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及其制造方法、正极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6193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及其制造方法、正极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是一种用于超低温环境下集成电路板的微能源,可用于解决超低温环境下集成电路板的电力供应问题。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是直接加工在集成电路板上的微电池,微电池的负极为金属锂,微电池的正极为TiO2纳米管阵列微电极,电解液为在-40℃时仍不凝固仍具有导电性的LiBF4/PC电解液,所述微电池无隔膜。本发明可以作为板载微能源系统使用,在-40℃条件下为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板、微传感器提供必要的电力供应。
【专利说明】一种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及其制造方法、正极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用于超低温环境下集成电路板的微能源,解决超低温环境下集成电路板的电力供应问题。

【背景技术】
[0002]我国北方冬季最低气温可达到-40°C,在西藏高原地区,-40°C的气温也是比较常见;在南北极的科学考察中,_40°C的气温也是比较常见的。在这些地区,一些无人维护的仪器和设备的电力供应问题比较突出。
[0003]这些免维护仪器和设备具有监视当地气象、环境、人员等信息的功能,对科研、军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4]免维护仪器的电源供应问题比较突出,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是在集成电路板上集成微电源系统。对微电源系统的主要要求是在_40°C环境下可以正常工作。很明显,水系二次电池是不能满足这一条件的,适合的电池系统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核电池,另一类就是锂电池。
[0005]一般的锂电池可以在-10°C以上的温度下正常工作,比如碳酸乙烯酯和碳酸甲乙酯,但是在-40°C下,一般的电解液体系都会凝固。此外,在_40°C下,大部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都有所衰减。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它能在_40°C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0007]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负极为金属锂,正极为T12纳米阵列微电极,电解液为LiBF4/PC,所述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无隔膜。
[0008]微电池的负极为金属锂:在-40°C的条件下,常温下通常使用的电池性能会严重衰减,影响因素主要是负极碳基材料,本发明直接使用金属锂,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负极的性能;原则上,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金属锂的放电性能是最好的;
微电池的正极是T12纳米阵列微电极:板载微能源系统,是直接加工在集成电路板上的微电池,要求具有可加工性,一般的传统正极材料可加工性不好,但是,T12纳米管微阵列电极可以直接在钛箔金属上加工而成,加工后的纳米管微阵列电极可直接压制到板载微能源系统上;
电解液为0.0lM LiBF4/PC电解液:该电解液在-40°C仍然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不凝固;该微电池体系不适用隔膜:1)不使用隔膜,这保证了可加工性同时还能避免引入隔膜产生的高内阻;2)金属锂的使用,最大限度保证负极低温性能的同时,又能避免碳材料存在的结构崩溃现象(PC共嵌入引起的);
正极为T12纳米管阵列微电极:纳米结构的大比表面积保证了低温下的放电性能。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电解液为0.005?0.05M LiBF4/PC电解液。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半嵌入在硅片中;其中,负极全嵌入到硅片中,正极至少有部分裸露。
[0011]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T12纳米阵列电极的制造方法。
[001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在含F有机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以钛箔作为工作电极,以金属钼作为辅助电极,通过交变的直流电对钛箔进行表面刻蚀处理,然后再在450°C下加热刻蚀处理后的电极,得到纳米阵列电极。
[0013]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的制造方法。
[0014]技术方案具体为:在含F有机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以钛箔作为工作电极,以金属钼作为辅助电极,通过交变的直流电对钛箔进行表面刻蚀处理,然后再在450°C下加热刻蚀处理后的电极,得到纳米阵列电极;在加工好的带有导线的硅片上通过微加工方法形成凹槽,在凹槽底部放置金属锂片,在锂片上侧放置带孔小硅片,然后注入电解液,最后在最外侧放置所述纳米阵列电极,构成所述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
[0015]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体系,可以在-40°C温度下工作,可以作为板载微能源系统使用,在-40°C条件下为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板、微传感器提供必要的电力供应。电池在低温下可以维持运行,放电后可以在常温下进行充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在电镜下的照片;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顶视图;
