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型可再充电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530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袋型可再充电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了一种袋型可再充电电池,该袋型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执行充电和放电;袋,通过对电池主体的外部分进行密封在容纳电池组件的电池主体的侧表面处形成密封部分并且在电池主体的另一侧表面处形成使连接到电极组件的第一引线接线片和第二引线接线片引出的平台;以及绝缘带,使密封部分与电池主体绝缘并且包括与平台的端部相邻的短路检查孔。所述绝缘带使平台的端部的两侧端部绝缘。
【专利说明】袋型可再充电电池

【技术领域】
[0001]所描述的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使袋的密封部分通过绝缘带绝缘的袋型可再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移动装置的发展,对作为能源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需求增加。另外,业已需要能量高、尺寸小、轻且纤薄的移动装置。例如,可再充电电池利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膜被平坦地形成。作为可再充电电池,袋型电池有效地实现电池的纤薄。
[0003]在该【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所描述的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0004]本公开提供一种在袋的密封部分和平台端部中改善了绝缘带的粘附性能和绝缘性能的袋型可再充电电池。
[0005]根据实施例的袋型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袋,包括电池主体、密封部分和平台,电池主体被构造为容纳电池组件、密封部分通过密封电池主体的外部分而形成并且位于电池主体的第一侧表面,平台被构造为引出连接到电池组件的第一引线接线片和第二引线接线片并且位于电池主体的第二侧表面处;以及绝缘带,使密封部分与电池主体绝缘并且包括与平台的端部相邻的短路检查孔,其中,绝缘带使平台端部的两侧端部绝缘。
[0006]平台可以包括连接到电池主体的底部的底部分以及在底部分处弯曲并连接到密封部分的侧壁部分。
[0007]平台的侧壁部分可以包括端部。
[0008]绝缘带可以包括使密封部分的侧端部绝缘的第一部分、垂直地连接到第一部分并使底部分的侧端部绝缘的第二部分以及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彼此连接并使侧壁部分的侧端部绝缘的第三部分。
[0009]第一部分的第一中心线CLl可以与密封部分的侧端部重合,第二部分的第二中心线CL2可以与底部分的侧端部重合,延长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而形成的交点P可以位于第三部分,从而与侧壁部分的顶点一致。
[0010]第一中心线可以与短路检查孔的中心交叉。
[0011]在第三部分中,沿第一中心线方向上的短路检查孔与交点之间的第一距离可以比沿同样的方向上的交点的端部与第三部分的端部之间的第二距离大。
[0012]第三部分可以包括垂直地连接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幅宽部分以及连接到幅宽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幅窄部分。
[0013]绝缘带可以弯曲为通过第一部分使密封部分的侧端部绝缘并且通过第三部分使侧壁部分的一个侧端部绝缘,绝缘带可以弯曲为通过第二部分使底部分的侧端部和侧壁部分的另一侧端部绝缘并且通过第三部分使连接到侧壁部分的另一侧端部的侧端部绝缘。
[0014]袋的密封部分和平台通过绝缘带绝缘,并且绝缘带使平台的端部(侧壁部分)的两侧绝缘,从而使平台的端部(侧壁部分)处的绝缘性能得到改善。通过形成由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构成的绝缘带,第一次执行第一弯曲步骤以及第二次执行第二弯曲步骤,绝缘带粘附到密封部分和平台的端部(侧壁部分),从而可以改善绝缘带的粘附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袋型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
