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振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722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振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振锂电池,包括壳体、盖板、位于壳体内部卷绕的极片以及与极片连接的集流体,所述集流体为一由壳体径向引出并折弯形成的圆弧体,所述圆弧体呈带状,且与壳体内壁匹配焊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集流体采用径向的引出方式,并将集流体设计成圆弧状,焊接在电池壳体内壁,提高了对卷芯的固定,从而提高电池的抗振能力;另外,本实用新型提高抗振能力未额外增加固定装置,降低了成本投入,简化了电池内部结构。
【专利说明】一种抗振裡电池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振锂电池。
【背景技术】
[0002]集流体是电池内部常用到的元件,起到汇集电流和引导电流的作用。集流体在电池内部常见的应用形式包括在镍铬电池中焊接正极片端面的金属带、锂离子电池中连接极组片和电池两极的金属极耳以及手机电池中连接电池芯体与保护线路的金属带。常见的,应用在钢壳或铝壳锂电池中的集流体连接着极片沿着垂直电池底部的方向引出,并被压紧于电池壳体与电池盖板之间。锂电池的这种集流体结构虽然起到集流效果,却对卷芯起不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当电池经受振动时,卷绕的负极片因固定效果差会上下位移,甚至致使集流体折断而造成电池失效。
[0003]为了提高抗振能力,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在卷芯上方装设一支撑环。此支撑环的下部紧贴卷芯,上部被电池盖板紧压,以限制卷芯在垂直方向位移。这种设计结构虽然起到一定的抗振效果,却存在可靠性低的不足。原因在于,为了安全起见,此支撑环常采用不导电的塑胶材质,另考虑到耐腐蚀的要求,最常见选用PTFE (聚四氟乙烯)材质,而PTFE材质在经受高温时会出现软化,从而机械强度大幅度降低,难以可靠的固定住卷芯。
[0004]本领域技术人员还提出在电池中加装金属固定环,即在电池壳体内部点焊一金属环,其位铬紧贴卷绕的卷芯上方,用于固定卷芯。这种设计结构虽然改良了塑胶材质支撑环可靠性低的不足,但由于固定环相对于卷芯是独立的机构,故需要在紧压卷芯的位铬完成点焊工艺,在这种前提下极易造成点焊工艺不稳定。同时,额外增加的固定环增加了成本投入。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额外增加卷芯固定结构且抗振能力强的的抗振锂电池。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抗振锂电池,包括壳体、盖板、位于壳体内部卷绕的极片以及与极片连接的集流体,所述集流体为一由壳体径向引出的金属带,且与壳体内壁匹配焊接。
[0008]上述方案中,发明人在集流体引出方式上进行了创新,改变将集流体轴向引出的传统方式,采用将集流体径向引出的方式。本发明的集流带,横向设铬在极片的尾部,卷绕后,集流带位于卷芯外侧并紧贴电池壳体内壁,通过将此集流带与钢壳内壁点焊,则能够有效起到固定卷芯的效果,从而提高抗振能力。而本实用新型在不额外增加固定装铬的基础上,完成对电池抗振能力的提升也是一大创新点之一。
[000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流带为纯镍带或不锈钢带。
[0010]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1](I)本实用新型将集流体采用径向的引出方式,并将集流体焊接在电池壳体内壁,提闻了对极片的固定,从而提闻电池的抗振能力;
[0012](2)本实用新型提高抗振能力未额外增加固定装铬,降低了成本投入,简化了电池内部结构;
[0013](3)本实用新型便于推广实现;
[0014](4)本实用新型增大了集流体与电池壳体的接触面积和牢固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闻了电池的集流能力和稳定放电能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振锂电池内部结构爆炸图。
[0016]图2为传统集流体引出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流体引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9]如图1所示,一种抗振锂电池,包括壳体1、盖板2、位于壳体I内部卷绕的极片(极片包含在卷芯3内,图中未标示)以及与极片连接的集流体4,集流体4为一由壳体I径向引出并折弯形成的圆弧体41,圆弧体41呈带状,圆心角为180度,且圆弧体41的外表面与壳体I内壁契合焊接。
[0020]在具体实施时,圆弧体41的宽度根据电池的整体容积而定,根据常用电池的规格,圆弧体41的宽度可设计为5-10mm。而圆弧体41采用金属材质,既起到集流作用,又避免采用塑胶材料出现高温易软化的不足,具体采用的材质为纯镍或不锈钢材料。
[0021]根据图2和图3所示,很直观的可以看出传统电池的集流体4垂直由卷芯3中引出,而本发明的抗振锂电池的集流体4径向引出,并横向设铬在极片的尾部。
[0022]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将集流体采用径向的引出方式,并将集流体设计成圆弧状,焊接在电池壳体内壁,提闻了对极片的固定,从而提闻电池的抗振能力;
[0024]提高抗振能力未额外增加固定装铬,降低了成本投入,简化了电池内部结构且便于推广实现;
[0025]增大了集流体与电池壳体的接触面积和牢固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集流能力和稳定放电能力。
[002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虚拟性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抗振锂电池,包括壳体、盖板、位于壳体内部卷绕的极片以及与极片连接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为一由壳体径向引出并折弯形成的圆弧体,所述圆弧体呈带状,且与壳体内壁匹配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体为纯镍带或不锈钢带。
【文档编号】H01M10/0525GK203536521SQ201320646930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8日
【发明者】曹浪, 袁中直, 刘金成 申请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