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式电源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5551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触控式电源插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式电源插座,包括一壳体、一插座本体、一盖体以及一触控感应模块。壳体具有一盒体及一固定部。盒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开口,固定部沿设于盒体并露出开口。插座本体具有一载体及设置于载体上的一电子接点插槽单元及一控制模块。载体与盒体的开口对应设置,且电子接点插槽单元电性连接控制模块。盖体与壳体的固定部连结,并具有一插槽及一触控区域。插槽对应插座本体的电子接点插槽单元设置。触控感应模块位于载体与盖体之间,并对应于盖体的触控区域设置,且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专利说明】触控式电源插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插座,特别是关于一种能够切换供电与否的触控式电源插座。

【背景技术】
[0002]大部分的电器设备或电子装置皆需要依靠电力的驱动,才得以进行运作。而电力来源通常是由电力公司将市电(Main power)借助输电系统及配电系统而进入到建筑物中。在建筑物内,一般配置有电源插座(Power outlet),以供电器设备或电子装置以插头(Plug)与其连接后取得电力,而得以运作。
[0003]然而,并非每一个电源插座皆是随时连接着插头,因此闲置的电源插
[0004]座常对外界裸露其插槽。当周遭的使用者,尤其是有孩童的环境,不小心而将金属对象伸入插槽内,则将可能导致电源短路,轻则插座烧毁,重则将导致火灾。
[0005]为此,有业者推出具有开关的电源插座,其在插座旁增设一机械式
[0006]开关(Switch),借此控制插座通电与否。然而,机械式开关实为一凸出的对象,其增加了外物碰触的机会,且由于其有着明显的触感,孩童也较喜爱碰触,因此其对于整体安全性来说,仍存在着相当大的隐忧。
[0007]因此,亟需一种更为安全的电源插座,以减少用户与孩童误触的机会。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电源插座,借助触控方式以控制电源插座供电与否,当电源插座不使用时,可将其断电以避免孩童或使用者误触。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式电源插座,包含:一壳体,具有一盒体及一固定部,该盒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及曝露该容置空间的一开口,该固定部设于该盒体的外沿并露出该开口 ;一插座本体,具有一载体及设置于该载体上的一电子接点插槽单元及一控制模块,该载体与该盒体的该开口对应设置,该电子接点插槽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模块;一盖体,与该壳体的该固定部连结,并具有一插槽及一触控区域,该插槽对应该插座本体的该电子接点插槽单元设置;以及一触控感应模块,位于该载体与该盖体之间,并对应于该盖体的该触控区域设置,且与该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10]进一步,该控制模块包含:一微处理单元,与该触控感应模块电性连接;以及一切换单元,具有一输入端、一输出端及一控制端,该输出端与该电子接点插槽电性连接,该控制端与该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单元控制该输入端与该输出端间的电性为导通或断路。
[0011]进一步,该控制模块更包含:一无线传输单元,与该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0012]进一步,该控制模块更包含:一电流监测单元,分别与该切换单元的该输入端及该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并依据该输入端的电流值而输出一电流信号至该微处理单元。
[0013]进一步,更包含:一电源供应模块,与该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并提供一直流电源至该微处理单元。
[0014]进一步,更包含:一电源转换模块,用于接收一交流电源,并据以输出一直流电源至该微处理单元。
[0015]进一步,该载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盖体相对设置,该控制模块设置于该第二表面。
[0016]进一步,该电子接点插槽单元包含:一插槽,其贯穿该载体的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以及一电子接点,其对应该插槽而设置于该第二表面。
[0017]进一步,该载体具有贯通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的一贯孔,而该电子接点插槽单元包含:一盒体,穿设于该贯孔,并具有外露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一侧,及外露于该第二表面的一第二侧;一插槽,设置于该盒体的该第一侧;以及一电子接点,设置于该盒体中,并外露于该第二侧。
[0018]进一步,该触控感应模块设置于该载体的该第一表面。
[0019]进一步,该盖体更具有一遮蔽层,其设置于与该插座本体相对的一侧。
[0020]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触控式电源插座利用触控感应的方式来控制电子接点插槽单元供电与否;如此将能有效地减少使用者或孩童误触的机会,以提升居家及用电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式电源插座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架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设定手势动作的流程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电路架构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又一种电路架构图。
