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装置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34701发布日期:2019-01-28 12:32阅读:7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爆装置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爆装置的安装方法,尤其涉及断路器用防爆装置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一种具有过流、短路、漏电、欠压、过热等多重保护功能的电器保护装置。大多数断路器不仅结构复杂、性能可靠性较差,而且壳体通常为非密封的塑料壳,难以满足防爆、防尘、防水的特殊需求。因此国内企业使用的断路器上都加装防爆装置,传统的防爆装置包括筒状壳体,筒状壳体的一端设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用于与断路器连接,连接法兰与断路器连接的连接面上设有密封圈。这种防爆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断路器内部通断电时有大量发热,温度较高,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导致密封圈老化,丧失密封效果。

近来有一种新型的防爆装置出现在市面上,主要包括筒状壳体,防爆片安装在筒状壳体内,筒状壳体的一端外周面上设有焊接凹槽,这种防爆装置通过焊接与断路器连接并实现气密封。然而,由于防爆片的厚度较薄,在将筒状壳体焊接在断路器上时往往会造成焊接热量传递到防爆片上进而导致防爆片的组织性能发生改变,直接影响防爆片的耐压性能。因此,这种防爆装置的安装就成为了装配人员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装置的安装方法,解决了断路器上通过焊接的方法安装防爆装置,使防爆片温度升高,组织性能改变,降低防爆片耐压性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防爆装置的安装方法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爆装置的安装方法,工件与防爆装置对齐并通过焊接连接,在焊接时防爆装置内的防爆片上加入冷却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介质为冷却水。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完全覆盖防爆片。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方法为激光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焊接的工艺参数为:焦距300mm,离焦量+60mm,功率2500w,光斑直径3mm,焊接速度1.5m/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防爆装置与工件时,在防爆装置的防爆片上倒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能够吸收在焊接时通过防爆装置壳体传递过来的能量,而不会使防爆片的温度升高太多,从而保证防爆片组织性能完好。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冷却介质使用冷却水,节约了成本,且不会污染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完全覆盖防爆片,可以更好的吸收焊接过程中传递过来的能量。

进一步地,采用激光焊接使被焊接工件和防护壳体的变形极小,且焊接后的焊缝几乎没有缝隙,密封性能好,且焊缝的强度远大于防爆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防爆装置焊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爆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防爆装置主视图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防爆装置的安装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防爆装置7包括防护壳体3和防爆片6,防爆片6设置在防护壳体3的底端,距离外部较远,由于防爆片6较薄,使其不容易受到误触而对其造成变形或损坏。防爆片6的上端倒有冷却水4,冷却水4能够吸收焊接时从防护壳体3上传递过来的能量,而使通过防护壳体3传递到防爆片6上的能量减少,因此防爆片6的温度不会升高太多。在防护壳体3上远离防爆片6的一端设有台阶8,台阶8能够与工件5相配合,方便工件5与防爆装置7的焊接,而且台阶8在远离防爆片6的一端,使焊接时在防护壳体3上传热的距离更长,防爆片6的温度更不容易升高,从而在焊接时保护了防爆片6。

具体的,实施例中,首先将工件5表面清理干净,然后利用工装使工件5的内圆面与防护壳体3的台阶8固定在一起,防爆装置7中的防爆片6上倒入冷却水4,最后进行激光焊接,激光焊接工艺参数为:焦距300mm,离焦量+60mm,功率2500w,光斑直径3mm,焊接速度1.5m/min,激光发出的激光束1垂直于工件5与台阶8的连接处,焊接完成后的焊缝2几乎没有间隙,保证了防爆装置7的气密性,且焊缝2的强度远大于防爆压力。完成焊接的防爆片及冷却水温度约为25℃,远低于爆破温度,防爆片完整无损。

本发明的防爆装置的安装方法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冷却介质为冷却液。

本发明的防爆装置的安装方法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焊接方式为电子束焊接。

本发明的防爆装置的安装方法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防爆装置与工件时,在防爆装置的防爆片上倒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能够吸收在焊接时通过防爆装置壳体传递过来的能量,而不会使防爆片的温度升高太多,从而保证防爆片组织性能完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爆装置的安装方法,此安装方法采用焊接工艺把防爆装置与工件连接起来,实现密封性能,在防爆片处倒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能够吸收焊接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递到防爆片上的温度,使得防爆片的温度低于其所能承受的临界温度,以此来保护防爆片的防爆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恩;许海超;张海;林生军;乔会杰;李宝增;许东杰;司晓闯;王亚祥;李新刚;宋继光;尹世献;李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8
技术公布日:2019.0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