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安全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3136发布日期:2018-09-04 23:3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安全开关。



背景技术:

安全用电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生活常识,尤其在电气设备开关起停时容易出现漏电现象,严重影响用户操作,然而当下电气开关操作复杂,绝缘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安全开关,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气安全开关,包括壳体、指示标识、旋钮、旋钮穿孔、旋钮凹槽、固定螺钉、金属接头、金属管、金属凹槽、按钮凹槽、金属凸触、弹簧按钮及弹簧,所述壳体一侧的上表面等间距设置指示标识,壳体的侧壁等间距设置金属接头,旋转嵌入旋钮凹槽内,同时旋钮顶端穿过旋钮穿孔,固定螺钉与壳体螺纹连接,从而固定旋钮,旋钮凹槽的侧壁上等间距设置金属凹槽,金属凹槽通过金属管与金属接头连接,旋钮的设置两按钮凹槽,且按钮凹槽过旋钮圆心对称,弹簧按钮嵌入按钮凹槽内,弹簧按钮内部设置弹簧,金属凸触与弹簧按钮一体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金属接头分为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且正极接头盒负极接头过壳体圆心对称,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分别接电路的正负极。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电气安全开关通过设置弹簧按钮和旋钮的结构组合便于用户调节电路开关,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弹簧按钮和旋钮的上部均采用绝缘材料,有效防止用户触电,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设备成本低,减少用户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剖视图。

图3为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弹簧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指示标识;3-旋钮;4-旋钮穿孔;5-旋钮凹槽;6-固定螺钉;7-金属接头;8-金属管;9-金属凹槽;10-按钮凹槽;11-金属凸触;12-弹簧按钮;13-弹簧;14-正极接头;15-负极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一种电气安全开关,包括壳体、指示标识、旋钮、旋钮穿孔、旋钮凹槽、固定螺钉、金属接头、金属管、金属凹槽、按钮凹槽、金属凸触、弹簧按钮及弹簧,所述壳体一侧的上表面等间距设置指示标识,壳体的侧壁等间距设置金属接头,旋转嵌入旋钮凹槽内,同时旋钮顶端穿过旋钮穿孔,固定螺钉与壳体螺纹连接,从而固定旋钮,旋钮凹槽的侧壁上等间距设置金属凹槽,金属凹槽通过金属管与金属接头连接,旋钮的设置两按钮凹槽,且按钮凹槽过旋钮圆心对称,弹簧按钮嵌入按钮凹槽内,弹簧按钮内部设置弹簧,金属凸触与弹簧按钮一体成型。

所述金属接头分为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且正极接头盒负极接头过壳体圆心对称,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分别接电路的正负极。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电气安全开关使用时首先将各电路的正负极接开关的正负接头,向内按住弹簧按钮,同时转动旋钮调节金属触头嵌入金属凹槽内,弹簧按钮和旋钮的底部均采用金属材质,金属凸触通过金属管和金属接头连接电路正负极,操作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安全开关,包括壳体、指示标识、旋钮、旋钮穿孔、旋钮凹槽、固定螺钉、金属接头、金属管、金属凹槽、按钮凹槽、金属凸触、弹簧按钮及弹簧,所述壳体一侧的上表面等间距设置指示标识,壳体的侧壁等间距设置金属接头,旋转嵌入旋钮凹槽内,同时旋钮顶端穿过旋钮穿孔,固定螺钉与壳体螺纹连接,从而固定旋钮,旋钮凹槽的侧壁上等间距设置金属凹槽,金属凹槽通过金属管与金属接头连接,旋钮的设置两按钮凹槽,且按钮凹槽过旋钮圆心对称,弹簧按钮嵌入按钮凹槽内,弹簧按钮内部设置弹簧,金属凸触与弹簧按钮一体成型,本发明设计的一种电气安全开关控制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安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丽鱼家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3
技术公布日:2018.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