[0016]图2是图1的袋型可再充电电池的袋与电极组件分离的分解透视图。
[0017]图3是在将绝缘带粘附到图1中的袋型可再充电电池之前可再充电电池和绝缘带的布置的透视图。
[0018]图4是绝缘带第一次粘附到图3中的袋型可再充电电池的状态的透视图。
[0019]图5是图4的局部俯视图。
[0020]图6是绝缘带在图4中的袋型可再充电电池中第一次弯曲以及第二次粘附的状态的透视图。
[0021]图7是图6的局部俯视图。
[0022]图8是绝缘带在图6中的袋型可再充电电池中第二次弯曲以及第三次粘附的状态的透视图。
[0023]图9是图8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附图和描述应被认为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指示相同的元件。
[0025]袋型可再充电电池通过绝缘带使袋的密封部分绝缘并将绝缘带粘附到电池主体的侧部。袋型可再充电电池形成从由电池主体引出的引线接线片的侧部至袋的密封部分的平台。因此,绝缘带使平台的端部绝缘,以防止平台的端部(暴露的金属部分)短路。
[0026]绝缘带包括短路检查孔,从而绝缘带在平台的端部弯曲几次而被粘附。然而,短路检查孔与平台的端部相邻,从而绝缘带会由于短路检查孔附近的回弹现象被分离。因此,平台的端部的绝缘性能会被劣化。
[0027]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袋型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袋型可再充电电池的袋与电极组件分离的分解透视图。
[0028]参照图1和图2,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袋型可再充电电池包括执行充电和放电操作的电极组件10、容纳并密封电极组件10的袋20以及使袋20的外部绝缘的绝缘带30。
[0029]通过卷绕第一电极(为方便起见,称作为正电极)11和第二电极(为方便起见,称作为负电极)12并使隔板13介于二者之间按凝胶卷形状形成电极组件10。隔板13可以由可以使锂离子穿过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膜制成。
[0030]正电极11包括:涂覆区域,通过在薄膜集流体上涂覆活性材料获得;未涂覆区域,设置为由于未涂覆活性材料而被暴露的薄膜集流体。第一引线接线片(为方便起见,称作为正电极引线接线片)14连接到正电极11的未涂覆区域以从正电极11的未涂覆区域延伸。
[0031]负电极12包括:涂覆区域,通过在薄膜集流体上涂覆与正电极11的活性材料不同的活性材料获得;未涂覆区域,设置为由于未涂覆活性材料而被暴露的薄膜集流体。第二引线接线片(为方便起见,称作为负电极引线接线片)15从正电极引线接线片14的相对侧连接到负电极12的未涂覆区域以从负电极12的未涂覆区域延伸。
[0032]图3是在将绝缘带粘附到图1中的袋型可再充电电池之前可再充电电池和绝缘带的布置的透视图。参照图3,袋20包括根据位置预先设定的电池主体211、密封部分212和平台213。
[0033]电极组件10大体上由呈立方体形状的平面板结构形成,从而容纳电极组件10的电池主体211大体上由立方体形状的平面板结构形成。可再充电电池通过袋20包围电极组件10,由此完全地形成立方体形状的平面板结构。
[0034]密封部分212形成在电池主体211的侧表面(例如,长边的第二侧表面)处,从而被粘附到电池主体211的侧表面。平台213形成在电池主体211的另一侧表面(例如,短边的第一侧表面)处,以将连接到电极组件10的正电极引线接线片14和负电极引线接线片15引出至外部。此时,正电极引线接线片14和负电极引线接线片15可以通过接线片密封构件18和19中的每个与平台213电绝缘。
[0035]袋20可以形成为容纳并密封电极组件10的多层的片结构。例如,在沉积方向上,袋20包括聚合物片21、金属片23和尼龙片22。
[0036]聚合物片21构成袋20的内表面且执行绝缘和热熔接的功能,尼龙片22构成袋20的外表面且执行保护的功能。尼龙片22可以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尼龙片或PET-尼龙复合材料片来替代。金属片23提供机械强度,并且作为一个示例,金属片23可以由铝片形成。绝缘带30粘附到袋20的密封部分212和平台213以使金属片23的侧端部绝缘。
[0037]另外,在容纳电极组件10的方面,袋20包括第一外部构件201和第二外部构件202。第一外部构件201和第二外部构件202可以由具有相同结构的聚合物片21、尼龙片22和金属片23形成。
[0038]第一外部构件201由凹形结构形成,以容纳电极组件10,第二外部构件202由平面结构形成,以覆盖电极组件10。另外,第一外部构件201和第二外部构件202在外部热熔接并容纳电极组件10,从而形成密封部分212。
[0039]通过将根据电极组件10弯曲的第一外部构件201热熔接至第二外部构件202的平面底表面来形成密封部分212。密封部分212从y轴方向的两侧向z轴方向弯曲并且粘附到电池主体211的侧表面,从而平台213形成在X轴方向的一侧处。
