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798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按压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压开关,是于座体的基座内部容置空间内收容有按压件及导电弹片,并于基座后方处所定位端子模块的基板底部两侧处形成有凹部,且端子模块的基板上设有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而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基部一侧处分别设有可供按压件按压时导电弹片抵持接触于其上形成电性导通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并于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基部另一侧处分别设有位于凹部处的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便可凭借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使电路板上的焊料焊接时聚积于凹部处来提高整体焊接强度,使基板及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受到按压件的推顶作用时不易产生结构破坏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结构稳定且信号传输良好的功效。
【专利说明】按压开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压开关,尤指座体后方所定位端子模块的基板上设有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便可凭借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焊接部使电路板上的焊料焊接时聚积于基板底部两侧处的凹部处来提高整体的焊接强度,进而达到结构稳定且信号传输良好的功效。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高科技时代的来临,各种电子产品大量被应用在日常生活、工作场合中,并提升生活及工作上的效率与便利性,然而各种电子产品除了可在室内使用的外,也有许多电子产品是可携式、不受时间场地的拘束与限制,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多媒体影音播放器、行动电话、数码相机等,都是可以随身携带、使用的电子产品,且因现今电子产品设计皆朝向轻、薄、短、小的理念方向进行设计,则电子产品所使用的各种零组件,也随之缩小化与轻薄化,以符合电子产品的体积小、可方便携带的使用模式。
[0003]而在各种电子产品所使用的零组件中,按压开关算是使用上已相当普遍的零组件,是利用按压的方式进行控制,且因整体结构简单而易于模块化大量生产,故常广泛的被应用在电子产品上,现有的侧压式的按压开关包括有本体及本体前后两侧处的触动按键及端子组,其中该端子组具有水平段及垂直段,并于水平段相邻于垂直段处形成有弯折部,便可将端子组的垂直段焊固于电路板上对应的接点处,当触动按键进行按压时,可使端子组由原先开路转变成闭路电连接状态,以触发或传输控制信号使用,然而该触动按键受到按压的作用时,便会因本体后侧并无任何支撑固定的结构,造成本体容易产生向上掀起、左右晃动的情况发生,不易使触动按键与端子组作准确对位,整体结构亦相当不稳定,甚至可能导致端子组的垂直段受到推顶的作用产生过度变形或结构破坏,且端子组产生过度变形将造成电路板上的焊料结构受到破坏或剥离,从而衍生有电性接触不良、信号连接短路或中断等问题,便为从事于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故,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失,于是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的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按压开关的实用新型诞生。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座体的基座内部容置空间内收容有按压件及导电弹片,并于基座后方处所定位端子模块的基板底部两侧处形成有凹部,且端子模块的基板上设有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而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基部一侧处分别设有可供按压件按压时导电弹片抵持接触于其上形成电性导通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并于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基部另一侧处分别设有位于凹部处的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便可凭借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使电路板上的焊料焊接时聚积于凹部处来提高整体焊接强度,使基板及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受到按压件的推顶作用时不易产生结构破坏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结构稳定且信号传输良好的功效。
