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压式usb-4pa公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600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铆压式usb-4pa公插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铆压式USB-4PA公插头,其包括有金属前壳、塑胶本体、金属后壳以及四根平行间隔布置的PIN针,塑胶本体卡装于金属前壳与金属后壳之间,塑胶本体开设有四个凹槽,四个PIN针分别嵌装于相应的凹槽内,各PIN针包括有接触部和接线部,接线部设置有四个固定脚。连接芯线时,四个固定脚弯曲并形成360°全包式地包围芯线,接触紧密且贴靠牢固,有效保证了接线部与芯线之间的导通速度,且节省锡丝并完全地避免人工焊锡连线方式所存在的不足。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且接触性能好的优点。
【专利说明】—种铆压式USB-4PA公插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铆压式USB-4PA公插头。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设备不断地普及应用,作为一种主要类型的连接装置,USB连接器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普遍都采用USB连接器来进行数据传输或者进行充电作业。
[0003]USB公插头作为USB连接器的一种重要类型,其结构的稳定性、使用寿命以及接触性能是衡量USB公插头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
[0004]另外,现有技术普遍采用焊锡方式将PIN针与相应的芯线焊接于一起,且一般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焊接,而人工焊接比较容易出现短路、虚焊、假焊等不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铆压式USB-4PA公插头,该铆压式USB-4PA公插头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且接触性能好。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种铆压式USB-4PA公插头,包括有金属前壳、塑胶本体、金属后壳以及四根平行间隔布置的PIN针,金属前壳与金属后壳扣接,塑胶本体卡装于金属前壳与金属后壳之间,塑胶本体对应四根PIN针开设有四个凹槽,四个PIN针分别嵌装于相应的凹槽内,各PIN针包括有接触部以及位于接触部的后端侧的接线部,接线部设置有四个朝上延伸的固定脚,其中两个固定脚沿着PIN针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于接线部的一边缘部,另外两个固定脚沿着PIN针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于接线部的另一边缘部,四个固定脚沿着PIN针延伸方向错开布置。
[0008]其中,所述塑胶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持槽,所述金属前壳对应卡持槽延设有卡持凸点,卡持凸点嵌插于卡持槽内。
[0009]其中,所述金属后壳的前端部朝前延设有抵顶块,所述塑胶本体对应抵顶块开设有抵顶槽,抵顶块嵌插于抵顶槽内。
[0010]其中,所述金属前壳的后端部设置有第一线夹,所述金属后壳的后端部对应第一线夹设置有第二线夹。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铆压式USB-4PA公插头,其包括有金属前壳、塑胶本体、金属后壳以及四根平行间隔布置的PIN针,金属前壳与金属后壳扣接,塑胶本体卡装于金属前壳与金属后壳之间,塑胶本体对应四根PIN针开设有四个凹槽,四个PIN针分别嵌装于相应的凹槽内,各PIN针包括有接触部以及位于接触部的后端侧的接线部,接线部设置有四个朝上延伸的固定脚,其中两个固定脚沿着PIN针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于接线部的一边缘部,另外两个固定脚沿着PIN针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于接线部的另一边缘部,四个固定脚沿着PIN针延伸方向错开布置。连接芯线时,四个固定脚弯曲并形成360°全包式地包围芯线,接触紧密且贴靠牢固,有效保证了接线部与芯线之间的导通速度,且节省锡丝并完全地避免人工焊锡连线方式所存在的不足。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且接触性能好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PIN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5]在图1和图2中包括有:
[0016]1-金属前壳 11-卡持凸点
[0017]2-塑胶本体 21-凹槽
[0018]22——卡持槽 3——金属后壳
[0019]31-抵顶块 4-PIN 针
[0020]41——接触部 42——接线部
[0021]421——固定脚 51——第一线夹
