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1712发布日期:2018-12-08 05:4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汽车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机械、能源、橡胶、钢铁等重要行业的发展,但同时也日益面临着环境保护、能源短缺的严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电动汽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很大的技术进步,在电动汽车和电动公交车目前使用的电池中,主要是使用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质量轻、高比能、高寿命、无污染和使用安全等特点,成为新一代的动力电池,并越来越多地在电动汽车和电动公交车领域中得以应用。

但是锂电池也有致命性的缺点,就是电池稳定性较差,在极端环境下极易发生自燃和爆炸,所以需要对锂电池进行合理的管理,在潮湿环境下,锂电池会因材料氧化、电路虚焊等原因导致短路,从而发生危险,目前对锂电池的防潮措施多采用密封使用的方式,但是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密封会越来越差,降低了潮湿环境中锂电池的安全性。

根据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潮措施功能性不良和稳定性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外壁连接有抽气泵,所述箱体的底部外壁开设有蛇形排列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通过固定件连接有蛇形排列的热气吸收管,且热气吸收管连接在抽气泵的抽气端,所述热气吸收管内连接有水汽吸收管,所述热气吸收管远离抽气泵的一端贯穿箱体外壁向箱体内延伸,且延伸端连接有集热板,所述水汽吸收管远离抽气泵的一端贯穿热气吸收管向外延伸,且延伸端与箱体底壁平行。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连接有箱盖,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连接有电池固定座,且集热板连接在电池固定座上,所述电池固定座远离集热板的一侧连接有固定隔板,且固定隔板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箱体靠近固定隔板的一侧内侧壁连接有风机,且风机正对固定隔板。

优选的,所述水汽吸收管延伸端的底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吸收口,所述吸收口的直径沿着延伸端的方向依次减小。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处连接有支撑脚,且支撑脚上连接有减震胶垫。

优选的,所述水汽吸收管的延伸端位于热气吸收管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集热板上开设有开孔,所述热气吸收管远离抽气泵的一端与开孔内壁相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固定槽内通过固定件连接有蛇形排列的热气吸收管,且热气吸收管连接在抽气泵的抽气端,热气吸收管远离抽气泵的一端贯穿箱体外壁向箱体内延伸,且延伸端连接有集热板,集热板吸收电池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热气吸收管对产生的热气进行吸收,通过抽气泵的出气端排出,热气吸收过程中对箱体1底部进行烘干,产生的水汽通过位于热气吸收管的下方的水汽吸收管进行吸收,实现防潮和干燥的性能的同时又提高了散热效率。

2、该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通过箱体靠近固定隔板的一侧内侧壁连接的风机,风机正对固定隔板进行鼓风,通过固定隔板上开设的通孔,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组的散热效率和热传递效率。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结构简单,对电动汽车产生的废热进行再利用,实现良好的防潮和干燥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的图2中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抽气泵;3、固定槽;4、固定件;5、热气吸收管;6、水汽吸收管;7、集热板;8、箱盖;9、电池固定座;10、固定隔板;11、通孔;12、风机;13、吸收口;14、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5,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外壁连接有抽气泵2,箱体1的底部外壁开设有蛇形排列的固定槽3,固定槽3内通过固定件4连接有蛇形排列的热气吸收管5,且热气吸收管5连接在抽气泵2的抽气端,热气吸收管5内连接有水汽吸收管6,热气吸收管5远离抽气泵2的一端贯穿箱体1外壁向箱体1内延伸,且延伸端连接有集热板7,水汽吸收管6远离抽气泵2的一端贯穿热气吸收管5向外延伸,且延伸端与箱体1底壁平行,箱体1上连接有箱盖8,箱体1的底部内壁连接有电池固定座9,且集热板7连接在电池固定座9上,集热板7上开设有开孔,热气吸收管5远离抽气泵2的一端与开孔内壁相抵,通过集热板7和热气吸收管5,对热量的集中,通过热气吸收管5对产生的热气进行吸收,通过抽气泵2的出气端排除,水汽吸收管6延伸端的底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吸收口13,吸收口13的直径沿着延伸端的方向依次减小,热气吸收过程中对箱体1底部进行烘干,产生的水汽通过位于热气吸收管5的下方的水汽吸收管6进行吸收,实现防潮和干燥的性能的同时又提高了散热效率。

实施例2:

参照图1-5,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箱体1靠近固定隔板10的一侧内侧壁连接有风机12,且风机12正对固定隔板10,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组的散热效率和热传递效率。

实施例3:

参照图1-5,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箱体1的底部四角处连接有支撑脚14,且支撑脚14上连接有减震胶垫,实现对电池的减震防护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属于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潮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外壁连接有抽气泵,箱体的底部外壁开设有蛇形排列的固定槽,固定槽内通过固定件连接有蛇形排列的热气吸收管,且热气吸收管连接在抽气泵的抽气端,热气吸收管内连接有水汽吸收管,热气吸收管远离抽气泵的一端贯穿箱体外壁向箱体内延伸,且延伸端连接有集热板,水汽吸收管远离抽气泵的一端贯穿热气吸收管向外延伸,且延伸端与箱体底壁平行;本发明结构简单,对电动汽车产生的废热进行再利用,实现良好的防潮和干燥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环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鑫达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01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