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极化全向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069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水平极化全向天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极化全向天线,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包括:介质板;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上方,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多个馈线;地板,所述地板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下方;和多个印刷偶极子,多个所述印刷偶极子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下方,每个所述印刷偶极子与所述地板相连且每个所述印刷偶极子具有缝隙,其中多个所述馈线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缝隙耦合连接,多个所述馈线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印刷偶极子短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具有加工一致性好、稳定性高、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之间的极化隔离度高等优点。
【专利说明】水平极化全向天线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极化全向天线。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存在加工一致性差、稳定性差、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之间的极化隔离度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平极化全向天线。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水平极化全向天线,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包括:介质板;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上方,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多个馈线;地板,所述地板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下方;和多个印刷偶极子,多个所述印刷偶极子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下方,每个所述印刷偶极子与所述地板相连且每个所述印刷偶极子具有缝隙,其中多个所述馈线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缝隙耦合连接,多个所述馈线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印刷偶极子短路。
[000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通过使多个所述馈线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缝隙耦合连接且使多个所述馈线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印刷偶极子短路,从而在将同轴电缆接入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时,可以有效地抑制所述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上的电流,由此可以极大地改善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之间的极化隔离度,可以将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之间的极化隔离度从25dB提高到40dB。而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还具有加工一致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
[0006]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具有加工一致性好、稳定性高、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之间的极化隔离度高等优点。
[0007]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馈电网络还包括中心连接体,每个所述馈线的一端与所述中心连接体相连且每个所述馈线向远离所述中心连接体的方向延伸。由此可以使所述馈电网络的结构更加合理,且可以降低所述馈电网络的加工难度。
[000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印刷偶极子包括左臂和右臂,所述左臂和所述右臂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地板相连,其中所述左臂与所述右臂之间形成所述缝隙,所述馈线与所述左臂和所述右臂中的一个短路。由此可以使所述印刷偶极子的结构更加合理。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馈线的末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印刷偶极子短路。由此在将所述同轴电缆接入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时,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所述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上的电流,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与所述垂直极化全向天线之间的极化隔离度。
[00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馈线与所述印刷偶极子的短路点邻近所述缝隙。由此在将所述同轴电缆接入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时,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所述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上的电流,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与所述垂直极化全向天线之间的极化隔离度。
[00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馈线为至少三个,所述印刷偶极子为至少三个。
[00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还包括金属件,所述金属件设在所述地板的下表面上。通过在所述地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所述金属件,从而可以改善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的圆度,降低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对所述垂直极化全向天线的高频段的驻波比的影响。
[00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金属件为三角形,所述金属件沿竖直方向延伸。由此可以进一步改善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的圆度,进一步降低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对所述垂直极化全向天线的高频段的驻波比的影响。
[00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还包括多个耦合枝节,每个所述耦合枝节的一端与所述地板相连且每个所述耦合枝节向远离所述地板的方向延伸,其中每个所述耦合枝节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印刷偶极子之间,每个所述印刷偶极子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耦合枝节之间。通过设置多个所述耦合枝节,可以调节所述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和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的隔离度和方向图的圆度。
[0016]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1 ]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9]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包括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和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
[0030]首先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包括底盘100、单极子200、第一馈电件300、同轴电缆600和多个连接件400。
