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泄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214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漏泄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泄同轴电缆,属于轨道交通信息传输系统领域,主要用于信号传播不良的隧道、封闭场合、电梯通道、地下铁道及地下建筑等特殊环境,具有信号传输和发送、接收天线的双重功能。本实用新型漏泄同轴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绝缘体、外导体及护套四部分,所述内导体为皱纹铜管结构,所述外导体为带有一组槽孔的皱纹铝管结构。本实用新型环形皱纹外导体结构代替以往的铜带纵包形式,不仅增加了漏泄电缆的耐弯曲性,还有效地降低了电压驻波比,减小了电压驻波比对漏泄电缆传输电磁波性能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漏泄同轴电缆能有效地拓宽其工作频带,且使其场强在增强的同时更加的稳定、均匀。
【专利说明】一种漏泄同轴电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泄同轴电缆,属于轨道交通信息传输系统领域,主要用于信号传播不良的隧道、封闭场合、电梯通道、地下铁道及地下建筑等特殊环境,具有信号传输和发送、接收天线的双重功能。
技术背景
[0002]漏泄同轴电缆是既具有信号传输作用,又具有天线功能,通过对外导体开口的控制,可将受控的电磁波能量沿线路均匀地辐射出去及接收进来,实现对电磁场盲区的覆盖,达到移动通信畅通的作用。漏泄同轴电缆的绝缘部分采用高物理发泡的均匀细密封闭的微泡结构,不仅较之以往传统的空气绝缘结构在特性阻抗、驻波系数、衰减等传输参数更加均匀稳定,而且可抵御在潮湿环境中潮气对电缆的侵入可能导致的传输性能的下降或丧失,免除了充气维护的烦恼,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稳定可靠性,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射频和漏泄同轴电缆结构。
[0003]漏泄同轴电缆作为一种特殊的同轴电缆,其结构通常从内到外依次由内导体、绝缘体、外导体及护套四部分组成。其中内导体为光滑铜管或皱纹铜管,绝缘体紧密包覆住内导体,外导体紧贴绝缘体周围,结构为纵包冲孔铜带或铣槽皱纹铜管(或铝管),护套则紧紧包裹住外导体,材料通常为聚乙烯或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
[0004]目前轨道交通用于传输、发射以及接收信号的馈线还是以漏泄电缆结构形式为主,其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漏泄同轴电缆是外导体采用冲孔的辐射结构,另一种是在皱纹铜管(或铝管)外导体上铣孔的结构,这两种结构的漏泄同轴电缆都存在工作频带窄,辐射场强弱不均匀的问题,上下波动高达±8dB,很难满足现代移动通讯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漏泄同轴电缆,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漏泄电缆工作频带窄,辐射场强弱不均匀的现象。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漏泄同轴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绝缘体、外导体及护套四部分,所述内导体为皱纹铜管结构,所述外导体为带有一组槽孔的皱纹铝管结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外导体槽孔为轧纹后的皱纹铝管经铣槽工序,在外导体上铣出的大小一致、且方向一致的小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小孔为椭圆形。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内导体直径为17.5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导体直径为46.5mm。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环形皱纹外导体结构代替以往的铜带纵包形式,不仅增加了漏泄电缆的耐弯曲性,还有效地降低了电压驻波比,减小了电压驻波比对漏泄电缆传输电磁波性能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漏泄同轴电缆能有效地拓宽其工作频带,且使其场强在增强的同时更加的稳定、均匀。
[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大漏泄电缆的尺寸,使其传输电磁波的能力大大增强,使漏泄电缆的900MHz衰减常数由原来的2.7dB/100m降低到现在的2.3dB/100 m,随之漏缆周围的辐射场强也随之增强。
[0013]本实用新型改变漏泄电缆外导体槽孔结构,由以往的金属带冲孔纵包形式改为铝带焊接、轧纹、铣槽的结构。这种带有一组大小一致、排列整齐槽孔的漏泄电缆,改变了电磁波周围的辐射场强。使其工作频带变宽,不仅能满足450MHz、900MHz频率的使用要求,还可以在800MHz、1800MHz、2100MHz、2200MHz、2400MHz的频率内使用,同时增强了漏泄电缆周围场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漏泄同轴电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用漏泄同轴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1、绝缘体2、外导体3及护套4四部分。
[0017]所述内导体I采用皱纹铜管结构,该内导体I经铜带纵包成型、焊接、方波波纹轧制而成,其内导体I外径由原来的17.3_增大到现在的17.5_。
[0018]所述外导体3为带有一组槽孔的皱纹铝管结构。该外导体3为在轧制好的环形皱纹铝管上铣出一排大小一致的槽孔。将漏缆外导体3外径由原来的44mm增大到现在的46.5mm,在保持电缆特性阻抗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增大漏泄电缆的结构尺寸,增强了漏泄电缆的敷设场强,漏泄电缆的900MHz衰减常数由原来的2.7dB/100m可以降低到现在的2.3dB/100m。
[0019]所述外导体3上的槽孔5用铣刀在轧制好的环形皱纹外导体上铣出一排方向和大小一致的小孔,该小孔为椭圆形。本实用新型外导体采用轧纹结构,降低了漏泄电缆的电压驻波比,通过增大漏泄电缆的结构尺寸,增大了漏泄电缆的敷设场强,通过改变外导体3槽孔的结构形式,使电磁波周围的辐射场强增强,工作频带变宽,同时增强了漏泄电缆周围场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0020]和以往的漏泄同轴电缆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漏泄同轴电缆的内外导体采用轧纹结构形式,以这种结构形式做成的漏泄电缆弯曲性更好,可以大大减小电缆因弯曲对电性能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漏泄同轴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绝缘体、外导体及护套四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为皱纹铜管结构,所述外导体为带有一组槽孔的皱纹铝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槽孔为轧纹后的皱纹铝管经铣槽工序,在外导体上铣出的大小一致、且方向一致的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为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导体直径为17.5mm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直径为46.5mm。
【文档编号】H01Q13/22GK204011625SQ201420360967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发明者】张海涛, 陈迎新, 魏豪兵 申请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