[0040]绝缘带30使密封部分212绝缘并且粘附到电池主体211的侧表面。绝缘带30与平台213的端部相邻并且包括短路检查孔H30。S卩,绝缘带30使平台213的端部的两侧绝缘同时使平台213的与短路检查孔H30相对应的一部分暴露。
[0041]例如,平台213包括连接到电池主体211的底部的底部分131和从底部分131弯曲且连接到粘附至电池主体211的侧表面的密封部分212的侧壁部分132。平台213的侧端部的一部分被包括在底部分131中,而其余部分被包括在侧壁部分132中。
[0042]因此,绝缘带30使底部分131的侧端部311和侧壁部分132的两个侧端部321和322在正电极引线接线片14和负电极引线接线片15的侧方向上绝缘。例如,两个侧端部321和322可以形成为彼此垂直。
[0043]例如,绝缘带30包括粘附到密封部分212用于绝缘的第一部分31、垂直地连接到第一部分31并且粘附到底部分131的两个表面用于绝缘的第二部分32以及将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彼此连接并且粘附到侧壁部分132的两个表面用于绝缘的第三部分33。
[0044]第一部分31粘附到密封部分212的两个表面,从而使密封部分212的侧端部121绝缘。第一部分31的第一中心线CLl与密封部分212的侧端部121重合。
[0045]第二部分32粘附到底部分131的两个表面,从而使底部分131的侧端部311绝缘。第二部分32的第二中心线CL2与底部分131的侧端部311重合。
[0046]第三部分33粘附到侧壁部分132的两个表面,从而使侧壁部分132的两个侧端部321和322绝缘。第一中心线CLl和第二中心线CL2的交点P位于第三部分33处从而与侧壁部分132的顶点重合。
[0047]另外,在第三部分33中,沿第一中心线CLl方向上的短路检查孔H30与交点P之间预定的第一距离LI比沿同样的方向上的交点P与第三部分33之间预定的第二距离L2大。
[0048]第三部分33垂直地连接到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第三部分33包括被确定为第一距离LI的幅宽部分331以及连接到幅宽部分331和第二部分32的幅窄部分332,幅窄部分332比幅宽部分331窄且被确定为第二距离L2。
[0049]因此,在平台213中,侧壁部分132的两侧端部321和322通过绝缘带30的第三部分33绝缘。第一中心线CLl与短路检查孔H30的中心重合,换言之,第一中心线CLl与短路检查孔H30的中心相交。。通过短路检查孔H30,密封部分212的侧端部121和侧壁部分132的侧端部322部分地暴露,并且由此,能够实现短路检查。
[0050]接下来,参照图4至图9,将描述通过粘附绝缘带30并使绝缘带30弯曲而形成袋20的绝缘结构的工艺。图4是绝缘带第一次粘附到图3中的袋型可再充电电池的状态的透视图,图5是图4的局部俯视图。
[0051]参照图4和图5,绝缘带30粘附到袋20的密封部分212和平台213的一个表面(下表面)。第一部分31的第一中心线CLl的内侧和第二部分32的第二中心线CL2的内侧分别粘附到密封部分212和平台213。
[0052]绝缘带30的第三部分33粘附到侧壁部分132的一个表面(下表面),侧壁部分132的顶点与第三部分33中的交点P重合。因此,第三部分33粘附到侧壁部分132的另一个表面(上表面),由此实现能够使侧端部321和322绝缘的状态。
[0053]图6是绝缘带在图4中的袋型可再充电电池中第一次弯曲以及第二次粘附的状态的透视图,图7是图6的局部俯视图。
[0054]参照图6和图7,在图4和图5的状态下,如果绝缘带30第一次弯曲(沿图4的Fl方向),则第一部分31使密封部分212的侧端部121绝缘并粘附到密封部分212的另一表面(上表面)。
[0055]绝缘带30的第三部分33的幅宽部分331和幅窄部分332沿侧壁部分132的侧端部322弯曲并且粘附到侧壁部分132的上表面。幅窄部分332弯曲从而幅窄部分332彼此面对。因此,侧壁部分132的侧端部322由绝缘带30的第三部分33绝缘。
[0056]图8是绝缘带在图6中的袋型可再充电电池中第二次弯曲以及第三次粘附的状态的透视图,图9是图8的局部俯视图。
[0057]参照图8和图9,在图6和图7的状态下,如果绝缘带30第二次弯曲(沿图6中的F2方向),第二部分32使底部分131的侧端部311和侧壁部分132的侧端部321绝缘并且粘附到底部分131的另一表面(上表面),第三部分33使侧壁部分132的另一侧端部322绝缘,从而与侧壁部分132的另一表面(上表面)叠置并且粘附到侧壁部分132的另一表面(上表面)。
[0058]在第三部分33中,幅窄部分332具有距离L2,从而在幅宽部分331的距离LI的范围内形成重叠。即,幅宽部分331的一部分部分地暴露在幅窄部分332的外部。因此,在侧壁部分132中,可以防止第三部分33的不必要的突起和绝缘缺陷。