[0031]单极子200包括中心部210和多个辐射部220,中心部210设在底盘100上。每个辐射部220的内端与中心部210相连且每个辐射部220向远离中心部210的方向延伸。换言之,多个辐射部220相对中心部210的中心轴线呈放射状设置。其中,多个辐射部220的内端彼此间隔开,多个辐射部22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230。第一馈电件300与底盘100和中心部210相连。
[0032]多个连接件400分别对应地与多个辐射部220相连,每个连接件400与底盘100相连。换言之,连接件400的数量等于辐射部220的数量,且一个连接件400可以与一个辐射部220相连。同轴电缆600的第一部分610位于容纳空间230内。
[0033]下面参考图1-图4、图6和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如图1-图4、图6和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包括介质板710、馈电网络720、地板730和多个印刷偶极子740。
[0034]馈电网络720位于介质板710的上方,馈电网络720包括多个馈线721。地板730位于介质板710的下方。多个印刷偶极子740位于介质板710的下方,每个印刷偶极子740与地板730相连且每个印刷偶极子740具有缝隙743。多个馈线721——对应地与多个缝隙743耦合连接,多个馈线721——对应地与多个印刷偶极子740短路。也就是说,馈线721的数量、印刷偶极子740的数量和缝隙743的数量相等,且一个馈线721与一个缝隙743耦合连接,一个馈线721与一个印刷偶极子740短路。
[0035]其中,同轴电缆600包括外导体和内导体,同轴电缆600的内导体设在同轴电缆600的外导体内。同轴电缆600的外导体与地板730相连,同轴电缆600的内导体穿过介质板710且与馈电网络720相连。
[0036]现有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都是盘锥天线,即现有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的辐射件为锥状。因此,现有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的辐射件需要采用金属拉伸成型的冲压工艺进行加工,存在模具复杂、制造成本高的缺陷。
[003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通过设置多个相对中心部210的中心轴线呈放射状设置的辐射部220,从而不仅可以形成全向辐射的方向图,而且无需再加工锥体,由此可以降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
[0038]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通过使多个辐射部220的内端彼此间隔开且多个辐射部22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230,从而可以将同轴电缆600的第一部分610容纳在容纳空间230内,即可以使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具有对称的结构,从而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同轴电缆600的屏蔽层的电流对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不圆度和交叉极化产生的影响,使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不圆度达到小于3.5dB的要求,交叉极化比大于10dB,而且可以降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与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之间的耦合,提高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安装一致性。
[0039]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具有不圆度小、交叉极化比大、全向辐射、制造难度小、制造成本低、安装一致性好等优点。
[0040]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中,馈电网络720、地板730和印刷偶极子740可以构成微带功分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通过使多个馈线721——对应地与多个缝隙743耦合连接且使多个馈线721——对应地与多个印刷偶极子740短路,从而在将同轴电缆600接入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时,可以有效地抑制同轴电缆600的外导体上的电流,由此可以极大地改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之间的极化隔离度,可以将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之间的极化隔离度从25dB提高到40dB。而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还具有加工一致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
[0041]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具有加工一致性好、稳定性高、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之间的极化隔离度高等优点。
[004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通过设置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和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从而具有不圆度小、交叉极化比大、全向辐射、制造难度小、制造成本低、安装一致性好、加工一致性好、稳定性高、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之间的极化隔离度高等优点。
[004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可以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例如,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可以应用于4G移动通信的室内分布系统中。在4G移动通信中,可以采用MMO技术来达到更高的通信速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和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可以分别作为MMO通信中的2个信道传输之用。
[0044]每个辐射部220的内端可以与中心部210的中心轴线间隔开。由此可以使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结构更加合理。
[0045]有利地,每个辐射部220的内端与中心部210的中心轴线在中心部210的径向上间隔预定距离。换言之,多个辐射部220的内端可以位于同一圆周上,该圆周的圆心可以位于中心部210的中心轴线上。由此可以使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结构更加合理。
[0046]如图1-图5所示,每个辐射部220可以是板状(即每个辐射部220可以是片状),每个辐射部220可以沿竖直方向定向。由此可以使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结构更加合理,而且可以降低单极子200的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0047]每个辐射部220的主表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其中,辐射部220的主表面是指辐射部220的面积最大的表面。每个辐射部220可以是规则的多边形(例如矩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每个辐射部220可以与底盘100正交。换言之,每个辐射部220的主表面可以与底盘100的上表面110正交。
[0048]每个辐射部220的形状、结构、大小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
[0049]如图1-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相邻两个辐射部220之间的夹角可以彼此相等。换言之,相邻两个辐射部220之间的夹角可以是预定角度。也就是说,多个辐射部220可以沿中心部210的周向等间距地设置。由此可以使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和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向各个方向的辐射基本一样,更好地满足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和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的福射不圆度要求,使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和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具有更好的全向辐射性能。
[0050]辐射部220可以是至少三个。具体地,辐射部220可以是三个,相邻两个辐射部220之间的夹角可以是一百二十度。
[0051]单极子200可以是金属件,即单极子200可以由金属制成。连接件400可以是金属连接件,即连接件400可以由金属制成。