[0022]52——第二线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0024]如图1和图2所不,一种铆压式USB-4PA公插头,包括有金属前壳1、塑胶本体2、金属后壳3以及四根平行间隔布置的PIN针4,金属前壳I与金属后壳3扣接,塑胶本体2卡装于金属前壳I与金属后壳3之间,塑胶本体2对应四根PIN针4开设有四个凹槽21,四个PIN针4分别嵌装于相应的凹槽21内,各PIN针4包括有接触部41以及位于接触部41的后端侧的接线部42,接线部42设置有四个朝上延伸的固定脚421,其中两个固定脚421沿着PIN针4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于接线部42的一边缘部,另外两个固定脚421沿着PIN针4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于接线部42的另一边缘部,四个固定脚421沿着PIN针4延伸方向错开布置。
[0025]四根PIN针4嵌装于相应的凹槽21内,其中,凹槽21能够有效地将相邻的两根PIN针4间隔开,并能够起到很好的平衡性能和固定效果。
[0026]PIN针4的接线部42的四个固定脚421采用自动铆压的方式加工而成,在将本实用新型的PIN针4与相应的芯线连接于一起的过程中,接线部42的四个固定脚421弯曲并形成360°全包式地包围芯线,接线部42通过四个固定脚421与相应的芯线紧密地接触并贴靠牢固,进而有效地保证了接线部42与相应的芯线之间的导通速度。上述结构形式的PIN针4能够有效地节省锡丝并完全地避免人工焊锡时所出现的短路、虚焊、假焊等不良现象,进而确保了连接器之间讯号传输的稳定性。
[0027]进一步的,塑胶本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持槽22,金属前壳I对应卡持槽22延设有卡持凸点11,卡持凸点11嵌插于卡持槽22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持凸点11与卡持槽22配合来对塑胶本体2进行限位,在卡持凸点11的限位作用下,塑胶本体2不可相对金属前壳I前后移动。
[0028]更进一步的,金属后壳3的前端部朝前延设有抵顶块31,塑胶本体2对应抵顶块31开设有抵顶槽,抵顶块31嵌插于抵顶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抵顶块31与抵顶槽配合来对塑胶本体2进行二次限位,在抵顶块31的限位作用下,塑胶本体2不可相对金属后壳3后退移动。
[0029]为便于芯线捆绑固定,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前壳I的后端部设置有第一线夹51,金属后壳3的后端部对应第一线夹51设置有第二线夹52 ;第一线夹51和第二线夹52配合使用,在夹线的过程中,第一线夹51和第二线夹52弯曲并将芯线360°全包式地固定于第一线夹51和第二线夹52之间,第一线夹51和第二线夹52稳定牢固地卡持芯线。
[0030]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且接触性能好的优点。
[0031]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铆压式USB-4PA公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金属前壳(I)、塑胶本体(2)、金属后壳⑶以及四根平行间隔布置的PIN针(4),金属前壳⑴与金属后壳(3)扣接,塑胶本体(2)卡装于金属前壳(I)与金属后壳(3)之间,塑胶本体(2)对应四根PIN针(4)开设有四个凹槽(21),四个PIN针(4)分别嵌装于相应的凹槽(21)内,各PIN针(4)包括有接触部(41)以及位于接触部(41)的后端侧的接线部(42),接线部(42)设置有四个朝上延伸的固定脚(421),其中两个固定脚(421)沿着PIN针(4)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于接线部(42)的一边缘部,另外两个固定脚(421)沿着PIN针(4)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于接线部(42)的另一边缘部,四个固定脚(421)沿着PIN针(4)延伸方向错开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铆压式USB-4PA公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本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持槽(22),所述金属前壳(I)对应卡持槽(22)延设有卡持凸点(11),卡持凸点(11)嵌插于卡持槽(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铆压式USB-4PA公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后壳(3)的前端部朝前延设有抵顶块(31),所述塑胶本体(2)对应抵顶块(31)开设有抵顶槽,抵顶块(31)嵌插于抵顶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铆压式USB-4PA公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前壳(I)的后端部设置有第一线夹(51),所述金属后壳(3)的后端部对应第一线夹(51)设置有第二线夹(52)。
【文档编号】H01R4/18GK204088655SQ201420228724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5日
【发明者】朱旅, 朱海兰, 陈素芳 申请人:深圳市凯睿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