[0006]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端子模块的基板后方底侧处设有至少一个连接片,当座体的按压件推顶导电弹片的弹性凸部抵持接触于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上时,可通过连接片依实际情况予以增加面积来焊固于电路板上提高焊接强度,使整体的结构更为稳定。
[000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座体及端子模块上罩覆定位有屏蔽壳体,并于屏蔽壳体内部所形成的定位空间前方处设有可供按压件伸出的穿孔,且位于穿孔后方两侧处设有定位脚部,即可通过屏蔽壳体的定位脚部利用穿孔焊接方式焊固于电路板上来牵制住座体及端子模块,不易产生向上掀起、左右晃动或结构破坏的情况发生,同时有效防止电路板上的焊料结构受到破坏或剥离。
[0008]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压开关,包括有座体、端子模块及屏蔽壳体,其中:
[0009]该座体具有基座,并于基座内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收容有按压件及至少一个供按压件推顶呈弹性变形的导电弹片;
[0010]该端子模块具有位于座体的基座后方处的基板,并于基板底部两侧处形成有凹部,而基板上设有具有基部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并于第一端子的基部一侧处设有至少一个供导电弹片常态接触的第一接触部,且第一端子的基部的另一侧处设有位于凹部处的第一焊接部,另第二端子的基部一侧处设有至少一个供导电弹片抵持接触并与第二端子形成电性导通的第二接触部,并于第二端子的基部的另一侧处设有位于另一凹部处的第二焊接部;
[0011]该屏蔽壳体罩覆定位于座体及端子模块上,并于屏蔽壳体内部所形成的定位空间前方处设有供按压件伸出的穿孔,且位于穿孔后方两侧处设有定位脚部。
[0012]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座体的基座容置空间前方处形成有供按压件横向穿出的开口,并于开口两侧壁面处皆形成有阻挡部,且按压件后方两侧处相对向外延伸设有抵持于阻挡部上形成挡止定位的挡板。
[0013]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座体的基座前方两侧处设有凸扣,而屏蔽壳体上位于穿孔两侧处设有供凸扣扣持定位的扣槽,并于屏蔽壳体的两定位脚部后方处形成有供第一端子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端子第二焊接部露出的缺槽。
[0014]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座体的按压件后方中央处具有抵持部,而导电弹片具有弹性撑抵于抵持部上的拱起状弹性凸部,并于弹性凸部外侧处设有至少一个预先抵持接触于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上形成常态接触的抵压片,再于抵压片与弹性凸部之间剖设有剖槽,且抵压片两侧处向后转折有供抵压片与弹性凸部形成前后错位状态的弯折部。
[0015]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座体的基座内部收容有垫片,并于垫片的中空内部形成有供导电弹片定位的容置槽,而垫片前侧处抵贴定位有绝缘片体的第一膜片,且第一膜片位于按压件与导电弹片之间形成隔离。
[0016]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绝缘片体的第一膜片前后两侧处抵贴定位有第二膜片,并于第二膜片上形成有对应于容置槽处的透孔,且垫片后侧处抵贴定位有绝缘片体的第三膜片,再于第三膜片上形成有对应于垫片的容置槽处的透孔。
[0017]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端子模块的基板上设有横向的多个贯穿孔,而第一端子的基部具有对应于贯穿孔一端处的通孔,并于第一焊接部上具有位于基板凹部处的弧面,且第一焊接部上设有对应于贯穿孔另一端处的通孔,且基部与第一焊接部的通孔内穿设有位于贯穿孔中的第一导体,再于第一焊接部上的弧面弯折延伸至通孔处形成有第一延伸片。
[0018]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端子模块的基板上设有横向的多个贯穿孔,而第二端子的基部具有对应于贯穿孔一端处的通孔,并于第二焊接部上具有位于基板凹部处的弧面,且第二焊接部上设有对应于贯穿孔另一端处的通孔,且基部与第二焊接部的通孔内穿设有位于贯穿孔中的第二导体,再于第二焊接部上的弧面弯折延伸至通孔处形成有第二延伸片。
