑块上。
[0010]进一步,所述转盘组件包括垫板、分割器、转盘本体、电机及工装组。所述垫板固定于机架大板上,所述分割器固定于垫板上并由固定在垫板上的分割器限位块进行限位,所述转盘本体固定于分割器上,该转盘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工装组,多个工装组均匀分布于转盘本体上形成多个工装定位结构,所述电机由电机固定板固定于分割器一侧且通过同步带驱动。所述工装组由工装底板、工装板、铜套和磁铁组成。所述工装板由螺栓固定于工装底板上,工装底板中有一圆孔,镶铜套,磁铁即装于铜套内,且高出铜套相应高度。工装组由工装底板和转盘安装固定。
[0011]进一步,所述缠胶带组件为将组装后之骨架线包、磁芯外侧包裹上胶带的装置。该缠胶带组件主要包括产品胶带放置组件、公转组件、自转组件及切断组件,所述胶带放置组件设置于公转组件本体一侧,而所述公转组件本体上设置有自转机构及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置于公转组件侧壁上。
[0012]进一步,所述公转组件包括由公转电机及由其带动的公转盘、公转电机座、从下至上套设置检测环、同步轮及轴承,所述检测环上装有光电开关,该开关通过垫高块固定于电机座上。
[0013]进一步,所述胶带放置组件包括轴承固定座、转轴、固定板、过渡固定块及过渡件,所述转轴穿过固定板一端并通过轴承与固定板形成联动机构,所述固定板另一端与过渡固定块铰接,所述过渡固定块一端固定有过渡件;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固定进一步,所述测试组件包括支架及移动探测机构,移动探测机构设置于支架上且其包括升降导轨及在升降导轨上做升降检测的探针板,而该探针板包括多个探针及E字形连接板,每个探针穿过E字形连接板的延伸端形成多组检测结构。
[0014]进一步,所述拨叉组件主要包括拨叉支架及拨叉机构,所述拨叉机构设置于支架上且其包括横向移动导轨及与该横向移动导轨配合横向移动的拨叉件,所述拨叉件本身具有纵向移动导轨及拨叉本体,所述拨叉本体与纵向导轨配合移动。
[0015]进一步,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固定板、翻转电机、横向移动机构及翻转件,所述翻转电机固定于固定板上,而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固定于翻转电机上,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齿轮件及翻转横向导轨,所述齿轮件与翻转横向导轨配合移动,而该齿轮件包括外侧分布齿轮键的翻转轴及与所述翻转轴外侧齿轮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翻转轴连接有翻转件。
[0016]进一步,所述翻转件包括套设于翻转轴外侧的轴套及与轴套连接为一体的翻转夹持件,所述翻转夹持件安装于轴套外侧。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现自动完成骨架线包的整型、磁芯的自动上料、磁芯的组装及磁芯骨架的包胶、变压器校脚、变压器测试及变压器自动摆盘(骨架线包也可自动上料),可大大减少人力,提高组装效率,并降低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磁芯组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包胶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骨架线包抓入件或磁芯抓入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转盘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公转组件结构示意图(拆掉公转机构)。
[0024]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自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胶带放置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测试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拨叉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翻转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0]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变压器磁芯组装包胶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相互连接并配合实现变压器组装的磁芯组装机构I及包胶检测机构2。
[0031 ] 请参阅图1、图2所示,磁芯组装机构I,其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大板上的磁芯组装组件,所述磁芯组装组件包括骨架线包输入传动带12、磁芯抓取件13、磁芯盘14、骨架线包抓入件15、磁芯输入传动带16、磁芯组装件17、转盘本体18及磁芯抓入件19,所述骨架线包输入传动带12及磁芯输入传动带16均固定于机架大板11上,该骨架线包输入传动带12及磁芯输入传动带16 —端侧边分别设置有骨架线包抓入件15及磁芯抓入件19且位于转盘本体18上方,形成组装配件抓入结构,而磁芯输入传动带16另一端上位于磁芯盘14上通过架设于其上方的磁芯抓取件13配合形成抓取上料结构,所述磁芯组装件17固定于支撑架11上并与转盘本体上18工件进行组装。
