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子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4549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钮子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钮子开关,包括盖板、动触头组件、插套、静触头组件、钮子,所述盖板上设有盖板平面,钮子上设有钮子凸起和可按压的钮子外表面,钮子外表面806与钮子凸起轴的垂直面成非垂直的角度设置;钮子开关使用时钮子外表面对应有水平状态和倾斜状态,钮子外表面处于水平状态时,动触头组件的动触头触点与静触头组件的静触头触点接触,钮子外表面与盖板平面齐平,当钮子外表面处于倾斜状态时,动触头组件的动触头触点与静触头组件的静触头触点断开,钮子外表面的一侧位于盖板平面以下,钮子外表面的另一侧位于盖板平面以上。本实用新型的钮子开关结构简单,即使在插座插口和开关钮子相距较近或插头尺寸较大时,插头和钮子开关也不会相互干涉。
【专利说明】钮子开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钮子开关。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墙壁开关行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量和品种都不断扩大,尤其是对开关、插座组合品种,特别是开关控制插座的产品的需求加大。目前已知的开关控制插座的产品,开关的钮子无论闭合还是断开都凸出盖板表面,当插座插口和开关钮子相距较近或插头尺寸较大时,插头就和开关钮子干涉,使插头插不到位,还会使开关无法正常使用。且现有开关插座内用于控制插座电源通断的内部结构复杂,分断距离小,容易出现故障。此外,如果要满足开关控制插座的功能,还要把开关和插座进行外部接线连接,这样就存在接线错误的可能,既开关不是接入插座L极端而是接入N极端,造成开关断开时而插座插套仍然带电的安全隐患,还会出现接线不牢,回路电阻增大,从而造成产品温升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可靠的钮子开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钮子开关,包括盖板2、动触头组件3、插套9、静触头组件6、钮子8,所述盖板2上设有盖板平面201,钮子8上设有钮子凸起804和可按压的钮子外表面806,钮子外表面806与钮子凸起804轴的垂直面成非垂直的角度设置;钮子开关使用时钮子外表面806对应有水平状态和倾斜状态,钮子外表面806处于水平状态时,动触头组件3的动触头触点302与静触头组件6的静触头触点601接触,钮子外表面806与盖板平面201齐平,当钮子外表面806处于倾斜状态时,动触头组件3的动触头触点302与静触头组件6的静触头触点601断开,钮子外表面806的一侧位于盖板平面201以下,钮子外表面806的另一侧位于盖板平面201以上。所述钮子开关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即使在插座插口和开关钮子相距较近或插头尺寸较大时,插头和钮子开关也不会相互干涉,钮子开关仍能正常使用。
[0006]进一步,所述插套9 一端和插孔对齐,另一端和动触头组件3连接。所述钮子开关开关和插座不需要外部接线,不存在开关断开时而插座插套仍然带电的安全隐患,也不会出现接线不牢,回路电阻增大,产品温升过高的问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0007]进一步,所述钮子凸起804套有弹簧1,所述动触头组件3 —端设有与弹簧I配合的动触头顶部凸起308,另一端为带有动触头触点的动触头长边306,侧边设有向侧面延伸的动触头凸边305 ;所述插套9的一端上设有动触头长边306配合为动触头长边306提供插入和摆动空间的插套空腔903,插套空腔903侧边设有与动触头凸边305配合起到承载和电气连接作用的插套凹槽902 ;弹簧I与动触头组件3的动触头顶部凸起308连接,钮子凸起804可使动触头组件3绕插套凹槽902作钟摆式摆动实现与静触头组件6的分合。所述钮子开关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操作简便。
[0008]进一步,所述的钮子开关还包括基座5,所述基座5上设有基座安装孔502,在基座安装孔502上方设有斜口槽501,钮子开关8上设有与基座安装孔502配合安装的安装轴801,安装轴801侧边设有与斜口槽501配合便于安装轴801滑入基座安装孔502的轴斜面802,安装方便。
