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增流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4786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永磁增流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增流变压器,包括有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第一和第二永磁体、感应线圈及由软磁材料制作的两个环形磁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平行或并列设置或呈内环和外环设置的两个环形磁轭之间,设置有第一永磁体C和第一电磁线圈A、第二永磁体C1及第二电磁线圈A1,第一永磁体C和第一电磁线圈A、第二永磁体C1及第二电磁线圈A1的两端磁极分别连接在两个环形磁轭上。永磁增流变压器的优点在于,通过电磁线圈形成不断变化的交变磁场,使磁路中的永磁体磁场方向不断发生改变,通过磁路中的感应线圈感应电磁线圈和永磁体同时产生的交变磁场,产生电流,大幅提高了变压器的工作效率,使永磁体内在的磁能可以在变压器中得到充分应用,节能环保。
【专利说明】永磁增流变压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具体说是一种可以通过将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叠加到变压器交变磁场中增加变压器磁场强度,从而增加变压器中电流强度的变压器增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电源变压器的工作效率一般都只有百分之九十左右,变压器在改变电源电压的同时,也消耗浪费了不少能源。
[0003]同时,目前在各种电器设备中永磁体所内含的大量磁能也很难被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电磁线圈在磁路中形成不断变化的交变磁场,使处于磁路中的永磁体的磁场方向不断发生改变,并将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叠加到变压器交变磁场中增加变压器磁场强度,从而增加变压器中感应线圈输出电流强度的变压器增流装置。
[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永磁增流变压器包括有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第一和第二永磁体、感应线圈及由软磁材料制作的两个环形磁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平行并列设置或呈内环和外环设置的两个环形磁轭之间,设置有第一永磁体C和第一电磁线圈A、第二永磁体Cl及第二电磁线圈Al,第一永磁体C和第一电磁线圈A、第二永磁体Cl及第二电磁线圈Al的两端磁极分别连接在两个环形磁轭上。
[0007]所述的第一永磁体C和第一电磁线圈A之间的内坏磁轭或外环磁轭或内外两个环形磁轭上,或两个平行环形磁轭中任一个或两个平行环形磁轭上设置有第一感应线圈B ;
[0008]所述的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永磁体Cl之间的内环磁轭或外环磁轭或内外两个环形磁轭上,或两个平行环形磁轭中任一个或两个平行环形磁轭上设置有第二感应线圈BI ;
[0009]所述的第二永磁体Cl和第二电磁线圈Al之间的内环磁轭或外环磁轭或内外两个环形磁轭上,或两个平行环形磁轭中任一个或两个平行环形磁轭上设置有第三感应线圈B2 ;
[0010]所述的第二电磁线圈Al和第一永磁体C之间的内环磁轭或外环磁轭或内外两个环形磁轭上,或两个平行环形磁轭中任一个或两个平行环形磁轭上设置有第四感应线圈B3。
[0011]所述的同时连接在两个环形磁轭上的第一永磁体C和第二永磁体Cl的磁场方向相反。
[0012]所述的同时连接在两个环形磁轭上的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电磁线圈Al的磁场方向相反。
[0013]所述的第一永磁体C和第二永磁体Cl两个永磁体在磁路中形成一对永磁体组合,磁路中同时设置有一对或一对以上相同或类似的永磁体组合;所述相同或类似的永磁体组合由两个永磁体组成,磁场方向与第一永磁体C和第二永磁体Cl组合的磁场方向相同或相反。
[0014]所述的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电磁线圈Al两个电磁线圈在磁路中形成一对电磁线圈组合,磁路中同时设置有一对或一对以上相同或类似的电磁线圈组合;所述相同或类似的电磁线圈组合由两个电磁线圈组成,磁场方向与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电磁线圈Al组合的磁场方向相同或相反。
[0015]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永磁体和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为间隔设置在两个环形磁轭中。
[0016]所述的内、外两个环形磁轭为方形结构,或所述的环形磁轭为三角形或四边形或多边形。
[0017]所述的环形磁轭为多个平行并列设置,或所述的环形磁轭为多个内外环设置。
[0018]永磁增流变压器的优点在于,通过电磁线圈形成不断变化的交变磁场,使处于磁路中的永磁体的磁场方向不断发生改变,通过磁路中的感应线圈感应电磁线圈和永磁体同时产生的交变磁场,产生电流,大幅度提高了变压器的工作效率,使永磁体内在的磁能可以在变压器中得到充分应用,节能环保。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和图1-1为交变磁场在内、外两个环形磁轭中工作运行示意图。