图中,1-负极,2-电解液,3-正极,4-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书之后所作出的任何改变,只要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18]如图1-3所示,一种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是直接加工在集成电路板上的微电池,负极I为金属锂,正极3为T12纳米阵列微电极,电解液2为LiBF4/PC,所述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无隔膜。如图2所示,所述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半嵌入在硅片中;其中,负极I全嵌入到硅片中,正极3至少有部分裸露。图3是顶视图,此时只能看到正极T12纳米阵列微电极。根据Ahhrennius公式可以估算出板载微能源的能量密度在2-5mAh/cm2/mm,可以满足极度严寒条件下的特种需要。
[0019]微电池电极及微电池制备方法简述:
在含F有机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以钛箔作为工作电极,以金属钼作为辅助电极,通过交变的直流电对钛箔进行表面刻蚀处理,然后再在450°C下加热刻蚀处理后的电极,即可得到纳米阵列电极。
[0020]在加工好的带有导线的硅片上通过微加工方法形成凹槽,在凹槽底部放置金属锂片,在锂片上侧放置带孔小硅片,然后注入电解液,最后在最外侧放置纳米阵列T12电极,即可构成微电池。
[0021]测试过程为:锂片电极作为负极,T12作为正极,在1.0-2.5V范围内在0.0OlmA电流密度下在不同温度下测试微电池的容量。
[0022]实施例1:
一种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负极为金属锂,正极为采用直流脉冲腐蚀技术结合热处理的后处理技术制备的T12纳米阵列微电极,电解液为0.005M LiBF4/PC,所述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无隔膜。所述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半嵌入在硅片中;其中,负极全嵌入到硅片中,正极至少有部分裸露。在_40°C环境下,可逆充放电容量为4.3mAh/Cm2/mm,循环次数为300 次。
[0023]实施例2:
一种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负极为金属锂,正极为采用直流脉冲腐蚀技术结合热处理的后处理技术制备的T12纳米阵列微电极,电解液为0.05M LiBF4/PC,所述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无隔膜。所述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半嵌入在硅片中;其中,负极全嵌入到硅片中,正极至少有部分裸露。在_40°C环境下,可逆充放电容量为2.0mAh/Cm2/mm,循环次数为100 次。
[0024]实施例3:
一种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负极为金属锂,正极为采用直流脉冲腐蚀技术结合热处理的后处理技术制备的T12纳米阵列微电极,电解液为0.02M LiBF4/PC,所述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无隔膜。所述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半嵌入在硅片中;其中,负极全嵌入到硅片中,正极至少有部分裸露。在_40°C环境下,可逆充放电容量为2.9mAh/Cm2/mm,循环次数为152 次。
[0025]实施例4:
一种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负极为金属锂,正极为采用直流脉冲腐蚀技术结合热处理的后处理技术制备的T12纳米阵列微电极,电解液为0.0lM LiBF4/PC,所述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无隔膜。所述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半嵌入在硅片中;其中,负极全嵌入到硅片中,正极至少有部分裸露。在_40°C环境下,可逆充放电容量为4.95mAh/cm2/mm,循环次数为700次。在_50°C下,可逆充放电容量为2.lmAh/cm2/mm,循环次数为300次。在_30°C下,可逆充放电容量为5.6mAh/cm2/mm,循环次数为803次。
【权利要求】
1.一种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是直接加工在集成电路板上的微电池,其特征在于:负极为金属锂,正极为T12纳米阵列微电极,电解液为LiBF4/PC,所述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无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为0.005 ?0.05M LiBF4/PC 电解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半嵌入在硅片中;其中,负极全嵌入到硅片中,正极至少有部分裸露。
4.T12纳米阵列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F有机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以钛箔作为工作电极,以金属钼作为辅助电极,通过交变的直流电对钛箔进行表面刻蚀处理,然后再在450°C下加热刻蚀处理后的电极,得到纳米阵列电极。
5.一种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工好的带有导线的硅片上通过微加工方法形成凹槽,在凹槽底部放置金属锂片,在锂片上侧放置带孔小硅片,然后注入电解液,最后在最外侧放置采用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制得的纳米阵列电极,构成所述超低温板载微能源系统。
【文档编号】H01M4/139GK104377381SQ201410618517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6日
【发明者】胡博, 徐艳辉, 吕猛, 郭雷 申请人:湖州创亚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