[0032]请参阅图1、图2及图4所示,骨架线包抓入件15及磁芯抓入件19为两个相同结构,所述骨架线包抓入件15及磁芯抓入件19中的任意一个均包括抓入支架151、191、横向移动机构152、192、纵向移动机构153、193及夹持机构154、194,所述横向移动机构152、192及纵向移动机构153、193均设置于抓入支架151、191上,而该抓入支架151、191下方通过固定块155、195与支撑架11形成固定式结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152、192包括横向滑台1521、1921及与横向滑台1521、1921配合的横向滑块1522、1922,形成横向调节机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153、193包括纵向滑块1531、1931及与纵向滑块1531、1931配合滑动的纵向滑槽1532、1932 ;所述纵向滑块1531、1931设置于横向滑块1522、1922 —侧,且前述夹持机构154、194固定于横向滑块1522、1922及纵向滑块1531、1931上,形成移动式夹持结构,所述夹持机构154、194包括两个相同的手指夹块1541、1941及连接板1542、1942,所述两手指夹块1541、1941分别设置于连接板1542、1942的两端,所述连接板1542、1942固定于横向滑块1522、1922及纵向滑块1531、1931上。
[0033]请参阅图1、图2及图5所示,转盘18包括垫板181、分割器182、转盘本体183及电机(未示出),所述垫板181固定于支撑板11上,所述分割器182固定于垫板181上并由固定在垫板181上的分割器限位块185进行限位,所述转盘本体183固定于分割器182上,该转盘本体183上设置有多个工装组186,多个工装组186均匀分布于转盘本体183上形成多个工装定位结构,所述电机由电机固定架187固定于分割器182 —侧且其一端通过同步轮188进行同步带动;所述分割器182 —侧还设置有张紧块189。
[0034]请参阅图1、图3所示,包胶检测机构2,其包括缠胶带组件21、测试组件22、拨叉组件23、翻转组件24、摆盘组件25、过渡输送带26、料盘27及机架28。所述机架28与前述机架11高度一致,所述缠胶带组件21、测试组件22、拨叉组件23、翻转组件24、摆盘组件25、过渡输送带26依次固定于机架大板18上。
[0035]请参阅图1、图3、图6、图7及图8所示,缠胶带组件21为将组装后产品将产品外侧包裹上胶带的装置,该缠胶带组件21主要包括公转组件211及胶带放置组件212,所述胶带放置组212设置于产品转盘本体211 —侧,而所述公转组件211上设置有公转机构2112及感应器2110,所述感应器2110设置于公转组件211侧壁上。公转机构2112包括由公转电机21120带动的公转驱动轴21121,该动转驱动轴21121上伸出电机座21122并从下至上套设有检测环21123、同步轮21124及轴承21125,所述检测环21123上咬合有开关21126,该开关21126通过垫高块21127固定于电机座21122上。胶带放置台212包括轴承固定座2121、转轴2122、固定板2123、过渡固定块2124及过渡件2125,所述转轴2122穿过固定板2123 —端并通过轴承2126与固定板2123形成联动机构,所述固定板2123另一端与过渡固定块2124铰接,所述过渡固定块2124 —端固定有过渡件2125 ;所述转轴2122通过轴承固定座2121固定于机架28上。
[0036]请参阅图1、图3及图9所示,测试组件22包括支架221及移动探测机构222,移动探测机构222设置于支架221上且其包括升降导轨2221及在升降导轨2221上做升降检测的探针板2222,而该探针板2222包括多个探针2200及E字形连接板220,每个探针2200穿过E字形连接板220的延伸端形成多组检测结构。
[0037]请参阅图1、图3及图10所示,拨叉组件23主要包括拨叉支架231及拨叉机构232,所述拨叉机构232设置于支架231上且其包括横向移动导轨2321及与该横向移动导轨2321配合横向移动的拨叉件2322,所述拨叉件2322本身具有纵向移动导轨23220及拨叉本体23221,所述拨叉本体23221与纵向导轨23220配合移动。
[0038]请参阅图1、图3及图10所示,翻转组件24包括固定板241、翻转电机242、横向移动机构243及翻转件244,所述翻转电机242固定于固定板241上,而所述横向移动机构243固定于翻转电机242上,所述横向移动机构243包括齿轮件2431及翻转横向导轨2432,所述齿轮件2431与翻转横向导轨2432配合移动,而该齿轮件2431包括外侧分布齿轮键的翻转轴2400及与所述翻转轴2400外侧齿轮键相啮合的齿条2401,所述翻转轴2400连接有翻转件244 ;翻转件244包括套设于翻转轴外侧的轴套2441及与轴套2441连接为一体的翻转夹持件2442,所述翻转夹持件2442分布于轴套2441外侧。
[00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0040]1、骨架线包由输送带上料后,经抓料机构抓取放在转盘工装上定位;
[0041]2、盘装磁芯经抓料机构上料到转盘本体工装上定位,并与骨架线包装配;
[0042]3、装配后之产品组件经抓料机构抓取放置在特定机构上缠胶带;
[0043]4、缠胶带后之产品组件由机构抓取放在相应工位检测(检测不良品由机构分出);
[0044]5、检测后之良品经机构翻转后由机构装盘,流入下一制程。
[0045]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
