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保护盖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962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保护盖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保护盖及连接器组件。连接器保护盖包括用于盖住连接器插拔开口端的保护盖主体,其中,在保护盖主体的外周向边沿部分设置有沿插接方向延伸的悬臂梁式卡扣部件,连接器保护盖经由悬臂梁式卡扣部件能够只通过单个插接操作直接卡接到连接器上并且能够只通过单个拔出操作直接从连接器上卸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保护盖,结构简单,装卸简便,可以重复使用,而且不增加连接器自身的成本。
【专利说明】 连接器保护盖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连接器保护盖及连接器组件。【背景技术】
[0002]一般来说,电连接器主要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中的连接端子。公、母电连接器在相互配对插接之前,其插拔开口端中的连接端子暴露于环境中,这种状态下,连接端子容易受到环境中的灰尘、湿气影响,尤其是在运输过程中还会受到磕碰,这些都会在电气、机械方面影响电连接器的功能。
[0003]为了防止这些不利影响,提出了各种罩盖结构。一种类型的罩盖通过一次性连接结构连接到连接器开口端上,在连接器使用时直接破坏掉一次性连接结构,这种保护盖没法重复使用。另一类型的罩盖通过螺纹或凸台-凹槽卡扣结构连接到连接器上,其虽然可重复使用,但结构复杂,连接器上需为此特别设置相应的对配结构(螺纹或凸台、凹槽),增加了连接器成本,并且这类结构装配和拆卸起来不够简便。例如US6208233B1中公开了一种这种类型的保护罩(可参看其中的图9、32-38及说明书中的相应描述),明显的是,其通过连接器壳体上的凸台与罩两侧的侧耳中的凹槽相扣接来实现罩与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这种结构较复杂,而且要想卸下罩,必须先向外掰两侧的侧耳,使得侧耳中的槽与连接器上的凸台脱离扣接,然后向上卸下罩。操作不够简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保护盖及连接器组件,其能够克服上述【背景技术】部分中所提到的缺陷。
[0005]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保护盖,包括用于盖住连接器插拔开口端的保护盖主体,其中,在保护盖主体的外周向边沿部分设置有沿插接方向延伸的悬臂梁式卡扣部件,连接器保护盖经由悬臂梁式卡扣部件能够只通过单个插接操作直接卡接到连接器上并且能够只通过单个拔出操作直接从连接器上卸下。
[0006]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悬臂梁式卡扣部件包括相互间隔开的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第一卡扣部件在其朝向第二卡扣部件的一侧设置有朝向第二卡扣部件突出的第一凸起部,第二卡扣部件在其朝向第一卡扣部件的一侧设置有朝向第一卡扣部件突出的第二凸起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能够与连接器上的对配件形成卡扣配合。
[0007]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设置在第一卡扣部件的靠近自由端处,第一凸起部在插拔方向上平滑过渡到第一卡扣部件的与其相邻的部分;第二凸起部设置在第二卡扣部件的靠近自由端处,第二凸起部在插拔方向上平滑过渡到第二卡扣部件的与其相邻的部分,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彼此相对。
[0008]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经由凸弧面朝向第一卡扣部件的自由端过渡,并经由凹弧面朝向第一卡扣部件的固定端过渡;第二凸起部经由凸弧面朝向第二卡扣部件的自由端过渡,并经由凹弧面朝向第二卡扣部件的固定端过渡。
[0009]这里,第一^^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优选彼此对称地布置。另外,第一^^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优选为细长的扁平板状构件。
[0010]还优选的是,在保护盖主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悬臂梁式卡扣部件,这两个悬臂梁式卡扣部件对称地布置在保护盖主体的两侧上。
[0011]此外,在插装方向上,悬臂梁式卡扣部件的前端内侧可以构造成通过倒角形成的斜面。 [0012]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保护盖主体的外周向边沿部分还设置有与悬臂梁式卡扣部件同向延伸的外周向壁,外周向壁与悬臂梁式卡扣部件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足以容纳悬臂梁式卡扣部件在插拔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形变。
[0013]在插装方向上,外周向壁的前端内侧也优选构造成通过倒角形成的斜面。
[001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保护盖主体的外周向边沿部分以里的位置设置有与悬臂梁式卡扣部件同向延伸的内周向壁。在内周向壁的外侧表面上可以设置有环形密封件。
[0015]优选地,在内周向壁的外侧表面的沿着插装方向的前端部分设置有自外侧表面向外突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凸条部件。在插装方向上,第一凸条部件的前端外侧构可以造成通过倒角形成的斜面。另外,在插装方向上,多个第一凸条部件的后端可以构造成处于同一平面内的平面。环形密封件在插装方向上可以位于一个或多个第一凸条部件之后。
