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定时电源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291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定时电源插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定时电源插座,其包括电源插座本体,电源插座本体的面板下方固定安装有定时电路板,电源插座本体的L线与N线分别与定时电路板的L端子与N端子连接,所述的定时电路板中负载电阻两端的引出线连接到电源插座本体的插孔;所述的定时电路板上的微型开关从面板左侧所开圆孔内穿出,面板右侧垂直开有三个圆孔,三个圆孔内分别嵌入定时电路板上的用于时间指示的发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其定时电路板设计简洁,成本低,体积小,易于使用,方便改装应用于现有的日常电源插座中。
【专利说明】一种智能定时电源插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定时电源插座。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经常会使用到插座,如手机充电等,但是由于普通插座只有单一供电功能,无法控制供电时间,存在电能浪费及安全隐患。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可定时的插座,目前大致可分为机械式定时插座和电子式定时插座。这两种定时插座虽然都可以实现定时供电功能,但是相较于普通插座,其成本较高,且体积结构也较大,并且存在不同厂家生产的定时插座的结构、尺寸不统一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定时插座在普通家庭用户中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与普通插座尺寸相同、低成本的一种智能延时插座,其包括电源插座本体,电源插座本体的面板下方固定安装有定时电路板,电源插座本体的L线与N线分别与定时电路板的L端子与N端子连接,所述的定时电路板中负载电阻两端的引出线连接到电源插座本体的插孔;所述的定时电路板上的微型开关从面板左侧所开圆孔内穿出,面板右侧垂直开有三个圆孔,三个圆孔内分别嵌入定时电路板上的用于时间指示的发光二极管。
[0004]定时电路板由主电路、触发电路、控制电路及时间指示电路组成。
[0005]所述的主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首尾连接组成的桥式整流块;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点接入市电L线,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点串联连接负载电阻后接入市电N线;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点接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点构成电源输出点A ;电源输出点A与晶闸管的阳极连接,晶闸管的阴极接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电源输出点A与晶闸管的阳极之间,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串联第二电容后接地。
[0006]所述的触发电路包括发射极与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点A连接的第二三极管,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一路与第三电阻串联后,第三电阻分别与第一电容的正极、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构成单片机工作电源输出点B,单片机工作电源输出点B依次串联第九电阻、第九二极管后接入单片机的第三引脚,第一电容的负极与第五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后串联第六电阻后连接在第九二极管的阴极与单片机的第三引脚之间;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路与第六二极管的阴极、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六二极管的阳极经过与第四电阻串联后连接至晶闸管的门极;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的负极电连接。
[0007]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第一三极管、微型开关,即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点A分别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七电阻串联后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串联连接第八电阻后与单片机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在第七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连接形成结点后,依次串联第七二极管、微型开关,微型开关的一端与第八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八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第九电阻与第九二极管之间。
[0008]所述的时间指示电路包括单片机工作电源输出点B分别通过第十电阻、与第十电阻串联的发光二极管连接到单片机的第五引脚;通过第十一电阻、与第十一电阻串联的发光二极管连接到单片机的第六引脚,通过第十二电阻、与第十二电阻串联的发光二极管连接到单片机的第七引脚。
[0009]优选的,所述单片机型号可采用STC15F104。
[0010]优选的,所述晶闸管型号可采用MCR100-6。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尺寸与日常普通电源插座尺寸相同,十分利于推广应用到普通家庭用户中,并且定时电路板设计简洁,成本低,体积小,易于改装到普通电源插座中,无需重新布线,即可让普通电源插座实现定时功能,实现对电源的通断进行控制,无待机损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延时控制电路板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5]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插座本体I,电源插座本体I的面板2下方固定安装有定时电路板,电源插座本体的L线与N线分别与定时电路板的L端子与N端子连接,所述的定时电路板中负载电阻RL两端的引出线连接到电源插座本体I的插孔;所述的定时电路板上的微型开关SW从面板2左侧所开圆孔内穿出,面板2右侧垂直开有三个圆孔,三个圆孔内分别嵌入定时电路板上的用于时间指示的发光二极管。
[0016]参照图2,所述的定时电路板由主电路、触发电路、控制电路及时间指示电路组成。
[0017]主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VDl、第二二极管VD2、第三二极管VD3、第四二极管VD4首尾连接组成的桥式整流块;第一二极管VDl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VD2的阳极连接点接入市电L线,第三二极管VD3的阳极与第四二极管VD4的阴极连接点串联连接负载电阻RL后接入市电N线;第一二极管VDl的阳极与第四二极管VD4的阳极连接点接地,第二二极管VD2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VD3的阴极连接点构成电源输出点A ;电源输出点A与晶闸管VS的阳极连接,晶闸管VS的阴极接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源输出点A与晶闸管VS的阳极之间,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串联第二电容C2后接地。
