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互调线圈负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2670发布日期:2018-09-29 02:3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具体涉及一种低互调线圈负载。



背景技术:

物联网尤其是互联网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网速有着更高的要求,这进一步的推动了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5g)的到来,我国也在进一步的推动5g网络,迎接下一步科技浪潮的到来。也正因为如此,对通信用负载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圈负载是一种具有低互调性能的负载设备,其可有效代替电阻负载。现有的线圈负载在使用过程中,同轴线缆和绕线柱会产生热量,特别是绕线柱。

现有的线圈负载散热基本是通过设于壳体两侧端面上的散热翅片散热,散热性能不强。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互调线圈负载,其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散热性能不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互调线圈负载,包括壳体、接头、同轴线缆、绕线柱以及散热组件,所述接头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同轴线缆缠绕在所述绕线柱上,所述接头与同轴线缆连接,所述壳体的两侧端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散热件和若干散热筋,所述导热散热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绕线柱相连,所述导热散热件覆盖所述通孔,所述若干散热筋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导热散热件相连,所述若干散热筋紧贴所述壳体的两侧端面。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上盖,所述绕线柱压装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内底壁与上盖的内侧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与绕线柱相对置接触端面上设有第一防水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机构包括开设在圆柱状的绕线柱上的至少一圈第一密封凹槽,所述至少一圈第一密封凹槽内压装有第一密封胶圈,所述至少一圈第一密封凹槽围绕所述绕线柱的轴线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热散热件与所述壳体相对置接触端面上设有第二防水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水机构包括开设在壳体的侧端面上的至少一圈第二密封凹槽,所述至少一圈第二密封凹槽压装有第二密封胶圈,所述至少一圈第二密封凹槽围绕所述绕线柱的轴线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本发明提出的低互调线圈负载中,散热组件包括导热散热件和若干散热筋,导热散热件穿过通孔与绕线柱相连,这样导热散热件由壳体内伸出,绕线柱上产生的热量会传导至导热散热件上,传导到导热散热件上的热量部分直接散发到空气中,导热散热件覆盖通孔,若干散热筋的一端分别与导热散热件相连,这样剩余部分的热量传导到散热筋上,最终通过散热筋散发到空气中,若干散热筋紧贴壳体的两侧端面,这样同轴线缆散发的热量通过壳体传导到散热筋上,最终也散发到空气中。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散热性能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接头,3—同轴线缆,4—绕线柱,5—散热组件,6—第一密封胶圈,7—第二密封胶圈,11—壳体本体,12—上盖,51—导热散热件,52—散热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低互调线圈负载,包括壳体1、接头2、同轴线缆3、绕线柱4以及散热组件5,接头2安装在壳体1的侧壁上,同轴线缆3缠绕在绕线柱4上,接头2与同轴线缆3连接,壳体1的两侧端面上开设有通孔,散热组件5包括导热散热件51和若干散热筋52,导热散热件51穿过通孔与绕线柱4相连,这样导热散热件51由壳体1内伸出,绕线柱4上产生的热量会传导至导热散热件51上,传导到导热散热件51上的热量部分直接散发到空气中。导热散热件51与绕线柱4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螺纹连接等,本实施例中,绕线柱4的中心开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螺孔,导热散热件51包括导热散热件本体以及导热散热件本体下端延伸出的与螺孔配合的螺杆,这样很方便的将导热散热件51与绕线柱4相连。

导热散热件51覆盖通孔,若干散热筋52的一端分别与导热散热件51相连,另一端分别向远离导热散热件51的方向螺旋延伸,以增大散热筋52的散热面积。这样剩余部分的热量传导到散热筋52上,最终通过散热筋52散发到空气中,若干散热筋52紧贴壳体1的两侧端面。这样同轴线缆3散发的热量通过壳体1传导到散热筋52上,最终也散发到空气中。散热筋52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与导热散热件51相连,增大导热散热件51的散热面积;另一个作用在于,紧贴壳体1的两侧端面,将同轴线缆3上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如图2所示,壳体1包括壳体本体11和上盖12,绕线柱4压装在壳体本体11的内底壁与上盖12的内侧壁之间。这样绕线柱4位置就固定住了。

如图2所示,壳体1的内侧壁与绕线柱3相对置接触端面上设有第一防水机构。第一防水机构用于防止水和灰尘进入壳体1内并与同轴线缆3接触,其增强了本实施例的防水防尘性能。第一防水机构包括开设在圆柱状的绕线柱3上的至少一圈第一密封凹槽(图中未示出),至少一圈第一密封凹槽内压装有第一密封胶圈6,至少一圈第一密封凹槽围绕绕线柱3的轴线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凹槽的个数为一圈。

如图2所示,导热散热件51与壳体1相对置接触端面上设有第二防水机构。第二防水机构与第一防水机构的作用类似,也是用于防止水和灰尘进入壳体1内并与同轴线缆3接触,其进一步增强了本实施例的防水防尘性能。第二防水机构包括开设在壳体1的侧端面上的至少一圈第二密封凹槽(图中未示出),至少一圈第二密封凹槽压装有第二密封胶圈7,至少一圈第二密封凹槽围绕绕线柱3的轴线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凹槽的个数为一圈。

在组装时,随着导热散热件51的下端的螺杆逐渐旋转进入绕线柱4的螺孔中,导热散热件51的导热散热件本体逐渐靠近壳体1的端面,直至导热散热件本体与壳体1的端面接触,此时第二密封胶圈7被压缩变形以填充第二密封凹槽与导热散热件本体之间的缝隙,实现第一层密封,再继续旋进导热散热件51的螺杆,第一密封胶圈6被压装在壳体1的内侧壁与绕线柱3之间,第一密封胶圈6被压缩变形以填充第二密封凹槽与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的缝隙,实现第二层密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互调线圈负载,包括壳体、接头、同轴线缆、绕线柱以及散热组件,所述接头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同轴线缆缠绕在所述绕线柱上,所述接头与同轴线缆连接,所述壳体的两侧端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散热件和若干散热筋,所述导热散热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绕线柱相连,所述导热散热件覆盖所述通孔,所述若干散热筋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导热散热件相连,所述若干散热筋紧贴所述壳体的两侧端面。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散热性能强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许庆波;付玉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禄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01
技术公布日:2018.0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