[0016]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内周向壁的外侧表面上还设置有自外侧表面向外突起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凸条部件,一个或多个第二凸条部件在插装方向上位于一个或多个第一凸条部件之后。这里,在插装方向上,多个第二凸条部件的前端优选构造成处于同一平面内的平面。环形密封件在插装方向上可以位于一个或多个第一凸条部件与一个或多个第二凸条部件之间。
[0017]环形密封件优选为表面带波纹构造的弹性密封圈。
[0018]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和如上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连接器包括周向壳体壁和在其上形成的凸台柱,凸台柱用于安装助力杆臂;连接器保护盖上的悬臂梁式卡扣部件优选地与凸台柱形成卡扣配合。
[0019]其中,连接器保护盖可包括外周向壁和内周向壁,连接器上的周向壳体壁可以插入到外周向壁和内周向壁之间。
[0020]另外,连接器组件还可包括环形密封件,环形密封件与内周向壁的外侧表面和周向壳体壁的内侧表面密封接触。
[0021]此外,连接器保护盖还包括顶部,该顶部与内周向壁连续延伸,顶部与内周向壁将周向壳体壁的开口部分密封。
[0022]这里,周向壳体壁的外侧表面和外周向壁的内侧表面之间呈间隙配合。
[00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4]I)结构简单,可以重复使用,易于模具开发;
[0025]2)装卸简便、容易,卡入和卸出的轨迹都可以是圆弧,所需的力较小,并且只需一个动作即可完成卸出,而无需先解锁再拔出;
[0026]3)可以利用连接器上的现有结构作为与连接器保护盖扣接的对配件,这样不增加连接器自身的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和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保护盖的立体图,其中未设置环形密封件;
[0028]图3示意性示出了如图1-2所示的连接器保护盖的顶部俯视图;
[0029]图4是与图3相对应的连接器保护盖的主视图;
[0030]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保护盖的立体图,其中设置有环形密封件;
[0031]图6是沿图5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0032]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其中连接器保护盖插装在连接器上;以及
[0033]图8示出了图7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顶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详 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保护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说明,而非用于对其作出任何限制。在所有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0035]参照图1-4,连接器保护盖I包括用于盖住连接器插拔开口端的保护盖主体10,在保护盖主体10的外周向边沿部分101设置有沿插接方向延伸的悬臂梁式卡扣部件,在图示的优选实施例中,在保护盖主体10的两侧相对称地各设置有一悬臂梁式卡扣部件。具体来说,悬臂梁式卡扣部件包括相互间隔开的并且彼此相对称布置的第一卡扣部件IlOa和第二卡扣部件IlOb (类似于音叉),第一卡扣部件IlOa在其朝向第二卡扣部件IlOb的一侧设置有朝向第二卡扣部件IlOb突出的第一凸起部1101a,而第二卡扣部件IlOb在其朝向第一卡扣部件IIOa的一侧设置有朝向第一卡扣部件IIOa突出的第二凸起部1101b,第一凸起部IlOla和第二凸起部IlOlb能够与连接器上的对配件形成卡扣配合。
[0036]从图1-4中还可以看出,第一凸起部IlOla与第二凸起部IlOlb彼此相对,第一凸
起部IlOla设置在第--扣部件IlOa的靠近自由端Illa处,第一凸起部IlOla在插拔方
向上平滑过渡到第一^^扣部件IlOa的与其相邻的部分。更具体来说,第一凸起部IlOla可以经由凸弧面1102a朝向第一^^扣部件IlOa的自由端Illa过渡,并经由凹弧面1103a朝向第--扣部件IlOa的固定端(112a)过渡。
[0037]类似地,第二凸起部IlOlb设置在第二卡扣部件IlOb的靠近自由端Illb处,第二凸起部IlOlb在插拔方向上平滑过渡到第二卡扣部件IlOb的与其相邻的部分。更具体来说,第二凸起部Iioib经由凸弧面1102b朝向第二卡扣部件IlOb的自由端Illb过渡,并经由凹弧面1103b朝向第二卡扣部件IlOb的固定端112b过渡。
[0038]这种悬臂梁式卡扣部件的构造,尤其是其凸起部与其余部分的平滑过渡,使得连接器保护盖I能够只通过单个插接操作直接卡接到连接器上,并且能够只通过单个拔出操作直接从连接器上卸下,而无需先单独解锁,然后再通过拔出操作来卸下(例如可参看图7)。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卡扣配合结构,实现了解锁与拔出操作合二为一。[0039]另外,在保护盖主体10的外周向边沿部分101还设置有与悬臂梁式卡扣部件IlOaUlOb同向延伸的外周向壁120,外周向壁120与悬臂梁式卡扣部件11Oa、1lOb之间留有间隙100,该间隙100足以容纳悬臂梁式卡扣部件110a、2lOb在插拔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形变。
[0040]这里,在插装方向上,悬臂梁式卡扣部件1lOa、1lOb的前端内侧以及外周向壁120的前端内侧均构造成通过倒角形成的斜面1104a、1104b、121。这样的斜面设计可以有利于在插装连接器保护盖时引导卡扣部件和外周向壁滑过连接器壳体的外侧表面。
[0041]再次参看图1-2,在保护盖主体10的外周向边沿部分101以里的位置或者说在外周向壁120的内部还设置有与悬臂梁式卡扣部件1lOa、1lOb以及外周向壁120同向延伸的内周向壁130,内周向壁130与连接器保护盖1的顶部102 (其构成保护盖主体10的一部分)连续延伸。
[0042]在内周向壁130的外侧表面的沿着插装方向的前端部分设置有自外侧表面向外突起的多个第一凸条部件131 (当然,也可以只设置一个第一凸条部件131)。在内周向壁130的外侧表面上还设置有自外侧表面向外突起的多个第二凸条部件132 (当然,也可以只设置一个第二凸条部件132)。第二凸条部件132在插装方向上位于第一凸条部件131之后。