[00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式电源插座的插座本体示意图。
[00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电路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9]须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及图式中,与本实用新型非直接相关的组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图式中各组件间的尺寸关系仅为求容易了解,非用以限制实际比例。
[0030]实施例1:
[0031]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式电源插座10包括一壳体11、一插座本体12、一盖体13、一触控感应模块14以及一电源供应模块15。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式电源插座10可嵌入设置于一建筑结构的表面、或一设备的表面,于此并不加以限制,其可设置于任何具有对应开孔的环境。
[0032]壳体11具有一盒体111以及一固定部11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的材质可为塑料、金属、或亚克力,其中金属例如铝。盒体111具有一容置空间Cl及一开口 01,其由四个侧壁以及一个底部所组成。固定部112沿着开口 01而与盒体111连结设置,且露出开口01。另外,盒体ill的底部可设置一开孔(图中未显示),使得市电传输线可通过。
[003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更具有一第一连接部113、一第二连接部114及一第三连接部115。第一连接部113例如为二开孔,其分别设置于固定部112的二侧,以供对应的一固定组件穿过第一连接部113后而与欲结合的表面连结固定。第二连接部114设置于盒体111的侧壁,于此,第二连接部114例如为四个螺丝孔,且分别设置于四个侧壁。第三连接部115设置于固定部112的表面。有关第二连接部114与第三连接部115的连接方式,容后叙述。
[0034]插座本体12具有一载体121以及设置于载体121上的一电子接点插槽单元122及一控制模块123。载体121与盒体111的开口 01对应设置,且载体121具有一第一表面1211及一第二表面1212,其例如为一印刷电路板、一玻璃电路板、或一软性电路板,于此并不加以限定。电子接点插槽单元122与控制模块123借助载体121上的电路走线而相互电性连接。
[0035]另外,插座本体12具有一第四连接部124,其与第二连接部114相互连接,其可利用卡接、磁接、或螺丝锁合等方式相互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四连接部124与第二连接部114以螺丝锁合方式相互连接,以将插座本体12对应于开口 01稳固地与壳体11连结。
[0036]电子接点插槽单元122具有一插槽1221以及一电子接点1222。插槽1221为贯穿载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及第二表面1212的贯孔。电子接点1222对应于插槽1221而设置于载体121的第二表面1212的一侧,并用以与一市电20电性连接(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插槽1221具有三个贯孔,其用以连接一插头,并使插头的金属部分与电子接点1222电性连接,使市电20经由电子接点1222传输至插头。
[0037]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23及电源供应模块15相互电性连接并设置于载体121的第二表面1212,控制模块123经由载体121的电路走线而与电子接点插槽单元122电性连接。请再参阅图2所示,控制模块123包括一微处理单元1232以及一切换单元1233。
[0038]电源供应模块15提供至少一电源给控制模块123中需要电源驱动的各个单元,在本实施例中,电源供应模块15例如为一电池,其提供一直流电源至微处理单元1232,而于其他实施例中,电源供应模块15亦可提供直流电源至触控感应模块14。微处理单元1232分别与电源供应模块15及切换单元1233电性连接。切换单元1233具有一输入端IP、一输出端OP及一控制端CP,其中,输出端OP与电子接点插槽单元122电性连接,控制端CP与微处理单元1232电性连接,而微处理单元1232控制输入端IP与输出端OP之间的电性为导通或断路。切换单元1233例如可为一继电器(Relay)、一固态继电器(Solid State Relay,SSR)、或一双向闸流体(Tr1de for Alternating Current, TRIAC)0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单元1233以继电器为例。
[0039]盖体13的材质系选自塑料、亚克力、或玻璃至少其中之一,且盖体13具有一插槽131及一触控区域132。其中,插槽131对应于插座本体12的电子接点插槽单元122的插槽1221而设置,换言之,插头系经由插槽131与插槽1221插入而与电子接点1222电性连接。触控区域132可为平面、凸面或凹面,于此并不加以限定。当触控区域132为凸面或凹面时,将可令使用者更清楚明白触控区域位于何处,抑是增加触感的方式的一。
[0040]另外,盖体13更具有一第五连接部133,其设置于盖体13面向于壳体11的固定部112的一侧。第五连接部可与第三连接部115以卡接、磁接、或螺丝锁合等方式连结。在本实施例中,第五连接部133系与第三连接部115以卡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其可分别为一卡钩与一^^槽。