[0019]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端子模块的基板后方底侧处位于第一端子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端子第二焊接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连接片。
[0020]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端子模块的基板上位于连接片外侧处抵贴定位有供屏蔽壳体与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形成隔离的绝缘片。
[00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凭借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使电路板上的焊料焊接时聚积于凹部处来提高整体焊接强度,使基板及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受到按压件的推顶作用时不易产生结构破坏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结构稳定且信号传输良好的功效;可通过连接片依实际情况予以增加面积来焊固于电路板上提高焊接强度,使整体的结构更为稳定;可通过屏蔽壳体的定位脚部利用穿孔焊接方式焊固于电路板上来牵制住座体及端子模块,不易产生向上掀起、左右晃动或结构破坏的情况发生,同时有效防止电路板上的焊料结构受到破坏或剥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27]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
[0028]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按压前的侧视剖面图;
[0029]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按压后的侧视剖面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座体;10、容置空间;101、开口 ;11、基座;111、阻挡部;112、凸扣;12、按压件;121、抵持部;122、挡板;13、导电弹片;131、弹性凸部;132、抵压片;1321、剖槽;1322、弯折部;14、垫片;141、容置槽;15、绝缘片体;151、第一膜片;152、第二膜片;1521、透孔;153、第三膜片;1531、透孔;2、端子模块;21、基板;210、贯穿孔;211、凹部;22、第一端子;221、基部;2210、通孔;222、第一接触部;223、第一焊接部;2230、通孔;2231、弧面;2232、第一延伸片;224、第一导体;23、第二端子;231、基部;2310、通孔;232、第二接触部;233、第二焊接部;2330、通孔;2331、弧面;2332、第二延伸片;234、第二导体;24、连接片;25、绝缘片;3、屏蔽壳体;30、定位空间;31、穿孔;311、扣槽;32、定位脚部;321、缺槽;4、电路板;41、金属接点;42、插孔;43、焊料。【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0032]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及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座体1、端子模块2及屏蔽壳体3,故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件及特征详述如后,其中:
[0033]该座体I具有一矩形基座11,并于基座11内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10内收容有按压件12、至少一个导电弹片13及可供导电弹片13定位的纵向垫片14,而基座11的容置空间10前方处形成有可供按压件12前方部位横向穿出的开口 101,并于开口 101两侧壁面处皆形成有阻挡部111,且基座11上位于开口 101两侧处设有凸扣112。
[0034]再者,座体I的按压件12后方中央处具有凸出的抵持部121,并于抵持部121两侧处相对向外延伸设有抵持于基座11的阻挡部111上形成挡止定位的挡板122,而导电弹片13具有弹性撑抵于按压件12的抵持部121上的拱起状弹性凸部131,并于弹性凸部131外侧上下方处设有至少一个平整状的抵压片132,且两抵压片132与弹性凸部131之间横向剖设有剖槽1321,再于抵压片132左右两侧处向后转折有可供抵压片132与弹性凸部131形成前后错位状态的弯折部1322。
[0035]然而,上述垫片14的中空内部形成有容置槽141,并于垫片14前侧处进一步抵贴定位有绝缘片体15的第一膜片151,且第一膜片151位于按压件12与导电弹片13之间形成隔离,再于绝缘片体15的第一膜片151前后两侧处进一步抵贴定位有第二膜片152,且第二膜片152上形成有对应于垫片14的容置槽141处的透孔1521,而垫片14后侧处亦进一步抵贴定位有绝缘片体15的第三膜片153,并于第三膜片153上形成有对应于垫片14的容置槽141处的透孔1531。
