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地体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92953发布日期:2018-12-08 05:51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地体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连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热熔焊接的接地体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镀铜接地体以垂直安装的优点已得到了大量的使用。多根镀铜接地体一般通过铜连接器连接,通过风炮捶打深入地下。铜连接器与镀铜接地体间连接属于非紧密连接,螺纹间必会存在大量泥水,这就让该接地体的泄雷电流的能力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接地体及其制作方法,旨在克服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接地体,包括由铜内连管连接上接地棒和下接地棒的接地棒、铜内连管、锥形铜外管和热熔铜焊粉,锥形铜外管套接接地棒,且锥形铜外管与接地棒之间存有热熔腔,锥形铜外管的锥形头与下接地棒的底端螺纹连接,并封堵热熔腔的底部;热熔铜焊粉注入热熔腔,将其点燃燃尽生成为铜合金,该铜合金连接锥形铜外管和接地棒。

优选地,所述热熔腔全面包裹铜内连接管,所述铜合金连接锥形铜外管、上接地棒、下接地棒和铜内连管。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接地体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将铜内连管螺纹连接上接地的底端和下接地棒的顶端生成接地棒;

s20将接地棒插入锥形铜外管的内腔,锥形铜外管与接地棒之间存有热熔腔,且该热熔腔全面包裹铜内连接管,锥形铜外管的锥形头与下接地棒的底端螺纹连接,并封堵热熔腔的底部;

s30石磨模具从上接地棒的顶端套接接地棒外管,石磨模具中心的底端紧密夹紧锥形铜外管的顶部,石磨模具的中心与接地棒外管之间存有空腔,该空腔与热熔腔相通;

s40将热熔铜焊粉沿着石磨模具的中心空腔倒入至热熔腔;

s50点燃热熔铜焊粉;

s60待热熔铜焊粉燃尽后,热熔铜焊粉变成铜合金,该铜合金连接锥形铜外管和接地棒;

s70拆卸石磨模具。

优选地,所述石磨模具的中心与接地棒外管之间存有的空腔呈漏斗状。

本发明通过在锥形铜外管与接地体之间的热熔腔注入热熔铜焊粉,再点燃热熔铜焊粉,燃尽后生成的铜合金连接锥形铜外管和接地棒,由此生成一种新的接地体。本发明的锥形头安装在最下方,抵御接地体被捶打时的阻力和冲击,有效地保护本发明;热熔腔作为热溶剂的燃烧腔体;限制热溶剂在主体内进行热熔焊,保障两接地棒的有效连接;石墨模具套在热熔腔上方,热熔铜焊粉从石墨模具注入,石墨模具保证焊粉燃烧后热熔腔内被熔铜灌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接地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接地体,包括由铜内连管连接上接地棒和下接地棒的接地棒、铜内连管、锥形铜外管和热熔铜焊粉,锥形铜外管套接接地棒,且锥形铜外管与接地棒之间存有热熔腔,锥形铜外管的锥形头与下接地棒的底端螺纹连接,并封堵热熔腔的底部;热熔铜焊粉注入热熔腔,将其点燃燃尽生成为铜合金,该铜合金连接锥形铜外管和接地棒。

优选地,所述热熔腔全面包裹铜内连接管,所述铜合金连接锥形铜外管、上接地棒、下接地棒和铜内连管。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接地体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将铜内连管螺纹连接上接地的底端和下接地棒的顶端生成接地棒;

s20将接地棒插入锥形铜外管的内腔,锥形铜外管与接地棒之间存有热熔腔,且该热熔腔全面包裹铜内连接管,锥形铜外管的锥形头与下接地棒的底端螺纹连接,并封堵热熔腔的底部;

s30石磨模具从上接地棒的顶端套接接地棒外管,石磨模具中心的底端紧密夹紧锥形铜外管的顶部,石磨模具的中心与接地棒外管之间存有空腔,该空腔与热熔腔相通;

s40将热熔铜焊粉沿着石磨模具的中心空腔倒入至热熔腔;

s50点燃热熔铜焊粉;

s60待热熔铜焊粉燃尽后,热熔铜焊粉变成铜合金,该铜合金连接锥形铜外管和接地棒;

s70拆卸石磨模具。

优选地,所述石磨模具的中心与接地棒外管之间存有的空腔呈漏斗状。

本发明通过在锥形铜外管与接地体之间的热熔腔注入热熔铜焊粉,再点燃热熔铜焊粉,燃尽后生成的铜合金连接锥形铜外管和接地棒,由此生成一种新的接地体。本发明的锥形头安装在本发明的最下方,抵御接地体被捶打时的阻力和冲击,有效地保护本发明;热熔腔作为热溶剂的燃烧腔体,限制热溶剂在主体内进行热熔焊,保障两接地棒的有效连接;石墨模具套在热熔腔上方,热熔铜焊粉从石墨模具注入,石墨模具保证焊粉燃烧后热熔腔内被熔铜灌满,石墨模具作用是限制热熔铜焊粉的烧燃空间,避免燃烧时焊粉飞出来。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接地体及其制作方法,该接地体包括由铜内连管连接上接地棒和下接地棒的接地棒、铜内连管、锥形铜外管和热熔铜焊粉,锥形铜外管套接接地棒,且锥形铜外管与接地棒之间存有热熔腔,锥形铜外管的锥形头与下接地棒的底端螺纹连接,并封堵热熔腔的底部;热熔铜焊粉注入热熔腔,将其点燃燃尽生成为铜合金,该铜合金连接锥形铜外管和接地棒。本发明热熔腔作为热溶剂的燃烧腔体,限制热溶剂在主体内进行热熔焊,保障两接地棒的有效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关家华;郑楚滔;张耀宇;吴细辉;孔祥轩;黄静;欧晓妹;叶蓓;陈娟;刘佳发;王洪帅;麦志昌;陈君宇;潘景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技术研发日:2018.05.25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