[0052]如图1-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同轴电缆600的第二部分620可以连接在底盘100、多个连接件400中的一个以及多个辐射部220中的一个上,同轴电缆600可以穿过底盘100。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同轴电缆600的屏蔽层的电流对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不圆度和交叉极化产生的影响,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不圆度,且进一步提高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交叉极化比。
[0053]具体而言,同轴电缆600的第二部分620可以邻近同轴电缆600的第一部分610,同轴电缆600的第二部分620可以依次焊接在多个辐射部220中的一个上、多个连接件400中的一个上(该连接件400与该辐射部220相连)和底盘100上。
[005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馈电件300可以包括外导体和内导体,第一馈电件300的内导体可以设在第一馈电件300的外导体内,第一馈电件300的外导体可以与底盘100相连,第一馈电件300的内导体可以穿过底盘100且第一馈电件300的内导体可以与中心部210相连。
[0055]如图2-图5所示,有利地,第一馈电件300的内导体可以穿过底盘100的中部,同轴电缆600可以穿过底盘100的中部。换言之,第一馈电件300和同轴电缆600可以一起穿过底盘100的中部,从而可以将第一馈电件300和同轴电缆600组成一个整体。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同轴电缆600的屏蔽层的电流对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不圆度和交叉极化产生的影响,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不圆度,且进一步提高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交叉极化比。
[0056]如图2-图5,第一馈电件300的位于底盘100下方的部分可以邻近同轴电缆600的位于底盘100下方的部分。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同轴电缆600的屏蔽层的电流对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不圆度和交叉极化产生的影响,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不圆度,且进一步提高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交叉极化比。
[0057]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在现有的天线中,各金属部件直接相连。但在实际批量生产中,很难保证各金属部件的接触面为理想状态,即各金属部件的接触面不能完全平整。由此导致各金属部件的接触面之间不能完全接触,不能对金属部件进行可靠地直接连接,从而导致无源交调产生。
[0058]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连接件400与辐射部220直接相连,且连接件400与底盘100耦合相连。由此不仅可以保证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具有较高的电性能和满足天线频带要求(即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的工作频段至少达到806Hz-960MHz以及1710MHz-2700MHz),而且可以改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产生的无源交调。
[0059]有利地,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还可以包括绝缘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绝缘件可以设在连接件400与底盘100之间。通过设置所述绝缘件,可以实现连接件400与底盘100耦合相连。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等优点,而且可以减少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产生的无源交调。
[0060]连接件400与底盘100的耦合面积的大小可以根据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的性能要求进行确定和调整,目的是为了使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能够在要求频率下具有足够大的电容量。
[0061]底盘100可以是金属底盘,即底盘100可以由金属制成。如图1和图2所示,底盘100可以是平板状。底盘100的上表面110可以是平面,连接件400可以与底盘100的上表面120耦合相连。底盘100可以是圆形、规则的多边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
[0062]此外,底盘100还可以是大体圆柱形,且底盘100内可以具有下端敞开的容纳腔,第一馈电件300和同轴电缆600的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006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可以与连接件400和底盘100中的每一个均相连。换言之,所述绝缘件可以与连接件400和底盘100中的每一个均接触。由此不仅可以降低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的加工难度,而且可以使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的结构更加稳固。
[0064]所述绝缘件可以是非金属垫片、绝缘漆层或塑料膜。
[0065]如图1-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还可以包括金属环500,金属环500可以套设在多个辐射部220上,且金属环500可以与每个辐射部220间隔开。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通过添加金属环500,从而可以降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和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之间的互I禹,起到频率选择的作用,进一步改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不圆度和交叉极化(特别是在某些频点)。添加金属环500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不圆度小于2.5dB,交叉极化比大于15dB。
[0066]具体地,金属环500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各个部件都不相连。
[0067]如图1-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400可以包括倾斜部410、竖直部420和水平部430。倾斜部410的上端可以与辐射部220直接相连,竖直部420的上端可以与倾斜部410的下端相连,水平部430可以与竖直部420的下端相连,且水平部430可以与底盘100耦合相连。换言之,竖直部420可以沿竖直方向定向(延伸),水平部430可以沿水平方向定向(延伸)。由此连接件400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等优点。
[0068]倾斜部410、竖直部420和水平部430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是片状,即倾斜部410、竖直部420和水平部430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是板状。
[0069]倾斜部410的主表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其中,倾斜部410的主表面是指倾斜部410的面积最大的表面。竖直部420的主表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其中,竖直部420的主表面是指竖直部420的面积最大的表面。水平部430的主表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其中,水平部430的主表面是指水平部430的面积最大的表面。
[0070]连接件400可以是金属连接件,即连接件400可以由金属制成。有利地,倾斜部410、竖直部420和水平部430可以一体形成。
[0071]如图1-图4、图6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馈电网络720还可以包括中心连接体722,每个馈线721的一端可以与中心连接体722相连,且每个馈线721可以向远离中心连接体722的方向延伸。由此可以使馈电网络720的结构更加合理,且可以降低馈电网络720的加工难度。
[0072]具体而言,中心连接体722可以是圆形,即中心连接体72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是圆形。
[007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图6和图7所示,每个印刷偶极子740包括左臂741和右臂742,左臂741和右臂742中的每一个可以与地板730相连。其中,左臂741与右臂742之间可以形成缝隙743,馈线721可以与左臂741和右臂742中的一个短路。由此可以使印刷偶极子740的结构更加合理。