1.变压器磁芯组装包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相互连接并配合实现变压器组装的磁芯组装机构及包胶检测机构,其中:磁芯组装机构:其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上的磁芯组装组件,所述磁芯组装组件包括骨架线包输入传动带、骨架线包抓入组件、磁芯料盘、磁芯进料组件、磁芯输入传动带、磁芯抓入组件、转盘组件及装磁芯组件;所述骨架线包输入传动带及磁芯输入传动带均固定于机架大板上,该骨架线包输入传动带及磁芯输入传动带一端侧边分别设置有骨架线包抓入组件及磁芯抓入组件且位于转盘上方,形成自动上料结构;而磁芯输入传动带另一端上设有磁芯进料组件;骨架线包、磁芯由前述磁芯组装组件上料于转盘工装上并精确定位后由装磁芯组件完成组装;包胶检测机构:其包括缠胶带组件、测试组件、拨叉组件、翻转组件、进料组件、摆盘组件、过渡输送带、料盘及机架,所述机架与前机架高度一致,所述缠胶带组件、测试组件、拨叉组件、翻转组件、进料组件、摆盘组件、过渡输送带依次固定于机架大板上;所述骨架线包抓入组件及磁芯抓入组件为相同结构,任意一个均包括支架、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及夹持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及纵向移动机构均设置于支架上,而该支架固定在机架大板上;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向滑台及与横向滑台配合的横向滑块,形成横向调节机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纵向滑块及与纵向滑块配合滑动的纵向滑槽;所述纵向滑块设置于横向滑块一侧,且前述夹持机构固定于横向滑块及纵向滑块上,形成移动式夹持结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相同的手指夹块及连接板,所述两手指夹块分别设置于连接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横向滑块及纵向滑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磁芯组装包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组件包括垫板、分割器、转盘本体、电机及工装组,所述垫板固定于机架大板上,所述分割器固定于垫板上并由固定在垫板上的分割器限位块进行限位,所述转盘本体固定于分割器上,该转盘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工装组,多个工装组均匀分布于转盘本体上形成多个工装定位结构,所述电机由电机固定板固定于分割器一侧且通过同步带驱动,所述工装组由工装底板、工装板、铜套和磁铁组成,所述工装板由螺栓固定于工装底板上,工装底板中有一圆孔,镶铜套,磁铁即装于铜套内,且高出铜套相应高度,工装组由工装底板和转盘安装固定;所述缠胶带组件为将组装后之骨架线包、磁芯外侧包裹上胶带的装置,该缠胶带组件主要包括产品胶带放置组件、公转组件、自转组件及切断组件,所述胶带放置组件设置于公转组件本体一侧,而所述公转组件本体上设置有自转机构及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置于公转组件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磁芯组装包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转组件包括由公转电机及由其带动的公转盘、公转电机座、从下至上套设置的检测环、同步轮及轴承,所述检测环上装有光电开关,该开关通过垫高块固定于电机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磁芯组装包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放置组件包括轴承固定座、转轴、固定板、过渡固定块及过渡件,所述转轴穿过固定板一端并通过轴承与固定板形成联动机构,所述固定板另一端与过渡固定块铰接,所述过渡固定块一端固定有过渡件;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座固定于机架大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磁芯组装包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组件包括支架及移动探测机构,移动探测机构设置于支架上且其包括升降导轨及在升降导轨上做升降检测的探针板,而该探针板包括多个探针及E字形连接板,每个探针穿过E字形连接板的延伸端形成多组检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磁芯组装包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组件主要包括拨叉支架及拨叉机构,所述拨叉机构设置于支架上且其包括横向移动导轨及与该横向移动导轨配合横向移动的拨叉件,所述拨叉件本身具有纵向移动导轨及拨叉本体,所述拨叉本体与纵向导轨配合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磁芯组装包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固定板、翻转电机、横向移动机构及翻转件,所述翻转电机固定于固定板上,而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固定于翻转电机上,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齿轮件及翻转横向导轨,所述齿轮件与翻转横向导轨配合移动,而该齿轮件包括外侧分布齿轮键的翻转轴及与所述翻转轴外侧齿轮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翻转轴连接有翻转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磁芯组装包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包括套设于翻转轴外侧的轴套及与轴套连接为一体的翻转夹持件,所述翻转夹持件安装于轴套外侧。`
【文档编号】H01F41/02GK203631299SQ201320591899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袁利祥 申请人:厦门精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