[0009]进一步,所述动触头组件3的动触头凸边305上靠近钮子凸起804 —侧设有动触头接触面310,所述钮子凸起804侧边设有与动触头接触面310配合带动动触头组件3摆动的钮子拨块811。通过钮子拨快811带动动触头组件3摆动,可靠性高。
[0010]进一步,所述动触头组件3两侧侧边分别设有向侧面延伸的动触头凸边305,所述插套9的插套空腔903两侧分别设有插套凹槽902。配合摆动稳定。
[0011]进一步,所述动触头组件3另一侧的动触头凸边305与动触头长边306形成动触头凹口 307,在插套空腔903和一侧的插套凹槽902之间还设有与动触头凹口 307配合对动触头组件起到定位和限制位移作用的插套边沿904。所述动触头凹口 307与插套边沿904之间配合同时起到定位和限位的作用,安装方便,可靠性高。
[0012]进一步,所述盖板2上钮子安装孔的一侧设有盖板上斜面203,所述盖板上斜面203与钮子8上对应设置的钮子弧面803配合形成提供按动空间并为用户指明按动方向的盖板凹口 205。所述钮子开关为用户指明按动方向并提供了按动空间,使用方便。
[0013]进一步,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定位筋504和第二定位筋505,所述钮子8 一侧设有第一接触边808,另一侧第二接触边809,所述第一接触边808与第一定位筋504配合限制钮子8转动并使钮子8可靠定位,所述第二接触边809与第二定位筋505配合限制钮子8转动并使钮子8可靠定位。
[0014]进一步,所述的动触头顶部凸起308两侧设有凹形的弹簧限位槽309。
[0015]本实用新型的钮子开关,钮子外表面与设于钮子外表面下方的钮子凸起的轴垂直面成非垂直的角度设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即使在插座插口和开关钮子相距较近或插头尺寸较大时,插头和钮子开关也不会相互干涉,开关仍能正常使用。钮子通过弹簧直接作用于动触头组件,使动触头组件绕插套凹槽作钟摆式摆动实现与静触头组件的分合,结构简单,分断距离大,安全可靠。且本实用新型的钮子开关安装时,开关和插座不需要外部接线,不存在开关断开时而插座插套仍然带电的安全隐患,也不会出现接线不牢,回路电阻增大,产品温升过高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钮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钮子沿图2的A-A向的剖面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套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动触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闭合状态的剖面图;
[0023]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断开状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1至8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钮子开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钮子开关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钮子开关由盖板2和基座5形成壳体,所述盖板2上设有钮子安装孔206,所述基座5内部一侧设有静触头组件6,另一侧设有插套9,所述的插套9 一端和插孔对齐,另一端和动触头组件3连接,钮子8设于基座5上并与动触头组件3连接,通过钮子8可使动触头组件3摆动实现动触头组件3和静触头组件6的分合。
[0026]如图2-3所示,所述基座5 —侧和中部位置设有基座安装孔502,所述基座安装孔502为圆形结构,便于转动。在基座安装孔502上方位置设有斜口槽501,钮子8两侧上设有与基座安装孔502配合安装的安装轴801,所述安装轴801侧边设有与斜口槽501配合便于安装轴801滑入基座安装孔502的轴斜面802。所述基座安装孔502 —侧设有第一定位筋504,另一侧设有第二定位筋505。所述基座5上设有与盖板2配合的固定装置503,所述固定装置503可以为卡扣、螺钉等。
