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按键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9048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微型按键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按键开关,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开关器件不能实现有效定位以及无法实现微型化的问题。该实用新型包括壳体、手柄、铜片、胶座、弹簧、后盖和接线端子,其中,接线端子包括导线铆接部与端子安装卡位,接线端子位于设置在胶座上的铜片活动部的上方,端子安装卡位与端子安装部连接,导线铆接部通过铆合的方式将导线与接线端子固定连接,铜片设置有铜片接触部,铜片接触部与端子安装部接触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锁定装置有效定位以及开关部件的微型化。
【专利说明】微型按键开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按键开关。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消费电器越来越智能化、微型化,对内部的开关部件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的开关元件,通常是采用按键与接线端子之间的点断式连接实现对电器的开关操作,该结构在操作时,倘若开关内的锁定装置锁位效果不佳,那么就不能实现有效定位,给使用者操作上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并且也无法满足随着电器的发展,对开关要求实现微型化的需求。
[0003]因此,当下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创新的提出一种有效的措施,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按键开关,使其不仅实现了开关部件的微型化,而且对接线端子实现了有效定位。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按键开关,包括壳体、手柄、铜片、胶座、弹簧、后盖和接线端子,所述壳体和所述后盖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后盖安装孔与设置在所述后盖上的后盖安装扣位固定连接,所述手柄一端穿入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手柄滑孔,另一端与所述铜片相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铜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盖相连接,其中,所述接线端子包括导线铆接部与端子安装卡位,所述接线端子位于设置在所述胶座上的铜片活动部的上方,所述端子安装卡位与所述端子安装部连接,所述导线铆接部通过铆合的方式将导线与所述接线端子固定连接,所述铜片设置有铜片接触部,所述铜片接触部与所述端子安装部接触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胶座还包括端子安装部与后盖安装孔,所述后盖和所述胶座通过设置在所述后盖上的后盖定位柱与所述后盖安装孔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铜片接触部设置有一凸点,所述凸点与所述端子安装部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端子安装部包括端子扣位和端子安装槽,所述接线端子安装在所述端子安装槽中,通过所述端子安装卡位和所述端子扣位相连接,固定接线端子。
[0009]优选的,所述后盖定位柱包括柱体和凸缘,所述柱体和所述凸缘穿入所述后盖安装孔中形成后盖安装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1]1.将接线端子位于胶座铜片活动部的上方,整合了开关内部的空间,使其结构更加紧凑,实现了开关部件的微型化。
[0012]2.接线端子包括导线铆接部和端子安装卡位,从而在生产作业中实现了导线的自动铆接,接线端子的端子安装卡位和胶座的端子安装部相连接,进而起到固定接线端子的作用。[0013]3.铜片的接触部上设置有一凸点,与端子安装部平面形成点与面的稳定结构。
[0014]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铜片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胶座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盖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安装示意图;
[0024]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盖安装示意图;
[0025]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然状态示意图;
[0026]图12是本实用新型 的按压状态示意图。
[002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8]1-壳体11-后盖安装孔 12-开关安装部
[0029]13-手柄滑孔 2-手柄21-手柄安装部
[0030]22-开关操作部 3-铜片31-铜片接触部
[0031]32-铜片安装部 4-胶座41-端子安装部
[0032]42-铜片活动部 43-后盖安装孔 411-端子扣位
[0033]412-端子安装槽431-后盖安装部5_弹簧
[0034]6-后盖61-后盖定位柱 62-导线引出口
[0035]63-后盖安装扣位64-弹簧定位孔 611-凸缘
[0036]612-柱体7-接线端子 71-导线铆接部
[0037]72-端子安装卡位73-接线端子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39]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壳体1、手柄2、铜片3、胶座4、弹簧
5、后盖6和接线端子7,壳体I和后盖6通过设置在壳体I上的后盖安装孔11与设置在后盖6上的后盖安装扣位63固定连接,手柄2 —端穿入设置在壳体I上的手柄滑孔13,另一端与铜片3相连接,弹簧5的一端与铜片3连接,另一端与后盖6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接线端子7包括导线铆接部71与端子安装卡位72,胶座4包括端子安装部41、铜片活动部42与后盖安装孔43,接线端子7设置在铜片活动部42的上方,端子安装卡位72与端子安装部41连接,导线铆接部71通过铆合的方式将导线与接线端子7固定连接,铜片3设置有铜片接触部31,铜片接触部31与端子安装部41接触连接,后盖6和胶座4通过设置在后盖6上的后盖定位柱61与后盖安装孔43固定连接。
[0040]铜片接触部31设置有一凸点,凸点与端子安装部41接触连接形成点与面的稳定结构。
[0041]手柄2的开关操作部22作为开关的操作部分,通过按压此部分来达到控制开关的功能,铜片接触部31与接线端子接触部73通过连接与断开来实现开关的电气连接。
[0042]端子安装部41包括端子扣位411和端子安装槽412,接线端子7安装在端子安装槽412中,通过端子安装卡位72和端子扣位411相连接,固定接线端子7,铜片活动部42起到限制铜片3在开关内部活动方向的作用。
[0043]后盖定位柱61包括柱体612和凸缘611,柱体612和凸缘611穿入后盖安装孔43中形成后盖安装部431。
[004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微型按键开关,包括壳体、手柄、铜片、胶座、弹簧、后盖和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导线铆接部与端子安装卡位,所述接线端子位于设置在所述胶座上的铜片活动部的上方,所述端子安装卡位与所述端子安装部连接,所述导线铆接部通过铆合的方式将导线与所述接线端子固定连接,所述铜片设置有铜片接触部,所述铜片接触部与所述端子安装部接触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座还包括端子安装部与后盖安装孔,所述后盖和所述胶座通过设置在所述后盖上的后盖定位柱与所述后盖安装孔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接触部设置有一凸点,所述凸点与所述端子安装部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安装部包括端子扣位和端子安装槽,所述接线端子安装在所述端子安装槽中,通过所述端子安装卡位和所述端子扣位相连接,固定接线端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定位柱包括柱体和凸缘,所述柱体和所述凸缘穿入所述后盖安装孔中形成后盖安装部。
【文档编号】H01H13/02GK203659694SQ201320700050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7日
【发明者】吴云雷 申请人:吴云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