[0036]该端子模块2具有位于座体I的基座11后方处并抵贴定位于垫片14上的纵向基板21,其基板21较佳实施可具有预设电路布线的电路基板或塑胶板,并于基板21底部两侧处皆形成有四分之一圆的弯弧状凹部211,且基板21上设有对应于垫片14的容置槽141处的第一端子22及第二端子23,而第一端子22的基部221 —侧处朝外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可供导电弹片13的抵压片132常态接触的第一接触部222,并于基部221另一侧处设有具弧面2231且位于基板21其中一凹部211处的第一焊接部223,该第二端子23的基部231一侧处朝外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可供按压件12按压时导电弹片13的弹性凸部131抵持接触于其上形成电连接的第二接触部232,并于基部231另一侧处亦设有具有弧面2331且位于基板21另一凹部211处的第二焊接部233。
[0037]此外,端子模块2的基板21上可设有横向的多个贯穿孔210,而第一端子22的基部221具有对应于贯穿孔210 —端处的通孔2210,并于第一焊接部223上亦设有对应于贯穿孔210另一端处的通孔2230,且基部221与第一焊接部223的通孔2210、2230内穿设有位于贯穿孔210中的第一导体224,再于第一焊接部223上的弧面2231弯折延伸至通孔2230处形成有第一延伸片2232,同理可知,该第二端子23的基部221与第二焊接部233上也可设有对应于贯穿孔210处的通孔2310、2330,并于基部221与第二焊接部233的通孔2310、2330内穿设有位于贯穿孔210中的第二导体234,且第二焊接部233上的弧面2331弯折延伸至通孔2330处形成有第二延伸片2332 ;另,基板21后方底侧处位于第一端子22第一焊接部223与第二端子23第二焊接部233之间可设有至少一个连接片24,并于基板21上位于连接片24外侧处抵贴定位有绝缘片25。
[0038]该屏蔽壳体3罩覆定位于座体I及端子模块2上,并于屏蔽壳体3内部形成有纵向的定位空间30,而屏蔽壳体3的定位空间30前方处设有可供按压件12横向伸出的穿孔31,并于穿孔31两侧处设有可供基座11的凸扣112扣持定位的扣槽311,且屏蔽壳体3位于穿孔31后方两侧处设有定位脚部32,再于定位脚部32后方相邻于屏蔽壳体3处形成有可供第一端子22第一焊接部223与第二端子23第二焊接部233露出的缺槽321,且绝缘片25位于屏蔽壳体3与端子模块2的第一端子22、第二端子23间形成隔离。
[0039]请搭配参阅图5、图6、图7、图8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后视图、按压前的侧视剖面图及按压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是先将座体I定位于电路板4上,并使端子模块2第一端子22与第二端子23的第一焊接部223、第二焊接部233以及连接片24分别抵贴于电路板4上对应的金属接点41处,且屏蔽壳体3两侧处的定位脚部32分别穿出于电路板4的插孔42内,再利用焊料43分别以表面黏着技术(SMT)或穿孔(Through Hole)焊接的方式予以焊固后形成电连接,便可凭借第一端子22与第二端子23的第一焊接部223、第二焊接部233的弧面2331、2231使电路板4上的焊料43焊接时聚积于基板21的凹部211处来有效防止吃锡不足的现象,并提高整体定位于电路板4上的焊接强度,且可通过屏蔽壳体3的定位脚部32来牵制住座体I及端子模块2,使基板21及第一端子22与第二端子23受到按压件12的推顶作用时不易广生有向上掀起、左右晃动或结构破坏的情况发生,同时有效防止电路板4上的焊料43结构受到破坏或剥离,进而达到结构稳定且信号传输良好的功效。
[0040]当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是先按压于座体I的按压件12上,其抵持部121便会向后推顶于导电弹片13所具有的拱起状弹性凸部131 —侧表面上呈弹性变形,并由弹性凸部131的另一侧表面抵持接触于端子模块2第二端子23的第二接触部232上,且因导电弹片13的两抵压片132预先抵持接触于第一端子22上对应的第一接触部222形成常态接触,便可凭借导电弹片13的弹性凸部131、抵压片132使第一端子22的第一接触部222与第二端子23的第二接触部232形成电性导通状态。
[0041]而座体I的按压件12按压的过程中,由于导电弹片13位于垫片14的容置槽141内呈弹性变形,即可利用垫片14防止导电弹片13受到推顶时产生松动或脱出的情况发生,并确保导电弹片13的弹性凸部131弹性撑抵于按压件12上的效果,以及按压件12整体按压时的稳定性,当按压件12推顶导电弹片13抵持接触于第二端子23上时,便可凭借第一端子22与第二端子23的第一焊接部223、第二焊接部233位于基板21底部两侧处的凹部211,使焊料43聚积于弧面2331、2231处提高整体定位于电路板4上的焊接强度,以有效防止第一端子22与第二端子23受到按压件12推顶力量时电路板4上的焊料43受到破坏或剥离,也可通过基板21的连接片24可依实际情况予以增加面积来焊固于电路板4上提高焊接强度,使整体的结构更为稳定,且因座体I上的按压件12呈扁平状,可使整体高度降低且更为薄型化,以符合产品轻薄短小的设计需求。