[0027]如图4、7、8所示,所述盖板2上设有盖板平面201,钮子8上设有钮子凸起804和钮子外表面806,钮子外表面806分为钮子外表面下部806a和钮子外表面上部806b,钮子外表面806与钮子凸起804轴的垂直面成非垂直角度设置,所述钮子凸起804与动触头组件3连接,通过与动触头组件3的配合作用实现对钮子开关通断的控制。参见图7-8,钮子开关正常使用时钮子外表面806对应有水平状态和倾斜状态,当钮子外表面806处于水平状态时,钮子外表面806与盖板平面201齐平,当钮子外表面806处于倾斜状态时,钮子外表面806的一侧位于盖板平面201以下,钮子外表面806的另一侧位于盖板平面201以上。所述钮子外表面806与盖板平面201齐平是指钮子外表面806与盖板平面201 —样高或者在不影响用户按压情况下钮子外表面806较盖板平面201略低一点点。本实用新型的钮子开关即使在插座插口和开关钮子相距较近或插头尺寸较大时,插头和钮子开关也不会相互干涉,插头既能插到位,钮子开关又能正常使用。进一步,所述钮子外表面806 —侧设有第一接触边808,另一侧设有第二接触边809,所述第一接触边与第一定位筋504配合限制钮子8转动,所述第二接触边与第二定位筋505配合限制钮子8转动。
[0028]所述盖板2在盖板下斜面202同一侧上方位置设有盖板上斜面203,所述盖板上斜面203与钮子弧面803配合形成提供按动空间并为用户指明方向的盖板凹口 205。所述钮子开关安全可靠,按钮使用方便灵活,可操作性强。
[0029]如图1、5、6所示,所述动触头组件3 —端设有与弹簧I配合的动触头顶部凸起308,另一端为带有动触头触点的动触头长边306,两侧侧边分别设有向侧面延伸的动触头凸边305 ;—侧的动触头凸边305与动触头长边306形成动触头凹口 307,另一侧的动触头凸边305上靠近钮子凸起804 —侧设有动触头接触面310 ;所述动触头顶部凸起308为半圆形,动触头顶部凸起308两侧设有凹形的弹簧限位槽309。所述钮子8中部设有安装弹簧I的钮子凸起804,所述钮子凸起804侧边设有与动触头接触面310配合带动动触头组件3转动的钮子拨块811。所述插套9的一端上设有动触头长边306配合为动触头长边306提供插入和摆动空间的插套空腔903,插套空腔903两侧设有与动触头凸边305配合起到承载和电气连接作用的插套凹槽902,在插套空腔903和一侧的插套凹槽902之间还设有与动触头凹口 307配合对动触头组件起到定位和限制位移作用的插套边沿904。本实施例中插套凹槽902和动触头凸边305优选设置两个,使得动触头组件3和插套9的结构简单、配合稳定,且动触头凸边305 —边可设置动触头凹口 307,另一边可设置动触头接触面310,但插套凹槽902和动触头凸边305并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0030]如图7-8所示,所述钮子凸起804上设有直接套于钮子凸起804上并与动触头组件3配合控制钮子开关通断的的弹簧1,弹簧I压在设于动触头顶部凸起308侧边的弹簧限位槽309上,所述动触头组件3的动触头长边306穿过插套空腔903绕插套凹槽902作钟摆式摆动。所述动触头组件3上设有动触头触点302,所述静触头组件6上设有与动触头触点302配合控制钮子开关通断的静触头触点601。当钮子8处于水平状态时,由于钮子外表面806与钮子凸起804轴的垂直面成非垂直的角度设置,弹簧I作用于动触头顶部凸起308,从而使动触头组件3上动触头触点302与静触头组件6上静触头触点601可靠接触,插套
9、动触头组件3和静触头组件形成电连接,钮子开关闭合,此时钮子外表面806与盖板平面201齐平,插头既能插到位,钮子开关又能正常使用。按动钮子8的钮子外表面806的下部806a,钮子8带动动触头组件3基于插套凹槽902摆动,动触头触点302与静触头触点601分离,钮子开关断开,此时钮子外表面806处于倾斜状态,钮子外表面下部806a在盖板平面201以下,钮子外表面上部806b在盖板平面201以上,插头既能插到位,钮子开关又能正常使用。
[0031]本实用新型的钮子开关即使在插座插口和开关钮子相距较近或插头尺寸较大时,插头和钮子开关也不会相互干涉,稳定可靠。钮子通过弹簧直接作用于动触头组件,结构简单,分断距离大,安全可靠。且插套作为动触头组件摆动的支撑部件,结构紧凑,且开关和插座不需要外部接线,安全性高,便于用户使用。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钮子开关,包括盖板(2)、动触头组件(3)、插套(9)、静触头组件(6)、钮子(8),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2)上设有盖板平面(201),钮子(8)上设有钮子凸起(804)和可按压的钮子外表面(806),钮子外表面(806)与钮子凸起(804)轴的垂直面成非垂直的角度设置; 