[0074]有利地,如图6和图7所示,多个馈线721的末端可以——对应地与多个印刷偶极子740短路。由此在将同轴电缆600接入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时,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同轴电缆600的外导体上的电流,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之间的极化隔离度。
[0075]具体而言,一个馈线721的末端可以与一个印刷偶极子740的左臂741和右臂742中的一个短路。
[0076]馈线721与印刷偶极子740的短路点可以邻近缝隙743。由此在将同轴电缆600接入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时,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同轴电缆600的外导体上的电流,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与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之间的极化隔离度。
[0077]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馈线721可以是至少三个,印刷偶极子740可以是至少三个。
[0078]相邻两个馈线721之间的夹角可以彼此相等。换言之,相邻两个馈线721之间的夹角可以是预定角度。也就是说,多个馈线721可以沿中心连接体722的周向等间距地设置。由此可以使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和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向各个方向的辐射基本一样,更好地满足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和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的辐射不圆度要求,使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和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具有更好的全向辐射性能。
[0079]相邻两个印刷偶极子740之间的夹角可以彼此相等。换言之,相邻两个印刷偶极子740之间的夹角可以是预定角度。也就是说,多个印刷偶极子740可以沿地板730的周向等间距地设置。由此可以使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和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向各个方向的辐射基本一样,更好地满足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和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的辐射不圆度要求,使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和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具有更好的全向福射性倉泛。
[0080]具体地,馈线721可以是三个,印刷偶极子740可以是三个。此时,馈电网络720、地板730和印刷偶极子740可以构成一分三的微带功分器。相邻两个馈线721之间的夹角可以是一百二十度,相邻两个印刷偶极子740之间的夹角可以是一百二十度。[0081]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还可以包括金属件750,金属件750可以设在地板730的下表面上。通过在地板730的下表面上设置金属件750,从而可以改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的圆度,降低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对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高频段的驻波比的影响。
[0082]有利地,金属件750可以是三角形,金属件750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换言之,金属件750在某一竖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是三角形。由此可以进一步改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的圆度,进一步降低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对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的高频段的驻波比的影响。
[0083]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还可以包括多个耦合枝节800,每个耦合枝节800的一端可以与地板730相连且每个耦合枝节800可以向远离地板730的方向延伸。其中,每个耦合枝节800可以位于相邻两个印刷偶极子740之间,每个印刷偶极子740可以位于相邻两个耦合枝节800之间。通过设置多个耦合枝节800,可以调节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和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的隔离度和方向图的圆度。
[0084]有利地,每个耦合枝节800可以是金属件,即每个耦合枝节800可以由金属制成。每个耦合枝节800可以是条状。
[0085]如图3和图8所示,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还可以包括支撑架900,支撑架900可以设在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上,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可以支撑在支撑架900上。通过在垂直极化全向天线10上设置支撑架900且将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支撑在支撑架900上,从而可以使水平极化全向天线20安装的更加牢固,进而可以使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I的结构更加稳固。
[0086]具体而言,支撑架900可以设在多个辐射部220上。支撑架900上可以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支撑架900的安装孔910,同轴电缆600可以穿过安装孔910。由此可以更加稳固地安装同轴电缆600,且可以约束同轴电缆600的走线。
[008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8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介质板; 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上方,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多个馈线; 地板,所述地板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下方;和 多个印刷偶极子,多个所述印刷偶极子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下方,每个所述印刷偶极子与所述地板相连且每个所述印刷偶极子具有缝隙,其中多个所述馈线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缝隙耦合连接,多个所述馈线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印刷偶极子短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还包括中心连接体,每个所述馈线的一端与所述中心连接体相连且每个所述馈线向远离所述中心连接体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印刷偶极子包括左臂和右臂,所述左臂和所述右臂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地板相连,其中所述左臂与所述右臂之间形成所述缝隙,所述馈线与所述左臂和所述右臂中的一个短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馈线的末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印刷偶极子短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与所述印刷偶极子的短路点邻近所述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为至少三个,所述印刷偶极子为至少三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件,所述金属件设在所述地板的下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为三角形,所述金属件沿竖直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耦合枝节,每个所述耦合枝节的一端与所述地板相连且每个所述耦合枝节向远离所述地板的方向延伸,其中每个所述耦合枝节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印刷偶极子之间,每个所述印刷偶极子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耦合枝节之间。
【文档编号】H01Q1/38GK103811861SQ201410027024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1日
【发明者】漆一宏, 于伟 申请人:盛宇百祺(南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