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369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该绝缘体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聚四氟乙烯60%-70%、玻璃纤维15%-25%、石墨粉6%-10%,其余为相关助剂。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该绝缘体选材得当,制备工艺简便,成本适中,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使极细同轴电缆的使用寿命更为持久,性能更为稳定,应用范围更为宽广。
【专利说明】一种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尤其涉及一种综合力学性能优良、绝缘性能突出的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属于极细同轴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通信、医疗、军事类电子产品微型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快,性能要求不断提高,这些产品内传输各种频率信号的带状电缆、柔性电路板等传统布线元件迅速被传输速率更高、频带更宽且抗电磁干扰强的极细同轴电缆所取代。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移动通信的普及,更是促进了极细同轴电缆的研发和规模生产。
[0003]在现行技术中,极细同轴电缆中的绝缘体大多采用氟塑料,如可熔性全氟烷氧基共聚物(PFA)、聚全氟乙丙烯(FEP)等。上述绝缘体由于采用单一材质,因此在一些力学性能方面存在缺陷,譬如:抗压性能、耐磨性能以及抗拉强度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极细同轴电缆的应用范围,使其不能适用于一些对环境敏感的精密的电子产品。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该绝缘体材质选配得当,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提升了极细同轴电缆的应用范围。
[0005]本发明是一种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该绝缘体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聚四氟乙烯60%-70%、玻璃纤维15%-25%、石墨粉6%-10%,其余为相关助剂。
[0006]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体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聚四氟乙烯60%-65%、玻璃纤维18%-22%、石墨粉6%_8%,其余为相关助剂。
[0007]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聚四氟乙烯为微粉状颗粒,其平均粒径约为
0.3-0.35um。
[0008]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玻璃纤维为短切无碱玻璃纤维,其单丝直径约为10_12um,长度约为4-4.5_。
[0009]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石墨粉的平均粒径约为15_18um。
[0010]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助剂包括增塑剂、相容剂、交联剂、粘度调节剂
坐寸ο
[0011]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该绝缘体选材得当,制备工艺简便,成本适中,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使极细同轴电缆的使用寿命更为持久,性能更为稳定,应用范围更为宽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0013]本发明中提及的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其绝缘体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聚四氟乙烯60%-70%、玻璃纤维15%-25%、石墨粉6%-10%,其余为相关助剂。
[0014]进一步说明,该绝缘体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聚四氟乙烯60%_65%、玻璃纤维18%-22%、石墨粉6%-8%,其余为相关助剂;聚四氟乙烯为微粉状颗粒,其平均粒径约为0.3-0.35um ;玻璃纤维为短切无碱玻璃纤维,其单丝直径约为10_12um,长度约为4-4.5mm ;石墨粉的平均粒径约为15_18um ;助剂包括增塑剂、相容剂、交联剂、粘度调节剂
坐寸ο
[0015]本发明提及的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a)原料选备,绝缘体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聚四氟乙烯65%、玻璃纤维18%、石墨粉8%,其余为相关助剂;聚四氟乙烯为微粉状颗粒,其平均粒径约为0.3um ;玻璃纤维为短切无碱玻璃纤维,其单丝直径约为IOum,长度约为4mm ;石墨粉的平均粒径约为16um ;助剂中的增塑剂选用D0P、相容剂选用环状酸酐型相容剂、交联剂选用2-乙基-4甲基咪唑、粘度调节剂选用石蜡,四种助剂的含量配比约为4:2:1:3 ;
b)配制糊状绝缘体,糊状绝缘体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将原料加入反应釜,均匀搅拌30-35分钟,反应釜温度控制在65°C -70°C ;然后,向反应釜中添加助剂中的增塑剂和相容剂,反应釜温度升至100°C -110°C,均匀搅拌1.2小时;最后,将反应釜温度降至800C _85°C,继续添加助剂中的交联剂和粘度调节剂,搅拌50-55分钟后制得糊状绝缘体;
c)挤出包覆,挤出包覆过程如下:首先,将糊状绝缘体导入挤出机,挤出机温度控制在700C -750C ;然后,将糊状绝缘体均匀挤出,包覆在导体外表面形成包覆层,挤出机的挤出速度控制在0.3m/min,包覆层厚度控制在0.09-0.1mm ;最后,将包覆成型的绝缘体置于室温中冷却;
d)热固烧结,热固烧结过程如下:首先,对包覆成型的绝缘体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控制在130°C _135°C,时间控制在32-34分钟,目的是除去绝缘体中的多余助剂,以避免烧结时有毒气体的产生;然后,进行烧结处理,烧结炉温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温度从(TC提升至180°C,升温速度控制在6°C /min,烧结时间约为28-30分钟;第二阶段的温度从180°C提升至360°C,升温速度控制在4°C /min,烧结时间约为38-40分钟;最后,将烧结成品在烧结炉中缓冷至室温。
[0016]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该绝缘体选材得当,制备工艺简便,成本适中,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使极细同轴电缆的使用寿命更为持久,性能更为稳定,应用范围更为宽广。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其特征在于,该绝缘体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聚四氟乙烯60%-70%、玻璃纤维15%-25%、石墨粉6%-10%,其余为相关助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体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聚四氟乙烯60%-65%、玻璃纤维18%-22%、石墨粉6%_8%,其余为相关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四氟乙烯为微粉状颗粒,其平均粒径约为0.3-0.35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纤维为短切无碱玻璃纤维,其单丝直径约为10-12um,长度约为4-4.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粉的平均粒径约为15-18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细同轴电缆中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包括增塑齐U、相容剂、交联剂、粘度调节剂等。
【文档编号】H01B3/44GK103871542SQ201410090190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3日
【发明者】邹黎清 申请人:苏州科茂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