钮子开关使用时钮子外表面(806)对应有水平状态和倾斜状态,钮子外表面(806)处于水平状态时,动触头组件(3)的动触头触点(302)与静触头组件(6)的静触头触点(601)接触,钮子外表面(806)与盖板平面(201)齐平,当钮子外表面(806)处于倾斜状态时,动触头组件(3)的动触头触点(302)与静触头组件(6)的静触头触点(601)断开,钮子外表面(806)的一侧位于盖板平面(201)以下,钮子外表面(806)的另一侧位于盖板平面(201)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钮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9)一端和插孔对齐,另一端和动触头组件(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钮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钮子凸起(804)套有弹簧(1),所述动触头组件(3) —端设有与弹簧(I)配合的动触头顶部凸起(308),另一端为带有动触头触点的动触头长边(306),侧边设有向侧面延伸的动触头凸边(305);所述插套(9)的一端上设有动触头长边(306)配合为动触头长边(306)提供插入和摆动空间的插套空腔(903),插套空腔(903)侧边设有与动触头凸边(305)配合起到承载和电气连接作用的插套凹槽(902);弹簧⑴与动触头组件(3)的动触头顶部凸起(308)连接,钮子凸起(804)可使动触头组件(3)绕插套凹槽(902)作钟摆式摆动实现与静触头组件¢)的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钮子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5),所述基座(5)上设有基座安装孔(502),在基座安装孔(502)上方设有斜口槽(501),钮子开关(8)上设有与基座安装孔(502)配合安装的安装轴(801),安装轴(801)侧边设有与斜口槽(501)配合便于安装轴(801)滑入基座安装孔(502)的轴斜面(80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钮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3)的动触头凸边(305)上靠近钮子凸起(804) —侧设有动触头接触面(310),所述钮子凸起(804)侧边设有与动触头接触面(310)配合带动动触头组件(3)摆动的钮子拨块(81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钮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3)两侧侧边分别设有向侧面延伸的动触头凸边(305),所述插套(9)的插套空腔(903)两侧分别设有插套凹槽(9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钮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3)—侧的动触头凸边(305)与动触头长边(306)形成动触头凹口(307),在插套空腔(903)和一侧的插套凹槽(902)之间还设有与动触头凹口(307)配合对动触头组件(3)起到定位和限制位移作用的插套边沿(9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钮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上钮子安装孔的一侧设有盖板上斜面(203),所述盖板上斜面(203)与钮子(8)上对应设置的钮子弧面(803)配合形成提供按动空间并为用户指明按动方向的盖板凹口(205)。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钮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钮子(8)—侧上设有第一接触边(808),另一侧设有第二接触边(809),所述基座(5)上设有与第一接触边(808)配合限制钮子⑶转动的第一定位筋(504),所述基座(5)设有与第二接触边(809)配合限制钮子(8)转动的第二定位筋(505)。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钮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头顶部凸起(308)两侧设有凹形的弹簧限位槽(309)。
【文档编号】H01H23/12GK204011209SQ201420415665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5日
【发明者】陆振友, 王锐, 宛俊杰, 张宏文, 张庆 申请人: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