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e21模耦合器合成网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228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te21模耦合器合成网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E21模耦合器合成网络,包括TE21模耦合器和电桥功分网络,TE21模耦合器设置有八个差信号接头,电桥功分网络为圆筒状结构并套装于TE21模耦合器上,电桥功分网络包括一分四功分器和四个3dB电桥,每个3dB电桥均包括两个信号输入端口和两个信号输出端口,每个3dB电桥的信号输入端口均设置有信号输入接头,八个信号输入接头与八个差信号接头均通过同轴电缆组件一一对应连接,每个3dB电桥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口均连接有负载,每个3dB电桥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口均与一分四功分器的其中一个信号输入端口连接,一分四功分器的信号输出端设置有差信号输出接头。本实用新型结构更简单,可靠,避免了直接绕线困难的困扰,安装方便,布线美观,生产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TE21模耦合器合成网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E21模耦合器合成网络。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动中通”在卫星通信中的广泛应用,各种用于“动中通“的通信跟踪器件应运而生,TE21模耦合器就是其中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跟踪器件。目前,该器件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外围的合成网络,当前TE21模耦合器的外围合成网络通常有三种,一种是用波导合路器等幅等相合成后再加波导3dB定向耦合器合成;另一种用波导通过探针转成同轴线,再使用微带功分器和3dB微带定向耦合器合成(合成网络);还有一种是用波导通过同轴探针转成微带,再使用集成功分电桥网络进行合成。但是这些合成方式都普遍存在着缺点:结构复杂,体积大,排线困难,加工难度大,且成本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线简洁美观且成本低的TE21模耦合器的外围合成网络。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TE21模耦合器合成网络,包括TE21模耦合器和电桥功分网络,所述TE21模耦合器的八个差信号端口设置有八个差信号接头,所述电桥功分网络为圆筒状结构并套装于所述TE21模耦合器上,所述电桥功分网络包括一分四功分器和四个3dB电桥,每个所述3dB电桥均包括两个信号输入端口和两个信号输出端口,每个所述3dB电桥的信号输入端口均设置有信号输入接头,八个所述信号输入接头与八个所述差信号接头均通过同轴电缆组件一一对应连接,每个所述3dB电桥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口均连接有负载,所述一分四功分器包括四个信号输入端口,每个所述3dB电桥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口均与所述一分四功分器的其中一个信号输入端口连接,所述一分四功分器的信号输出端设置有差信号输出接头O
[0006]作为优选,八个所述信号输入接头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电桥功分网络的圆周上。
[0007]具体地,所述同轴电缆组件有八条,每条所述同轴电缆组件对应连接一个所述信号输入接头和一个所述差信号接头,每条所述同轴电缆组件均包括第一信号连接头、第二信号连接头和半钢电缆,所述第一信号连接头和所述第二信号连接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半钢电缆的两端,所述第一信号连接头与所述差信号接头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连接头与所述信号输入接头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半钢电缆的截面直径为2_。
[0009]作为优选,八条所述同轴电缆组件的功率损耗和相位偏移量均相同。
[0010]具体地,所述TE21模耦合器包括主波导和耦合波导,所述电桥功分网络套装于所述耦合波导上,八个所述差信号接头均从所述耦合波导底部的短路面引出。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实用新型采用等幅同相的同轴电缆组件来连接电桥功分网络和TE21模耦合器,使其设备结构更简单,可靠性得到保证,同时避免了直接绕线困难的困扰;采用了圆筒状合成网络的电路拓扑结构使得结构简单、布线美观、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TE21模耦合器合成网络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桥功分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TE21模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桥功分网络的原理框图;