[0042]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然而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004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按压开关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创作,实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盼审委早日赐准本实用新型,以保障发明人的辛苦创作,倘若钧局有任何稽疑,请不吝来函指示,发明人定当竭力配合,实感德便。
【权利要求】
1.一种按压开关,包括有座体、端子模块及屏蔽壳体,其特征在于: 该座体具有基座,并于基座内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收容有按压件及至少一个供按压件推顶呈弹性变形的导电弹片; 该端子模块具有位于座体的基座后方处的基板,并于基板底部两侧处形成有凹部,而基板上设有具有基部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并于第一端子的基部一侧处设有至少一个供导电弹片常态接触的第一接触部,且第一端子的基部的另一侧处设有位于凹部处的第一焊接部,另第二端子的基部一侧处设有至少一个供导电弹片抵持接触并与第二端子形成电性导通的第二接触部,并于第二端子的基部的另一侧处设有位于另一凹部处的第二焊接部; 该屏蔽壳体罩覆定位于座体及端子模块上,并于屏蔽壳体内部所形成的定位空间前方处设有供按压件伸出的穿孔,且位于穿孔后方两侧处设有定位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基座容置空间前方处形成有供按压件横向穿出的开口,并于开口两侧壁面处皆形成有阻挡部,且按压件后方两侧处相对向外延伸设有抵持于阻挡部上形成挡止定位的挡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基座前方两侧处设有凸扣,而屏蔽壳体上位于穿孔两侧处设有供凸扣扣持定位的扣槽,并于屏蔽壳体的两定位脚部后方处形成有供第一端子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端子第二焊接部露出的缺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按压件后方中央处具有抵持部,而导电弹片具有弹性撑抵于抵持部上的拱起状弹性凸部,并于弹性凸部外侧处设有至少一个预先抵持接触于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上形成常态接触的抵压片,再于抵压片与弹性凸部之间剖设有剖槽,且 抵压片两侧处向后转折有供抵压片与弹性凸部形成前后错位状态的弯折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基座内部收容有垫片,并于垫片的中空内部形成有供导电弹片定位的容置槽,而垫片前侧处抵贴定位有绝缘片体的第一膜片,且第一膜片位于按压件与导电弹片之间形成隔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绝缘片体的第一膜片前后两侧处抵贴定位有第二膜片,并于第二膜片上形成有对应于容置槽处的透孔,且垫片后侧处抵贴定位有绝缘片体的第三膜片,再于第三膜片上形成有对应于垫片的容置槽处的透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端子模块的基板上设有横向的多个贯穿孔,而第一端子的基部具有对应于贯穿孔一端处的通孔,并于第一焊接部上具有位于基板凹部处的弧面,且第一焊接部上设有对应于贯穿孔另一端处的通孔,且基部与第一焊接部的通孔内穿设有位于贯穿孔中的第一导体,再于第一焊接部上的弧面弯折延伸至通孔处形成有第一延伸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端子模块的基板上设有横向的多个贯穿孔,而第二端子的基部具有对应于贯穿孔一端处的通孔,并于第二焊接部上具有位于基板凹部处的弧面,且第二焊接部上设有对应于贯穿孔另一端处的通孔,且基部与第二焊接部的通孔内穿设有位于贯穿孔中的第二导体,再于第二焊接部上的弧面弯折延伸至通孔处形成有第二延伸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端子模块的基板后方底侧处位于第一端子第一焊接部与第二端子第二焊接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连接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端子模块的基板上位于连接片外侧 处抵贴定位有供屏蔽壳体与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形成隔离的绝缘片。
【文档编号】H01H13/10GK203706971SQ201420047317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4日
【发明者】林锡埼 申请人:珠海市惟达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