[0020]图2和图2-1为交变磁场在内、外两个方形磁轭中工作运行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两个环形磁轭并列设置示意图。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参见图1,图中所示,在内环和外环的两个环形磁轭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一永磁体C、第二电磁线圈Al及第二永磁体Cl,当电磁线圈A和Al接入交流电源,电磁线圈A和Al产生交变磁场;由于电磁线圈A和Al之间的电路采用串联连接,即电磁线圈Al的首端与电磁线圈A的末端连接,所以二者之间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
[0025]图中所示,当第一电磁线圈A位于外环一端为N极,位于内环上的一端为S极时,电磁线圈A的磁场方向就和S极处于外环上N极位于内环上的第二永磁体Cl的磁场方向相反,二者之间通过外环磁轭和内环磁轭构成闭合磁路,闭合磁路中的磁场强度为电磁线圈A的磁场强度和永磁体Cl磁场强度的二者之和,位于该闭合磁路中的第二感应线圈BI通过磁场感应,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的大小等于电磁线圈A磁场和第二永磁体Cl磁场二者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之和。
[0026]由于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电磁线圈Al为串联连接(线圈A尾端电源线和线圈Al的首端连接),当第一电磁线圈A位于外坏一端为N极时,位于外环磁轭上的电磁线圈Al的一端同时为S极,位于内环磁轭上的第一电磁线圈A的一端为S极时,位于内环磁轭上的第二电磁线圈Al的一端同时为N极,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第二电磁线圈Al所产生的磁场就只能通过第一永磁体C经过外环磁轭和内环磁轭构成磁场回路,该磁场强度等于第二电磁线圈Al和第一永磁体C 二者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之和。位于第二电磁线圈Al和第一永磁体C之间的形成的磁场回路磁轭上的第四感应线圈B3由于该磁场感应,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的大小等于第二电磁线圈Al产生的的磁场和第一永磁体C产生的磁场,二者之间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之和。
[0027]同样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第一永磁体C由于其磁场方向和第一电磁线圈A之间的磁场方向相同,二者的N极均朝向外环磁轭,S极均朝向内环磁轭,在磁路中互为排斥,二者之间无法通过对方在外环磁轭和内环磁轭之间构成磁场回路,所以位于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一永磁体C之间磁轭上的的第一感应线圈B所感应到的磁场强度为0,感应线圈B中没有磁场感应和感应电流的产生。同时,位于第二永磁体Cl和第二电磁线圈Al之间磁轭上的第三感应线圈B2,也同样由于第二永磁体Cl和第二电磁线圈Al之间的磁场方向相同,磁场与磁场之间相互排斥,二者之间无法通过对方在外环磁轭和内环磁轭之间构成磁场回路,所以位于第二永磁体Cl和第二电磁线圈Al之间的磁路上的第三感应线圈B2所感应到的磁场强度也为0,第三感应线圈B2上也不能产生感应电流。
[0028]参见图1-1,由于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电磁线圈Al上接入的是电流方向不断发生变化的交变电流,当电流方向发生变化时,位于内环和外环之间的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电磁线圈Al的磁场方向同时发生变化,原先的N极变为S极,原先的S极变为N极。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当第一电磁线圈A位于外环上的一端为S极,位于内环的一端为N极时,第一电磁线圈A就和磁场方向与其相反的第一永磁体C之间通过外环磁轭和内环磁轭构成磁场回路,位于二者之间磁路上的第一感应线圈B通过该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同时第二电磁线圈Al与磁场方向相反的第二永磁体Cl之间通过外环磁轭和内环磁轭构成磁场回路,位于二者之间磁路上的第三感应线圈B2通过该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由于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永磁体Cl之间磁场方向相同,两个磁场之间互相排斥,二者之间无法通过对方在外环磁轭和内环磁轭构成磁场回路,所以位于二者之间磁轭上的第二感应线圈BI无法产生感应电流;并且位于第二电磁线圈Al和第一永磁体C之间磁轭上的第四感应线圈B3也同样由于第二电磁线圈Al和第一永磁体C 二者之间的磁场方向相同,两个磁场之间互相排斥,二者之间也无法通过对方在外环磁轭和内环磁轭构成磁场回路,所以位于二者之间磁轭上的第四感应线圈B3也无法产生感应电流。
[0029]由于通过交流电磁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不断改变永磁体磁场在磁路中的运行方向,使得永磁体进入磁路中的磁场方向被不断转变成为交变磁场,由磁路中的感应线圈(输出线圈)通过该交变磁场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增加变压器的电流输出强度,即增加变压器的输出功率。
[0030]应用中,内、外环两个环形磁轭也可以是方形结构,参见图2和图2-1,图2和图2-1中的磁路原理和图1与图1-1中的磁路原理相同。
[0031]应用中,环形磁轭也可以由多个内、外环组成。
[0032]应用中,内环和外环磁轭也可以由两个大小相等或近似的环形磁轭平行并列设置组成(参见图3),或多个大小相等近似的环形磁轭的平行并列设置.,其磁路原理和图1中的磁路原理相同。