[0018]触发电路包括发射极与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点A连接的第二三极管VT2,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一路与第三电阻R3串联后,第三电阻R3分别与第一电容Cl的正极、第五二极管VD5的阴极连接构成单片机Ul工作电源输出点B,单片机Ul工作电源输出点B依次串联第九电阻R9、第九二极管VD9后接入单片机Ul的第三引脚,第一电容Cl的负极与第五二极管VD5的阳极连接后串联第六电阻R6后连接在第九二极管VD9的阴极与单片机Ul的第三引脚之间;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另一路与第六二极管VD6的阴极、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六二极管VD6的阳极经过与第四电阻R4串联后连接至晶闸管VS的门极;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l的负极电连接。
[0019]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Ul、第一三极管VTl、微型开关SW,即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点A分别与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与第七电阻R7串联后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Tl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VTl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VTl的基极串联连接第八电阻R8后与单片机Ul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在第七电阻R7与第一三极管VTl的集电极之间连接形成结点后,依次串联第七二极管VD7、微型开关SW,微型开关SW的一端与第八二极管VD8的阴极连接,第八二极管VD8的阳极连接在第九电阻R9与第九二极管VD9之间。
[0020]时间指示电路包括单片机Ul工作电源输出点B分别通过第十电阻R10、与第十电阻RlO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EDl连接到单片机Ul的第五引脚;通过第十一电阻R11、与第十一电阻Rll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ED2连接到单片机Ul的第六引脚,通过第十二电阻R12、与第十二电阻R12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ED3连接到单片机Ul的第七引脚。
[0021]较佳实施例中晶闸管VS型号可采用MCR100-6,单片机Ul采用STC15F104,其为8引脚的8位单片机,内部集成了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且成本较低(二元以下),有利于推广应用。
[0022]实际使用时,根据用户按住微型开关SW按钮的时间长短来选择需设定的定时时间。按下微型开关SW后,微型开关SW导通,单片机Ul的第一引脚输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VTl饱和导通,第二三极管VT2基极提供电流通路,第二三极管VT2导通,此时即使松开微型开关SW,第二三极管VT2继续导通,继续为单片机Ul提供电源,第二三极管VT2为晶闸管VS提供触发电信号,此时电源插座通电,对应面板右侧圆孔内的起到定时时间指示作用的发光二极管以2Hz的频率闪烁。
[0023]若定时时间到,单片机Ul的第一引脚输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VTl截止,则第二三极管VT2截止,则单片机Ul得不到所需的工作电源,第二三极管VT2停止为晶闸管VS提供触发电信号,晶闸管VS截止,主电路断开,负载电阻RL无电流通过,实现电源插座断电,不消耗电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定时电源插座,包括电源插座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插座本体的面板下方固定安装有定时电路板,电源插座本体的L线与N线分别与定时电路板的L端子与N端子连接,所述的定时电路板中负载电阻两端的引出线连接到电源插座本体的插孔;所述的定时电路板上的微型开关从面板左侧所开圆孔内穿出,面板右侧垂直开有三个圆孔,三个圆孔内分别嵌入定时电路板上的用于时间指示的发光二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定时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时电路板由主电路、触发电路、控制电路及时间指示电路组成; 所述的主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首尾连接组成的桥式整流块;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点接入市电L线,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点串联连接负载电阻后接入市电N线;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点接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点构成电源输出点A ;电源输出点A与晶闸管的阳极连接,晶闸管的阴极接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电源输出点A与晶闸管的阳极之间,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串联第二电容后接地; 所述的触发电路包括发射极与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点A连接的第二三极管,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一路与第三电阻串联后,第三电阻分别与第一电容的正极、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构成单片机工作电源输出点B,单片机工作电源输出点B依次串联第九电阻、第九二极管后接入单片机的第三引脚,第一电容的负极与第五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后串联第六电阻后连接在第九二极管的阴极与单片机的第三引脚之间;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路与第六二极管的阴极、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六二极管的阳极经过与第四电阻串联后连接至晶闸管的门极;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第一三极管、微型开关,即主电路的电源输出点A分别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七电阻串联后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串联连接第八电阻后与单片机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在第七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连接形成结点后,依次串联第七二极管、微型开关,微型开关的一端与第八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八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第九电阻与第九二极管之间; 所述的时间指示电路包括单片机工作电源输出点B分别通过第十电阻、与第十电阻串联的发光二极管连接到单片机的第五引脚;通过第十一电阻、与第十一电阻串联的发光二极管连接到单片机的第六引脚,通过第十二电阻、与第十二电阻串联的发光二极管连接到单片机的第七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定时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型号可采用 STC15F1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定时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型号可采用 MCR100-6。
【文档编号】H01R13/70GK203589382SQ201320807758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胡丽霞 申请人:湖南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