[0041]再者,盖体13更具有一遮蔽层134,其设置于盖体13面向插座本体12的一侧。遮蔽层134为一低透光度或不透光的材质,其例如为印刷油墨,以令用户由触控区域132的一侧观察触控式电源插座10时,不易察觉插座本体12等内部组件,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0042]触控感应模块14例如为一电阻式触控感应模块、一电容式触控感应模块、或一光学式触控感应模块,其系对应于盖体13的触控区域132而设置于载体121与盖体13的间,并与微处理单元1232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应模块14系以电容式触控感应模块为例。值得一提的是,当触控感应模块14为电容式触控感应模块时,盖体13的触控区域132以凹面为佳,以缩短使用者的手指与触控感应模块14之间的距离,亦可增加触控灵敏度。
[0043]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应模块14设置于载体121的第一表面1211。触控感应模块14的主要材质可为铜箔、或例如为氧化铟锡(ITO)或奈米碳管(CNT)的透明导电薄膜。
[004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式电源插座10,其可为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1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1n, IEC)标准规格的电源插座,其具有与现行的电源插座相同尺寸的外观,其可符合大部分的电源插座尺寸需求,而可轻易地替换现有的电源插座。使用者可藉由触控的方式来切换电源插座是否供电,因此在电源插座不被使用时可被关闭,避免误触以提升用电安全。
[0045]又,为了更加提高安全性,在以触控切换供电与否的过程,除了以单纯的触碰的方式切换的外,亦可利用手势的触控方式来切换供电与否。在较为复杂的手势触控的状况下,将更能有效避免误触而引发用电安全的状况发生。
[0046]于实际应用时,手势触控的设定可由使用者自行定义。以下请参照图3所示,举例说明自行定义的简要步骤。
[0047]步骤S01,进入手势设定模式。其例如是长按触控区域一默认时间(例如3秒或5秒),或于预设时间内连续触碰等指令方式,以进入手势设定模式。
[0048]步骤S02,由使用者输入新手势动作。使用者可依其需求输入欲使用的手势动作,例如滑动方向或点击次数或其组合。
[0049]步骤S03,由触控式电源插座10提示用户确认新手势动作。其例如由触控式电源插座10发出声响、语音提示、发光提示使用者再次输入该新手势动作。
[0050]步骤S04,由微处理单元1232比对二次的新手势动作是否相同。当输入的二次手势动作相同时,则执行步骤S05,将该手势动作储存于一储存器中。而当二次手势动作不同时,则回到步骤S02,要求使用者再重新输入。
[0051]在本实施例中,储存器设置于微处理单元1232中,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储存器亦可为一独立的单元,于此并不加以赘述与限制。
[0052]接着,请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触控式电源插座10的控制模块123更可包括一电流监测单元1234。电流监测单元1234分别与切换单元1233、微处理单元1232及电源供应模块15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流监测单元1234与切换单元1233的输入端IP电性连接,以由输入端IP撷取电流值(负载电流),并据以输出一电流信号至微处理单元1232。当负载电流超过一默认值时,将由微处理单元1232控制切换单元1233的输入端IP与输出端OP之间切换为断路的状态,以切断电源输出。
[0053]由于一般电力过载保护由配电箱中的无熔丝开关的跳脱来做保护,然而,当无熔丝开关跳脱时,配置于建筑结构中的电力线路已因过载(over load)而发烫,当电力线路因时间的关系而老化后,其承载能力将会下降,将可能导致电线走火的严重事故。因此,由电流监测单元1234来回传负载电流的作法,将能够保护配置于建筑结构内的电力线路的安全,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0054]再者,请参照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触控式电源插座10的控制模块123更可包括一无线传输单元1235。无线传输单元1235分别与微处理单元1232及电源供应模块15电性连接,并传输或接收至少一无线信号。无线传输单元1235可与一无线基地台、一行动通讯装置或一终端机联机,以进行无线信号的传输,在本实施例中以行动通讯装置为例说明。无线传输单元1235可将触控式电源插座的状态(例如导通或断路)或设定(例如触控手势)传输至行动通讯装置,以令用户了解状态。而用户亦可透过行动通讯装置来改变触控式电源插座的状态或设定,以便于使用者掌控周遭的电源插座状态。更甚者,亦可与上述的电流监测单元1234整合使用,以令用户能随时监控负载状态。
[0055]实施例2:
[0056]请再参照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触控式电源插座10A,其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一插座本体17的一载体171具有贯通一第一表面1711与一第二表面1712的一贯孔02。一电子接点插槽单元172包括有一盒体1721、一插槽1722及一电子接点1723。盒体1721穿设于贯孔02,且具有外露于第一表面1711的一第一侧,及外露于第二表面1712的一第二侧。插槽1722外露于盒体1721的第一侧,而电子接点1723设置于盒体1721中,且外露于第二侧。藉此,电子接点插槽单元172可为一独立的组件,其仅需穿过贯孔02即可利用黏合或卡合等方式而与载体171结合。
[0057]上述实施例中,利用电源供应模块(例如电池),来提供直流电源至各个需要直流电源加以驱动的电子组件(例如微处理单元、无线传输单元、电流监测单元或触控感应模块…等)。然而,亦可使用其他电源供应方式加以驱动的,请参照以下说明。