[0043]这里,在插装方向上,第一凸条部件131的前端外侧构造成通过倒角形成的斜面133,这样的斜面设计便于后面将描述的环形密封件140的装入。
[0044]另外,在插装方向上,多个第一凸条部件131的后端134可以构造成处于同一平面内的平面。
[0045]为了增强连接器保护盖的保护效果,如图5-6所示,在内周向壁130的外侧表面上可以设置有环形密封件140,环形密封件140在插装方向上位于第一凸条部件131与第二凸条部件132之间。第一凸条部件131和第二凸条部件132能够在插拔方向上保持住环形密封件140,以免环形密封件140在插拔过程中位置变动,影响密封效果;尤其是能够有效防止在从连接器上拔出连接器保护盖I时环形密封件140遗落在连接器壳体上。
[0046]环形密封件140可以为表面带波纹构造的弹性密封圈。
[0047]图7和图8示出了连接器保护盖I插装到连接器2上的状态。换言之,图7和图8示出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2和连接器保护盖I。
[0048]这里,连接器2上用于与连接器保护盖I的悬臂梁式卡扣部件形成卡扣配合的对配件是用于安装助力杆臂的凸台柱21。具体来说,连接器2包括周向壳体壁22和在其上形成的凸台柱21,凸台柱21用于安装助力杆臂,连接器保护盖1上的悬臂梁式卡扣部件1lOa、1lOb与凸台柱21形成卡扣配合。在装配状态下,如图7_8所示,连接器保护盖I的悬臂梁式卡扣部件中的第一卡扣部件1lOa的第一凸起部IlOla和第二卡扣部件1lOb的第二凸起部IlOlb分别卡在凸台柱21上(类似于倒钩),以防止连接器保护盖脱落。值得指出的是,凸台柱21是连接器上本身就存在的,其本来是用于安装助力杆臂,以使得公、母连接器对配时所需施加的外力符合相关国际标准(不大于75N),这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故在此不再详述。
[0049]连接器2上的周向壳体壁22可以插入到连接器保护盖I的内周向壁130与外周向壁120之间,环形密封件140与内周向壁130的外侧表面和周向壳体壁22的内侧表面密封接触。周向壳体壁22的外侧表面和外周向壁120的内侧表面之间可以呈间隙配合。连接器保护盖I的顶部102与内周向壁130将周向壳体壁22的开口部分密封,从而能够对连接器尤其是连接器插拔开口端中的连接端子提供机械和电气方面的保护,例如防尘、防湿、防磕碰。
[0050]另外,为了便于模具开发和制造,可以在连接器保护盖主体上根据需要开有工艺孔、槽,这些工艺孔、槽位于保护盖主体上的与内周向壁和外周向壁之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不会影响到保护盖的保护效果。
[0051]从上面的描述中明显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连接器上的现有结构作为与连接器保护盖扣接的对配件,这样不增加连接器成本;连接器保护盖能够直接插装到连接器上,同时也能够直接从连接器上拔出,无需单独的解锁动作,这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保护盖在使用上非常方便,而且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保护盖可以重复使用,结构简单,易于模具开发。
[0052]尽管已经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上面描述的以及图中所示出的具体形状和构造都仅仅是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各种改变,所有这些变型都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保护盖(1),包括用于盖住连接器插拔开口端的保护盖主体(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盖主体(10)的外周向边沿部分(101)设置有沿插接方向延伸的悬臂梁式卡扣部件(110a,110b),所述连接器保护盖经由所述悬臂梁式卡扣部件(110a,IlOb)能够只通过单个插接操作直接卡接到连接器上并且能够只通过单个拔出操作直接从连接器上卸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式卡扣部件(110a,110b)包括相互间隔开的第一卡扣部件(IlOa)和第二卡扣部件(110b),所述第一卡扣部件(IlOa)在其朝向所述第二卡扣部件(IlOb)的一侧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卡扣部件(IlOb)突出的第一凸起部(1101a),所述第二卡扣部件(IlOb)在其朝向所述第一卡扣部件(IlOa)的一侧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卡扣部件(IlOa)突出的第二凸起部(1101b),所述第一凸起部(IlOla)和所述第二凸起部(IlOlb)能够与连接器上的对配件形成卡扣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IlOla)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扣部件(IlOa)的靠近自由端(Illa)处,所述第一凸起部(IlOla)在插拔方向上平滑过渡到所述第一卡扣部件(IlOa)的与其相邻的部分;所述第二凸起部(IlOlb)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扣部件(IlOb)的靠近自由端(Illb)处,所述第二凸起部(IlOlb)在插拔方向上平滑过渡到所述第二卡扣部件(IlOb)的与其相邻的部分,所述第一凸起部(IlOla)与所述第二凸起部(IlOlb)彼此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IlOla)经由凸弧面(I 102a)朝向所述第一^^扣部件(I IOa)的自由端(Illa)过渡,并经由凹弧面(1103a)朝向所述第一卡扣部件(IlOa)的固定端(112a)过渡;所述第二凸起部(IlOlb)经由凸弧面(1102b)朝向所述第二卡扣部件(IIOb)的自由端(Illb)过渡,并经由凹弧面(1103b)朝向所述第二卡扣部件(IlOb)的固定端(112b)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部件(IlOa)和所述第二卡扣部件(IIOb)彼此对称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部件(IIOa)和所述第二卡扣部件(IlOb)为细长的扁平板状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盖主体(1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悬臂梁式卡扣部件(110a,110b),这两个悬臂梁式卡扣部件(110a, 