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逆变器用缆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8796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光伏逆变器用缆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逆变器用缆线连接结构,包括总线及支线,所述总线内包括有若干根芯线,每一根芯线经引线结构与所述支线电连接,所述引线结构包括与所述芯线电连接的音叉端子,所述音叉端子前端主要由两侧切刀臂及设置于所述切刀臂之间凹槽内的插针构成,两侧所述切刀臂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芯线的直径,所述插针前端插入所述芯线内,与该芯线内金属芯电连接,所述音叉端子的后端与所述支线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音叉端子直接与芯线插接,省去了剥皮等工序,加工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光伏逆变器用缆线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用引线连接结构,用于总线与支线之间的连接。
【背景技术】
[0002]光伏电池组件所产生的直流电通过光伏逆变器变换为交流电馈送到电网,在此过程中,需要将各分支缆线中的电流汇流至总缆线上,所使用的连接结构通常包括公端(总线端)和母端(支线端),所述公端将总线中各个芯线分别引出,母端上设有与各个芯线电连接的端子,公端与母端插接构成支线与总线的电连接。
[0003]现在技术中,一般从总线中引线出来需要通过剥皮,在裸露的芯线上缠绕引线,然后用电胶布将裸露部分的电缆包住,完成引线并接。此种方式存在手工接线稳定性差,牢固度不足等问题,影响电导通性能,且加工效率低,批量生产难度大。为此出现通过在每根芯线11上打端子连接的方式,如图1所示,分别通过剥皮、打端子、套装公端主体12、包胶等工序,实现对总线13的引线。由于采用金属端子14的方式引线,与手工缠线相比,连接稳定性及牢固性得到大大提高,但在操作的繁琐度上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仍然需要人工的参与,因此加工效率没有得到提升,影响量产进度。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用缆线连接结构,通过连接结构的改良,在保证连接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加工效率,适于量产化。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逆变器用缆线连接结构,包括总线及支线,所述总线内包括有若干根芯线,每一根芯线经引线结构与所述支线电连接,所述引线结构包括与所述芯线电连接的音叉端子,所述音叉端子前端主要由两侧切刀臂及设置于所述切刀臂之间凹槽内的插针构成,两侧所述切刀臂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芯线的直径,所述插针前端插入所述芯线内,与该芯线内金属芯电连接,所述音叉端子的后端与所述支线连接。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侧所述切刀臂位于中部设有拐角,形成向凹槽内渐窄的喇叭口,所述拐角端为窄端,外侧开口端为宽端。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针为一锥形,其前端向所述音叉端子开口侧延伸至两侧所述切刀臂的中部。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音叉端子的中部设有折弯段,呈Z形,所述音叉端子的后端与前端经平行于所述芯线布置折弯段连接。
[0009]进一步技术方案为,相邻所述芯线上的所述音叉端子的前端交错连接布置,所述音叉端子的后端在同一水平面内或相互间距小于I mm。在同一平面内或接近同一平面的空间内,可尽可能缩小公端上配合装配孔的大小,节省空间,同时也便于组装及公端的插接。
[001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0011]1.本实用新型采用音叉端子前端直接与芯线插接,通过两侧切刀臂及中间插针切开总线中芯线表面绝缘层,与金属芯接触,音叉端子的后端与分线连接,从而完成良好的电连接,同时在工艺上,无需剥皮工序,直接施压插接,工艺简便化,省时省力,提高加工效率,利于量产化;
[0012]2.两侧切刀臂上设置拐角,形成内窄外宽的喇叭口,配合锥形插针,一方面便于切刀臂切开芯线表面的绝缘体,组装方便;另一方面增加音叉端子与芯线内金属芯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0013]3.音叉端子中部设有折弯段,呈Z形,从而可实现在相邻音叉端子交错布置时,音叉端子的后端并排在同一平面或小距离空间内,节省空间,便于公端的安装及公端的插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音叉端子的分布状态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音叉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图4的左视图;
[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音叉端子插入芯线后的状态示意图;
[0020]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总线与支线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总线;2、支线;3、芯线;4、音叉端子;5、切刀臂;6、插针;7、金属芯;8、拐角;9、折弯段;10、绝缘层;11、芯线;12、公端主体;13、总线;14、金属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3]实施例一:参见图2?7所示,一种光伏逆变器用缆线连接结构,包括总线I及支线2,所述总线I内包括有四根芯线3,每一根芯线3经引线结构与所述支线2电连接,所述引线结构包括与所述芯线3电连接的音叉端子4,所述音叉端子4前端主要由两侧切刀臂5及设置于所述切刀臂5之间凹槽内的插针6构成,两侧所述切刀臂5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芯线3的直径,所述插针6前端插入所述芯线3内,与该芯线3内金属芯7电连接,所述音叉端子4的后端与所述支线2连接。
[0024]如图4、5所示,两侧所述切刀臂5位于中部设有拐角8,形成向凹槽内渐窄的喇叭口,所述拐角8端为窄端,外侧开口端为宽端。所述插针6为一锥形,其前端向所述音叉端4子开口侧延伸至两侧所述切刀臂5的中部。所述音叉端子4的中部设有折弯段9,呈Z形,所述音叉端子4的后端与前端经平行于所述芯线3布置折弯段9连接。当在音叉端子4上施加向下的压力后,首先由两侧切刀臂5切开芯线3外的绝缘层10,随着开口越来越窄,切口也就越深,与绝缘层10内的金属芯7接触,同时中间的插针6深入至金属芯7内,构成良好的电连接,如图6所示。
[0025]如图3所示,相邻所述芯线3上的所述音叉端子4的前端交错连接布置,所述音叉端子4的后端在同一水平面内,形成一直线,如此可便于公端的安装,节省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光伏逆变器用缆线连接结构,包括总线及支线,所述总线内包括有若干根芯线,每一根芯线经引线结构与所述支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结构包括与所述芯线电连接的音叉端子,所述音叉端子前端主要由两侧切刀臂及设置于所述切刀臂之间凹槽内的插针构成,两侧所述切刀臂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芯线的直径,所述插针前端插入所述芯线内,与该芯线内金属芯电连接,所述音叉端子的后端与所述支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用缆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切刀臂位于中部设有拐角,形成向凹槽内渐窄的喇叭口,所述拐角端为窄端,外侧开口端为宽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用缆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为一锥形,其前端向所述音叉端子开口侧延伸至两侧所述切刀臂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用缆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叉端子的中部设有折弯段,呈Z形,所述音叉端子的后端与前端经平行于所述芯线布置折弯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逆变器用缆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芯线上的所述音叉端子的前端交错连接布置,所述音叉端子的后端在同一水平面内或相互间距小于 I mm。
【文档编号】H01R11/12GK203707372SQ201420068165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7日
【发明者】罗会雄, 汪光宇, 候文宇, 干倓, 刘毅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丰年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