[0058]如图7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电源供应模块由一电源转换模块16取代。电源转换模块16与市电20电性连接,接收市电20所提供的交流电源AC,并将交流电源AC转换成至少一直流电源DC以至少提供至微处理单元1232加以驱动。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转换模块16例如包含一电源适配器(Adaptor),另可再搭配直流电源转换器(DC/DCConverter),以将直流电源DC进而转换为不同的电压进行输出(图中未显示)。
[0059]另外,电源转换模块16亦可将输出的直流电源DC提供给触控式电源插座中各个需要电源加以驱动的电子组件,例如前述的电流监测单元、无线传输单元甚至于触控感应模块,于此并不加以限制。
[006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触控式电源插座利用触控感应的方式来控制电子接点插槽单元供电与否。如此将能有效地减少使用者或孩童误触的机会,以提升居家及用电安全。另外,若搭配手势的触控方式将可增加切换的困难度,也因此更能避免误触的情况发生。又,搭配无线传输单元的设计,借助远程监控,则可轻易地随时确认电源插座的导通状态,以确保不使用的电源插座处于断路状态。再者,经由电流监测单元的监控,可控制该电源插座的负载状况,当达到默认的极限时,则关闭该电源插座的电力供给,如此将可大幅的提升用电安全。
[0061]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皆为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所涵
JHL ο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式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具有一盒体及一固定部,该盒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及曝露该容置空间的一开口,该固定部设于该盒体的外沿并露出该开口; 一插座本体,具有一载体及设置于该载体上的一电子接点插槽单元及一控制模块,该载体与该盒体的该开口对应设置,该电子接点插槽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模块; 一盖体,与该壳体的该固定部连结,并具有一插槽及一触控区域,该插槽对应该插座本体的该电子接点插槽单元设置;以及 一触控感应模块,位于该载体与该盖体之间,并对应于该盖体的该触控区域设置,且与该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块包含: 一微处理单元,与该触控感应模块电性连接;以及 一切换单兀,具有一输入端、一输出端及一控制端,该输出端与该电子接点插槽电性连接,该控制端与该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单元控制该输入端与该输出端间的电性为导通或断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式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块更包含: 一无线传输单元,与该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式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块更包含: 一电流监测单元,分别与该切换单元的该输入端及该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并依据该输入端的电流值而输出一电流信号至该微处理单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式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电源供应模块,与该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并提供一直流电源至该微处理单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式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电源转换模块,用于接收一交流电源,并据以输出一直流电源至该微处理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该载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盖体相对设置,该控制模块设置于该第二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式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接点插槽单元包含: 一插槽,其贯穿该载体的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以及 一电子接点,其对应该插槽而设置于该第二表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式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该载体具有贯通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的一贯孔,而该电子接点插槽单元包含: 一盒体,穿设于该贯孔,并具有外露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一侧,及外露于该第二表面的一第二侧; 一插槽,设置于该盒体的该第一侧;以及 一电子接点,设置于该盒体中,并外露于该第二侧。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式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应模块设置于该载体的该第一表面。
【文档编号】H01R13/44GK204012018SQ20142043745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5日
【发明者】邹仕豪 申请人:常熟鑫锐光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