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插孔电插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783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多插孔电插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插孔电插板,包括塑料外壳和在塑料外壳上布设的电源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外壳由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组装而成,上半壳体凸出于下半壳体上表面呈圆台形,下半壳体为圆形盘体或多边形盘体,所述电插源孔在上下半壳体的上表面多个布设。本发明相比传统电插板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可在有限空间内设置更多个电源插孔,同时方便使用,非常适合一些集中办公场合。
【专利说明】多插孔电插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电插板的改进发明。
【【背景技术】】
[0002]电器设备大部分都是通过传统电插板后再电连接到固定电源插座上,传统电插板通常只能设置少量的不多于七个的电源插孔,所设置的电源插孔数量有限。在一些集中办公场合,几台集中放置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就会占用很多电源插孔,由于所需电源插孔的数量多,所以需要设置多个传统电插板,造成线路多、线路混杂不易分清,给使用带来不便,也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在有限空间内设置更多个电源插孔,同时方便使用,非常适合一些集中办公场合的多插孔电插板。
[0004]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0005]多插孔电插板,包括塑料外壳和在塑料外壳上布设的电源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外壳由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组装而成,上半壳体凸出于下半壳体上表面呈圆台形,下半壳体为圆形盘体或多边形盘体,所述电插源孔在上下半壳体的上表面多个布设。
[0006]上述技术方案的电插板,首先圆形盘体或多边形盘体设计的下半壳体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比传统长条形电插板多的多的电源插孔,在基本占用空间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其电源插孔的布设数量可以相差一倍以上,另外,为利于下半壳体上表面中央区域的电源插孔的使用(便于插头的插入和拔出),下半壳体的中央区域不设置电源插孔,而是设置凸出于下半壳体上表面呈圆台形的上半壳体,然后再将上述中央区域的电源插孔设置到上半壳体的上表面,这样一来电源插孔的布设数量不会减少,而且方便了使用。所以说,本发明的电插板结构紧凑,可在有限空间内设置更多个电源插孔,同时方便使用,非常适合一些集中办公场合。
[0007]作为优选,在所述下半壳体上表面布设的多个电源插孔沿下半壳体的外沿圆周布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0009]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0010]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介绍:
[0012]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多插孔电插板,包括塑料外壳和在塑料外壳上布设的电源插孔,所述塑料外壳由上半壳体2和下半壳体I组装而成,上半壳体2凸出于下半壳体I上表面呈圆台形,下半壳体I为圆形盘体(当然也能设计成多边形盘体,多边形盘体与圆形盘体可以达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电插源孔在上下半壳体的上表面多个布设,在所述下半壳体I上表面布设有十二个电源插孔3,该十二个电源插孔3沿下半壳体I的外沿圆周设置,在所述上半壳体2上表面布设有四个电源插孔4。
【权利要求】
1.多插孔电插板,包括塑料外壳和在塑料外壳上布设的电源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外壳由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组装而成,上半壳体凸出于下半壳体上表面呈圆台形,下半壳体为圆形盘体或多边形盘体,所述电插源孔在上下半壳体的上表面多个布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插孔电插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半壳体上表面布设的多个电源插孔沿下半壳体的外沿圆周布设。
【文档编号】H01R13/502GK103972709SQ201410184729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8日
【发明者】徐娜 申请人:徐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