[0017]图中:1-TE21模耦合器,2-差信号接头,3_同轴电缆组件,4_信号输入接头,5_电桥功分网络,6-差信号输出接头,7-主波导,8-親合波导,9-负载,10-3dB电桥,11_ 一分四功分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TE21模耦合器I和电桥功分网络5,TE21模耦合器I的八个差信号端口设置有八个差信号接头2,电桥功分网络5为圆筒状结构并套装于TE21模耦合器I上,电桥功分网络5包括一分四功分器11和四个3dB电桥10,每个3dB电桥10均包括两个信号输入端口和两个信号输出端口,每个3dB电桥10的信号输入端口均设置有信号输入接头4,八个信号输入接头4与八个差信号接头2均通过同轴电缆组件3 —一对应连接,这样使其整个器件的体积更小,集成度更高且成本更低。每个3dB电桥1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口均连接有负载9,一分四功分器11包括四个信号输入端口,每个3dB电桥10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口均与一分四功分器11的其中一个信号输入端口连接,一分四功分器11的信号输出端设置有差信号输出接头6。
[0020]本实用新型所述TE21模耦合器合成网络,TE21模耦合器I包括主波导7和耦合波导8,电桥功分网络5套装于耦合波导8上,八个差信号接头2均从耦合波导8底部的短路面引出,八个信号输入接头4均匀的分布在电桥功分网络5的圆周上。同轴电缆组件3有八条,每条同轴电缆组件3对应连接一个信号输入接头4和一个差信号接头2,每条同轴电缆组件3均包括第一信号连接头、第二信号连接头和半钢电缆,半钢电缆的截面直径为2mm,第一信号连接头和第二信号连接头分别设置在半钢电缆的两端,第一信号连接头与差信号接头2连接,第二信号连接头与信号输入接头4连接,八条同轴电缆组件3的功率损耗和相位偏移量均相同。
[0021]在本实施例中,其中八个差信号接头2均选用SSMA-KWFD型号的接头,八个信号输入接头4均选用SMA-KFD型号的接头。同轴电缆组件3中的第一信号连接头选用SSMA-JB2型号的接头,第二信号连接头选用SMA-JB2型号的接头。
[0022]本实用新型所述TE21模耦合器合成网络的主要工作原理如下:
[0023]为了将两路相邻的信号等幅合成并能在合成后区别,电桥功分网络5的八个信号输入接头4中相邻的两个信号输入接头4用同一个3dB电桥10,将从这两个信号输入接头4输入的两路信号合成为一路正交合成信号,这个正交合成信号中包含的两路信号幅度相同,相位相差为90°,八路信号最后合成四路正交合成信号,为了匹配电路,在3dB电桥10中,与其输出的另一端接匹配负载9。最后,为了使耦合出来的信号损耗小,跟踪精度高,四路正交合成信号,用一个一分四功分器11等幅同相合成一路用于信标跟踪的差信号。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优势:
[0025](I)采用等幅同相的同轴电缆组件3来连接电桥功分网络5和TE21模耦合器1,使其设备结构更简单,可靠性得到保证,同时避免了直接绕线困难的困扰。
[0026](2)采用了一种新的圆筒状合成网络的电路拓扑结构使得结构简单、布线美观、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
[002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TE21模耦合器合成网络,包括TE21模耦合器,所述TE21模耦合器的八个差信号端口设置有八个差信号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TE21模耦合器合成网络还包括电桥功分网络,所述电桥功分网络为圆筒状结构并套装于所述TE21模耦合器上,所述电桥功分网络包括一分四功分器和四个3dB电桥,每个所述3dB电桥均包括两个信号输入端口和两个信号输出端口,每个所述3dB电桥的信号输入端口均设置有信号输入接头,八个所述信号输入接头与八个所述差信号接头均通过同轴电缆组件一一对应连接,每个所述3dB电桥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口均连接有负载,所述一分四功分器包括四个信号输入端口,每个所述3dB电桥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口均与所述一分四功分器的其中一个信号输入端口连接,所述一分四功分器的信号输出端设置有差信号输出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E21模耦合器合成网络,其特征在于:八个所述信号输入接头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电桥功分网络的圆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E21模耦合器合成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组件有八条,每条所述同轴电缆组件对应连接一个所述信号输入接头和一个所述差信号接头,每条所述同轴电缆组件均包括第一信号连接头、第二信号连接头和半钢电缆,所述第一信号连接头和所述第二信号连接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半钢电缆的两端,所述第一信号连接头与所述差信号接头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连接头与所述信号输入接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E21模耦合器合成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钢电缆的截面直径为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TE21模耦合器合成网络,其特征在于:八条所述同轴电缆组件的功率损耗和相位偏移量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E21模耦合器合成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TE21模耦合器包括主波导和耦合波导,所述电桥功分网络套装于所述耦合波导上,八个所述差信号接头均从所述耦合波导底部的短路面引出。
【文档编号】H01P5/12GK204205017SQ201420602907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蔡朝国, 曹亮, 杜小平 申请人:成都国卫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