[0059]此外,如果与第一部分31粘附的密封部分212第三次弯曲(沿图8中的F3方向)并且粘附到电池主体211的侧表面,则完成了图1中的可再充电电池。绝缘带30的第二部分32在底部分131和底壁部分132的边界处弯曲,第一部分31可以通过插入双面粘结胶带(未示出)而被粘附到电池主体211的侧表面。
[0060]虽然本公开已经结合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相反,本发明旨在覆盖包括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
[0061]附图标记说明:
[0062]10:电极组件11:第一电极(正电极)
[0063]12:第二电极(负电极)13:隔板
[0064]14:第一引线接线片(正电极引线接线片)
[0065]15:第二引线接线片(负电极引线接线片)
[0066]18,19:接线片密封构件20:袋
[0067]21:聚合物片22:尼龙片
[0068]23:金属片30:绝缘带
[0069]31,32,33: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0070]131:底部分132:侧壁部分
[0071]201,202:第一外部构件、第二外部构件
[0072]211:电池主体212:密封部分
[0073]213:平台311,321,322,121:侧端部
[0074]331:幅宽部分332:幅窄部分
[0075]CLl, CL2:第一中心线、第二中心线H30:短路检查孔
[0076]LI, L2:第一距离、第二距离P:交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 电极组件; 袋,包括:电池主体,被构造为容纳电极组件;密封部分,通过对电池主体的外部进行密封而形成并位于电池主体的第一侧表面;以及平台,被构造为引出连接到电极组件的第一引线接线片和第二引线接线片并位于电池主体的第二侧表面处;以及 绝缘带,使所述密封部分与电池主体绝缘并且包括与所述平台的端部相邻的短路检查孔, 其中,所述绝缘带使所述平台的所述端部的两侧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平台包括: 底部分,连接到所述电池主体的底部;以及 侧壁部分,在底部分处弯曲并连接到所述密封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平台的所述侧壁部分包括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绝缘带包括: 第一部分,使所述密封部分的侧端部绝缘; 第二部分,垂直地连接到所述第一部分并使所述底部分的侧端部绝缘;以及 第三部分,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彼此连接并使所述侧壁部分的侧端部绝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中心线与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侧端部重合,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中心线与所述底部分的所述侧端部重合,延长所述第一中心线和所述第二中心线而形成的交点位于所述第三部分,从而与所述侧壁部分的顶点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短路检查孔的中心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在所述第三部分中,沿所述第一中心线方向上的所述短路检查孔与所述交点之间的第一距离比沿同样的方向上的所述交点的端部与所述第三部分的端部之间的第二距离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第三部分包括: 幅宽部分,垂直地连接到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以及 幅窄部分,连接到所述幅宽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绝缘带弯曲为通过所述第一部分使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侧端部绝缘且通过所述第三部分使所述侧壁部分的一个侧端部绝缘,并且所述绝缘带弯曲为通过所述第二部分使所述底部分的所述侧端部以及所述侧壁部分的另一侧端部绝缘且通过所述第三部分使连接到所述侧壁部分的所述另一侧端部的所述侧端部绝缘。
【文档编号】H01M2/02GK104425774SQ201410386570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2日
【发明者】曹斗铉, 朴正皓, 柳坰模, 孙祯晩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