[0033]应用中,环形磁轭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
[0034]应用中,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电磁线圈Al之间也可能有部分磁通直接通过环形磁轭构成磁场回路,但由于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均为交变磁场,该交变磁场仍然必须通过感应线圈,所以不会影响整个装置(磁路)的效能。
[0035]同样,在应用中,第一永磁体C和第二永磁体Cl之间也可能有部分磁通直接通过环形磁轭构成磁场回路,虽然第一和第二永磁体的磁场方向不能发生改变,但永磁体所产生的磁场在磁轭中的磁场通道回路,会因为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不断的产生交变磁场,使磁轭中的磁场方向不断发生改变,使第一和第二永磁体的磁场必须不断选择通过环形磁轭的左半部分或右半部分构成磁场回路,也就是第一和第二永磁体不断的在环形磁轭的左半部分或右半部分形成交变磁场,该交变磁场也仍然必须通过感应线圈,所以同样不会影响整个装置(磁路)的效能。
[0036]应用中,第一永磁体C和第二永磁体Cl两个永磁体在磁路中形成一对永磁体组合,磁路中可以同时设置一对或一对以上相同或类似的永磁体组合;相同或类似的永磁体组合由两个永磁体组成,磁场方向可以与第一永磁体C和第二永磁体Cl组合的磁场方向相同或相反。
[0037]应用中,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电磁线圈Al两个电磁线圈在磁路中形成一对电磁线圈组合,磁路中可以同时设置一对或一对以上相同或类似的电磁线圈组合;由两个电磁线圈组成的相同或类似的电磁线圈组合的磁场方向可以与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电磁线圈Al组合的磁场方向相同或相反。
[0038]应用中,永磁体和电磁线圈为间隔设置在两个环形磁轭中。
【权利要求】
1.永磁增流变压器包括有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第一和第二永磁体、感应线圈及由软磁材料制作的两个环形磁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平行并列设置或呈内环和外环设置的两个环形磁轭之间,设置有第一永磁体C和第一电磁线圈A、第二永磁体Cl及第二电磁线圈Al,第一永磁体C和第一电磁线圈A、第二永磁体Cl及第二电磁线圈Al的两端磁极分别连接在两个环形磁轭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增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永磁体C和第一电磁线圈A之间的内环或外环磁轭上设置有第一感应线圈B ;所述的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永磁体Cl之间的内环或外环磁轭上设置有第二感应线圈BI ;所述的第二永磁体Cl和第二电磁线圈Al之间的内环或外环磁轭上设置有第三感应线圈B2 ;所述的第二电磁线圈Al和第一永磁体C之间的内环或外环磁轭上设置有第四感应线圈B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增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时连接在两个环形磁轭上的第一永磁体C和第二永磁体Cl的磁场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增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时连接在两个环形磁轭上的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电磁线圈Al的磁场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增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永磁体C和第二永磁体Cl两个永磁体在磁路中形成一对永磁体组合,磁路中同时设置有一对或一对以上相同或类似的永磁体组合;所述相同或类似的永磁体组合由两个永磁体组成,磁场方向与第一永磁体C和第二永磁体Cl组合的磁场方向相同或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增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电磁线圈Al两个电磁线圈在磁路中形成一对电磁线圈组合,磁路中同时设置有一对或一对以上相同或类似的电磁线圈组合;所述相同或类似的电磁线圈组合由两个电磁线圈组成,磁场方向与第一电磁线圈A和第二电磁线圈Al组合的磁场方向相同或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增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体和电磁线圈为间隔设置在两个环形磁轭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增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外两个环形磁轭为方形结构,或所述的环形磁轭为三角形或四边形或多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增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磁轭为多个平行并列设置,或所述的环形磁轭为多个内外环设置。
【文档编号】H01F27/30GK103943342SQ201410186438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5日
【发明者】李孝龙 申请人:李孝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