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7654发布日期:2018-08-28 23:0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但是,随着微型逆变器的使用,可以直接把光伏组件的电流源转化成为40v左右的电压源,就可以驱动电器应用我们的生活当中;同时,光伏组件在不断创新,由于光伏组件在业内来讲叫做中国制造,应该有中国创造,进而出现光伏组件的升级创新产品,如光伏陶瓷瓦,光伏彩钢瓦,这类产品可以直接代替传统建材瓦片,还有了光伏组件的功能,一旦步入通用市场,将对光伏组件和传统建材造成一定冲击。

在光伏产业中,为了获得光伏发电单元所需的电流、电压和输出功率,同时也为了保护电池不受机械损伤和环境损害,必须将若干单片电池串并联连接并封装成光伏组件。一般情况下,封装后的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实际功率)小于所有电池片的功率值之和(理论功率),这是由于光线在照射到光伏组件表面后,会发生反射和吸收,同时,光伏组件受光区域中,有一定比例的区域为无法发电区域,将该区域利用起来,在不影响原先发电能力的情况下,使该区域具有一定得二次反射能力,能够提升组件局部发电区域的光照强度,从而提升组件输出电流,进而提升光电转换效率。

目前,使用具有绒面反射结构的焊带及焊带贴膜已经被应用到光伏组件当中,但其在工艺方法上均存在一定的难度。两者的原理同样是通过将照射到电池片连接的互联条上光线经二次反射到电池片上提高发电效率。基于上述背景,本发明方案是将具有反射结构的反射层与光伏玻璃相结合,不需要增加光伏组件生产流程的复杂性,并同时保证二次反射功率增益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该组件主要是从组件光学损失的角度考虑,利用互联条的低反射性能,通过在互联条垂直上方施加一层具有二次反射结构的反射层,通过该反射层的二次反射能力,提高到达大发电区域的光照强度,从而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自上而下依次为:光伏玻璃、eva前膜、电池片、eva后膜、背板;所述光伏玻璃内设有反射层。

优选的,所述反射层包括介质叠层、中间ni层、ag反射层和金属叠层,所述介质叠层包括交替层叠的二氧化硅层与五氧化三钛层,其中,所述介质叠层的底层为二氧化硅层;所述中间ni层,结合于介质叠层表面;所述ag反射层,结合于所述中间ni层表面;所述金属叠层,包括交替层叠的ni层与ag层,其中,所述金属叠层的顶层为ni层。

优选的,所述eva前膜和eva后膜完全一致,其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0-40份、聚乙烯10-20份、引发剂2-8份、过氧化物类交联剂6-12份、热稳定剂4-10份、受阻胺类光稳定剂1-3份。

优选的,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光伏玻璃生产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式预先植入一定反射层,反射层的排列分布,宽度厚度依据组件版型决定;

b、光伏组件正常生产的串焊,叠层,层压,削边;

c、光伏组件制造完成,光伏组件互联条垂直上方覆盖一层反射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通过在光伏玻璃内部预先植入一层反射层,通过常规组件封装工艺封装后,使电池片连接互联条表面的垂直上方覆盖一层反射层,将原本应照射到互联条上的光线,转而照射到反射层上,通过该反射层的二次反射结构,将光线反射至组件内部的电池片表面,增加了电池片的受光光照强度,进而增加了电池片的输出电流,从而达到提高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自上而下依次为:光伏玻璃1、eva前膜2、电池片3、eva后膜4、背板5;所述光伏玻璃1内设有反射层6。

本发明中,反射层6包括介质叠层、中间ni层、ag反射层和金属叠层,所述介质叠层包括交替层叠的二氧化硅层与五氧化三钛层,其中,所述介质叠层的底层为二氧化硅层;所述中间ni层,结合于介质叠层表面;所述ag反射层,结合于所述中间ni层表面;所述金属叠层,包括交替层叠的ni层与ag层,其中,所述金属叠层的顶层为ni层。本发明交替层叠的二氧化硅层与五氧化三钛层,相比于一般的介质层具有更好的反射效果;采用超薄的中间ni层,既不降低反射率又大大提高了ag反射层和介质叠层的粘合性能,避免了ag反射层的脱落,本发明的反射层具有更高的反射率和更高的稳定性。

此外,本发明中,eva前膜2和eva后膜4完全一致,其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0-40份、聚乙烯10-20份、引发剂2-8份、过氧化物类交联剂6-12份、热稳定剂4-10份、受阻胺类光稳定剂1-3份。本发明采用的胶膜可进一步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率。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光伏玻璃生产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式预先植入一定反射层,反射层的排列分布,宽度厚度依据组件版型决定;

b、光伏组件正常生产的串焊,叠层,层压,削边;

c、光伏组件制造完成,光伏组件互联条垂直上方覆盖一层反射层。

在光伏玻璃内部通过一定的方式植入一层反射层,该反射层具有一定的绒面结构,该绒面结构可以使照射到其表面的光线,最大程度的被反射,并以一定的角度二次反射至电池片表面;该内部具有反射层的玻璃,其反射层的宽度,排列及分布依据光伏组件的实际版型决定。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使用该玻璃直接替代传统光伏玻璃,经叠层、层压等组件生产工艺过程中,制成的光伏组件即为一种具有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通过在光伏玻璃内部预先植入一层反射层,通过常规组件封装工艺封装后,使电池片连接互联条表面的垂直上方覆盖一层反射层,将原本应照射到互联条上的光线,转而照射到反射层上,通过该反射层的二次反射结构,将光线反射至组件内部的电池片表面,增加了电池片的受光光照强度,进而增加了电池片的输出电流,从而达到提高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的目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光伏组件自上而下依次为:带反射层的光伏玻璃、EVA前膜、电池片、EVA后膜、背板。本发明中,通过在光伏玻璃内部预先植入一层反射层,通过常规组件封装工艺封装后,使电池片连接互联条表面的垂直上方覆盖一层反射层,将原本应照射到互联条上的光线,转而照射到反射层上,通过该反射层的二次反射结构,将光线反射至组件内部的电池片表面,增加了电池片的受光光照强度,进而增加了电池片的输出电流,从而达到提高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格润智能光伏南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02
技术公布日:2018.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