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853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用以向前插入插座配合的连接器主体、覆盖于连接器主体外侧的屏蔽壳体、处于连接器主体后侧的线缆、及铆接于线缆的铆环,屏蔽壳体具有覆盖于连接器主体上下两侧的上侧壁与下侧壁、以及覆盖于横向两侧的左侧壁与右侧壁,铆环焊接链接于屏蔽壳体后侧。前述屏蔽壳体与铆环分别成型后焊接连接在一起,便于屏蔽壳体的完整屏蔽与小型化设计。
【专利说明】线缆连接器组件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屏蔽壳体。
[0003]【【背景技术】】
[0004]2011年5月11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201829714U号揭示一种USB
3.0Micro B线缆连接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后端呈锥形,造成连接器体型较长,且其屏蔽壳体后侧屏蔽也不够完整。
[0005]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0006]【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连接器外形较小,且屏蔽性能较好。
[000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用以向前插入插座配合的连接器主体、覆盖于连接器主体外侧的屏蔽壳体、处于连接器主体后侧的 线缆、及铆接于线缆的铆环,屏蔽壳体具有覆盖于连接器主体上下两侧的上侧壁与下侧壁、以及覆盖于横向两侧的左侧壁与右侧壁,铆环焊接链接于屏蔽壳体后侧。
[0009]相对现有技术,本创作屏蔽壳体与铆环分别成型后焊接连接在一起,便于屏蔽壳体的完整屏蔽与小型化设计。
[00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具体设计如下:所述铆环的后端设有垂直前后方向向两侧延伸的左翼与右翼,铆环通过左翼与右翼焊接于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还设有后侧壁,所述后侧壁分布于线缆的两侧,并与前述左翼与右翼焊接连接;所述后侧壁是从左侧壁与右侧壁向线缆方向弯折形成;所述屏蔽壳体为通过平面薄板弯折形成的矩形筒,且矩形筒的结合线分布在屏蔽壳体的下侧壁;具有符合USB 3.0 Micro B的接口,且从接口前端到屏蔽壳体后边缘的长度不超过20毫米;还包括一体包覆成型于铆环与线缆的弯折保护套;还包括从上下两个方向扣合于屏蔽壳体的上盖体与下盖体。
[0011]【【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3]图2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
[0014]图3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铆环与屏蔽壳体链接结构的示意图。
[001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6]线缆连接器组件100
[0017]接器主体110
[0018]上盖体120
[0019]下盖体122
[0020]保护套130
[0021]屏蔽壳体200[0022]上侧壁22
[0023]下侧壁24
[0024]结合线242
[0025]左侧壁26
[0026]右侧壁28
[0027]后侧壁29
[0028]左翼32
[0029]右翼34
[0030]铆环300
[0031]线缆400
[003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3]【【具体实施方式】】
[0034]如图1至图3,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其具有符合USB 3.0 Micro B的接口。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用以向前插入插座(未图示)配合的连接器主体110、覆盖于连接器主体Iio外侧的屏蔽壳体200、处于连接器主体110后侧的线缆400、铆接于线缆400的铆环300、一体包覆成型于铆环300与线缆400的弯折保护套130、及从上下两个方向扣合于屏蔽壳体200的上盖体120与下盖体122。屏蔽壳体200具有覆盖于连接器主体110上下两侧的上侧壁22与下侧壁24、以及覆盖于横向两侧的左侧壁26与右侧壁28,前述四个侧壁通过平面薄板(未图示)弯折形成的矩形筒状,矩形筒的结合线242分布在屏蔽壳体200的下侧壁24。所述屏蔽壳体200还设有后侧壁29,所述后侧壁29分为两部分分布于线缆400的相反两侧,且所述后侧壁29是从左侧壁26与右侧壁28向线缆400方向弯折形成。所述铆环300的后端设有垂直前后方向向两侧延伸的左翼32与右翼34,铆环300通过左翼32与右翼34焊接链接于屏蔽壳体200的后侧壁29。通过前述设计,使从USB 3.0Micro B接口前端到屏蔽壳体200后边缘的长度不超过20毫米。
【权利要求】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用以向前插入插座配合的连接器主体、覆盖于连接器主体外侧的屏蔽壳体、处于连接器主体后侧的线缆、及铆接于线缆的铆环,屏蔽壳体具有覆盖于连接器主体上下两侧的上侧壁与下侧壁、以及覆盖于横向两侧的左侧壁与右侧壁,其特征在于:铆环焊接链接于屏蔽壳体后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环的后端设有垂直前后方向向两侧延伸的左翼与右翼,铆环通过左翼与右翼焊接于屏蔽壳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体还设有后侧壁,所述后侧壁分布于线缆的两侧,并与前述左翼与右翼焊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壁是从左侧壁与右侧壁向线缆方向弯折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体为通过平面薄板弯折形成的矩形筒,且矩形筒的结合线分布在屏蔽壳体的下侧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符合USB3.0 Micro B的接口,且从接口前端到屏蔽壳体后边缘的长度不超过20毫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体包覆成型于铆环与线缆的弯折保护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上下两个方向扣合于屏蔽壳体的上盖体与下盖体。
【文档编号】H01R13/6581GK203800321SQ201420060301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0日
【发明者】戴加来, 樊晓, 陈钧, 吴荣发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