110b)对称地布置在所述保护盖主体(10)的两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在插装方向上,所述悬臂梁式卡扣部件(110a,I IOb )的前端内侧构造成通过倒角形成的斜面(1104a,1104b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盖主体(10)的外周向边沿部分(101)还设置有与所述悬臂梁式卡扣部件(110a,IlOb)同向延伸的外周向壁(120),所述外周向壁(120)与所述悬臂梁式卡扣部件(110a,IlOb)之间留有间隙(100),所述间隙(100)足以容纳所述悬臂梁式卡扣部件(110a,IlOb)在插拔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形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在插装方向上,所述外周向壁(120)的前端内侧构造成通过倒角形成的斜面(121)。
11.根据权利要求ι-?ο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盖主体(10)的所述外周向边沿部分(101)以里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悬臂梁式卡扣部件(110a,110b)同向延伸的内周向壁(13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周向壁(130)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密封件(140 )。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周向壁(130)的外侧表面的沿着插装方向的前端部分设置有自外侧表面向外突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凸条部件(13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在插装方向上,所述第一凸条部件(131)的前端外侧构造成通过倒角形成的斜面(133)。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在插装方向上,所述多个第一凸条部件(131)的后端(134)构造成处于同一平面内的平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周向壁(130)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密封件(140),所述环形密封件(140)在插装方向上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凸条部件(131)之后。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周向壁(130)的外侧表面上还设置有自外侧表面向外突起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凸条部件(132),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凸条部件(132)在插装方向上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凸条部件(131)之后。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在插装方向上,所述多个第二凸条部件(132)的前端(135)构造成处于同一平面内的平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周向壁(130)的外侧表面上还设置有环形密封件(140),所述环形密封件(140)在插装方向上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凸条部件(131)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凸条部件(132)之间。
20.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2)和连接器保护盖(I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保护盖是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保护盖(I)。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2)包括周向壳体壁(22)和在其上形成的凸台柱(21),所述凸台柱(21)用于安装助力杆臂;所述连接器保护盖(I)上的悬臂梁式卡扣部件(110a,IlOb)与所述凸台柱(21)形成卡扣配合。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保护盖(I)包括外周向壁(120)和内周向壁(130),所述连接器(2)上的所述周向壳体壁(22)可以插入到所述外周向壁(120)和所述内周向壁(130)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密封件(140),所述环形密封件(140)与所述内周向壁(130)的外侧表面和所述周向壳体壁(22)的内侧表面密封接触。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保护盖(I)包括顶部(102),所述顶部与所述内周向壁(130)连续延伸,所述顶部与所述内周向壁(130)将所述周向壳体壁(22)的开口部分密封。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壳体壁(22)的外侧表面和所述外周向壁(120)的内侧表面之间呈间隙配合。
【文档编号】H01R13/514GK203536623SQ201320711597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贾勇, 黄 俊, 张冠华, 唐松 申请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